椎動脈型頸椎病是所有頸椎病裡症狀最多、最複雜、最纏綿難愈的一個類型,因為椎動脈“走的路”那都不是常規路線……
椎動脈一般來自鎖骨下動脈,是該動脈的第一個分支。椎動脈根據其行程位置可分為四段:第一段(頸部)自鎖骨下動脈發出穿入頸椎橫突孔以前的部分;第二段 (椎骨部) 是内經頸椎橫突孔的部分;第三段(枕部)是位于枕下三角的部分;第四段(顱内部)是進人顱腔的部分。左右兩側的椎動脈常大小不一緻,左側的椎動脈多較右側者為大。
1.第一段(頸部):自鎖骨下動脈發出後,在頸長肌和前斜角肌的裂隙内上行,故前斜角肌痙攣時亦可出現椎動脈受壓迫。其前方有椎靜脈、頸内靜脈、頸總動脈和甲狀腺下動脈橫過,後方有第7頸椎橫突、第7和第8頸神經前支、頸交感神經幹和星狀神經節(頸下交感神經節)、椎動脈神經叢。故臨床上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極易合并發生,同時出現症狀。
頸動脈進人頸椎橫突孔的高度,每個人有些差别。一般都自第6頸椎橫突孔穿入,跨經上位的6個頸椎橫突孔,但有的則在第7或第5、第4、第3頸椎橫突孔穿人,可見,第一段椎動脈的長度及其毗鄰并不恒定。
2.第二段(椎骨部):從進入頸椎橫突孔到出橫突孔,一般為C6~C1的高度,位于第2至第6頸神經前支的前方,周圍有神經叢和靜脈叢。環椎的橫突孔比C2~C6的橫突孔更偏向兩側,C6~C3的橫突孔方向是垂直向上的,C2的橫突孔是斜向外上方,從而到達更外側的C1橫突孔,這就是正位上向側方彎曲的原理。
下部頸椎的靜脈叢形成獨立的椎靜脈。由第6頸椎橫突孔下方穿出後,接受頸深靜脈,走向第一段椎動脈的前方,并與其交叉,最後流入無名靜脈。第二段椎動脈在上行中發出分支(椎間動脈)經椎間孔進入椎管,分前支、後支和中間支,中間支又形成前、後根動脈,以營養脊髓及被膜。頸椎椎體兩側的鈎椎關節,位于椎動脈的前内方,該關節骨贅形成時,甚易壓迫椎動脈,使其面斜、扭曲,造成管腔狹窄,嚴重時可以完全梗阻。據觀察,第5頸椎的橫突孔距離椎體較近,因此,當發生鈎椎關節增生時,更容易壓迫椎動脈。
椎動脈神經叢,伴随椎動脈達顱内,分布于基底動脈。故此神經受損,可産生椎——基底動脈缺血。椎動脈神經叢的纖維也進入脊神經。
3.第三段(枕部):從環椎橫突孔穿出,向後繞過環椎的側塊(上關節突)到環椎後方弓上面外側的椎動脈溝内,然後轉向前方,穿過環枕後膜的外緣上行,經枕骨大孔入顱腔。
第三段椎動脈的分支有肌支和後顱凹的腦膜支。此段椎動脈在環椎上關節突的外側和後側,纡曲較大,故頭顱轉動時,該動脈受牽拉而狹窄,影響血流的通過而産生頭暈等症。
剛開始看造影時不明白為什麼椎動脈在頸1-2水平會有兩個彎子呢,正位上看是向外轉的彎曲,側位上看是向後的彎曲。第1頸神經在環椎後弓和椎動脈之間經過。
4.第四段(顱内部):自枕骨大孔向上繞到延髓前内上行,達腦橋下緣,雙側椎動脈彙合而形成基底動脈。顱内動脈的主要分支有:
(1)脊髓前動脈:在左右椎動脈即将彙合形成基底動脈之前,各分出一支延髓前方下行一段,彙合成一條脊髓前動脈,供血于脊髓前部。
(2)小腦後下動脈:在延髓的兩側,每條椎動脈均發生一條小腦後下動脈,分别進入小腦兩側及延髓外側。
(3)脊髓後動脈:從兩側椎動脈或小腦後下動脈各分出一條下行的動脈,即脊髓後動脈,供血于脊髓後部。
(4)内聽動脈(迷路動脈):是左右椎動脈彙合後分出的細長而遷回的分支,有時出于小腦後下動脈,供血于内耳,故椎動脈型頸椎病,影響内耳血液循環時,就出現耳鳴,聽力減退。
椎動脈和基底動脈界限,從解剖學上比較容易區分,所以,作為基底動脈的供血,也可視為椎動脈的供血範疇。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讨中醫藥文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