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中國記憶總冠軍:在同學們眼裡,我竟成為了什麼都能記的“神人”

作者介紹:張興榮,網名伴藥爐經卷,男,1994年生。2年時間,先後學習了超級記憶、文章記憶、英語記憶、快速記憶等體系,使他在記憶方面的綜合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最終在2017年各大記憶賽事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7月取得了北京城市賽的總冠軍,8月亞太賽全場第四,保送世界賽,10月的記憶九段賽在馬拉松撲克上取得全場第三,并且在古文記憶上獲得了并列第一的好成績。在10月的廣州城市賽上總分全國第二,并在12月世界賽上打破馬拉松數字的中國紀錄,獲得世界第三,以總分6694、世界第七的好成績獲得“國際特級記憶大師”IGM稱号。在2018年11月份中國總決賽上獲得全場總冠軍,并且打破兩項世界紀錄(抽象圖形記錄與半小時馬拉松數字記錄)。

我是張興榮,網名伴藥爐經卷,男,1994年生,目前擔任強戰隊的主教練。興趣廣泛而專注,說廣泛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下象棋、打乒乓球等,初中又因為興趣開始自己練習硬筆書法,不像别的家庭,家長可能會強迫孩子學各種技能,我的興趣純是天性使然,也因此我的每一個興趣都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在不同年齡段專注着練習每一項我喜歡的技能,随着年齡的增長這三個技能也成為了我的特長,讓我結識了很多有趣的朋友。記憶是我第四個興趣,我也有幸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它轉化成為了我的特長,并為我赢得了諸多榮譽。

我大三在德國交換學習時,有次去奧地利旅遊,靈感突發想要拿到“世界記憶大師”證書,于是在網上搜索教學視頻,看到一個網名為“大天使”的老師講解的道德經記憶視頻,大為受益,所以果斷加入學習,開啟了自己的追夢之路。

從2016年春開始,我最開始先學習了超級記憶體系,因為喜歡嘗試各種記憶方法,所以走了不少彎路,所幸和任天傑老師交流後,終于正确打開了記憶訓練之門。随後,我反思了自己的不足,決定先從實用記憶入手,鍛煉自己的聯想能力。于是,我又開始學習文章記憶、快速記憶、英語記憶等體系,并跟随葉祥文老師訓練競技項目,也正式邁入競技的大門。

通過這些體系地訓練,我打下了紮實的記憶和聯想基礎。我認為一名合格的記憶高手應該不是隻會記數字、撲克牌等内容固定的可以編碼的信息,而應該可以記憶任何内容。所以我要将這些理論知識轉成實戰技能,我主動幫助同學記憶各種枯燥抽象的文字信息,從商品學專業的化學反應過程,到經濟學專業中外部介紹,再到政治中的辛亥革命失敗原因,以及教育學考試的教育基本内涵等。

每一次向同學講解,我都會為之分析段落邏輯,然後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用抽象詞轉化的方法聯想記憶,為同學們記憶内容提供新思路。總之,在同學們眼裡,我成了什麼都能記的“神人”。

2017年,我進入強戰隊備戰世界錦标賽,訓練期間中斷了在記憶吧的學習,但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仍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着我的綜合能力。時間管理體系的相關知識,如訂計劃,列清單,蕃茄工作法、四象限等都和我的日常訓練融在了一起。

在2017年一整年的訓練及比賽中,我訓練了更強記憶能力,且在一次次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思考能力變強,這一年可以說是對自己有生以來生命利用率最高的一年。這一年獲得的比賽獎項有:7月北京城市賽總冠軍,全國排名第七;8月亞太總決賽全場第四,獲得直接晉級世界賽的名額,馬數、馬撲、抽圖均位列第四;10月“記憶九段”世界杯賽馬拉松撲克全場第三;11月廣州城市賽總分6166,全國第二,此次比賽全國僅有2名選手上6000分;12月世界賽全場第7,中國第4,馬拉松數字以100%的正确率記對2880個數字,打破中國記錄,獲得季軍。馬撲、抽圖第六,聽記數字第八,二進制第十。以6694的高分獲得“國際特級記憶大師”IGM稱号。

一年下來參加了很多次比賽,從我2016年開始第一次參加城市賽開始,我每一次比賽無論大小、無論發揮的好壞,都會記錄下比賽過程的狀态、心态起伏,我從小就有各種愛好,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參加了很多次象棋、乒乓球、硬筆書法比賽,經曆了很多勝負、得失的洗禮,我深知狀态、心态對一場比賽的勝負多麼重要,所以我非常重視每一次的比賽經驗,不管結果如何,一定要記錄下來,這樣自己在日後回顧時也會有很多可總結的地方。

每一次比賽都是對自己一段時間訓練的最好的練兵,通過對每一次比賽的分析總結,我幾乎每一次大賽後都會有進步,最好的一次是在2017年7月北京城市賽後半個月進步了1300多分,一下子突破5000大關,後來不管怎麼發揮,都掉不下5000分。我深深感受到記錄、總結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自己有多大的裨益。

關于心态,我看過很多在各自競技領域的頂尖高手的心得(由于從小就參加競技類型比賽,尤其愛看這類書、紀錄片),關于乒乓球,聽的最多的是“要想赢不怕輸”、“關鍵時刻不要期望通過對方的失誤得分”、“一分一分咬住堅持下來,不放棄”;關于象棋,聽到的更多的是“專注”、“耐心”、“堅持不放棄”,這些聽起來很雞湯,但大道至簡,雖然說起來無非就是這些東西,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卻少之又少。

象棋比賽對弈常常會遇到比較被動的局面,這時候如果意志消沉,沒有堅持下去的恒心,就很容易讓對方看到你心态上的波動,在可攻可穩的情況下采取更兇猛的着法讓你陷入恐慌之中,而如果你能夠保持鎮定去應對局面,對方可能會懷疑自己的進攻是否存在漏洞,不敢緊湊跟進,這時候往往就會給你喘息緩解局面的機會。對于象棋這種對抗性很強的活動,你越是堅持不懈,你給對手的壓力就會越大。在記憶訓練中也是,有的選手時常會因為正确率不高而感到痛苦,又找不到提高的手段,這時候有可能會滋生想要看兩遍的消極念頭,但越是正确率不高,就越不應該逃避,勇于面對自己的不足,貫徹隻記一遍的思想,相信總會有一天熬過去。

還有就是專注和耐心,無論周圍的世界發生什麼,始終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在世錦賽的十個項目中有一個是“聽記數字”,要求你在聽完播報的數字之後,按順序寫出來。這個項目對專注力的要求非常高,賽場上很多小選手無法一直往下記,就會停下來做自己的事,有時會發出一些噪音,這時候一些專注力不強的選手就會受到這些聲音的幹擾,無法專注導緻中斷。所以無論外界發生什麼,一心一意記憶,是成為一個高手必背的品質。

此外,懷有一顆“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年少時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并一直收藏着。1965年,23歲的林海峰獲得了日本圍棋名人的挑戰權,當時的名人是一代傳奇大師坂田榮男。對于這個23歲的挑戰者,坂田榮男賽前放言,他不信圍棋界會出現一個30歲都不到的名人。與坂田榮男的第一局,林海峰明明感覺實力相差無己,卻就是赢不下來,最後輸掉這場比賽。首局敗北後,林海峰失去自信,他去找老師吳清源請教。吳清源說:“你現在最需要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老天對你已經很厚愛了,23歲就挑戰名人,這已經是多少人夢寐以求也達不到的成就了,你還有什麼放不開的呢?”言畢,吳清源題寫一幅“平常心”送給弟子,林海峰由此大悟,随後連勝三局,坂田扳回一局後,林海峰再勝一局,挑戰成功,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名人。

林海峰說:“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為輸了棋而難過了。

這就是“平常心”在高手對決中的重要性。記憶界我最佩服的王峰也曾說過,關于比賽,他最大的感悟就是平常心,當你想赢的那一刻,你已經輸了。在我看來,一旦内心出現勝負計較時,說明你已經沒有全身心專注于事情本身,而在高手對決之中,這是緻命的。有這些優秀的前人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我對于比賽,常常以一種強烈的必勝決心上場,但又順其自然,沒有貪念,從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十大項目失誤一項很正常,運氣好超常發揮也很正常,總分總是會保持在你的真實水平;象棋比賽也是如此,一子的得失沒有必要過分介懷,一對車馬炮6個大子,有三子歸邊即可成殺,又為什麼要去在意一子的得失呢?

除了心态之外,在平時訓練中我也會有一些策略。比如二八法則的應用,把80%的時間花在20%的重點或者薄弱環節上。每一次訓練一定是有針對性的訓練,而不是平均發力。連接不熟練,就大量連接;什麼項目拉後腿或者可以沖擊世界頂尖水平,就短時間内大量突破,将80%的時間花在上面,争取讓弱項不弱,強項更強。解決了主要矛盾再去解決那些中庸項目。在目标的制定上,就會應用SMART原則,除了大家比較了解的目标要精确、制定期限之外,我會注重目标的共振性,即一個目标的實現是否可以對别的目标有幫助。比如當我想要提高曆史事件時,我會考慮是否再練練數字,提高數字水平,這樣再練别的是否效率更高。想通了這個我明白了初期應該注重數字水平的訓練,提高後練别的會事半功倍,當數字相關的項目都匹配之後,再反過來重新突破數字,這樣别的項目又會更上一層樓。

當一個人努力去做一件事後,他會被現實影射出自己真實的模樣。如果你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這件事會讓你認清自己一遇到挫折就會放棄;如果你是一個自認為天資過人的人,這件事會讓你知道你的成功,是否天資真的起到了什麼作用。我也不例外,在這漫長的備戰期中,我慢慢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發現自己并不是一個有爆發力的人。

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我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沒辦法做到快速學習,特别是大學階段,同學可以通過一兩周的爆發式學習取得好成績,而我隻能通過一學期的學習達到同樣的效果,也曾模仿過别人臨時抱佛腳,但是發現我對知識有着固執的理解深度需求,我沒辦法把理解不深刻的知識硬塞入大腦,從那時候起,我發現我可能不适合這種學習模式,而通過這一年的學習和觀察,我再次驗證了這個道理,别人可以通過一兩個月的拼命努力就取得不錯的成績,而我隻能慢慢打好基礎,在後期取得跨越式進步,也許兩種方式沒有高下之别,但我在這一年的訓練中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學習習慣。

這一年中随着自己的競技成績越來越好,我也越來越認可自己,以前覺得自己的認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錯,但卻沒有練就一身遠超常人的本領,這次通過記憶法也讓我更加對自己有自信,以我的認知和自我管理,以及上下求索的求知欲,大多數事情,隻要我想做,我就可以比普通人做得好很多。在天賦與努力哪個更重要的問題上,我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技能學習領域,天賦隻能在初期有明顯幫助,後期純粹是靠反思能力與努力,而也許在一些數學這樣的抽象、不依賴實驗的科學上,在後期天賦依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這一路走來,非常感謝家人給我提供了長期的經濟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去全身心地訓練,感謝大腦時代的李博士、任天傑、大天使、葉祥文等人對我的關心和引導,同時也要感謝鄭愛強、倪生貴、楊澤金、覃雷等記憶界前輩對我的技術指導,我會銘記你們對我的幫助。

未來的日子,我會将自己所學教予我的學生以及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希望他人的世界能因自己的存在而有一些改變。

(作者:張興榮;文章優化:記憶魅力)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