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五髒六腑各有自己的經脈,這些經脈在人體上是對稱存在的,稱之為十二正經。本功法的作用是:通過練功,舒通十二經絡,調和髒腑氣血,從而到達防病治病,強身健體。
本功法的原理是:
1、通過呼吸導引,用六字訣不同口型發音使相關的髒腑産生共振,促進五髒六腑(實際上是六髒六腑——包括心包)的微循環;
2、通過經絡導引,促進十二條經絡的通瘀、導滞、散毒、解結,使經絡氣血通暢;
3、通過意念導引,對五髒六腑進行良性暗示,意到氣到,氣到血到,消除五髒六腑潛在的病竈,增強髒腑的細胞活性。
4、通過動作導引,加強呼吸導引、經絡導引和意念導引的作用。
十二經脈中氣血運行是循環貫注的,即從手太陰肺經開始,依次傳至足厥陰肝經,首尾相貫,循環無端。所以,本功法一般是起始于手太陰肺經,結束于足厥陰肝經;然後,再根據自己某個髒腑的疾病,加練相應的經絡。
預備式: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一、呬字功理肺氣(發呬音時胸前二側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呬”字sī,為齒音,古人稱前牙或切牙為齒。
發音吐氣時,牙齒合攏,口唇微張,上下切牙相對,留有狹縫,舌尖放平并輕抵頂下齒上部,嘴角微微後引,氣從齒間出。
體會人們冬天在室外,當衣服穿得少感覺冷時,雙手抱胸,牙齒合攏,口唇微張,倒吸氣發出“嘶”的樣子,此時牙後有涼感。這時的口型是呬字訣的基本口型,然後在此口型的基礎上,變吸氣為呼氣,接着發“sī(呬)”的聲音就可以了。
體會到氣息流動為:從前部上下齒間的縫隙中間慢慢呼出體外。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大指末端(少商)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肘中(尺澤)、腋下(雲門、中府)、肺髒(在肺髒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肺髒。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肺髒,經中府、尺澤、太淵,到達大指末端(少商)。意念将肺髒之邪氣、濁氣沿肺經路徑從少商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肺經通路和肺髒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擡起,略低于肩,手心朝前,緩緩合攏于胸前,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肺經至肺髒,兩手在胸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肺髒。
呼氣時,兩手由胸前的抱球狀翻掌向外,向兩側張開如鳥張翼向左右分開,手心向外,意念在少商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二、吹字功理大腸氣(發吹音時下腹間二側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吹”字音chuī,為唇音。
發音吐氣時,舌體、嘴角後引,智齒相對,兩唇向兩側拉開收緊,前面形成狹隙,氣從喉出後,從舌兩邊繞舌下,經唇間隙緩緩而出。
吹字訣口型是六字訣中最複雜的一個,因為隻有這個字訣的口型是動态的。為了方便掌握,可以把它分解成三步來進行練習。第一步,舌尖輕輕抵在上齒内側,兩唇和牙齒稍微張開,發拼音“ch(吃)”的聲音;第二步,把張開的兩唇稍微閉合,舌尖放平,發拼音“u(烏)”的聲音;第三步,把兩唇再稍微張開一些,同時舌尖輕輕抵在下齒内側,發拼音“i(衣)”的聲音。吹字訣就是把這三步連起來發音。“吹”發音的口型與其他發音的口型不同之處是,發音期間口型有變化,是一個活動過程。
氣息主要是從喉出後,經舌的兩邊繞舌下,自舌與唇之間,然後再經唇間緩緩呼出體外。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合谷、曲池、肩髃、下入缺盆,到大腸(在大腸稍稍停留),以滋養腸道。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迎香,經天鼎、肩髃、曲池、合谷,到達商陽。意念将大腸之邪氣、濁氣沿大腸經路徑從商陽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大腸經通路和大腸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擡起,與肩平,手心朝前,緩緩合攏于胸前,以動作導引領氣,循大腸經經缺盆沿胸前到大腸,兩手在小腹前成抱球狀,意念在大腸。
呼氣時,兩手由胸前向上提至兩耳前翻掌向外,向兩側張開如鳥張翼向左右分開,手心向外,意念在商陽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三、呼字功健胃氣(發呼音時上腹部中央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呼”字音hū,為喉音。
發聲吐氣時,唇齒張開,舌兩側上卷,口唇撮圓前伸,氣從喉出後,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間氣流,經撮圓的口唇呼出體外。
如人們在過生日時,用力吹蠟燭的動作,先吸一口氣,并将口唇撮圓前稍用力伸,一口氣将蠟燭吹滅。在此口型的基礎上,接着發“呼”的聲音就可以了。
此時的口型為:唇齒張開,口唇撮圓前伸似桶狀,舌平放前伸,舌體下沉,舌兩側上卷。體會到氣息流動為:氣息從喉出後,在口腔中部形成一股中間氣流,經撮圓的口唇中間慢慢呼出體外。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次趾末端(厲兌)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解溪、足三裡、伏兔、氣沖,到達胃(在胃部稍稍停留),以滋養胃。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發際(頭維),經臉部、人迎、缺盆、乳中,絡胃,再經氣沖、伏兔、足三裡,到達厲兌。意念将胃之邪氣、濁氣沿胃經路徑從厲兌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胃經通路和胃部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足次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兩膝外側緩緩擡起,手心向内,以意循經領氣,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胃經至胃部,兩手于兩肋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胃部。
呼氣時,兩手由小腹向上提至兩額角,沿胃經前緩緩下按到雙膝外側,意念在厲兌穴。
如此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四、呼字功培脾氣(發呼音時上腹部中央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呼”字音hū,為喉音。
發音方法同“三、呼字功健胃氣”。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大趾末端(隐白)吸入天地精華之氣,向上沿着三陰交、血海、進入腹部、脾髒(在脾髒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脾髒。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舌下、夾食管旁(周榮)、絡脾藏、股内側前邊(血海)、三陰交、隐白。意念将脾髒之邪氣、濁氣沿脾經路徑從隐白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脾經通路和脾髒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兩膝前經小腹緩緩擡起,手心向内,以意循經領氣,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脾經至脾髒,兩手于兩肋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脾髒。
呼氣時,兩手略上移到兩肩胸前,成抱球狀,沿脾經前緩緩下按到雙膝前,意念在隐白穴。
如此交替共做六次為一遍,做一次調息。
五、呵字功補心氣(發呵音時胸前中央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呵”字音hē,為舌(上)音。
發聲吐氣時,唇齒微張,舌體微微後縮并上拱,舌體後部兩邊輕貼上臼齒,氣從舌上與上腭之間緩緩而出。
例如人們在進行一百米賽跑後,往往會張口急換氣,發出“呵”聲音的樣子,體會氣息從張口中呼出體外。此時的舌就是呵字訣要求的位置。然後在此口型的基礎上,将唇齒合攏至微張,再發出“呵”聲音,這時的口型是呵字訣的基本口型。
此時口型為:唇齒微張,拟半張口,舌體微微後縮并上拱,舌體後部兩邊輕貼上槽牙。體會到氣息流動為:從舌面與上腭之間緩緩呼出體外。這時口中發出的聲音也特别接近“呵”的聲音。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小指末端(少沖)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神門、少海、極泉、由肺、進入心髒(在心髒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心髒。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心髒、極泉、少海、神門達到少沖,意念将心髒之邪氣、濁氣沿心經路徑從少沖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心經通路和心髒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擡起,略低于肩,手心朝前,緩緩合攏于胸前,以動作導引領氣,循心經至心髒,兩手在胸前成抱球狀,意念在心髒。
呼氣時,兩手由胸前的抱球狀翻掌向外,向兩側張開如鳥張翼向左右分開,手心向外,意念在少沖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六、嘻字功理小腸氣(發嘻音時下腹部中央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嘻”字音xī,為半舌音。
發音吐氣時,牙齒全攏,口唇微張。舌尖放平并輕抵下齒中部,嘴角略後引并上翹,上下門牙對齊,臼齒上下平對咬合,呼氣時使氣從臼齒邊的空隙中經過。
先做好呬字訣的口型,這也就接近嘻字訣的基本口型,然後在此口型的基礎上,面部呈微笑狀态,嘴角略向後引,把槽牙上下輕輕用力咬合,接着呼氣發“嘻”的聲音。
體會到氣息流動為:從後部牙齒的縫隙中間經嘴角而慢慢呼出體外,這時口中發出的聲音也特别接近“嘻”的聲音。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小指外側末端(少澤)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後溪、小海、肩貞、肩中俞、缺盆、到達小腸(在小腸稍稍停留),以滋養腸道。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聽宮、顴髎,經天容、肩貞、小海、後溪,到達少澤。意念将小腸之邪氣、濁氣沿小腸經路徑從少澤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小腸經通路和小腸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擡起,與肩平,手心朝前,緩緩合攏于胸前,以動作導引領氣,循小腸經經缺盆沿胸前到小腸,兩手在小腹前成抱球狀,意念在小腸。
呼氣時,兩手由小腹向上擡至兩耳側,翻掌向外,向兩側張開如鳥張翼向左右分開,意念在少澤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七、嘻字功理膀胱氣(發嘻音時下腹部中央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嘻”字音xī,為半舌音。
發音吐氣時,牙齒全攏,口唇微張。舌尖放平并輕抵下齒中部,嘴角略後引并上翹,上下門牙對齊,臼齒上下平對咬合,呼氣時使氣從臼齒邊的空隙中經過。
先做好呬字訣的口型,這也就接近嘻字訣的基本口型,然後在此口型的基礎上,面部呈微笑狀态,嘴角略向後引,把槽牙上下輕輕用力咬合,接着呼氣發“嘻”的聲音。
體會到氣息流動為:從後部牙齒的縫隙中間經嘴角而慢慢呼出體外,這時口中發出的聲音也特别接近“嘻”的聲音。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小趾的外側(至陰)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大腿後(承山、委中、殷門)、通過臀部,到達膀胱(在膀胱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膀胱。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内眼角(睛明),經頭頂入内絡于腦(玉枕、風府),沿肩胛内側,夾脊旁,通過臂部,沿大腿後下行,經昆侖,到小趾的外側(至陰)。意念将膀胱之邪氣、濁氣沿膀胱經路徑從至陰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膀胱經通路和膀胱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足小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兩膝外側靠後緩緩擡起,手心向内,以意循經領氣,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膀胱經至膀胱,兩手于小腹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膀胱。
呼氣時,兩手由小腹向上提過頭頂,緩緩下按到雙膝外側,意念在至陰穴。
八、吹字功補腎氣(發吹音時下腹間二側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吹”字音chuī,為唇音。
發音方法同“二、吹字功理大腸氣”。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腳小趾下邊開始,斜向腳底心(湧泉)吸入天地精華之氣,向上沿着太溪、會三陰交、上大腿内後側,通過脊柱、進入腎髒(在腎髒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腎髒。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舌根旁(通廉泉)、沿着喉嚨、俞府、靈墟、商曲、絡于腎、大腿内後側、三陰交、太溪,達到湧泉。意念将腎髒之邪氣、濁氣沿腎經路徑從湧泉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腎經通路和腎髒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足小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兩膝前經小腹緩緩擡起,手心向内,以意循經領氣,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腎經至腎髒,兩手于小腹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腎髒。
呼氣時,兩手上移到略高于胸前,兩手成抱球狀,沿腎經前緩緩下按到雙膝前。意念在湧泉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九、呵字功理心包氣(發呵音時胸前中央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呵”字音hē,為舌(上)音。
發音方法同“五、呵字功補心氣”。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中指末端(中沖)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内關、曲澤、天泉、天池,到達心包(在心包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心包。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胸中開始,沿腋下三寸處(天池)、上臂内側(天泉),進入肘中(曲澤)、内關,到達中沖。意念将心包之邪氣、濁氣沿心包經路徑從中沖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心包經通路和心包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擡起,略低于肩,手心朝前,緩緩合攏于胸前,以動作導引領氣,循心包經至心包,兩手在胸前成抱球狀,意念在心包。
呼氣時,兩手由胸前的抱球狀翻掌向外,向兩側張開如鳥張翼向左右分開,手心向外,意念在中沖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十、嘻字功理三焦氣(發嘻音時下腹部中央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嘻”字音xī,為半舌音。
發音方法同“六、嘻字功理小腸氣”。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無名指末端(關沖)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液門、外關、向上通過肘尖(天井),通過肩部(肩髎)、肩井、進入缺盆、膻中、散絡于心包、屬于上、中、下三焦、收于丹田。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外眼角(絲竹空)、翳風、肩髎、肘尖(天井)、外關,到達無名指末端(關沖)。意念将三焦之邪氣、濁氣沿三焦經路徑從關沖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三焦經通路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兩手從兩側擡起,與肩平,手心朝前,緩緩合攏于胸前,以動作導引領氣,循三焦經經缺盆沿胸前到丹田,兩手在丹田前成抱球狀,意念在丹田。
呼氣時,兩手由丹田向上擡至兩耳側,翻掌向外,向兩側張開如鳥張翼向左右分開,意念在關沖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十一、噓字功理膽氣(發噓音時上腹部二側下肋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噓字音xū,屬牙音。
發音吐氣時,唇齒微開,嘴角後引,口唇微微用力拉“扁”,槽牙上下平對,中留縫隙,舌尖放平,舌體微微後縮,槽牙與舌邊亦有空隙。發聲吐氣時,氣從槽牙間、舌兩邊的空隙中呼出體外。
如開會時提醒别人不要講說,齒微張口唇撮圓前伸并且放松,像吹蠟燭似的,同時食指豎在嘴前,發出“噓”聲音的樣子,體會氣息從兩嘴中間呼出體外。此時的舌和齒就是噓字訣要求的位置。然後在此口型的基礎上,面帶微笑,嘴角後引,再發出“噓”聲音,食指豎在嘴前無氣息流動感,體會氣息從兩嘴角呼出體外。這時的口型是噓字訣的基本口型。
體會發“噓”音的氣息流動為:從槽牙間、舌兩邊的空隙中經過兩嘴角而呼出體外。
(2)意念導引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第四趾外側(足竅陰)吸入天地精華之氣,沿着丘墟、懸鐘、風市、環跳、帶脈,到達膽囊(在膽囊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膽囊。
呼氣時意念路徑:從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額角、下耳後(率谷、風池)、沿頸旁,進入缺盆、過季脅(京門),向下會合于髋關節部(環跳)、風市、懸鐘、丘墟、沿足背進入第四趾外側(足竅陰)。意念将膽囊之邪氣、濁氣沿膽經路徑從足竅陰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膽經通路和膽囊保持放松狀态。
(3)動作導引
吸氣時,足第四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兩膝外側緩緩擡起,手心向内,以意循經領氣,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膽經至膽囊,兩手于兩肋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膽囊。
呼氣時,兩手由小腹向上提至兩額角,沿膽經前緩緩下按到雙膝外側,意念在足竅陰穴。
十二、噓字功平肝氣(發噓音時上腹部二側下肋區産生共振)
(1)發音方法:噓字音xū,屬牙音。
發音方法同“十一、噓字功理膽氣”。
(2)意念導引
六字訣養生法為吐納法,中心内容是通過呼吸吐納,吐出髒腑之濁氣,吸入天地之清氣,引地陰上升以養血,吸天陽下降以養氣,從而使髒腑功能協調一緻,人體氣血充盈,經絡暢通,健康無病。
吸氣時意念路徑:以意循經領氣,意念從大趾背大敦穴,吸入天地精華之氣,向上沿着足背内側(太沖)、上行小腿内側(會三陰交),沿着大腿内側(陰包、足五裡、陰廉),繞陰部,至小腹、夾胃旁邊,進入肝髒(在肝髒部位稍稍停留),以滋養肝髒。
呼氣時意念路徑:連接目系(眼球後的脈絡),環繞唇内、經喉頭沿氣管後、分布于脅肋部、期門、章門、絡肝膽、至小腹、繞陰部、足五裡、陰包、三陰交、太沖、大敦。意念将肝髒之邪氣、濁氣沿肝經路徑從大敦穴排出。
吸氣和吐氣過程中,意念左右兩側的肝經通道和肝髒保持放松狀态。唯有放松才能使氣血通行流暢。
(3)動作導引
吸氣時,足大趾輕輕點地,兩手自兩膝前經小腹緩緩擡起,手心向内,以意循經領氣,以動作導引領氣,循肝經至肝髒,兩手于兩肋前成抱球狀,意念在肝髒。
呼氣時,兩手略上移到胸前,兩手成抱球狀,沿肝經前緩緩下按到雙膝前。意念在大敦穴。
如此動作六次為一遍,作一次調息。
七、注意事項
1、吐故納新去濁采淸、以意領氣似有似無
六字訣通過呼吸吐納,吐出髒腑之濁氣,吸入天地之清氣,引地陰上升以養血,吸天陽下降以養氣,從而使髒腑功能協調一緻,人體氣血充盈,經絡暢通,健康無病。
由于六字訣相關的經脈都是對稱在身體之中,所以在“以意領氣”時,身體左右兩側經脈路線要同時進行。從以意領氣的角度來講,對于經絡穴位不需要那麼詳細、精确,隻要記住意領的起止點,掌握了該經循行的大體路線即可。
以意領氣不可着意過強,要做到似有意又似無意。着意過強就會失掉練功純任自然的原則,不但效果不明顯,還會産生頭暈腦脹之患。如果出現頭暈腦脹,一是注意吸氣時放松,順其自然。
2、動作柔和舒展、氣息勻細柔長
六字訣的動作起着導引氣血的作用,要柔和、舒展、自然,切忌用力。動作的頻率要和自己的呼吸頻率相吻合,這樣就達到了“氣為元帥,手足為兵丁”、“氣盡式成”的要求。
吸氣和呼氣的氣息要求做到“勻、細、柔、長”。六字訣對人體五髒六腑氣機的調節,主要是依靠發音時口腔形成不同的口型、狀态來作用于髒器的。而呼吸時微微用意不僅可集中習練者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可以強化吐音,強化口型,強化體内氣息的調節。
3、祛邪瀉實扶正補氣
“吐故納新”補瀉之法:納,即緩緩地用鼻吸入清新之氣,為補;吐,即緩緩地用口呼出病濁之氣,同時有針對性地默念六字之一,為瀉。
祛邪、瀉實主要是:吐氣發音;動作中或兩手外開、外撥導引,或兩手沿經絡向下導引。
扶正、補氣主要是:吸氣納新;動作導引或内收、内攏及捧掌内翻,或兩手沿經絡向上導引。
4、“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
各髒腑之症有虛實之分,虛宜補,實宜瀉,按五行與髒腑的關系可用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之法,如心有病,實症宜以其子(脾)瀉之,即先練“呼”字,再練“呵”字;虛者補其母(肝)補之,先練“噓”字,再練“呵”字。另外心屬火,腎屬水,若心火旺,可先練“吹”字,再練“呵”字,此為,心腎相交,水火即濟,餘皆類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