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各論]第一章:解表劑。第一節:辛溫解表·麻黃湯
現在上課。這一堂呢,我們學習一個方叫麻黃湯。麻黃湯這個方,可以說呀,在學習中藥的時候,對麻黃湯就有一個比較深的認識,在學習中藥的時候就知道麻黃湯。同時也知道麻黃湯有幾味藥組成?有麻黃、桂枝、杏仁、甘草。我們想一個問題,我們在學習中藥的時候,說麻黃湯,說不說麻黃湯用量呢?沒有說。我們中醫啊,人們常常怎樣說呢?中醫之謎不在藥,而在量。我們學習麻黃湯,要知道麻黃湯是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一個著名的一個方。這個方,我們要想把它用好用活,其中一個方面就是用量的問題。麻黃三兩,桂枝二兩,杏仁七十個,甘草一兩。我們同學們都知道一兩作為多少?作為3克。那三兩就是9克,今天開的話,就可以開成10克。一兩按3克計算。麻黃湯這個方在用法方面,這個方在通常情況下,要先煎麻黃。從今天臨床中應用,我沒有讓病人先煎,而是讓病人煎藥的時候,時間偏長一點。我們思考一下,回想一下,麻黃湯這個方煎煮的時間大概是多長時間?35分鐘左右。這個方,方的組成決定方的功用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根據方的功用,我們可以看出來,麻黃湯這個功用大的方面最少涉及到幾個方面?最少應該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發汗解表,一個是宣肺平喘。它的藥理作用是不是這樣呢?今天研究麻黃湯,它其中一個作用,增強汗腺分泌,一個作用,人們有沒有這樣一種說法,經常感冒人們說的什麼低了?免疫力低了,調整機體免疫力。
根據麻黃湯它其中有一個作用,中醫說是宣肺平喘,今天的藥理作用,它就是什麼?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隻要是平滑肌一痙攣,它就會出現咳喘。學習麻黃湯這個方治療中醫的證,應該是風寒表實證。張仲景把它論述是什麼哩?太陽傷寒證。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第3條,他怎樣說呢?他說“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他在第35條,他怎樣說呢?他說“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痛,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人感冒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會不會出現發熱怕冷呢?它為何會出現發熱呢?中醫是怎樣認識問題呢?它認為,人在肌表有一個氣,叫營衛之氣。那營衛之氣受誰領導呢?想一個問題,營衛之氣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它相當于國家的邊防部隊。那邊防部隊受誰領導呢?軍委中央。你說這營衛之氣受誰領導呢?那受太陽領導。現在想一個問題,邪侵犯到營衛了,是營衛考慮的問題多,還是太陽考慮的問題多?你們說是誰考慮的問題多?應該是太陽吧?太陽。你說敵人侵犯營衛的時候,它想不想把手機這個通信給你切斷?想不想把它切斷?切斷了,那就是經氣不通。經氣不通,它會出現什麼?頭痛,身痛,腰痛,骨節疼痛。
這就是敵人要破壞的一個什麼?交通、通訊。我們中醫說是什麼哩?邪它會壅滞經氣,阻塞經氣。壅滞、阻塞不通,不通則痛。我們學習麻黃湯,一定要認識到,在臨床中,假如說一個人感冒了,頭痛,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他考慮問題是首先吃中藥,還是首先不考慮吃中藥?同學們為何要搖頭呢?同學們認識到,這個頭痛不治它也會好的。再一個方面,吃點西藥,或者吃一點中成藥,它就怎樣?它就好了。我們今天用麻黃湯,真正去治療感冒是偏少的。有沒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在門診上班,來了一個病人。你一問他,他說頭痛。我們又一問他,感冒了沒有?他說沒有。他接着說了一句話,頭痛是神經性頭痛。他一說神經性頭痛,那我們想到它屬于外感病啊還是内傷病呢?它應該屬于内傷。内傷頭痛,神經性頭痛,它能不能用麻黃湯來治療呢?能,那是真能。舉一個例子。在門診上班,有一個女同志,我一問她,她說神經性頭痛。我們在通常情況下,要問她頭痛怕不怕風?她怎樣說呢?她說怕風不很明顯,怕冷不明顯。那就是什麼?頭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辨證的時候,要重視抓幾方面的信息。第一個信息,麻黃湯治療的是實證,這樣說吧?實證,我們要問一下,平時出汗不出汗?說的是平時,不是她跑上樓了,也不是吃飯了,引起的有沒有汗出。
我們一問她,她說即便是夏天沒有别人出汗多。一個概念,出汗少吧?她出汗少是什麼時間呢?是夏天,如果不是夏天,那就是不出汗。這是一個要點了吧?再一個,我們在認識的時候,一定要問一問,你說一個人頭痛,一定要問他相對而言,哪一個時間段頭痛比較明顯?我們一問她,她說到了中午這個時間頭痛比較明顯。中午,從張仲景的論述,它屬于太陽,張仲景說是從巳至未上,一個從時間段。再一個呢,我們要問一下,平時想不想喝水?接着看一下舌質、舌苔。這樣的病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脈象沒有多大變化。我剛才所說的話,同學們辨證能不能想到我們學習的麻黃湯呢?一個太陽所主的時間吧?一個無汗吧?一個舌淡、苔白、不想喝水。把它向哪靠攏了?向寒證靠攏。我在臨床中啊,對于這樣的病證,通常情況下,我會這樣開方的。如果我們開方,開麻黃湯覺得力量有點小,後邊有一個方,是張仲景的一個方叫四逆湯,合在一起。再往後再往後,實際上還有一個方叫川芎茶調散。在臨床實際中,你就用一個麻黃湯總是覺得藥味少,力量有點單薄。我們治病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使病人在較短的時間内,解除痛苦。說到這裡呀,使我又想到一個問題,想到一個什麼問題呢?也就是說呀,你說感冒了,會不會出現鼻子不通?會吧?我們再想一個問題,沒有感冒,會不會引起鼻子不通?也會。
這叫什麼病?這叫鼻炎。鼻炎一般情況下,頭痛不痛?一般情況下,它不痛。在二般情況下,會不會痛?會痛。如果會痛,這個鼻炎還叫什麼名字?叫鼻窦炎了,用一個鼻炎就概括不了了。想一個問題,鼻炎在絕大絕大多數情況下,夏天加重的多,還是冬天?應該是冬天吧?冬天。如果這個人是鼻炎、鼻窦炎,冬天加重,我們首先也要問汗出不汗出,還要問平時想不想喝水,緊接着一看舌質、舌苔,就可以用什麼方?麻黃湯。再舉一個例子。在門診上班,遇到一個男同志,他往這個地方一坐,我問他,我說你哪不舒服?他說他腎虛。我又一問他,我說你多大了?他說十九了。我又一問他,我說你腎虛多長時間了?他說加重六年了,在加重之前那差不多有十來年了。有的同學說,那可能是先天不足?他怎樣說呢?他說他大概在十來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出現腰痛,痛得床都起不來。能不能上學?也不能上學。他父母親把他帶到了醫院。想一個問題,是找中醫是找西醫?找西醫。西醫給他化驗化驗,檢查檢查,拍拍片子,腰一點問題也沒有。吃點藥,你說它會不會輕呢?他會輕的。那有時這個病啊,它叫一個讓人疼痛得非常明顯,它會不會自我緩解呢?它也會的,吃點藥還可以。他說大概過了一星期多,他記得呀,他當時吃了藥覺得舒服,過了一段時間它又痛了。
他說經常反反複複,經常找西醫,西醫總是讓他拍片子。在治療的過程中,病總是反反複複。西醫大夫怎樣說呢?他說你這個小孩子呀,他是腎虛,吃中藥是可以的,吃西藥是不夠理想的。這種情況下,他父母親忽然醒悟過來要找中醫大夫。那中醫大夫最起碼要問,你小孩子腰痛多長時間了,也會問吃過西藥沒有。他父母親異口同聲說吃過西藥,西醫大夫說小孩子腎虛,應該吃中藥。他這樣一說,我去摸他脈象了,一摸脈象,脈象不虛,說不定還有點浮。你說腎虛會不會出現浮脈呢?腎虛它是會出現脈象浮的,應該是浮而無力。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他明确提出來,他說“脈浮,腰痛,不能行”但是我一摸他脈象,是浮而有力。我又問他,我說你平時出汗不出?他說很少出汗。叫我想啊,如果他是腎虛,他應該不應該出汗?應該出汗吧?不出汗,脈象浮而有力,一看舌質偏淡,舌苔偏白。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我思考呀,我想在坐的同學們,最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感冒過,有吧?你說感冒了,是不是把所有的症狀都表現出來呢?它不是的。有沒有有時是頭痛為主,有時是怕冷為主呢?他這個人啊,我想啊,他每次感冒,他都是腰痛。叫我給他開了一個麻黃湯,他一看,他怎樣說呢?他說你這個方不治腎虛。我說你怎樣知道不治腎虛呢?他怎樣說呢?他說他見到中醫大夫給他開的方,大部分都是杜仲、川斷、牛膝等等。
說到這裡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思考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說病人他吃中藥的時間比較長了,如果他是腎虛,如果他吃了補腎的藥,他應該怎樣?應該在逐漸的好轉,即便是先天的不足,他也應該在好轉。他說呀,吃中藥也沒有多大作用,他就是經常要腰痛。那我怎樣說呢?我也不能說人家感冒呀,那人家腎虛多少年了呀,你讓人家思想改變也不容易改變過來呀。我怎樣說呢,我跟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說腎虛呀,它分老年人腎虛,中年人腎虛,還分你這個年齡段的腎虛。我說如果你是其他年齡段的腎虛,你剛才說的藥,一吃效果明顯。我給你開的方治療針對的病證就是年輕人。他聽聽我說的,或多或少有點道理。當時呀,我想他是感冒,我給他開了好像就是三劑藥,吃完。到了一周以後,他來了,他說腰不痛了,多少年來沒有這樣輕松過。我說你看看年輕人腎虛和老年人腎虛,用藥一樣不一樣?他說不一樣。接着我跟他怎樣說呢?我說你的腰痛啊,那就不是腎虛。他問我是什麼?我說是感冒,他說不是感冒。你看你和他怎樣?也說不清楚。我說呀,你現在不管是感冒還是腎虛,達到預期治療目的就行。他說他還想再補一補,鞏固治療。他說他是真不想吃了,他母親聽說他一吃感到全身輕松,感到舒服,他母親非讓他再來找我開個方不行。
你說這個有沒有必要鞏固?沒有。我想想,我說你再過一段時間需要鞏固,你過上一個月我再給你開個方。他說那現在呢,我說不需要。過了一個月,他也沒有來。說着說着,過了最起碼很長時間,他又帶來了一個病人。什麼病?他直接跟我說腎虛。當然在說腎虛之前,他首先介紹一下他的基本情況,然後他說這個人是腎虛。我問這個人,我說吃過中藥沒有?這個人緊接着他怎樣說呢?他說這個小年輕還給我開了一個方。我仔細一問呀,這個人他是什麼病呢?他是腰椎間盤突出。你說這個好治不好治?這個難度就大得多了。即便是腎虛,治療的難度也大。他跟我怎樣說呢?他說呀,我給他推薦一個方,叫他一吃不行。他說這不行還得來找我。我說你怎麼還想給人治病呢?他說他當時還動了一點腦子,還真把這些藥名記住了,他往這個發票後邊寫了這個藥這個量。他覺得當時我開的方是非常便宜的。這是我們學習麻黃湯,它治療真正是感冒是非常少的,但是他是感冒不是發熱怕冷,是以腰痛,人們容易忽視的。可以這樣說,今天人們一見到腰痛,大部分都想到什麼了?想到了腎虛。好像腰痛都和腎虛申請有專利差不多。說着說着,到了這一學期,我在門診上班,還真有一個男同學他去找我了。我問他哪不舒服?他說我腎虛。
接着他怎樣說呢?他說經常感到腰酸、腰困、腰痛。我問他,我說你吃過什麼藥?他說補腎的這個藥,那個藥。我說吃吃怎樣?他說沒有體會出來。叫我一摸脈象,浮,不虛。又一問,我跟他怎樣說呢?我說應該用我們學習的麻黃湯。三吃兩不吃,大概吃有兩周左右,達到了預期治療目的。我們今天學習麻黃湯,首先要知道麻黃湯是治什麼的?治療感冒的。感冒,辨的證型是什麼?太陽傷寒證。今天在用麻黃湯治療太陽傷寒證是比較少的,隻要病人的症狀表現符合麻黃湯治療太陽傷寒證的症狀表現,經過辨證符合我們中醫的證型,都可以用什麼?麻黃湯。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你假如說有一個人,他怎樣說呢?他說風濕性關節炎。他又怎樣說呢?他說一摸涼水就疼痛,我們也可以想到什麼方?麻黃湯。單用麻黃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應該怎樣?和其他方合在一起。我們根據麻黃湯的功用,一個作用是發汗解表,第二個作用是什麼?宣肺平喘。這是我們學習應用麻黃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要把麻黃湯治療的作用局限在太陽傷寒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風寒犯肺證。風寒犯肺證,它的主要症狀表現就是咳嗽、喘、痰,痰應該是什麼顔色?是白的。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浮或者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學習麻黃湯,要認識到它既是治療太陽傷寒證的基礎方,又是治療風寒犯肺證的重要代表基礎方。這個方我們在應用的時候,它治療西醫的病是比較多的。方中用藥,證與方之間的關系。現在我們要認識到一個什麼關系呢?認識到,麻黃它起什麼作用?它就是一個大的作用,發汗解表。達到的目的就是疏散風寒。桂枝是怎樣呢?也是辛溫解表的藥,它可以增強麻黃發汗的作用。不過我們要認識到麻黃和桂枝用量的比例關系是3:2。如果你在應用的時候,麻黃和桂枝用量是1:1,病人很有可能出汗偏多。用量要重視。第二個方面,我們在認識的時候,認識到方中用的杏仁。同學們吃過杏仁沒有呢?杏仁是什麼味呢?看看你吃的是什麼味?你吃的是沒有味,較香。我們說這個杏仁應該是什麼味?應該是苦的。你吃那個是經過加工的。杏仁,古人在認識的時候,它有兩個味,一個是辛,一個是苦,以苦占主要方面。它既然有辛,辛在某種程度上,有沒有可能協助麻黃、桂枝發汗呢?有這種可能性吧?但是我們還要知道,它有個主要作用是什麼?是降的。降,現在我們要發現桂枝和麻黃用量的比例關系,加在一起是15克,杏仁是12克。你們說杏仁它在某種程度上,有沒有能力制約麻黃、桂枝發汗太過?雖然桂枝和麻黃加在一起比杏仁的量大,但是它們分開沒有杏仁的量大。
就是說麻黃、桂枝如果發汗的力量不足,杏仁再助它一把力氣,如果它兩個出汗要想偏多,杏仁又起到什麼作用?降瀉一下。再一個方面,我們在認識的時候,還要認識到方中用的甘草,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它就是一個方面要适當的補氣。為何要補氣?發散的藥,降瀉的藥,在某種程度上它都會傷什麼?它都會傷氣的。當然這個甘草用量能不能大?(不能)量大了,它有留戀邪氣的弊端。這是我們學習麻黃湯治療太陽傷寒證,從另外一個角度,麻黃湯,麻黃的其中一個主要作用就是平喘。它的發汗作用就是有表解表,沒有表,它就幹什麼?它就是起到一個作用,宣肺平喘。再一個方面,我們還要認識到一個什麼問題呢?桂枝這一味藥,有沒有治療咳嗽這個作用呢?它是有的。有吧?《神農本草經》在認識桂枝的時候,其中一個作用,它說主上氣咳逆。這就是咳嗽喘。那杏仁呢,它其中一個作用就是降肺、止咳、平喘。在這種情況下,麻黃和杏仁構成了一對是什麼?一個藥對,什麼藥對呢?宣降肺氣之藥對,麻黃一宣,杏仁一降,一宣一降,正好起到調理肺氣的宣發肅降。甘草它本身就可以益肺氣,它本身也可以協助麻黃、桂枝、杏仁祛痰。其中現在有一個藥和西藥配合在一起,一改進,叫做甘草片,治什麼的?治療咳喘的。
這是我們學習麻黃湯,這個方它發汗是恰到好處,既不太過,也無不及。為何沒有太過?杏仁的降瀉。為何沒有不及?杏仁的協助。這是在發汗方面。在治療肺的方面,肺的生理特性是宣發肅降,這個方正好是什麼?宣發肅降。我們學習麻黃湯也可以把它作為治療肺寒證的重要的一個基礎方。所謂基礎方,就是說在臨床中應用的時候,一定還要在這個方的基礎之上,進行加減變化用藥。怎樣,這一堂就學到這裡吧?同學們休息一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