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陝西出土的數百件漢代玉器中按照玺印、玉牒、玉圭、玉壁、玉鋪首、實用玉器(玉杯、玉帶鈎)、人體裝飾用玉(組玉佩和各種單體佩)、玉劍具、陳設器(圓雕藝術品)等大類,撷選20餘件富有特色的典型玉器加以品鑒,與諸君共同領略陝西出土的漢代玉器迷人的風采。
玺印:《漢官舊儀》稱漢代“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鈕”,“皇後玉玺文與帝同”,帝、後玺均是漢代最高權力的憑證,皇帝玉玺迄今未發現。漢代玉印分官印和私印兩種,官印為執政者的憑信,私印為個人身份的憑證。
皇後之玺
邊長2.8、高2厘米,重33克,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1968年鹹陽市北原韓家灣狼家溝出土。羊脂白玉,滋潤瑩秀。玉質堅硬緻密,純淨無瑕,無沁。玺鈕為高浮雕匍匐回首狀之螭虎,形象兇猛。玺面镌刻陰文篆書“皇後之玺”四字,字體結構嚴謹大方。玉玺玉質之精美,螭虎造型之生動,玺文字體之規整大氣,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見的。皇後之玺是禮玉中的瑞玉,是皇後權利身份的标志,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漢代唯一的皇後用玺,屬國寶級文物珍品。
陳請士水晶印屬私印
邊長2、高1.5厘米,現藏西安博物院。1991年西安市北郊範南村西漢中期墓M170出土。白色水晶,純淨無瑕。覆鬥形鈕,印面陰文篆書“陳請士”三字,字體規整大方,通體抛磨光亮,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漢代唯一的水晶印。陳請士其人,文獻未載,但從其墓葬規模較大,陪葬品豐富分析,他應是一個地位較高的貴族。
玉牒:玉牒是漢代新出現的祭玉名稱,使用始于漢武帝,東漢時漢光武帝也曾去泰山用玉牒行封禅之禮。玉牒通常以青石片制作。
王莽時期玉牒
殘長13.8、寬9.4、厚0.94厘米,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1年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桂宮4号遺址出土。片狀青石質,通體磨光,表面黑色,陰刻篆體,朱書,現存29字“……萬歲壹紀……作民父母,清退佞姦軌,誅延壽,長壯不老,累封埴泰山,新室昌”,這是王莽為祈求政權穩固,拟封禅山泰山制作的玉牒,也是王莽時期迄今出土的唯一玉牒。
玉圭:玉圭是漢代最常見的禮玉,多光素無紋,少數琢有花紋的玉璧改制。常在祭祀時使用,并不是承擔象征身份的瑞玉。
素面玉圭(一組)
高9、寬2.3、厚0.4厘米,現藏鹹陽市博物館。1976年鹹陽市渭城嚴家窯村漢成帝延陵陵園出土。玉色分别呈白色、青色等。片狀,尖首長條形,平底,通體光素,抛磨較精。
玉璧:漢代玉璧數量最多,形态各異,寓意豐富,功能多樣,有祭祀用玉、象征身份的瑞玉、建築裝飾用玉、人體裝飾用玉、喪葬用玉,或用于喪車、棺飾、殓屍等。
雙身獸面紋雲紋玉璧
直徑21、孔徑8、厚0.5厘米,現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1997年西安市北郊棗園南嶺西漢早期墓M1出土。青玉,表面呈淡青色。形制規整,璧面雕琢出桃形卷雲紋72個,四大四小8個動物形象。此件玉璧玉質上乘,工藝精美,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
乳丁紋出廓雙螭延年玉璧(殘)
直徑15.8、厚0.7厘米,現藏鹹陽市博物館。1976年鹹陽市周陵公社新莊村出土。玉呈青黃色,玉色純淨。此璧下半部殘失,兩面造型紋樣基本相同,内孑1緣和外廓緣凸出,璧面浮雕排列整齊的乳丁紋。乳丁紋有紮手感,出廓部分正中镂雕篆書“延年”二字,左右兩側各镂雕一隻螭虎,左側螭虎肩飾翅羽“延年”二字表面亦琢出細陰線。此璧雖為殘器,但構圖嚴謹,螭虎造型生動,雕琢精緻,線條流暢,仍不失為東漢玉器精品。此件玉璧原來可能是懸挂在主人的室内牆壁上,以吉祥用語祝福主人延年益壽。
獸面形四神玉鋪首
玉鋪首通高34.2、寬35.6、厚14.7厘米,重10.6千克,現藏于茂陵博物館。1975年興平縣南位公社常道村瓦渣溝漢武帝茂陵園内出土。青玉,呈蘋果綠色,背面土沁較多。玉鋪首大緻呈長方形,将獸面與四神形象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并融淺浮雕、高浮雕、線刻、鑽孔等技法,對器物進行多層次雕琢。玉雕線刻技法應用十分娴熟,構思神奇浪漫,布局奇特,寓意幽遠,風格和諧統一,造型既威嚴莊重,又活潑生動,是陵園建築裝飾用玉代表作,也是漢武帝時期玉器斷代的标準器、屬國寶級玉雕藝術珍品。
玉杯:三件玉杯,2010年8月25日出土于杜陵陵區陵廟遺址,以新疆和田玉雕琢,形制基本相同。
第一件玉杯
高13.4、口徑6.7、圈足徑4.6、腹壁厚度0.25厘米,重375克。玉色鮮白瑩潤,玉質細膩堅硬,口沿和圈足上各束有一隻金箍。口沿上的金箍寬O.65厘米,圈足底部向中心内凹,圈足上的金箍寬0.5厘米。
第二件玉杯
高12.8、口徑6.6、圈足徑4.7、腹壁厚0.25厘米,重335克,玉色青白鮮潤,玉質細膩堅硬,有淺褐色暈斑,口沿、杯身、圈足上共束有四隻金箍。口沿金箍寬0.4厘米,第二道金箍寬0.8厘米,第三道金箍寬0.55厘米,第四道圈足上的金箍寬0.75厘米,圈足底部近似漏鬥狀。
第三件玉杯
高12.3、口徑6.4、圈足徑4.5、腹壁厚0.2厘米;重250克。玉色鮮潤,杯身上部呈青白色,下部呈青色,圈足部有淺褐色斑塊,玉材中夾有墨色小圓點,玉質細膩堅硬。口沿、杯身、圈足上均未發現金箍。圈足底部近似漏鬥形,且有少許殘缺,應屬挖掘時為利器所傷。
原來三件玉杯極有可能均束有四隻金箍,玉杯腹部最薄處的厚度僅為0.1厘米,由于玉杯内底呈半球狀,在掏膛取芯之後,仍需用圓球狀膛铊反複琢磨,并對底部進行抛光,其工藝難度極高,杯體外碾琢的凹旋紋均勻流暢,既可使金箍緊貼杯體,又可增加手持時的摩擦力,并且還具有較強的裝飾性。
《漢舊儀》記載:“太官尚(上)食,用黃金釦器,中官(疑為中宮)私官尚(上)食,用白銀釦器,如祠廟器雲”。漢代太官為少府屬官,是主管皇帝膳食的官員,中宮私官是負責皇後膳食的官員。何為釦器?《後漢書·和熹鄧皇後紀》有:“其蜀漢釦器”一詞。李賢注:“钿,音口,以金銀緣器也”。由此說明,束有金箍的容器就屬黃金钿器,此次出土的玉杯上束有金箍自然就屬黃金釦器,黃金釦器是太官為皇帝生前尚(上)食的專用器物。又據《漢舊儀》載:“宗廟三年大袷祭,子孫諸帝以昭穆坐高廟,諸隳廟神皆合食,設左右座,高祖南面……曲幾,黃金钿器。高後右座……白銀釦器。”證實漢代皇帝死後,後代祭祀皇帝陵廟也用黃金釦器。這次出土的金釦高足玉杯作為皇帝(生前、死後)的禦用品正與遺址作為帝陵陵廟的性質也完全吻合。
帶鈎:是連接腰帶的用具,具有很強的裝飾性。西漢時期是古玉帶鈎發展的鼎盛期,玉帶鈎的制作在繼承戰國時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礎上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
獸頭鐵芯玉帶鈎(殘)
長19.4厘米,現藏西安博物院。1976年西安市西北郊六村堡西梁果村西漢建章宮遺址出土。青白玉,有部分鐵鏽沁色。它由鈎頭、鈕和形狀不盡相同的玉管穿鐵芯所組成,前端的鈎頭上的獸近似馬頭,呈回首狀。玉帶鈎結構複雜,采用圓雕、浮雕、線雕、鑽孔以及镂空工藝,尤其是玉管上的凸弦紋,雕琢時須将玉管一周多次剔地研磨,才能雕琢出細窄鋒利的凸弦紋。玉帶鈎出土于西漢建章宮遺址,當為武帝時期皇室達官顯貴所擁有,造型具有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的風格特征。
玉組佩:為達官顯貴節步的禮儀用器,具有極強的裝飾性。以下6件玉器為一套組玉佩的構件,1981年出土于西安市大白楊西漢早期墓,現藏西安市文物交流中心。
鷹形玉珩
長9.4、高4、厚0.35厘米,青白玉,玉質滋潤,扁平體,陰刻镂空透雕一展翅側首呈飛翔狀雄鷹形象,以粗陰線和密集平行的短陰線互相結合刻劃細部,形态誇張、生動。動态感很強,将雄鷹矯健兇猛的形象表現得相當成功。兩面造型紋樣相同。
雙鷹紋玉璧
直徑7、孔徑3、厚0.3厘米,白玉,玉質溫潤,有少許土沁,璧兩面内外緣均碾琢出一圈凸棱,璧面淺浮雕兩隻背靠背之雄鷹,雙鷹均為回首,其雕琢技法為剔地隐起并加飾陰線,屬人體裝飾用玉。
玉舞人佩(1對)
高4.4、寬2.2、厚0.2厘米,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均為白玉,片狀,舞者呈折腰翹袖形,一臂甩長袖過頭垂至另一臂,另一隻手插在彎折的細腰上,長袖至下擺一側并回卷,舞裙為右衽,腰系帶,長擺拖地,呈三角形,镂空透雕并以細線勾勒舞者細眉、小眼、直鼻、小嘴以至連衣舞裙上的花紋。舞者頭頂和腳底均鑽一細孔。兩面造型和紋樣均相同。兩件玉人位于玉組佩的中部兩側。
鳳鳥紋觿形玉佩(1對)
長10、最寬3.2、厚0.2厘米,白玉,扁平體,風鳥圓眼尖勾喙,頭上有镂空雲紋花冠,鳥身尾呈尖狀弧形,兩面均以細陰線勾勒鳳鳥輪廓,并以細線卷雲紋和并排短陰線紋表現羽翼乃至絨毛等細部,線條流暢,兩面造型紋樣相同。
熊紋猴紋變形龍紋镂空玉環
直徑8.8、内徑4.8、厚0.3厘米,現藏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2001年西安東郊西漢早期窦氏墓(A組)出土。玉呈青黃色,扁平體環狀,内側透雕二熊、二猴并與四條變形龍紋及雲紋相連接。兩面紋樣相同。一猴作半蹲踞狀,另一隻為側身蹲坐狀;一隻熊呈正面蹲踞狀,另一隻熊作翻井鬥狀。玉環造型别緻,多種動物姿态各異,活靈活現。尤其是将神話動物龍、瑞獸熊、以及猴子融為一體,别開生面,既有神話的神秘的氛圍,又有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
透雕龍鳳紋鞣形玉佩
長6、寬4.5、厚0.4厘米,現藏陝西曆史博物館。1952年西安西郊漢長安城西側皂河出土。以新疆和阗白玉雕琢,潔白無瑕,溫潤瑩秀,整體為橢圓形片狀,正面中部圓孔中镂空透雕一條騰空駕霧的遊龍,龍首呈虎頭形,龍張口,下颚及颏部呈斧形,雙耳上聳,挺胸,四肢或伸或蹬,龍頭頂琢出一回卷長發,尾部琢扭絲紋上翹回卷。佩上端為尖狀凸起,佩兩側透雕出變體鳳鳥紋,并不完全對稱,略有差異。此韘形佩玉質上乘,構思巧妙,工藝精湛,紋飾流暢,屬漢代玉鞣中的精品。
玉劍具:《漢官儀》曾記載漢代皇帝曾佩七尺斬蛇劍。《晉書·輿服志))也記載:“漢制,白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劍”。漢代玉具劍是天子乃至百官身份的象征,玉具劍中的玉具有玉劍首,玉劍镡,玉劍璏,玉劍摽四個部分組成。
谷紋螭虎鳳紋玉劍首
直徑4.7、厚0.8厘米,現藏鹹陽市博物館。1976年成陽市渭城區窯店劉家溝漢墓出土。白玉,潔白滋潤,圓餅狀,外面高浮雕一爬行狀螭虎,形象兇猛。圍繞頂面中心圓孔浮雕一盤旋而上的回首鳳鳥。玉劍首内面,中心鑽一圓孔,紋飾分内外内外兩區,内區為網格紋和卷雲紋組成的三個變形的鳳鳥紋,外區浮雕帶芽的谷紋。玉質上乘,融高浮雕、淺浮雕、透雕、陰線刻等多種技法為一體。
陳設器(圓雕藝術品):圓雕藝術品首次以純藝術的面貌出現,造型打破了對稱模式,脫離了先秦時期程式化的藩籬。而獅形帶翼玉辟邪的出現,可以明顯看出受到西亞文化的影響。這些玉質圓雕藝術作品,總體特征是氣魄宏大,生動傳神,寓意深刻,是漢代藝術品中的代表作。
圓雕玉舞人
現藏西安博物院。2010年8月25日杜陵陵廟遺址出土。為一對相連的立體圓雕玉舞人,造型、大小相同,系一塊玉料雕琢而成。玉舞人并排而立,重250克,玉材上下兩端均為淺褐色,玉工巧妙利用這些特點将其作為玉舞人的頭發和衣擺及腳部。主要采用立體圓雕技法之外,還采用了镂空透雕和細線陰刻技法,玉工精準地捕捉并生動表現了舞女跳舞時的瞬間姿态,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有明确出土記錄的形體最大的圓雕玉舞人,風姿綽約飄逸,面部表情怡然恬靜,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衣褶自然起伏,線條優美流暢。
圓雕玉鷹
長7、寬5、翅寬7.1、尾寬2.6、高2.5厘米,重83克,現藏鹹陽市博物館。1966年鹹陽市周陵公社新莊村漢元帝渭陵陵廟遺址中出土。玉呈青白色和少量黃色及部分紅璞。玉鷹展雙翅呈飛翔狀,雙腿爪部并攏,收于腹下。玉鷹圓眼,勾喙,目光兇猛,碾琢出起伏并層層疊壓的雙翅,羽毛豐滿。該器是有明确出土地點與時間,極為罕見的漢代圓雕玉器的代表作。
圓雕玉熊
高4.8、長8,重136克,現藏成陽市博物館。1966年鹹陽市周陵公社新莊村漢元帝渭陵陵廟遺址中出土。白玉,玉質細膩溫潤,玉色光亮,有少量紅璞。玉熊形體肥壯,圓頭、圓眼、長吻、粗頸,雙耳後抿,四肢短粗有力,足部有陰線紋肉墊,短尾藏于毛發之中,呈蹒跚行走狀,憨态可掬,造型生動逼真,手法寫實,以簡練的技法在熊體上雕琢極少的陰線和少許毛發,以少勝多,通體似無毛而勝有毛,保持了玉質本身的色澤之美。該作品無疑是出自宮廷大師級玉工之手,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都是藝術精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