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心學是一部學習學

大家好!我是龍哥。

一個想和大家每天進步一點的家夥。

《傳習錄》是一部問答錄,對話錄,記錄了王陽明為學生解除困惑。其中學生向請教的最多的就是關于如何學習的問題。今天龍哥就來梳理一下書中關于如何學習的問題。

學習第一是立志。

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學習,都希望學習,但是不知道自己的志向是什麼,那就會今天看到音樂好,就學習一下音樂。明天看到經濟學好,就學一下經濟學。後天看到插花也不錯,就去學一下插花。結果學習就變成了陶冶情操,變成了打獵采集。

我們可能都會碰到過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要學什麼。特别是現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各種大師都在營造着一種學習的焦慮感。彷佛你不學習下一秒你就會讓時代給抛棄了。結果是讓我們買下各種各樣的課。學完之後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實際性的改變。純粹隻是花錢買了個安慰。

而這種焦慮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很明确的志向。我們不知道自己将要到哪裡。用各種各樣的知識來武裝自己,才能讓自己不那麼害怕。

另外有一些人,他以為他自己很有志向。他的志向是:我要幹一番事業,我要賺大錢。然後今天幹一件事,發現沒有賺到錢,明天就改幹别的。這條路走不通,就又換過另一條路,看能不能成。其實這種叫做:志無定向。這也是個毛病。

那要怎麼樣立志?

王陽明說:隻要心裡念念都存養天理,就是立志。能夠不忘記這點。久而久之,自然心思凝聚,就像道家說的結聖胎。這天理之念常存于心,馴養自己,達到'美大聖神’的境界,也隻是從起初的念頭,不斷存養擴充開去罷了。

這話聽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做的感覺。為什麼存養天理就是立志?那如果存養天理就是立志,每個人都存養天理,那是否所立的志都是一樣的。什麼是天理?天理要跟人欲合在一起理解的。存天理,去人欲。用朱熹的說法就是,你吃飯是天理,但是你想吃美食就是人欲。所謂存天理,就是要去掉自己過分的欲望,隻保留下生存所必要的,無私無我,這樣世界就會按照天理來運行。

存養天理,其實還是緻良知。當存養天理足夠久的時候,你的良知良能就不會被私欲所蒙蔽,這樣你就能看清楚你應該要做的事,這就是你的志向了。

怎麼樣才能做到志有定向?

《大學》裡很核心的内容——止定靜安慮得。整句話是: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裡注解道:“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則志有定向。

人若先曉得那所當止的去處,其志便有定向。就是你要知道你最終是要去往哪裡,止于哪裡,你才能志有定向,

止于哪裡?止于至善。

什麼是至善?

王陽明相信,至善,就是心的本體,通過明明德,不斷擦亮自己,就能到達這個至精至一的地方。

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志向就是不斷讓自己回歸到心的本體,不斷接近聖人的境界。

心學,其實就是内聖之學。内在于個人自己,自覺地作聖賢功夫、作道德的實踐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圓滿人格之學問也。

學習了但是沒有進步怎麼辦?

王陽明說:為學必須有個本原,在本原上下功夫,漸漸盈科而進。

王陽明說的本原,就是緻良知,是良知良能。

王陽明又說:“立志用功就像是種樹。開始的時候,生根發芽,還沒有樹幹;等到有了樹幹,還沒有樹枝;有了樹枝之後,才有樹葉,然後有花,有果實。在開始種樹的時候,隻管栽培灌溉,不要想那樹枝的事,不要想那葉子的事,不要想那開花的事,不要想那結果的事。空想有什麼意義呢?隻要你不忘栽培灌溉,你還怕沒有果實嗎?”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隻管立好志用功就行了。不要整天空想進步的事。每天都想着怎麼還沒成,其實就是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會幹什麼,就想趕緊幫它一把,讓它長快一點。這是什麼?這就是拔苗助長。

所以,學習先立志,然後隻問耕耘不求回報。不要去想“成不成”。凡是想着“成不成”的,他就會想,這條路不成,那就換一條路成不成。這樣就做不到專注堅持。或者,他就想要去拔苗助長了,做不到“勿忘勿助”。勿忘,就是始終不要忘記自己的志向,隻問耕耘,一點不停息地隻管培植。勿助,就是不要拔苗助長,不要問效驗。

持志如心痛

學習第一是立志,立了志之後是持志,持志要如心痛。持志如心痛,不是說你要死死地抓住那顆心,抓得它痛。而是說,心中有志,隻要一跑偏了,就會感覺到心痛,就會提醒自己要回來。

立了志之後就有了自己的目标、計劃和節奏。但是我們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的雜事或者誘惑會把我們帶離計劃,讓我們去做計劃外的事。比如說你正在學習用功,你的好基友喊你出去紅塵作伴,活得潇潇灑灑。你可能就會忍不住跑出去了。但是事後,你意識到你跑偏了,你感覺到心痛,得趕緊回去完成你的計劃。

學習要先确定自己的本體書

确定了志向,知道要用功學習,也能持志如心痛了,那要如何學?學習你總得讀書。但是書不是随便讀的。讀書要根據你的志向。志向不明确,書自然讀不懂;不是讀不懂,是根本讀不進去;不是讀不進去,就是根本沒讀。很多人買書回來,就放在那裡,最後變成了“藏書”。

有了志向,就要确定自己的本體書來讀。什麼是“本體書”?就是你準備照着一條一條來踐行的書。讀書是個道路選擇的問題。你準備走哪條路?你準備像誰那樣的活着?那你就去讀他的書。去了解他背後的思想是什麼。

确定了本體書,不是說其他書就不讀了,而是其他書隻是作為是參考。不過一旦确定了本體書,其實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去讀其他的書了。

書讀不懂怎麼辦?

王陽明說:那是因為你總是在字裡行間、字面意思上穿梭講求,所以沒法懂。凡是讀不懂、行不通的地方,必須反躬自問,在自己心體上體會,就能通達。

我們讀書,實際上隻能讀懂我們本來就懂,或者接近懂的東西。怎麼樣才能夠真的懂,那還是要知行合一。不要隻停留在字面上,要去踐行,自然能有體會。回過頭來再看,也許就能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論語》裡說,子路聽到一句善言,就馬上要去做。這時候,你再跟他講第二句,他會阻止你:“等等!等等!您别說!我上一條還沒做呢!”這種對讀書的态度就比較端正。從書中讀來的東西,馬上去實踐,驗證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懂了再接着下一條。

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在阻礙着你?

王陽明說:學習的大病,在于好名。

好名,其實就是在意别人的看法。聽見别人的誇譽就高興,聽到别人的诋毀就郁悶,這就是好名的病發作。名聲與務實相對應。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如果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求名的心了。

但是如果求名求多了,超過了實,弄成了名不符實,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難受。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名聲不要超過自己的實力,這樣才能紮實。

學習怎麼樣才能效率最高?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誰是學習效率最高的人。

《論語》裡面,有一回孔子問子貢,你覺得你跟顔回比,誰更強一點。

子貢說,我哪能跟顔回比,顔回聞一知十,我最多聞一知二。

聞一知十代表了顔回的學習泛化能力很強。

什麼是泛化能力?泛化能力這個詞來源于機器學習,是指機器學習算法對新鮮樣本的适應能力。學習的目的是學到隐含在數據背後的規律。用人話來講,就是能做到舉一反三,一理通,百理明,知道了一種情況的規律之後,可以去應對從未有過的新的情況。

那為什麼顔回能做到呢?

孔子評價顔回,不遷怒,不二過。

不遷怒,是指顔回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他是按道理或者說是規律來處理人和事的,不因自己的情緒而變,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們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在處理人和事的時候很容易參雜自己的情緒進去,影響正确判斷。

《中庸》講“緻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好學的最高标準,不是知識之學,而是性情之學,正心養性。顔子好學,能任道,故善養氣而幾于中和也。

不二過,就是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二遍。

這個是非常難做到的。我們人總是會犯同樣的錯誤。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是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陷在自己的情緒裡面,我們往往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甚至想用行動來證明自己沒有錯。第二個是明知自己錯了,但是由于自己的種種行為慣性,還是會一次次地陷入到同樣的錯誤中去。

如果一個人能不二過,那用不了多久,他就沒有錯誤可以犯了。這樣他想不成聖人都不行了。

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進步,是不退步。

顔回能做到,是因為他有未發之中。一本《傳習錄》,其實大半都是在反複講“未發之中”。

“未發之中”,首先就是情緒管理,不亂發脾氣;其次是始終保持不偏不倚,凡事就能做出正确判斷。無論是判斷善惡,還是判斷對錯,處于未發之中,就能清醒的認識到。

以上就是《傳習錄》中關于學習方面的總結。希望能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