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古玉砣痕(古玉砣工痕迹鑒定)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方老師與諸位玉友以及同學們重點的學習了關于古玉痕迹,關于大砣,細砣,與寬砣的直線類砣痕迹的研究與館藏古玉的對照,我相信隻要認真閱讀并加以理解的同學,對于古代制玉的直砣類工痕的鑒别以及運用已經有了較為精準的掌握,願諸位玉友能夠學以緻用,鑒定水平與審美高度逐步提升。

上一期關于(大砣,細砣,寬砣)研究

那麼這一期,我們接着講關于古玉砣具的研究,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說到過,古玉砣具種類共分為五種,直線類砣具已經講了三種,那麼這一期的文章研究重點為,古玉砣具(平砣)的研究與館藏古玉運用的對照。

(古玉砣具,五種類别)

古玉砣具(平砣的運用與研究)

(古玉砣具,平砣)

如上圖所見,古玉砣痕講解第四種,平砣,顧名思義,砣的接觸面是平的,他與其他砣種存在明顯的區别,功能上也存在極大不同,平砣因其刀口無鋒,主要的功能為磨制,這一點同學們要牢記,很重要,他的功能是磨。

原始文化期單持(平磨)

古玉砣具(磨輪)

平砣的起源非常的悠久,其模型在文化期時代已經誕生,紅山文化,良渚等等打磨皆離不開平砣,早期為手持式推磨平砣,逐漸由手持演變為上圖的磨輪,古玉器經雕琢後,陽線推磨,或者陰線深度修磨,皆離不開平砣。

(進一步演變單機)

(春秋青銅質成熟期平砣)

演變為成熟期(水車平磨砣具)

磨輪逐漸演變為單人或雙人磨車,玉器圈内也稱為水車,磨玉工具随着時代與科技的變化,磨具也變得越來越精良,由石向青銅器時期變化,再由青銅器向鐵器磨具邁進,每一件砣具的誕生皆對應着相應的時代,這是學習重點,也是鑒定時代的一個節點。

紅山文化平砣磨具推磨工藝

(平砣運用于起陽菱工藝)

(工藝逐步熟練,紋飾逐步精美)

(平砣,幾乎涵蓋所有修磨)

對于平砣的運用,戰國時期秦時代已經用于玉印陰刻,紋飾平順,底部與兩側呈現橢圓狀态,與平砣形态形成遙相呼應的研磨工痕,可能光看上面的字口,對于平砣還不能夠有很深的理解,下面我再帖一張勾砣戰國印章的圖片,兩者一對比,平砣的磨與勾砣的琢就有了很深的理解,諸位切記中心點,平砣無鋒,主要為磨,那麼它的主要功能便是磨去菱角,那麼即使平砣的陰刻線,相同的,也是無菱角的。

文章的最後與諸位閑聊兩句,古玉圈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圈子,因為寫了很多關于古玉類的心得文章,褒貶不一,有的朋友勸我說,(道不輕傳,法不賤賣),也有的朋友看到我在古玉圈中賺了錢,說我不過是個“商人”,也有朋友看到我在傳播古玉文化,說我是個“野心家”,這讓我想起了悲慘世界裡的主人公,主人公是一名神父,他會經常和富人在一起,也經常參加一些富人的聚會,并以此敞開前門迎接他們進入教會,祈求富人們能夠給予教會一些物質的捐贈,人們笑話他,譏諷他是一個物質的神父,貪婪金銀的教父,沒有原則的教父,是個商人神父,而這位教父默默不言,從來不去争辯,這位神父把捐贈來的财物通過後門無償的毫無保留的捐贈給了那些窮人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來自人間的溫暖,神父說,我不過是在完成我的使命罷了,我不過是一個傳遞者,古人也雲,窮者,獨善其身,這個世上其實獨善其身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簡單的一種活法,但是我覺得,我作為一個古玉人,我還沒有窮到獨善其身的份上,我從前門汲取來的知識我不過是通過後門贈予了古玉文化研究上的清寒子弟,因為不管是知識或是财物,我不過是前門獲贈後門贈予罷了,所以我覺得我寫古玉文章說古玉鑒别知識并不存在輕傳賤賣,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不屬于我,我不過是一個時代的儲存者,在保存的時候能夠有時間研究它,玩它一輩子開心一輩子已經很知足了,如果我獨善其身,那麼我覺得有愧于傳播于我古玉知識的前輩們,也有愧于在我還是古玉寒門青子的時候,前輩們給予我物質幫襯,這也是我想起了前輩張伯駒先生的一句名言,諸君共勉并細品:“予所收藏,不必終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流傳有序。”

方葉之

古玉學者敬呈

古玉鑒定 知識與靈魂碰撞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