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程朱理學: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讨論天道性命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狹義理學專指程朱學派(廣義的理學包括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心學。本文的理學特指程朱理學)。理學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頤,奠基于程颢、程頤,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朱熹集前人之大成,建立了理學體系。他把太極之理作為哲學的最高範疇,提出了系統的格物緻知說和知行學說,建立了完整的人性學說和有關修養方法的學說。
陸王心學:是中國宋明時期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哲學流派。南宋時,針對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陸九淵提出“心即理”;針對朱熹“即物”才可“窮理”的理論,陸九淵提出更為便捷的“發明本心”的主張。到明代中期,王守仁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命題,在認識論上主張“緻良知”和“知行合一”(“緻良知”指磨練吾心内在的良知,将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這個過程即為“知行合一”。“人之……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二、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比較
1.相同點
①思想來源:同屬儒學範疇,都是在儒學基礎上吸納融合佛學、道教而發展起來的。
②思想主張:都強調意識(理或心)第一,物質第二,都屬于唯心主義;都是高調的道德主義。
③思想實質: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紀來約束社會,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④根本目的:都要求人們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規範個人行為,從而維護社會秩序。
⑤地位:都是儒學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學的突出代表(廣義的理學包括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等)。
⑥影響:促進了思辨哲學的發展,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大進步;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曆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嚴格的道德品性起了積極作用。在強化封建禮教、維護宗法等方面,壓制人的自然欲望,有消極作用。
2.不同點
①宇宙構成: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張“即物而窮理”,是客觀唯心主義。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認為“心即理”,主張“宇宙便是吾心”、“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是主觀唯心主義。
②認識論:程朱理學主張隻有深刻探究萬物,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範,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心學則認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過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經書,隻要通過内心的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複良知,成為聖賢。
③方法論:程朱理學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張“格物緻知”(格物,接觸事物;緻知,獲得知識),即通過對外物的考察來啟發内心潛在的良知。陸王心學則偏于内在工夫,主張“緻良知”和“知行合一”,認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但良知容易被私欲侵蝕),所以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去掉人欲,以恢複良知。(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最大的差異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
④為學程序:理學主張首先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理”的體驗,最終貫通明“理”,程朱理學重經驗,近于歸納法。心學則主張先發現本心,而後博覽,近于演繹法。朱熹認為陸學“心即理”太簡易,陸九淵認為朱學“格物緻知”過于繁瑣。
⑤作用和影響:理學要求個人修養要以敬畏天理為準則,才能達到聖賢之道;當人的私欲與天理沖突時,要“存天理,滅人欲”。心學重視個體的主動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程朱理學是南宋及明清時期的統治思想,影響海内外;陸王心學影響不及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差異性的透析:
北宋初期,在複興儒學的過程中,儒學家 吸收佛道思想,發展出一種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即理學。理學肇始于北宋的周敦頤,經程颢、程頤兄弟完善,最後由南宋的朱熹集其大成,建立起完整的理學體系。兩宋這些儒學家的主張,被人們稱為“程朱理學”。南宋時另有一儒學家陸九淵,在“心”與“理”的關系等問題上與朱熹分歧很大,形成一門新的流派, 人稱“心學”。心學到明代由王陽明集其大成, 因此心學也被稱為“陸王心學”。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都屬于理學這個廣義範疇,兩個學派有很多觀點是相通的。然而,作為不同的理學流派,兩派在哲學觀和修養方法等方面卻體現出了相當大的差異。
差異之一:哲學本體論上對“理”和“心” 的看法不同
差異之二:修養方法上對認識或達成“天 理”途徑的不同
程朱理學推崇外在的“格物緻知”,朱熹主張先學習,積累知識,進而去體認天理 (儒家的綱常倫理 )。在程朱理學看來,認識天理須憑外在探求,深刻探究萬物,以外在的倫理道德為行為規範,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天理”。因此程朱理學非常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認 為人的道德水準将随着知識的增長而增長。心學家陸九淵不認同格物緻知,他認為窮理不必向外探求,隻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王陽明也認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通過探求世界外物或埋首經書, 隻要通過内心自修自省、克服私欲,就能回複良知,成為聖賢。他認為修養尤如大夫治病, 無事時要将私欲逐一搜尋出來,又要如貓之捕。
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體 (或本源)是外鼠,“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在的“理”,它在人心之外。“理”是一種客觀存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相比,更接近傳統的在 (這種客觀存在是意識性的存在而非物質“學習一接受”式的認知方法,程朱理學事先性的存在,所以程朱理學被視為客觀唯心主界定了客觀的天理标準,為社會樹立了一種倫義),“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萬物的主理道德的标杆,于維護統治極為有用。自元代宰,是天下萬事萬物都必須遵守的普遍法則。起,程朱理學就開始被确立為官方哲學。加之 “理”并不隻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有着十分 朱熹耗四十年左右時間編成的《四書集注》刊豐富的内涵,儒家倫理綱常即為其核心内容。行後成為與“五經”并行的經典,明清時成為“陸王心學”則認為世界的本源是内在的士子必備的教科書,更擴大了其影響。
程朱“心”,“理”存在于人的心中,不能離開“心”來談“理”,所謂“心外無理”。這種觀點更多地是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禅宗的六祖慧能在解釋風吹幡動時說,既非風動,亦非幡動,而是心在動 (一種很典型的物質依賴于意識的主觀唯心思想 )。與此類似,王陽明認為山中花開花落是“我”意識到了的結果,如果“我”未意識到,這些花就不存在,花的存在依賴于“我” 的意識。王陽明将這種“心外無物”的命題進一步發展為“心外無理”、“心即理”的觀點。
心學不僅在國内占統治地位,在日本、朝鮮也十分流行,甚至在東南亞和歐美也受到重視,足見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響。陸王心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從舊權威的思想解放精神,更具主體思維能動性。心學在明代中後期一度成為顯學,風行一時。但心學反對學人埋首書冊,相對忽視對客觀知識的學習,加之陸王兩人的留傳作品基本上是後人根據他們的書信、談話輯錄而成,數量較少, 其在國内外的影響總體上不及“程朱理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