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醫,不可不學《傷寒論》,學《傷寒論》,不可不學六經辨證。然自古以來,中醫門派衆多,百家争鳴,同為經方學派,對于《傷寒論》的六經辨證也各不相同,認識迥異。略舉幾家,如:
1.凡病總不外乎六經。
凡病總不外乎六經,以六經之法按而治之,無不立應。一經見證,即用一經之法;經證腑證兼見,即當表裡兩解。若太陽陽明兩經表證同見,即用桂枝葛根以合解兩經之邪;兼少陽更加柴胡;兼口渴而小便不利,即以三陽表藥加入五苓散之中;兼口苦、咽幹、目眩,更加黃芩;兼口燥心煩,渴欲飲冷,當合用白虎湯于其間,并三陽表裡而俱解之。若三陽表證與三陰裡寒同見,謂之兩感,即當用解表于溫經之内;若裡重于表者,俱當溫裡,不可兼表。無論傳經、合病、并病、陰陽兩感,治法總不外乎此。
《傷寒集注·六經定法·舒馳遠》
2.以六經钤百病,為确定之總訣。以三焦赅疫證,為變通之捷訣。
以六經钤百病,為确定之總訣。以三焦赅疫證,為變通之捷訣。凡勘外惑病,必先能治傷寒,凡勘傷寒病,必先能治陽明。陽明之為病,實證多屬于火,虛證多屬于水,暴病多屬于食,久病多屬于血.凡傷寒證,惡寒自罷,汗出而熱仍不解,即轉屬陽明之侯,當此之時,無論風寒暑濕,所感不同,而同歸火化,
傷寒本無定體,中陽溜經,中陰溜腑,惟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入陰經血分,則少陰為先。
凡勘傷寒,先明六氣,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居中,火遊行其間,不病則為六元,病即為六淫。
凡勘傷寒,首辨六氣,次辨陰陽虛實。陰證必目暝嗜卧,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陽證必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虛證必脈細,皮寒,氣少,洩利前後,飲食不入;實證必脈盛,皮熱,腹脹,悶 -- ,前後不通。
傷寒新感,自太陽遞入三陰;溫熱伏邪,自三陰發出三陽;惟疫邪吸自口鼻,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一經雜見二三經證者多,一日驟傳一二經或二三經者尤多。
凡病傷寒而成溫病者,陽經之寒變為熱,則歸于氣,或歸于血,陰經之寒變為熱,則歸于血,不歸于氣。
病無伏氣,雖感風寒署濕之邪,病尚不重,重病皆新邪引發伏邪者也。惟所伏之邪,在膜原則水與火互結,病多濕溫;在營分則血與熱互結,病多溫熱。邪氣内伏,往往屢奪屢發,因而殒命者,總由邪熱熾盛,郁火薰蒸,血液膠凝,脈絡窒塞,營衛不通,内閉外脫而死。
六經實熱,總清陽明;六經虛寒,總溫太陰;六經實寒,總散太陽;六經虛熱,總滋厥陰。
外風宜散,内風宜熄,表寒宜汗,裡寒宣溫,傷暑宜清,中暑宜開,伏暑宜下,風濕寒濕,宜汗宜溫,暑濕芳淡,濕火苦洩,寒燥濕潤,熱燥涼潤,上燥救津,中燥增液,下燥滋血,久必增精。郁火宜發,實火宜瀉,暑火宜補,陰火宜行。
傷寒一發汗而表寒即解,溫熱一發汗而裡熱愈熾,故傷寒以發表為先,溫熱以清裡為主。傷寒多傷陽,故來路以扶陽為急務;溫熱多傷陰,故來路以滋陰為要法;扶陽滋陰,均宜側重陽明。
邪留氣分,每易疏透,輕則自汗而解,重則解以戰汗狂汗;邪留血分,恒多膠滞,輕則發疹而解,重則解以發斑發疹。
《内經》治傷寒隻有汗下兩法,謂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巳,巳入于腑者,可下而巳。又雲: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治法何等直捷。餘謂發表不但一汗法,凡發疹.發斑,發蓓,發痘,使邪從表而出者,皆謂之發表,攻裡亦不僅一下法,凡導痰,蠲飲,消食,去積,通瘀,殺蟲,利小便,逐敗精,使邪從裡面出者,皆謂之攻裡.
邪去正乃安.故逐邪以發表攻裡為先,正足邪自去,故扶正以滋陰補陽為主.古人去病補虛,總不外發表,攻裡,滋陰,補陽四大法。
《通俗傷寒論·俞根初》
3.六經分類法可統領萬病。所有現代西醫的疾病皆可囊括其中。
六經辨治理論體系精妙。六經分類法可統領萬病。所有現代西醫的疾病皆可囊括其中。任何西醫的病必然有脈證,有脈證就可以将其劃人六經病中按六經病找出病因、病位、證候而确定治療。以往認為《傷寒論》僅僅是一部外感病專著,這是很不全面的。因為六經辨治包括證與病兩大系統。而從大量臨床事實來看,六經病自然包含了内傷、外感所有疾病。首先,它是病位的概念,包含了五髒六腑,太陽表與膀胱(其中包括上焦肺),陽明胃與大腸,少陽膽與半表半裡(其中包括膜原),太陰脾(其中包括中焦),少陰心與腎并與腦通(其中包括下焦),厥陰肝。
此外,六經病還是陰陽的分類,是陰陽哲學的臨床運用,是證候學,并以整體思維進行證候分型,其中包括體質用藥、六氣變化等等。它以陰陽哲學為核心進行辨證論治,包含了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等内容。百病皆可用六經陰陽來概括,隻要病機相同,異病皆可同治;同病如脈證病機各異,治法又當同病異治。任何一種疾病,從六經生理、病理上認識都有其成因、主證、發病特點。六經病各自總的傳變特點以及發展變化規律,是外感、内傷疾病的共同規律,這是共性。但具體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由于體質、年齡、季節、地域、性别等因素,則又表現出六經病位各異,病機各殊,而出現個性化證型,而每條經文的脈證并治,就反映出了這種特點。因此,六經辨治既是共同化治療的準繩,又是個性化治療的規範。其間表裡、寒熱、虛實、氣血、标本、髒腑、三焦、體質、常變、緩急、順逆,盡囊括其中。這種“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的六經布陣的戰略、戰術思想,是一個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的科學性極強的理論體系,而非淺層次的方證辨治,其奧妙無窮。
六經中陰陽轉化,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之證候轉至太陽,其病由深轉淺,由裡轉表,都可以從太陽汗解。因此,《傷寒論》不但是外感病的專著,而且也是内傷雜病的指南。特别在變證、壞證、兼夾證中更是離不開的。
六經病是變動的,陰陽生克制化和陰陽自和都使證候出現動态變化,藥物治療也可以使之轉化;六經一體,以六經領百病,不以方證為最後依托,這是《傷寒論》的精髓。(P64)
陰陽為六經之統。六經為病,一般情況下,三陽多實,三陰多虛,三陽之間可以互相制約轉化,三陰之間亦可互相制約轉化,三陰可轉三陽,三陽亦可轉三陰。陰陽互生互轉,相生相制。有人說《傷寒論》自成體系,沒有受《内經》理論影響。恰恰相反,《内經》很多理論在《傷寒論》中無處不在,無處不用。仲景雖然未引《内經》一語,但其理論體系顯然受到《内經》的影響,從此可看出《内經》、《傷寒論》的一貫性、繼承性,但又必須肯定《傷寒論》在《内經》基礎上發展了陰陽學說和六經理論。仲景的這個創新推動了中醫從理論走向臨床,其功甚偉。由于其功在臨床,深得後世醫家的推崇,注釋頗多。曹炳章稱自東漢以來注釋《傷寒論》者在五百餘家。雖然各自從各自角度闡述傷寒,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由于《傷寒論》講的是辨證,與今天的病(特别是西醫的病)概念不同,加之“注解研究傷寒書1990年底達1604種,日本方面297種,名醫衍釋仲景之文日多,而仲景之意轉晦”,故後學者很難适從和融會貫通,很多後學者對《傷寒論》學而止步,甚至不敢人室。目前在中醫界流行的《傷寒論》方證辨治,雖然對病理認識有了一定提高,但那是淺層次的提高。我們必須登六經病脈證治的泰山之巅,使百病之形迹盡在心中,這種綜觀全局、陰陽一體的提綱挈領、執簡馭繁之思維格局必然要高出于方證認識。
綜觀仲景《傷寒論》、《金匮要略》,标本病因涉及風寒在表、表濕、裡寒、寒濕、熱實、濕熱、燥熱、寒實、水氣、痰飲、水濕、宿食、蟲積、瘀滞、瘀結、蓄血、蓄水、氣結等标因;本因涉及陽虛、氣虛、血虛、陰虛、津傷等。以上标本病因涵蓋了多數六經外感内傷雜病。但仲景還有一些病因沒有列入,如表燥、表熱、表暑、氣陰虛、氣脫、瘟疫熱人心營腦竅、瘟疫邪在膜原、濕熱溫病邪入三焦等。清代溫病學說的發展是一個重要完善階段,是對六經辨治的重要補充。(P128)
六經辨證(也兼用三焦辨病并治、五行治法及疾病病脈證治,但都要歸結到六經總綱上來)為仲景在《内經》六經理論的基礎上重新提出的辨治學說;其意義比之《内經》,六經更深遠,内涵與《内經》有所不同;它既包含了髒腑,也包含了六經分證,将一切急性熱病的證候納人六經辨治範疇,同時也囊括了一切内傷雜病的病脈證治,執簡馭繁,劃時代地提出外感内傷并治的統一學說。這是仲景繼《内經》之後的傑出貢獻。此理論影響中醫臨床一千八百多年,至今仍未衰,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辨證學說超越過它。相反,仲景之學在臨床中不斷得到驗證,在臨床中救治億萬生靈,實為中醫臨床之淵薮、千古之圭臬、醫中之聖典。以往不少學者僅僅把《傷寒論》局限在外感病内,這是小看了這部著作的價值。大量的臨床病例證實,它是包括外感、内傷所有疾病的準繩和指南。六經辨證的理論基礎是《内經》的陰陽學說。陰陽學說在六經病中體現得盡善盡美。三陽為陽,三陰為陰。一陰一陽,其乃為道。陰陽統領六經,陽在上在外,太陽是也;陽為熱,陽熱之極,陽明是也;少陽為陰陽之界,表裡之樞,表為陽,裡為陰,少陽在陰陽之間。此三陽皆氣有餘,陽有餘,皆為實,皆為熱,皆為亢,亢則害;陰為裡、為寒,太陰、少陰為裡為寒為虛為陽氣不及,太陰為陽氣初不及,少陰為陽氣極不及,又稱陰寒之極。陽極反陰,陰極反陽。陽長陰消,陰長陽消。陰陽勝複、相争、生、相克、自調、在太過不及平氣中運動變化,生生滅滅,如環無端,周而複始。厥陰病就是陰陽二氣在相制調節中出現的相争情況。病勢發展到陽轉陰,陰轉陽,陽化寒、陰化熱的時候,必然也會出現陽勝于陰、陰勝于陽,厥熱勝複的紛争混合交戰境界。這樣就會出現寒熱錯雜、虛實互見的局面。“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為熱證,為陽證;“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寒證,為陰證。前者為上熱,後者為下寒。這種上熱、下寒、上陽、下陰的紛争局面,如果用下,寒氣陰氣不服,必然導緻洩瀉不止;用溫則上熱不服。在這種情況下,隻有寒熱雜投、虛實互用,各走其經,方為合拍。宜烏梅丸主之。熱藥附子、幹姜、細辛、桂枝、花椒以治下寒;烏梅、黃連、黃柏性寒以治上熱,人參、當歸以安中補氣血。臨床當視寒熱多少調整熱藥寒藥的劑量比例。此方能治厥陰本病、上熱下寒、寒熱互結之太陰、陽明合病,以及寒熱錯雜之洩瀉、痢疾、蛔蟲腹痛、脅痛等病。(P174)
(《傷寒論》臨證發揮/陳代祥編著)
4.六經辨證法隻是傷寒的辨證法,對傷寒以外的任何病種都是不适用的。
傷寒六經既是一個辨證系統又是一個治療系統。
傷寒六經正是依據傷寒病理發展中不同的病性和病位而分化的六個不同的病理階段,在各病理階段中又依據不同的病理趨勢而區别為若幹具體的傷寒證候。總之,傷寒六經病,是以病理的特殊性質相區分,又以病理的同一性相聯系的;六經病相連接的整體是一個傷寒系統;相對立的六經病是傷寒病理發展過程中的六個不同階段,各階段中又以不同的病理趨勢分為若幹具體證候。換句話說,六經病是傷寒病理過程中的六個綱,各具體證候為六經綱領中的子目,從傷寒系統到六經綱領,下至子目證候,俱是以病理的特殊性相區分,以病理的同一性相聯系的。而治法和方劑、藥物又俱是以病理為依據的。這便形成了一個傷寒辨證治療系統。
柯琴認為六經辨證法是“盡愈諸病的權衡”,是百病的辨證法則。而溫病學家們則表示反對。這是繼續了很長時間的傷寒與溫病之争的焦點。
六經辨證法隻是傷寒的辨證法,對傷寒以外的任何病種都是不适用的(?)。但必須說明:六經辨證法所體現的辨證思想,即病因、病位、病性、病勢的整體辨證思想,是完全符合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的,因而它是建立各病種的辨證法的思想根據。例如吳鞠通的三焦辨證,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辨證,以及八綱辨證、髒腑辨證、病因辨證等,無不是在六經辨證法的辨證思想影響下産生的辨證方法。但由于他們對這一思想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他們的成就也不同。
六經是傷寒的六經,不是雜病的六經。雜病是并發于傷寒中的雜病,不是六經中的雜病。六經病理界說是認識傷寒的界說,也是區分雜病的根據。如果弄清了六經、傷寒、雜病三者的關系,那麼傷寒與雜病就成為很容易區分的東西了。
傷寒注家對合并病亦有不同的說法。如醫金宗鑒說:“陽經既有合并病,則陰經亦有之可知矣。如太陽病脈反沉,少陰病反發熱,是少陰太陽合病也;陽明病脈遲,太陰病大實疼,是太陰陽明合并也;少陽病脈細而厥,厥陰病嘔而發熱,是厥陰少陽合病也。”柯琴也說:“太陽病脈反沉,便合少陰;少陰病反發熱,便合太陽;陽明病脈遲即合少陽。雖無合病之名,而有合病之實。”金鑒與柯琴上述對合病的說法是錯誤的。要知道,傷寒六經合并病理過程,隻有同病性的相合并。因為太陽與少陰是同一表病位的功能盛衰與代謝增減而分化的陰陽兩性過程,陽明與厥陰是同一氣機病位的功能盛衰與代謝增減分化的陰陽兩性過程。太陽與少陰之間,陽明與太陰之間,少陽與厥陰之間,隻有功能進退而相互轉化的機理,絕無同一個組織奇觀的功能既亢進又衰退,代謝既增高又減低這樣的病理。一個病位的陰陽病理性質,也如一個數值的正負性質一樣。正、負值不能并存于一數,陰陽病性也不能并存于一個器官,所以太陽與少陰、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厥陰,不存在合并過程。
病理過程中的陰性與陽性是相互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病理過程中陰性向陽性轉化,或陽性向陰性發展,又是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也就是組織器官功能進退與代謝增減的過程。在陰陽的相互轉化過程中,必然存在着一個過渡階段,無從或長或短。在陰陽相互轉化的過渡階段乃偏陰、偏陽的性質;偏于陽的仍是陽性病理過程,偏于陰的仍是陰性病理過程。太陽病脈反沉是太陽向少陰發展,雖陽病陰脈,但表陽未衰,寒氣未盛,病性仍偏于陽,所以仍為太陽,脈沉謂之反。少陰病反熱是少陰向太陽轉化,雖然發熱,但陰寒未消,陽氣尚微,病性亦仍偏于陰。所以仍為少陰,發熱謂之反。陽明病脈遲不是轉陰的病機。陽明脈遲潮熱汗出為裡實可下證,若陽明脈遲汗出惡寒是表未解,為陽明太陽病。太陰病脈是向陽明轉化,為太陰向愈的表現,所以下利自止。少陽脈弱是向轉化為病退。總之,同病位的陰陽相互轉化是個陰陽消長的過程,不是陰陽合并的過程。
《傷寒六經求真/郭生白著》
5.劉渡舟:六經是髒腑經絡由表及裡發病規律的總結。
六經辨證是《傷寒論》的首要問題,是《傷寒論》的辨證核心。究竟六經辨證是用于辨傷寒,還是辨雜病呢?劉渡舟認為,這個提法就是廣義的。柯韻伯和方有執等醫家提出“六經為諸病而設”,“非為傷寒一病而設”,強調六經是髒腑經絡由表及裡發病規律的總結。
現臨床上用《傷寒論》的理論也好,用六經辨證也好,并非僅治傷寒,也兼治雜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标準。由于張仲景立論的時候是由表及裡,由陽及陰,因此僅僅太陽病是以表證為綱,陽明病的“胃家實”則是由傷寒傳經到胃,胃津損傷而成燥熱,燥屎不下,就稱為“陽明病”。同時,《傷寒論》中還有因宿食不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大便燥結。因此,《傷寒論》中既有三個承氣湯,還有脾約丸(即麻子仁丸)。大便燥結原因很多,也發生于雜病。現代臨床的急腹症或腸梗阻,其病并非太陽病傳至陽明而成,隻要見到痞滿燥實堅的證候,就可酌用大承氣湯或大柴胡湯治療。少陽病也是如此,表現為“口苦,咽幹,目眩”,主方為小柴胡湯。現代臨床的肝炎病,其病并非由太陽病傳變而來,隻要見到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的證候,常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能收到很好的療效。
總之,應該廣義地看待六經為病,它是張仲量對髒腑經絡發病規律的總結,采用六經這六個類型來駕馭諸病,有陰,有陽,有表,有裡,有寒,有熱,有虛,有實,都是一分為二的。三陽病和傷寒的關系較易理解,三陰病則相對困難。例如,太陰病是脾胃虛寒性疾病,上吐下瀉,不可能都由外感傳來,飲食生冷、脾陽素虛都是其病因。從六經分證的方法來看,是傷寒和雜病共論的。在臨床過程中用六經分證的方法來駕馭和概括諸病,才叫辨證論治,怎麼能說單為傷寒的傳變而設?因此,張仲景在原序上才有這麼一句話:“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關于合病,劉渡舟認為,隻有陽經能講合病,陰經就不講合病了。
《劉渡舟傷寒論講稿》
6.胡希恕:先辨六經,後辨方證。
胡希恕先生認為,《傷寒論》的基本理論基于八綱,由八綱發展成六經辨證。因而提出:《傷寒論》的六經與《内經》本無關系。經方臨床的核心,是“六經八綱”以及由此細化的“方證對應”。六經八綱雖然是辨證的基礎,但實際應用遠遠不夠。例如表陽證/太陽病,依法當發汗,但發汗的方劑為數很多,是否任取一種發汗藥即可用之有效呢?答複是不行,絕對不行。必須具體落實到某方,如桂枝湯、或麻黃湯、或桂枝加桂湯等才可以,而這就要從‘六經八綱’繼續辨證,直到辨到具體方藥,即’方證對應’。
《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
7.馮世綸:關于六經病的傳經。
傳統解讀《傷寒論》,“傳經”,即邪氣由某經進入另一經,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有“循經傳”、“越經傳”、“表裡傳”等諸多概念。對于病情單純者,這種傳經理論似也符合臨床。但是,對于部分病情較複雜者,若拘守“傳經”之說,經常有牽強之感。如本案中,病涉太陽、陽明、太陰、厥陰四病,一診為太陰、陽明合病,二診為厥陰病,三診為太陽、陽明、太陰合病等等,很難用傳經理論去解釋。馮世綸指出,“六經”本不是“經”,不能用“經絡”、“髒腑”概念去理解,也就絕不存在“傳經”之說。臨證辨六經是依據人體患病後所反應出來的症狀特點來進行的,即使是今日太陽,明日太陰,後日又複太陽,隻要明确辨出,就是客觀存在,沒必要用過多的“理”去推測可能不可能。關于這一點,實際上涉及到“六經實質”這一問題。馮世綸在《解讀張仲景醫學》一書中引用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的一段話來闡明六經實質:“基于八綱的說明,則所謂表、裡、半表半裡三者,均屬病位的反應。則所謂陰、陽、寒、熱、虛、實六者,均屬病情的反應;臨床實踐說明,病情必反應于病位,而病位亦必因有病情的反應而反應,故無病情則亦無病位,無病位則亦無病情,以是則所謂表、裡、半表半裡等證,同時都必伴有或陰、或陽、或寒、或熱、或虛、或實的為證反應。同理則所謂陰、陽、寒、熱、虛、實等證,同時亦都必伴有或表、或裡、或半表半裡的為證反應。由于寒、熱、虛、實從屬于陰陽,或無論表、裡,或半表半裡的病位上,均亦有陰陽兩類不同的為證反應,這樣三個病位,兩種病情,則證為六,亦即所謂六經者是也。”
關于複雜方證的辨别
以表、裡、半表半裡定病位,以陰、陽、寒、熱、虛、實分病性,由此辨出六經,進而辨出方證,這就是臨證中的辨證論治。《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一書中指出:“中醫治病有無療效,其主要關鍵就是在于方證是否辨得正确。”同時也指出:“不過方證之辨,不似六經八綱簡而易知,勢須于各方的具體證治細觀而熟記之。”可見,辨證論治中最重要、同時也是最有難度的在于辨方證。而對于久病、雜病來說,方證往往并非單一,對這類複雜方證的辨别就更是不易了。
以六經提綱證為基礎,結合具體症狀表現,先辨六經,繼辨方證,此為常。而在複雜方證的辨别中,必須知常達變,因為方證複合,常常使每一方證都不表現為常态。同時,影響患病的很多因素也會影響到具體方證常态的表現。如馮世綸在《解讀張仲景醫學》一書中指出:“仲景治病,所謂辨證論治,重在辨八綱、六經,但影響人體患病的還有很多因素,如氣血、飲食、瘀血、痰飲、水濕等,因此,還須辨氣血、瘀血、痰飲、水濕等,這種辨證論治思想,詳細地體現在辨方證中。”
《馮世綸教授經方臨證實錄·抽絲剝繭辨方證》
其實,傷寒雜病,本為一體,隻是因曆史原因而分為二體,現在的人們已看不到原先的編排。千百年來,後人隻是限于自己有限的臨床經驗及對仲景遺留至今的著述努力地考證和重新探索,前有日人湯本求真《皇漢醫學》将《傷寒》,《金匮》方合而一體六經分類,後有馮世綸先生根據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編寫經方傳真。從浩如煙海的後世諸子百家衆說紛纭中理出一執簡馭繁的實用診治方法,為經方的臨床普及應用不蒂為一重大貢獻。然總覺有些經方歸經牽強。
比如,就《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據馮世綸先生介紹,“因為關于柴胡桂枝幹姜湯方證啊,就是147條,再也沒有了。所以理解條文柴胡桂枝幹姜湯非常地難。胡老對于這一條理解也是非常用心,也是用了一輩子的精力,所以這裡頭,我再給大夥提供一些參考吧。所以這個148條是理解厥陰病、理解148條的一個關鍵,148條以往的注解都沒有說清楚。胡希恕先生啊,經過多年的研究,反複地讀、反複地修改,他那個筆記啊修改的不下十次。最後一次修改的是什麼?148條大家看到了,這148條就是解釋147條的,解釋什麼?就是解釋啊,為什麼造成了微結,因為讀這個148條啊“胸脅滿微結”後世各個注家都有,各種說法都有。實際這個微結就是指的什麼?胸脅苦滿,其實不是,微結就是指大便,大便幹,津液傷引起的大便幹。怎麼的說呢?148條你看是這麼說的:“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微細者,此為陽微結”。這幾句話,紅的這個字,這些字就是解釋“微結”的,為什麼造成“微結”,就是本來就傷寒,經過五、六天,汗、下、吐治療以後津液傷,津液傷以後入于半表半裡,半表半裡以後不是少陽證,成為厥陰病,厥陰病津液更傷,比少陽證津液更傷。因為少陽病(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鞭滿)到了厥陰哪津液更傷了,所以這個傷啊,還不到陽明裡證大便硬,微結,微結這個大便微結是什麼意思?是大便幹不是因為熱,是因為津液傷,津液一傷再傷造成了大便幹,所以這個“微結”就是指的大便幹。所以大便硬,裡頭說了,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就是解釋147條,為什麼造成大便硬啊,就是因為津液傷的厲害所以導緻半表半裡陰證,所以這樣解釋就行了。這是一個,這不是半表半裡的陽證是半表半裡陰證,半表半裡的陰證後來怎麼說可與小柴胡他講的通嗎?講不通了。所以胡希恕先生經過了反複的閱讀、修改,然後對照條文來解釋、解讀,最後得出什麼?“可與小柴胡湯,不如柴胡桂枝幹姜湯”這些,得出這麼一句話,這句話那是讀傷寒讀一輩子的體會···”
《摘自2009年12月12日馮世綸在經方治療皮膚病學會上的講座》
就《傷寒論》的一條方證,一位經方大師“用了一輩子的精力”琢磨研究,可知六經辯證之不易!
總而言之,辨傷寒六經相對易,辨雜病六經相對難;(即辨外感熱病六經相對易,辨内傷慢性病證六經相對難;)辨三陽經相對易,辨三陰經相對難;辨一經之病症相對易,辨合經之病症相對難;在合病并病之中,辨陽經合病并病相對易,辨陰陽經合病并病更加難也。這也是入中醫門而難以為“上工”,甚至有些“粗工”窮其一生也不得入其門之由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