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熊氏真傳大易筋經和韋馱十二式之異同

熊氏真傳大易筋經和韋馱十二式之異同
---摘自《易筋經義堂》
今把熊氏真傳大易筋經按韋馱十二式順序從排如下:
第一式 (第一級第一式)握拳呼吸
雙足立定寬如肩闊,眼平視,牙咬緊,口微開,舌舐上颚,兩手握拳,大拇指貼大腿,每呼吸完畢拳握緊,勿放松,愈握愈緊,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畢,乃放松。行之數月手力自然增加。
第二式 (第一級第二式)雙掌下按呼吸
雙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視,牙咬緊,口微開,舌舐上颚,兩手掌左右下按;每一呼吸完畢,雙掌下按,左右手指翹起,掌愈按愈下,勿放松,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畢,乃放松。此式亦增長手力腕力。
按:此前兩式,源于少林十二大勁前兩式的練法,蓋手為身上最為敏感之梢節,任何技法法、手法皆通過手來展現傳遞而出,故增長手勁,使上肢梢節有所觸動,活動上部筋經,此兩式之作用也。
第三式 (第一級第五式)雙掌開合呼吸 (韋馱獻杵第一式)
兩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視,牙咬緊,口微開,舌舐上颚,兩手合十當胸;兩大拇指貼身,吸氣時兩手分開,呼氣時兩手再合,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為止,此式使肺部一張一縮,對結核病有良好的效效能。
(韋)兩臂曲肘,徐徐平舉至胸前成抱球勢,屈腕立掌,指頭向上,掌心相對(10厘米左右距離)。此動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訣曰: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劍,心澄貌亦恭。
按:此式呼吸練法效仿人體肺部之開合運化,以外引内。吸開呼閉,正是少林一脈正宗練法,也是韋陀獻杵第一式的要求。
第四式 (第一級第六式)左右撐掌呼吸(韋馱獻杵第二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視,牙咬緊,口微開,舌舐上颚,兩掌分左右撐開,掌心向外,手指向天,指尖拗向頭部,每一呼吸,雙掌撐開,如是連續八十一次呼吸,愈撐愈開,直至完畢,乃放松。此式增長臂力和腕力。
(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足掌踏實,兩膝微松;兩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兩側平舉;立掌,掌心向外;兩目前視;吸氣時胸部擴張,臂向後挺;呼氣時,指尖内翹,掌向外撐。反複進行8-20次。
  訣曰:足指挂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按:此式同于韋陀獻杵第二式,左右平開,分達四梢,而對 上肢要求尤為精到,掌心向外,手指朝天,指尖回拗,如能按要求做到,則上肢筋脈自然抻開,各關節亦自有撐拔之力。
第五式 (第一級第七式)雙掌上撐呼吸(韋馱獻杵第三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雙手反掌向上撐,掌心朝天,大拇指與食指頭相對成三角形,面向天;吸氣時牙咬緊,呼氣時口張開,手向上撐高,愈撐愈上,直至八十一次呼吸完畢乃止。此式去口臭氣。
(韋)兩腳開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雙手上舉高過頭頂,掌心向上,兩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頭,目觀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調勻。吸氣時,兩手用暗勁盡力上托,兩腿同時用力下蹬;呼氣時,全身放松,兩掌向前下翻。收勢時,兩掌變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兩拳緩緩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腳跟着地。反複8-20次。
  訣曰:掌托天門目上觀,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調息覺心安。
按:此式乃韋陀獻杵之第三式,原第三式口訣雲:力周胸脅渾如植,其意是要求兩臂如束,渾然如一,節節上拔,且看當今諸多易筋經練家,是否做到渾然如植的要求了?
第六式 (第二級第三式)上撐下垂呼吸(第四式摘星換鬥)
雙足如前成右弓步,身軀挺直,右掌向上撐,掌心朝天,指向頭拗下,左掌下垂,指頭向地,掌心向大腿,眼平視,牙咬緊,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放松。此式有調理脾胃之作用。
(韋)右腳稍向右前方移步,與左腳形成斜八字,随勢向左微側;屈膝,提右腳跟,身向下沉,右虛步。右手高舉伸直,掌心向下,頭微右斜,雙目仰視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後。吸氣時,頭往上頂,雙肩後挺;呼氣時,全身放松,再左右兩側交換姿勢鍛煉。連續5-10次。
  訣曰:隻手擎天掌覆頭,更從掌内注雙眸。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按:此式一掌上撐,一掌下按,正是摘星換鬥的練法之一,八段錦雲:調理脾胃須單舉,說的也是此式,此式中,手指回拗,正是抻拔之關鍵,配合呼吸,自然能有強壯髒腑的功效。
第七式 (第二級第二式)握拳上仰呼吸(第五式倒拽九牛尾)
雙足如前成右弓步,身軀挺直,右手握拳提高曲肘置頭上,頭上仰,眼看右手心,左手握拳垂下,拳心向後,牙咬緊,連續呼吸八十一次,乃放松。練頸部粗壯。
(韋)右腳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舉至前上方,雙目觀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後。吸氣時,兩拳緊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後;呼氣時,兩拳兩臂放松還原為本勢預備動作。再身體後轉,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進行。随呼吸反複5-10次。
  訣曰:兩腿後伸前屈,小腹運氣放松;用力在于兩膀,觀原須注雙瞳。
按:此弓步練法,合于十二式中倒拽九牛尾,此式并不單于練頸部粗壯,不過頸部粗壯,則後拽揪拉之力亦自強壯。
第八式 (第一級第三式)雙掌前推呼吸(第六式出爪亮翅)
雙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視,牙咬緊,口微開,舌舐上颚,兩掌前推,大拇指與食指尖相對成三角形,每一呼吸完畢,雙掌向前推出,手指同時拗入,愈推愈前,愈拗愈入,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完畢,乃放松。此式長手力與指力。
(韋)兩腳開立,兩臂前平舉,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開,虎口相對,兩眼怒目平視前方,随勢腳跟提起,以兩腳尖支持體重。再兩掌緩緩分開,上肢成一字樣平舉,立掌,掌心向外,随勢腳跟着地。吸氣時,兩掌用暗勁伸探,手指向後翹;呼氣時,臂掌放松。連續8-12次。
  訣曰:挺身兼怒目,推手向當前;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按:此式同于十二式之出爪亮翅,其要求亦是抻拔筋骨,所要求之處亦要認真體味,不可随意而過。
第九式 (第二級第一式)弓步拗身呼吸(第七式九鬼拔馬刀)
右足向右踏開一步,成右弓步式,身體向右拗後,右掌置背後,左手成圓形置額前,掌心向外,眼看左腳踵;此式站成,牙咬緊,乃行一至八十一次呼吸。多習此式對腰痛有良好轉變。
(韋)腳尖相銜,足跟分離成八字形;兩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手屈肘經下往後,成勾手置于身後,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後伸,拉住左手指,使右手成抱頸狀。足趾抓地,身體前傾,如拔刀一樣。吸氣時,雙手用力拉緊,呼氣時放松。左右交換。反複5-10次。
  訣曰:側首彎肱,抱頂及頸;自頭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按:此時練法雖不同于傳統之九鬼拔刀,但拗身之意也是扭轉脊柱以左右鍛煉。
第十式 (第一級第四式)左右托掌呼吸(第八式三盤落地之上部)
雙足立定如前式,眼平視,牙咬緊,口微開,舌舐上颚,兩手掌左右平伸,用意想有重物置于兩掌之中,每一呼吸完畢,用意把掌上托,隻用意兩掌均不動,練至九九八十一次呼吸為止。此式增長臂力。
第十一式 (第二級第四式)下蹲起伏呼吸 (第八式三盤落地之下部)
雙足尖貼地相距一尺二寸,兩手叉腰,身體徐徐下蹲;當下蹲時,足踵離地,隻用兩足尖維持重心;眼平視,牙咬緊,下蹲标準至大腿水平為度,一起一伏至八十一次呼吸為止。久練步穩腎固,至老健步無衰頹态。
(韋)左腳向左橫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馬步。上體挺直,兩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舉如托重物狀;稍停片刻,兩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狀。動作随呼吸進行,吸氣時,如托物狀:呼氣時,如放物狀,反複5-10次。收功時,兩腳徐徐伸直,左腳收回,兩足并攏,成直立狀。
  訣曰:上腭堅撐舌,張眸意注牙;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拿;兩掌翻齊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按:此式略不累述,正是三盤落地的功效和練法,各家所傳,雖稍有不同,其大意不差。第十式和第十一式此兩式可為一式,上面為托千斤之法,下面做蹲起之功,兩個合在一起,正是原本三盤落地的說明。
第十二式 (第三級第一式)吞陰呼吸(第九式青龍探爪)
雙足貼地,約距離尺餘,兩手置背後,右手握拳,左手握右腕,身微蹲下,兩膝稍曲,    眼平視,牙咬緊,舌舐上颚,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此式童年久練必能成功。此式對腎部發展特強,成年人習之數月有不可思議之效果。此式以站樁步引氣下沉至丹田,能療一切痼疾。
(韋)兩腳開立,兩手成仰拳護腰。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體左轉。腰部自左至右轉動,右手亦随之自左至右水平劃圈,手劃至前上方時,上體前傾,同時呼氣:劃至身體左側時,上體伸直,同時吸氣。左右交換,動作相反。連續5-10次。
  訣曰:青龍探爪,左從右出;修士效之,掌氣平實;力周肩背,圍收過膝;兩目平注,息調心谧。
按:此式和青龍探爪式有所不同,熊式原文講此式為健腎之效,而青龍探爪的練法原意為坎離交媾之法,肝腎同練,此式則有所不同,熊長卿先生在其著作中說:“此式是一般站樁之法,多練此式,可穩固下盤。”故這一式應為三盤落地的延伸練法,我所練習的功法中三盤落地的練法也是這樣,先動而後靜。
第十三式 (第三級第二式)俯仰呼吸(第十式卧虎撲食)
全身蹬直,足趾與手指貼地,一俯一仰連續行八十一次呼吸。重要點在手,手之運用須分三式:第一式先用掌貼地活動;俟純熟後,第二式由掌變拳;俟純熟後,沒有勉強,再用第三式由拳變指。指亦分平指和立指:平指即指甲朝上;立指即指甲朝橫,全用指尖貼地。
(韋)右腳向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勢;上體前傾,雙手撐地,頭微擡起,目注前下方。吸氣時,同時兩臂伸直,上體擡高并盡量前探,重心前移;呼氣時,同時屈肘,胸部下落,上體後收,重心後移,蓄勢待發。如此反複,随呼吸而兩臂屈伸,上體起伏,前探後收,如猛虎撲食。動作連續5-10次後,換左弓右仆腳勢進行,動作如前。
  訣曰: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鼻息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按:這式為卧虎撲食練法之一種,熊傳練法中,尤為清晰明白,層次分明。茲不贅述。
第十四式 (第一級第八式)雙手下垂呼吸(第十一式打躬式)
雙足立定如前式,牙咬緊,身變曲至九十度角,兩手徐徐下垂,身下彎時呼氣,起立時吸氣,兩手愈垂愈下;呼吸如過于急速,起立時立定可再行一呼一吸,後乃下垂;如不覺疲勞,可連續八十一次呼吸乃止,此式對腹部脂肪過剩有特效,能減腹脂,收細腰圍。
(韋)兩腳開立,腳尖内扣。雙手仰掌緩緩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頭後部,手指彈敲小腦後片刻。配合呼吸做屈體動作;吸氣時,身體挺直,目向前視,頭如頂物;呼氣時,直膝俯身彎腰,兩手用力使頭探于膝間作打躬狀,勿使腳跟離地。根據體力反複8-20次。
  訣曰: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頭惟探胯下,口更齒牙關;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閑;舌尖還抵腭,力在肘雙彎。
按:這式就不用說明了吧。以腿為根,腰為軸,轉動往複,自然能減少腹脂了。
綜上所述,熊傳少林大易筋經之法和韋馱十二式練法并無分别,不同處乃是用意、用勁之法以及細節有所不同,一本散為萬殊,終會合為一體。世上之易筋經無它,唯一經論耳。
第一式和第二式說明:此兩式來源于少林易筋經外經練法,也就是十二大勁中的頭兩式。
第九式說明:這式雖和九鬼拔馬刀姿勢有所不同,但内裡練法相同,原文一個拗身說的已經很明白了。
第十式和第十一式說明:此兩式應該原為一式,上面為托千斤之法,下面做蹲起之功,兩個合在一起,正是原本三盤落地的說明,另外兩臂上托,我所練習的版本中在韋馱獻杵第二式中亦有相應練法,不過次數很少而已。
第十二式說明:此式和青龍探爪式有所不同,熊式原文講此式為健腎之效,而青龍探爪的練法原意為坎離交媾之法,肝腎同練,此式則有所不同,熊長卿先生在其著作中說:“此式是一般站樁之法,多練此式,可穩固下盤。”故這一式應為三盤落地的延伸練法,我所練習的功法中三盤落地的練法也是這樣,先動而後靜。
綜上所述,熊傳少林大易筋經之法和韋馱十二式練法并無分别,不同處乃是用意、用勁之法以及細節有所不同,一本散為萬殊,終會合為一本。世上之易筋經無它,喂一經論耳。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