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1994年10月7日出生,
男,漢族,福州人;
他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2級學生。
2016年2月14日,
在福州市晉安區桂山路172号
某中學教職工宿舍5座102單元住處内,
22歲的吳謝宇殺死自己的母親謝天琴。
2019年4月21日,
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等待審判、判刑)。
謝天琴是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曆史老師。
她的同事對她的評價:
要強、清高、保守、刻闆、忠貞;
道德潔癖,有極強的原則性。
她性格溫和,平時生活簡樸;
内向、話少,但與人友善,疼愛學生。
2010年,謝天琴的愛人吳志堅(工人)患癌症去世。
此後,她變得沉默而易怒。
而16歲的吳謝宇卻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堅強與冷靜。
2009年4月,初三時,
吳謝宇參加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獲得福州賽區三等獎;
當年,他以437分、全校第一的身份考入福州一中;
“宇神”的外号便始于高中,
吳謝宇一名同級不同班的同學稱,他考試經常年級第一名。
高二時,吳謝宇獲得了福州一中的“三牧之星“獎學金。
“這是福州一中獎學金中的最高獎項。”
2012年,這個被朋友稱為“學霸”的男孩
通過自主招生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大學後,吳謝宇的網絡痕迹,幾乎全部與表彰有關:
大一學年,吳謝宇獲得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榮稱;
大二學年,獲得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
他在校外英語培訓機構學習GRE,獲得極高分。
“他這個成績,排名全球前5%”。
上述英語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回憶,
吳謝宇非常聰明,一點就通,學習很有計劃性。
在吳謝宇朋友的記憶中,
吳謝宇是一個開朗、熱情而自律的男孩。
從童年時代起,
吳謝宇就表現出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強大自律性。
吳謝宇偶爾也有調皮搗蛋的時候,
但與别的同學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吳謝宇的“淘氣”體現在
他喜歡找一些超綱的難題與怪題來考驗老師,
如果老師答不上來,他就會流露出一點惡作劇般的得意(開心)。
“他最大的缺點就是似乎沒有缺點。”
“完美的孩子,完美的學生。”
“完美”,似乎是貼在他身上最契合的标簽。
在初中,他一直擔任着班長職務。
他的人緣極好,熱心助人,對待同學一視同仁。
在福州一中,課餘時間,吳謝宇喜歡打籃球,
同時,他也始終保持着從童年時代就養成的閱讀習慣。
在老師李茵的印象中,
吳謝宇“從不擡杠,與争論相比,他更傾向于靜靜地聆聽”。
2009年吳謝宇的父親被确診為肝癌,
他這點難得流露的孩子氣也在家庭的愁雲陰影中,消失殆盡。
吳謝宇在高二之後選讀理科,但他的文科成績也一樣優秀。
而在另一位老師楊蕾的印象中,
吳謝宇“條理特别清晰,做事邏輯極其嚴謹”。
2010年,吳謝宇的父親去世,他與母親謝天琴一樣,
也在這件變故上表現出了強烈的自尊與自我克制,
拒絕福州一中曾試圖向吳謝宇發放一筆助學金。
他希望學校不要再擴大傳播,他不希望因此引起大家的同情和悲憫。
“吳謝宇崇拜凱撒。”老師梅佳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
吳謝宇在一次學校演講中,多次提到凱撒的名言,
“我來,我看見,我征服。”
那似乎是這個溫文謙讓的少年,極少流露出的霸氣一面(也令人震驚)。
但在北京大學,
吳謝宇卻并沒有擔任班幹部或者社團的領導職位,
在北大,他似乎一心埋頭學習,
并且,據此前某媒體對于吳謝宇中學同學的采訪中,
他曾偶爾流露出“大學生活有些壓抑”的心情。
大學同學李赫(化名)說,
吳謝宇從未和同學鬧過矛盾。
大學期間,他仍然堅持每晚和母親通話約5到20分鐘,
主要聊當天的飲食、活動和學習情況(情形)。
2015年8月,謝天琴辭職“去美國”(吳謝宇僞造)。
2015年,7月中旬左右,
謝天琴的親戚們陸續收到吳謝宇發來的短信。
短信大意為:
大四學年,他要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交換生,母親一同前往陪讀。
兩人将乘坐7月25日的飛機去美國。
随後,親戚、朋友們又收到謝天琴手機号碼發出的借錢短信。
案發後,經調查,警方稱,
吳謝宇通過手機短信、QQ等方式,
向多位親戚朋友借款總額達144萬元。
2月5日前後,吳謝宇的舅舅接到吳謝宇發來的短信:
“舅舅,接我們回家過年”。
親戚給他們發短信,沒有回複;撥打兩人手機,關機。
親戚猜測他們回到了福州的家。
當晚十點多,他們趕到謝天琴位于福州的家裡,敲門,沒人。
2月14日(正月初七),
謝天琴的親屬們帶着警察一起撬門,進入房間,驚呆所有人……
警方事後調查得知:
2015年6月底,吳謝宇沒有回家前,
已經通過網絡購買了刀具、防水布、塑料布、隔離服、醫生護士服等,
其中僅刀具就購買了菜刀、手術刀、雕刻刀及鋸條多種。
7月12日到7月23日,即案發後,
他又數十次購買活性炭、塑料膜、壁紙、真空壓縮袋等。
案發後,吳謝宇表現出異于常人的平靜。
7月份,吳謝宇曾乘火車離開福州。
10月份,吳謝宇的身份證登記信息出現在福州某酒店。
之後的四個月,又杳無音信。
12月底,北大經濟學院一位同學甚至看到吳謝宇回到了北大宿舍。
據稱,是因為吳謝宇沒有參加大三下學期的期末考試,挂了科,
回到宿舍後和同學咨詢了補考的事情。
宿舍一名學生稱,
案發前大半年吳謝宇已未回宿舍,床位一直空着,
還有一些健身器材等生活用品。
該同學稱,大三開始,大家忙着實習、寫論文或者留學深造,
很多人都不回宿舍,并未引起特别注意。
7月底,有學校老師還在校園内見到吳謝宇,
他和這些鄰居打招呼,說要去美國讀書。
“他說回來辦點事,媽媽在北京。”
……
吳謝宇被抓獲時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
曾在重慶隐身……
思考:
北大學子弑母案發生後,人們震驚:
一個品學兼優的人為什麼會殺害自己的母親?
案情真相未明,部分媒體及自媒體蜂擁而上,
紛紛當起了“偵探”,猜測(推理)吳謝宇當時的内心!
“幼時父親出軌”,“和妓女談戀愛”,“去夜店當男模”等等,
這究竟是事實還是八卦新聞?
如果從假設的現象猜測(推理),往往不可信。
如果前提是假的,推論也不可能真。
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動機是什麼?
為什麼吳謝宇會成為雙面人?
有一點可以肯定,吳謝宇很聰明,一點就通。
作案後,善于掩蓋真相、隐藏自己,可以說“天衣無縫”。
天賦高的人,不等于不犯罪。
犯不犯罪,不是看天賦,
而是看一個人的思想(内心)和受影響的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往往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
孩子早期的教育,主要來自于家庭。
謝天琴要強、清高、保守、刻闆、忠貞;
道德潔癖,有極強的原則性。
也可以說,她往往會孤僻、暴躁、傲慢、一意孤行……
是典型的自卑型性格的人。
謝天琴的氣質與性格影響了吳謝宇;
在吳謝宇身上,布滿了謝天琴性格的烙印。
正因為如此,
吳謝宇也會顯得很要強、清高、冷酷、傲慢、極端、一意孤行……
他喜愛凱撒的名言:“我來,我看見,我征服。”
可見,他目空一切,唯有他是英雄。
他想征服什麼?想征服同齡人。
他的成績超越了一般的同學,-鶴立雞群;
他一直是班幹部,被同學所敬重。
但在大學期間,他不是班幹部,
有失落感,有壓抑的心情。
現實的落差,會使他内心矛盾、力不從心。
他想征服妨礙他自由的人,特别是他的母親。
但母親是一個不易被征服的人。
謝天琴有極強的原則性,是一個很強勢的人。
可以推斷,謝天琴一真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吳謝宇。
吳謝宇從小勤奮、自覺、自律、禮貌,
也是謝天琴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塑造吳謝宇的證明。
可以推測,吳謝宇從小勤奮、自覺、自律、禮貌,
是逼于無奈,是屈服于母親謝天琴。
但謝天琴失策了,她隻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
卻忽略了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與精神。
教育孩子應該從“心”開始;
教育關鍵在于曉理、引導,而不是強迫屈從。
應該培養孩子守法意識,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一個沒有法律意識的人,容易觸碰法律的底線;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往往六親不認。
大學期間,
吳謝宇仍然堅持每晚和母親通話約5到20分鐘,
主要聊當天的飲食、活動和學習情況(情形)。
這樣做是不是有點過分?
這是吳謝宇的自覺行為?還是母親的逼迫所緻?
可能是謝天琴望子成龍的“初心”。
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這樣做有必要嗎?答案是否定。
面對強勢的母親,
吳謝宇不願意也得願意,母親的要求必須服從。
謝天琴的愛人是工人,一般般的家境。
在愛人吳志堅離世後,她變得沉默而易怒,
把希望全寄托在吳謝宇之身。
在父親吳志堅離世後,
吳謝宇表現出與年齡不符的堅強與冷靜。
表明的堅強與冷靜,實則是脆弱的内心。
這是不良情緒不斷累積的過程。
要強、清高、一意孤行的母子,誰也改變不了誰。
兩塊堅硬的石頭相撞,火花四濺,玉石俱焚。
吳謝宇殘忍殺害母親,
除了說明吳謝宇屬于法盲之外,
還說明吳謝宇對母親懷有深仇大恨。
為什麼對母親懷有深仇大恨?
也許是謝天琴愛子心切,
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藏品”,
随意支配,玩弄于手掌之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親的心願。
但是,孩子能不能成“龍鳳”,
受很多因素影響,不單單受控于個人。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影響會,
都是孩子成長的決定因素,三者相互作用。
教育孩子,應先讓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成功;
先教會孩子學會做人,
再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适應。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
一個敢于殺害母親而沒有羞恥感的人,會做人嗎?
教育孩子,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尊重生命,
讓孩子懷揣敬畏之心,
敬畏法律,敬畏天地,敬畏“鬼神”。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人世間存在善惡“報應”。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想安身立命,就得遵守法律,發慈悲之心。
謝天琴和吳謝宇都有鮮明的個性和極強的自尊心。
他們做事不動聲色,城府很深。
吳謝宇表面和善,實則很冷酷無情。
他希望得到十幾年來所渴望的自由,
但在威嚴的母親面前,自己畏畏縮縮、戰戰兢兢。
當壓抑的情緒累積到一定的事候,就會因瑣事引發;
負面情緒會像火山爆發那樣,一瀉千裡,掃蕩前行。
所以,教育孩子,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
關鍵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樂趣和志趣,
孩子的學習,自己選擇,快樂前進。
逼着走,不如引導走。
孩子快樂的事,樂趣形成,容易完成。
所以,教育孩子,重在“趣”字上做文章,
重在尊重孩子、引導啟發、以理服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就是尊重、理解、諒解、曉理、導行。
不能将自己認可的愛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不認可的外在要求,往往低效或無效(無用)。
自己給孩子“愛”,
還要讓孩子認可“愛”,感受“愛”,甚至感激涕零。
有時候,愛之深,會變成恨之切。
當越是“愛”,越是逼迫,越大矛盾,仇恨越深。
父子(母子)要形成良好的關系,
這是教育的手段和前提,不是教育的目的,必須弄清。
如果形成貓鼠關系(敵對關系),
曉理與導行就難以發揮教育的作用。
吳謝宇弑母案引發我們很多思考。
如何從吳謝宇弑母案中吸取教訓?
這是每一位家長不容忽視的問題,要善于反省。
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要熱愛、了解、曉理、導行。
條條道路通羅馬、通北京。
兒孫自有兒孫福,不要強求、強硬。
凡事都要說理、說服;
心悅誠服,才會傾聽、接受,才會自覺前進。
先學會做人,然後才會做事。
遵紀守法,感恩父母,必須一生随行!
一個不畏懼法律的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
終有一天會觸碰法律的底線,掉落萬丈深淵,
會摔得頭青面腫,甚至碎骨粉身……
吳謝宇就是這樣的人。
一失足成千古恨,要記緊!
作者:追夢一往無前
2019年4月30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