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開頭的原理作者自己的′分析

最近看了些一點壇子裡的寫作技巧。覺得有些很有用,有些卻與自己的感受相悖。
于是仔細讀了幾篇文的開頭5~10章,試圖總結一下哪些原因讓自己感到不适,哪些是可能應該遵循的方法。
除了記憶之外,大緻看了以下幾篇的開頭。基本上按照最難讀下去,到最有趣的順序排列。
《灰暗之年》《蒸汽狂潮》《奸臣》(這三篇我是沒讀下去的) 《武家棟梁》
《一統日娛》《春秋我為王》 《異界之機關大師》《重生之神級學霸》
《一睡萬年》《全職高手》
非常個人的感受大緻如下:

一、陷入危機


意外的危機帶來的不愉快似乎有幾種原理。

1.1.1)現實中本來就不喜歡遇到困難。

1.1.2)是具有高信息量。而高信息量又包含兩種情況:

1.1.2.1)打斷了原本的計劃,引入了不可預測性。

1.1.2.2)不知如何解決危機,于是也引入了不可預測性。

這裡面似乎暗含兩個關鍵點:1.2.1)是危害主角,1.2.2)是不可預測。

對于1.2.1。“陷入危機”的高信息量與“懸念”的區别似乎在于,代入感。當處于主角的位置,一切危害主角的行為,因為1.2.1的原理而令人不快。而“懸念”是與主角安危關系較遠的不可預測性,并沒有1.2.1引起的不适。

比如《武家棟梁》,主角一開始就面臨今川家的威脅,算是陷入了危機。但并沒有覺得不愉快。想來是因為這屬于“懸念”。首先,這種危害并不那麼直觀的加諸主角自身。其次,看這本書,本來就是想要看主角如何應對其他家族的威脅,從而統一天下的。這個困難屬于預料之中的困難。就像下面1.3.1)中所提到的那樣。

對于1.2.2。如果知道如何解決危機,則應不會引起不适。這又包含三種解決方式:

1.3.1)預料之中的困難。這是為了解決1.1.2.1的問題。若是在做計劃時就預想到這個困難,就不會覺得難受了。

1.3.2)通過與讀者的共享信息,知曉主角的解決之道。這似乎是最好的打臉之道。在敵人打壓主角時,由于讀者了解到主角的能力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就不會有任何擔心。

1.3.3)直接告訴大家,主角已經曉得要怎麼做了。比如府天的《奸臣》這本書的開頭。主角明明陷入了一個危機,章章被人提醒,卻每天做常人也能做的事情。這樣就非常難受。如果她能暗示主角已經計劃好如何解決這個危機的話,就算不明确的說出來,也會令人愉快得多。
二、過高的信息量


在快速閱讀的模式下,信息量高的文字難于讀下去。所謂信息量,教科書定義為“不确定度”,也即是可預測性。文字内容的可預測性越高,則信息量低,易于閱讀。這意味着即使少看幾個字,也影響不大。文字内容的可預測性低,如果想要跳着看,就會漏掉很多内容,于是難于看懂。

文字的信息量過高,就導緻必須要仔細閱讀并思考,才能理解。

開局有複雜的人物關系或開局抖設定應該都是基于這個原理而讓人不愉快。
三、偏離預期


經常會有一種感覺,當開始看小說時,總希望主角做點什麼不一樣的事。結果他遲遲不作。于是就看不下去了。這大概就是“偏離預期”所帶來的挫折感。這種問題應該有以下幾種:

3.1)主角隐形。

我覺得,“為何讀者想看主角的故事”,這并非“主角”對讀者來說有什麼特殊意義。特别是開篇,每個人物都是陌生人,看哪個的故事不是看嘛。其中的關鍵在于,“主角的故事”是一種默認的可預測度。讀者默認的覺得,會在下面的章節中讀到主角會如何如何的故事。這就是他的預測。但如果不講主角,則這種預測就落空了。這種預測的落空,應當是不愉快的本質。

3.2)主角不做該做的事。

從網文的角度講,其實我們預期每個主角都是與書中其他人物不同的。比如在地球的穿越中,默認的預期主角應該做那種因時代和眼界的差距,古人無法做的事。但如果很長一段時間他都不做。就會讓人很難受。比如《奸臣》的開頭就是這樣。而《重生之神級學霸》則一開始就教别人新的應試方法,這是那個時代的人所不會的。

3.3)與簡介不符合。

通過簡介的内容,我們通常會因為主角所擁有的能力,或者有趣的背景設定而對文章産生興趣。所以,當開始看書時,便預期能看到這樣的内容。若是文中遲遲不描寫這些簡介中的“特色”,就會讓人懷疑為何還要看這篇文。

比如有篇文的簡介說主角的特殊能力是可以聽懂動物的對話。但開頭好幾章都是普通的廢柴流玄幻劇情。這便很不爽。因為預期會講“聽懂動物對話”的故事。結果他沒有講。

又比如《灰暗之年》的簡介暗示要寫“新煉金”時代。結果開篇進城,卻沒寫主角有任何“新時代”的見聞。卻在寫一些普通的矛盾沖突。
四、不順利的被動


任何故事都可分為兩類。一是主動型,主角主動想做什麼,二是被動型,主角被動的遇到事情。

被動型看起來比主動型要不愉快。但也并非所有被動都是如此。最不愉快的被動,在于被動,同時主角還不願意。

所以,這個被動的原理,大概有兩點:第一是由于被動,所以可預測度低。第二是代入之後感到被強迫和危險,從而不愉快。

《武家棟梁》的開頭就算不上愉快,因為他一直在被兩個地位更高或更聰明的人壓制,而他顯然不可能去打臉。
五、簡介的問題


綜上所述,開頭最大的不愉快,大概在于新信息過多或不按讀者的心理預期行動。在簡介中概述開頭的劇情,便能提供額外的信息,有助于減輕這種不愉快。

比如《全職高手》的開頭,主角陷入被人打壓的不愉快中,同時又出現了多個角色。本應占齊前兩條的問題。但由于簡介中已進行說明,閱讀時很清楚這個劇情大緻在說什麼,就不會因為信息量過大而厭煩。同時,通過簡介,讓人覺得這段打壓主角的劇情其實是在“開始之前”的故事,就也沒有因“陷入危機”(同時不知如何解決)而感到不愉快。

又如《一睡萬年》,開頭有超長的過渡劇情。但由于簡介中提前說明。就讓人可以接着讀下去。
六、獨角戲


獨角戲其實并不忌諱。

比如《一統日娛》,開篇有很長的獨角戲,可謂沒有配角。(打電話來的井上相當于發了個系統任務)。但看起來并不覺得很難受。細想起來,大概有這麼幾個原理:

一、想我所想,答我所問。可預測度高。

二、目标明确,積極主動。

三、有挑戰,無危險。

一開始,首先回答了主角是誰,有什麼優勢,想要做什麼,這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可謂看每篇文首先就想問的問題。閱讀解釋這些問題的文字,符合了自己讀之前的預期。就算稍微無聊一點,也不難受。

主角雖然一個人瞎想,但基本範圍是讀者假設自己穿越,也會思考的問題。這樣還是很有代入感的。信息量也低。

明确的提出了穿越之後的目标。讓人覺得這是一篇主動性的故事。主動通常是比被動更好的情況。因為主動會讓人立刻産生懸念和期待,被動則容易立刻産生厭煩和恐慌。

有挑戰。雖然危險讓人難受,但挑戰則幾乎是必須的。總得有個什麼立刻就要去做,并且引起懸念的東西吧。通過配角電話下達的任務,似乎很容易開始好奇,主角要講一個什麼樣的笑話。(當然,最終那個笑話我一點都不喜歡)
七、該做的事


由于主角應該特殊的原則。主角應該做那些書中其他人物不能做的事。

由于代入感的問題,主角最好做那些“讀者覺得自己能做到”的事。或者擴展一下,讀者覺得自己通過有限的學習有能力做到的事。或者至少,在非現代背景中,做一些現代人才能做的事。

主角似乎應該盡快的做一些這樣的事。不然就很容易感到預期落空。

在這一點上,玄幻小說似乎是最難達成的。因為難以想象有什麼是“修士”不會或不知,而“普通地球人”卻有能力做到的事。另一方面,修煉天賦高是一種最難有代入感的優勢。因為它首先不是“現代人的優勢”,而且作為讀者,很難相信自己如果穿越,也會有那麼高的修煉天賦。

而穿越原始人的小說,似乎是最容易達成的。因為相比故事中的原始人,讀者自己似乎滿是優勢。(同時,原始人也不是可以弱智化了的配角)

比如《全職高手》,開篇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我感到自己代入的是陳果的視角,而不是葉修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