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什麼都往壞處想的人,被這個潛意識操控了

什麼都往壞處想的人,被這個潛意識操控了

朋友來找我傾訴,最近他們單位有一次晉升的機會。

從工作能力看,他是幾名候選人中排名比較靠前的一個。

但他總是感覺很緊張,壓力巨大,以緻最近他一直失眠,白天也憂心忡忡,提不起精神,注意力有些渙散。

實際上,為了得到這次晉升機會,他已經在現在的崗位上努力耕耘了三年,每年的工作業績都非常好。

但我這個朋友有個缺點:容易緊張。

尤其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時,他容易變得患得患失、焦慮、自卑。

因此,他經常眼睜睜地看着自己錯過機會。

上大學的時候,他曾經心儀同班一個女孩。

這個女孩對他也頗有好感,但他就是不敢捅破那層窗戶紙,大大方方地追求人家,隻是一直和人家保持着暧昧關系。

這時恰好有另外一個喜歡這個女孩的男生“乘虛而入”,男生每天對女孩噓寒問暖,大膽地追求女孩,結果女孩就和這個男生談起了戀愛。

我的朋友痛不欲生,但無論做什麼都于事無補了,于是他在感情上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遺憾。

這十幾年來,我見證了他好幾次類似的經曆。

什麼都往壞處想的人,被這個潛意識操控了

做心理咨詢師這麼多年,在臨床咨詢中,我經常碰到這樣的案例:

很多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面試的時候容易緊張,以緻面試結果不理想。

如果這次面試結果不理想,他們在下一次面試時就會更加緊張,慢慢地形成惡性循環,導緻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最後錯過很多不錯的就業機會。

還有一些公司的高級白領,在做工作彙報時特别容易緊張,導緻結果總是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甚至常常把工作彙報搞砸。

但實際上他們的工作能力很強,可獲得的職位和他們的付出總是不太相符,讓人覺得十分屈才。

但事實的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想當然地認為所有人都會追求愛、追求成功、追求幸福,但在給很多來訪者做咨詢的過程中,我發現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時,不同的人會被激發出不同的情感。

有些人會被激發出比較積極愉快的正面情緒,他們會覺得很開心、很幸福,會想象自己的願望得到滿足時那種幸福的體驗和感覺。

這些積極的想象會進一步推動他們去靠近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最終促成一個良好的結果:他們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如願以償地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而,還有些人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時,會被激發出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

他們甚至會讓自己進入應激狀态,陷入持久的焦慮和擔心中,似乎他們喜歡的人或事物非但沒有給他們帶來愉悅,反而帶來了壓力和挑戰。

他們也确實容易表現出像面對一種壓力或應對一個挑戰的狀态,去靠近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

有時候這種壓力和挑戰讓他們很難受,導緻他們在最後關頭退縮了,沒有勇氣去面對。

最後的結果也很可能是負面的:最終他們錯過了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

什麼都往壞處想的人,被這個潛意識操控了

這兩種人的不同表現,在心理學研究中并不陌生。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阿特金森就提出了著名的成就動機理論。阿特金森經研究發現:

按照成就動機的不同,人類可以被劃分為“避免失敗”和“追求成功”兩類。

對于“避免失敗”的人來說,做事的主要動機就是避免失敗。因此這些人會極力逃避生活中的風險,努力讓自己活得安全。

而對于“追求成功”的人來說,做事的主要動機就是追求成功。因此這類人不害怕冒險,緻力于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并能調動自己的潛力全力以赴。

簡而言之,持有不同信念的人做事的邏輯不一樣,人生的底色就不一樣,從而構築的人生腳本的主題、色調也不一樣,因此人生的動力和故事就會完全不同。

對于“避免失敗”的人來說,因為他們緻力于活得安全,所以總是盯着生活中那些可能會讓自己遭受危險的東西或負面的東西,他們的精力主要用于保護自己。

可想而知,他們過的是一種充滿防禦感的生活,他們的能量似乎都是向内收取的狀态。

而對于“追求成功”的人來說,他們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在乎失敗或付出。

那些他們想要的東西會讓他們興奮,讓他們保持銳意進取的激情,他們的能量都是向外擴張的狀态。

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位朋友,就是“避免失敗”人群中的典型代表。

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從表面上看,他都想得到,但實際在潛意識層面他想要的并不是這些。

有些人的潛意識和表面意識比較一緻,有些人的則不一緻,甚至相反。

表面意識想得到某個東西,但潛意識想得到的是别的東西,比如不能失敗、獲得認可和接納。

因此他們也就不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比如得到一份渴望的工作、擁有一段美好的感情。

什麼都往壞處想的人,被這個潛意識操控了

那麼,我們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會受到哪些潛意識的限制呢?

我注定不可能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一個人因為從小到大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次數太少,或者從未得到過自己喜歡的東西,甚至曾經因為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遭受過挫折,所以就容易在潛意識裡留下這樣的信念。

我的一位來訪者說,在他小時候,他喜歡的東西經常會被母親毫不留情地沒收。

長大以後,每次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他的内心就會産生一種絕望感:不僅覺得自己不可以得到那些東西,甚至會覺得自己應該主動遠離那些東西。

因為他總覺得既然不能享受它,那就盡早遠離它。

一個内心認為自己注定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人,會容易認為這個世界是注定要讓人失望的,從而冷眼看待人生。

他們内心的熱情和動力已完全被澆滅,活成了人生的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更遑論創造自己的人生。

我不配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總是在“被貶低”中長大的人,容易認同自己早年被貶低的個人評價,認為自己很差,不配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們内心深處潛藏着大量的羞恥感,認為自己配不上喜歡的東西。他們總是自慚形穢、退縮和緊張,遇事容易手足無措。

在找工作面試時容易緊張焦慮的人,大多屬于這類人。

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他們總是擔心自己會因表現不好而被嫌棄,或者被厭惡,無法自如地把他們對所愛之人或所愛之物的愛意和熱情表達出來。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早年在愛着父母時總是不被父母接納,或者總是被父母嫌棄。

久而久之,他們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或事物時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狀态:一旦靠近他們,他們就害怕被嫌棄、被厭惡、被拒絕。

他們的關注點因此就變成了如何避免被嫌棄、被厭惡、被拒絕,而不是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愛意、熱情、誠意,以及信心。

總之,他們不再信任自己,不再相信自己可以配得上喜歡的一切,而是希望别人(比如面試官)會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他們某種認可。

就像他們的父母曾經剝奪了他們信任自己的權利,把他們是否值得信任把持在自己手上,而他們每次都需要戰戰兢兢地去尋求認可一樣。

可是,面試官怎麼會選擇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求職者呢?

話又說回來,我的朋友在大學期間雖然喜歡那個女孩,但是他在潛意識中追求的是獲得值得被愛的認可,根本沒有精力去考慮那個女孩的感受。

他想讓那個女孩給他更多的認可和勇氣,甚至主動接納他,這種想法和做法讓他錯過了這份感情。

這種結果不過又一次印證了他的潛意識:我不好,不配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不能失敗

我的朋友之所以在人生重大關頭會緊張焦慮、患得患失,是因為他太害怕失敗,太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的關注點全部聚焦在風險和可能出現的負面結果上面,他很想去控制這個結果,結果卻被自己内心的恐懼控制了,從而導緻自己一次次地發揮失常。

像他這樣的人,阻礙他成功的潛意識信念就是:我不能失敗。

在他從小接受的教育中,父母對他的犯錯行為很難諒解,導緻他認為犯錯是很嚴重的事情,讓他從小對犯錯産生了一種強烈的恐懼情緒。

在長大後,當他面臨很多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總是把自己限制在一個安全的小範圍裡,“甯肯不做,也不能犯錯”,結果會因壓力過大而錯失機會。

人生是一場修行,越害怕失敗的人,越容易活在挫敗中,隻有放下對失敗的恐懼,破除潛意識裡的限制性信念,才有機會獲得成功。

我很難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還有一些人會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件事想得很難,他們心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的限制性信念。

我的一位來訪者最近想換一份工作,可是他已經40多歲了,正面臨着來自年齡的壓力。

令他郁悶的是,似乎周圍的環境也在強調這一點,40多歲的年齡實在不占優勢。

如果我們認同這種限制,就可能讓自己選擇認命,告誡自己不要再瞎折騰了,或者認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很難這種觀念,等等。

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褚時健74歲時承包荒山種橙子,開始第二次創業。

當時他身患糖尿病,還在保外就醫,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的人生就這樣了,不可能再有翻盤的機會。

但是褚時健的與衆不同之處就在于:他并沒有被這些庸常的認識所限制。

最後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在人生的暮年,他締造了“褚橙”的商業神話。

但是在我看來這不是奇迹,而是他沒有被周圍的限制性信念束縛,因此才活出了不受限的人生。

所以,如果你真的下定決心做一件事,就很有可能實現它。

但是如果從一開始連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你就無法調動自己的潛能,因為在你的眼中看到的全是障礙。

什麼都往壞處想的人,被這個潛意識操控了

人生是一個自我預言的過程,大量實踐表明:你選擇相信什麼,你就有可能得到什麼。

不相信“愛很簡單”的人,就會把愛的曆程搞得曲折反複,最終隻能得到那麼一點點愛,他們認為這樣得到的愛才是真愛。

相信“掙錢很難,錢是省出來的”的人,就會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節約上,在勤儉節約的行為中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對此,巴菲特給出了非常犀利的評價: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一個掙錢的腦袋。

所以,你窮得很穩定!

是的,你會怎麼想,你就會怎麼做,把精力投入你所想的方面,最後就會收獲所想的現實。

我們唯有先覺察出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時刻觀察自己、校正自己,才能真正獲得成長。

同時,在面對自己的子女時,我們也應該經常提醒自己,不要總是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而是要去鼓勵他們、信任他們,讓他們從小建立這樣一種信念:

隻要我願意,隻要我努力,得到我喜歡的東西就沒那麼難。

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要大膽追求,不要縮手縮腳,害怕失敗。END

作者:達芙妮;心理咨詢師,著有一書《高情商心理學》。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