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是從四肢着地的動物進化來的話,人們為了直立行走,放棄了身體的穩定性換來了上肢的解放,同時為了換取上肢的靈活性又失去了上肢的穩定性。作為人體内最靈活的關節——盂肱關節,雖有較大的運動範圍,但因缺乏骨性支持而穩定性較弱。因此易發生肩關節不穩,進一步會導緻肩關節脫臼。
盂肱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結構松弛,活動度較大,其穩定性主要是肩袖的肌肉和肌腱來保證的。但穩定性也分為靜态穩定和動态穩定兩個部分。但肩關節前下方保護組織最為薄弱,因此,肱骨頭常從下部脫出,脫向前下方。
靜态穩定主要是由關節囊韌帶,關節盂唇、關節腔内負壓共同維持的。
韌帶名稱 |
起點 |
止點 |
功能 |
盂肱上韌帶 |
關節盂,位于肱二頭肌長頭肌前面 |
肱骨小結節内 |
防止肱骨頭下移 |
盂肱中韌帶 |
盂唇中間部分 |
肱骨小結節中部 |
防止肱骨頭下移 |
盂肱下韌帶(包括盂肱前下和後下韌帶) |
盂唇下半部分 |
肱骨 |
防止肱骨頭前移、下移 |
喙肱韌帶 |
喙突 |
與關節囊混合後共同附着于肱骨上 |
肩部外旋時,防止關節半脫位 |
盂唇通過增加關節盂的深度來維持盂肱關節的穩定,若該處分離會出現肩關節不穩。
肩袖間隙是指位于岡上肌腱前緣和肩胛下肌腱上緣的三角形區域。肩袖間隙區域的關節囊結構損傷會導緻肩關節不穩。
動态穩定是由肩部周圍的肌肉來維持,而肩袖肌群是維持肩關節動态穩定的關鍵,岡上肌起到了主要的維持穩定的作用。以投擲動作為例,手臂完全外展進行屈腕動作的末期發生肩峰部位的活動,該活動易使肩關節半脫位,岡上肌通過将肱骨頭向關節盂牽拉來保證肩關節的穩定性。岡下肌和小圓肌在岡上肌被激活之後激活,它們外旋肱骨頭,并且通過關節加壓來穩定肩關節。肩胛下肌在投擲時屈腕動作的末期被激活,内旋肱骨頭,以保護肩前方的結構。肱二頭肌長頭參與上臂的屈曲和外展活動,作用相當于肱骨頭的緩沖器。同時,三角肌、斜方肌、背闊肌都有助于維持肩關節的穩定性。
肩關節在運動過程中,屬于懸垂關節和需支持關節。顧名思義,懸垂關節是肱骨下垂狀态下的動作,其關節窩會直接觸碰到骨頭的後内側;需支持關節則是關節窩為支點的上擡動作,此時的肩胛骨負責支撐手臂。因此肩關節不穩的機制應該為強制肩關節做出外展、外旋以及水平外展時會引起肩關節前方脫臼,因為這些動作都是發生在肩關節從懸垂關節變成需支持關節的過程,此過程肩關節處于一個不穩定的狀态。
如何檢查肩關節不穩?
通過外展屈肘肩後壓推法、外展下壓外旋上臂法、肱骨近端前後抽屜試驗、下拉上臂使肱骨頭下移、驚恐實驗、複位實驗均能檢測。
出現肩關節不穩時如何治療?
1、将肩胛骨回到正确的位置上去:肩關節不穩在上舉時肱骨頭不穩隻是一項問題,而肩胛骨上方旋轉不足及固定力降低使肩胛骨盂肱節律紊亂,妨礙了穩定的肱骨頭的動作。盂肱關節的穩定肌——肩袖肌群起始于肩胛骨,肩胛骨位置正确了才能有效率的發揮其他們的功能。同時肩胛胸廓關節能緩沖外力對盂肱關節的影響,如果肩胛骨的位置異常就會增加盂肱關節的負擔。為做穩定的手臂運動,肩胛胸壁關節的正确位置必不可少。
2、強化肩胛下肌: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結節,當肩關節外展和外旋時,下部肌束因覆蓋了盂肱關節的前下側面,會和盂肱前下韌帶一同控制肩關節的前向運動,因此肩胛下肌的強化非常重要。
3、貼紮:肩關節不穩是由于肩關節沒有很好的被控制住,而肌内效貼布具有限制關節活動,提供關節的穩定性,預防繼發性傷害,給予軟組織額外的支持的功能。當肩關節不适的時候,可先以肌内效貼布進行貼紮,舒緩疼痛,并協助上臂外展外旋動作的穩定。
文章來源網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