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門純德關于“熱證”治療經驗

關于熱證的治療

(一)清熱劑治療熱證

1.産後發熱

案例1.

患者陳某,女,産後頭天晚上高熱欲飲,症見面色紅,身熱,大汗,脈洪大。此為白虎湯證,秉持“有故無殒,亦無殒也”的原則,處以白虎加人參湯——生石膏二兩、知母四錢、甘草三錢、黨參三錢、大米五錢、大棗4枚。兩劑病愈。

案例2.

患者産後五天高熱,飲食不潔導緻腸胃炎,處以黃芩湯——黃芩、白芍、甘草、大棗,治愈。

2.肺結核咯血

肺結核咯血者均有顴紅之熱象。血者,紅也,紅者,火也。此為熱證,使用寒涼藥清熱可止血。曾治療肺結核咯血,處方以黃連阿膠湯——黃連三錢、阿膠四錢、生白芍四錢、甘草二錢、雞蛋黃兩枚,一劑血止。

3.肺結核高熱

對于肺結核高熱,可處方以柴胡清骨湯,柴胡清骨湯為治療陰虛痨熱的要方,“清骨”即清解結核熱之意。若病患時間長,陰虛明顯,可在上方中加入大量玄參(例如三兩)滋補陰液。

《醫宗金鑒》柴胡清骨散:清骨童便用柴胡,韭白脊髓膽汁除。柴胡清骨散即清骨散改銀柴胡為柴胡,加韭白、豬脊髓、豬膽汁、童便。

清骨散: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艽鼈甲輔,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痨熱一并除。

(二)滋陰劑治療陰虛發熱證

《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對于熱證的治療,若采用清熱之法無效時,便需要改變思路,從養陰方面治療。清熱與養陰同屬于一個大範疇,但兩者區别在于養陰屬于扶正,清熱屬于祛邪。養陰藥必須大量用,量小難以起效。即使物質相同,量不足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陰成形,屬于物質,需滋、補給,必須要量大;陽化氣,屬于功能,隻要興、扶,量不可太大,譬如金匮腎氣丸中桂枝、附子用意。

病例1:患者郝某,女,畢業學生,1981年秋無名高熱就診。住院12日,肥達反應(—),不是傷寒,血象不高,其他檢查均無異常。患者無明顯不适,脈稍快,想喝水。醫院行靜脈點滴青黴素以及口服寒涼中藥治療,高熱仍不退。處方以增液湯——玄參60g、麥冬30g、生地30g,兩劑病愈。

病例2:患者劉某,男,18歲,高熱21日。曾口服消炎藥、退燒藥不效。患者脈虛而數,口唇紅、幹,自覺頭昏,身燥熱無汗,手足心發熱,體溫39.5℃—40℃,化驗血象不高,結核菌素試驗(—),肥達反應(—)。處方以增液湯加味——玄參90g、生地60g、麥冬60g、當歸10g、甘草6g,服用兩劑。

1.因此方滋補陰液,多服恐呆滞,故隻服用兩劑;

2.當歸用意:上方其他幾味藥藥性滋補,故較呆滞,然當歸還可活血,藥性較活。除此之外,當歸可入厥陰;

(三)解毒劑治療熱毒證

1.敗血症

(1)白血病繼發綠膿杆菌感染性敗血症

患者,蘇某,男,21歲。患者患敗血症,繼發綠膿杆菌感染。白細胞0.5×109/L,血小闆20×109/L。每晚高燒40℃左右,經常昏迷不醒,觸之高熱灼手,惡心、胸悶,腹脹納呆,小便短赤,大便四日未行,舌淡苔黃幹,脈滑數,患者經常用雙手抓撓胸部。住院使用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攻伐白細胞藥物。辯證為熱毒熾盛、充斥三焦,氣陰兩傷,治以清熱解毒、滋陰顧液。停用攻伐白細胞藥物。處方如下:

①步驟一:清熱養陰以退熱

葦莖湯化裁:蘆根60g、冬瓜皮12g、薏苡仁30g、桃仁10g、甘草9g、金銀花90g、魚腥草12g。

增液湯加味:玄參60g、麥冬60g、生地20g、金銀花40g、黃芪20g、太子參15g、桑葉12g、枇杷葉9g。

上兩方水煎服,各服一劑。服後體溫降為37.5℃,大便通,可少量進食,然仍胸悶,用手抓撓後覺舒。

②步驟二:豁痰寬胸,清熱解毒

小陷胸湯加味:黃連5g、半夏9g、瓜蒌20g、栀子9g、淡豆豉9g;

桑杏湯化裁:桑葉12g、川貝12g、杏仁12g、麥冬30g、玄參20g、蘆根30g、冬瓜皮9g、金銀花30g、紫菀9g、百部9g、枇杷葉9g、甘草9g;

上兩方水煎服,各服一劑。第一方服用後,胸部霍然而通;第二方服用後體溫降至少37℃,逐漸正常。精神狀态好轉,血、痰培養顯示無綠膿杆菌生長。但仍咳嗽不止,幹咳無痰,手足心熱,晨起稍有惡寒。

③步驟三:和解少陽,止咳化痰

小柴胡湯加味:小柴胡湯原方、幹姜6g、細辛3g、五味子9g。

水煎服,一劑,服後咳嗽消失。

④步驟四:治療白血病

龜鹿二仙膠

病情好轉

(2)血管閉塞性脈管炎繼發感染性敗血症

患者,陳某,1982年就診。足背至膝以下均已潰爛,潰爛處惡臭難忍,足背動脈無法觸及,各種檢查試驗均為陽性。惡心嘔吐、意識模糊,體溫38.5℃,脈洪大滑數。

治療:

①步驟一:脈管炎繼發感染,為熱證,清熱解毒

處以四妙勇安湯加味——金銀花100g、玄參50g、當歸15g、甘草9g、蒲公英100g,兩劑,水煎服。服用兩劑,後熱退,然潰爛處仍難聞,膿液變為稀薄。

②步驟二:脈管炎本質為寒證,興陽溫經散寒

2.膿腫

(1)肝膿腫

例1.

患者韓某,男,40歲,1953年就診。肝區疼痛,坐卧不甯,疼痛拒按,滿腹憋脹,寒熱往來(上午寒下午熱),口苦,脈弦大。處方以金銀花210g、生白芍30g、玄參30g、桃仁10g、甘草9g、柴胡9g,兩劑,水煎服。頭服服完,疼痛減輕,寒熱往來消失。兩劑服完,精神狀态好轉,肝區鼓脹消失,疼痛消失。

例2.

患者馮某,女,11歲,1965年就診。患兒骨瘦如柴,面色青黑,皮膚幹枯,體溫上午36℃,下午39℃,上午冷下午熱,寒熱往來。右脅下硬物隆起,全腹脹滿,疼痛較甚,觸之身體較熱,脈滑數。曾行青黴素治療,但療效不顯。處以金銀花45g、生白芍15g、桃仁9g、甘草6g、柴胡9g,兩劑,水煎服。柴胡為引經藥,可引藥入肝。頭付服用後肝區較舒,疼痛減輕。第二付頭煎服後,肝區隆起較前減小,精神好轉。再服上方一劑,便下惡臭雜物,肝區隆起已平,疼痛已止,但腹部仍脹。考慮膿腫已去,隻有腹水,但十棗湯、舟車丸之類逐水之劑力量太猛,患兒身體虛弱,不宜使用。處方為門老20世紀50年代在一本中醫雜志中的“綠膿杆菌性膿腫腹水”報道中的方劑,減2/3量,應用于此患兒,一劑藥,腹水消失,腹脹亦除。(門老所言之方尚未查清,後期需要找尋)

(2)肺膿腫

例1.

患者,李某,男,34歲,1950年就診,患者感冒後出現高熱,上午較輕(36—37℃),下午較重(39℃左右)面色油亮,飲食極少,主症為咳嗽、咯腥臭膿痰,痰量多,每日1000ml左右 ,痰中夾雜有黃稠如米粥樣物,胸痛,平素隻能右側卧位,左側卧位則咳重吐痰,白細胞16×109/L。醫院行青黴素、磺胺之類無效。

治療:

①步驟一:葦莖湯

葦莖湯三劑,咳嗽胸痛稍有減輕,熱勢依舊,膿痰仍多。

②步驟二:肺癰方加味

透視檢查,右上肺葉有結核性空洞,痰中發現結核杆菌、鍊球菌,确診為慢性纖維性空洞性肺結核繼發感染。醫院行抗痨藥物治療,中藥治療考慮到固有肺痨,素體陰虛,此時邪熱壅肺甚重,非大劑甘寒,難奏其功。選用陳世铎《石室秘錄》中肺癰方加味治療——玄參90g、麥冬60g、金銀花150g、當歸15g、蘆根30g、魚腥草15g、甘草10g,三劑水煎服。

③步驟三:肺癰方加味

患者精神好轉,午後體溫仍高,脈仍洪數,舌紅而幹,處以上方加生地10g、川貝10g(研末沖服),七劑水煎服。

④步驟四:肺癰方加味

體溫恢複正常,精神明顯好轉,主症大減,但痰量仍多而腥臭,脈偏洪大,舌紅略有薄苔。處以甘寒養陰,麥冬30g、玄參30g、金銀花90g、甘草6g、桔梗9g、枇杷葉10g(桔梗升提肺氣,解風熱之所壅;枇杷葉清肺止咳),十餘劑水煎服。咳嗽減少,痰液清白,無腥臭膿物,複查白細胞正常,痰培養陰性,後期肺部空洞行手術治療。

例2.

患者張某,男,咳嗽氣喘,早晨惡寒下午發熱,汗出咳喘較甚,咳痰,痰有臭雞蛋味,肺部聽診有許多水泡音,後體溫逐漸升高至39℃。考慮為肺膿腫,從肺癰論治,拟方——金銀花120g、麥冬30g、川貝9g、當歸9g,六劑,水煎服,熱勢退,續服共二十餘劑,痊愈。(治療肺癰,金銀花的用量不能小,小則無效)

(3)宮腔膿腫

患者王氏,女,61歲,1970年就診。高燒四天,體溫40℃左右,小腹憋脹難忍,腹脹如瓜,痛甚,輾轉反側,煩躁不安。Main色紅,嘴唇幹裂,舌淡紅苔黃厚,六脈皆洪大滑數。辨其下腹部有炎症,為濕熱蘊毒之重證。

治療:

①步驟一:清熱解毒

大黃牡丹湯加金銀花:川大黃9g、桃仁10g、冬瓜子30g、芒硝6g、牡丹皮12g、金銀花90g。一劑水煎服。(治療急性前列腺炎、急性子宮内膜炎、急性闌尾炎常用此方,在治療時必須加用金銀花,而且量要大。)服用後前陰便排下大堆花紅膿血狀物,味惡臭,腹脹減輕,脈象轉弱,體溫轉為正常,情緒安定。

②步驟二:清解餘熱

仙方活命飲一劑,水煎服。

③步驟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補中益氣湯和人參養榮湯各一劑,水煎服。患者病愈出院。

3.妊娠期闌尾炎

患者米某,女,32歲。懷孕八個月時突發右下腹疼痛,呈陣發性,麥氏點壓痛(+),白細胞14×109/L,體溫38℃,醫院診斷為“急性闌尾炎”,已波及胎動,建議手術治療,并将嬰兒同時剖腹取出。未行手術,後采用中藥治療。刻下脈滑而數,面色紅,右下腹疼痛拒按,三日未大便。

治療:

①步驟一:

大黃牡丹湯加味——川大黃6g、牡丹皮9g、桃仁9g、冬瓜子30g、芒硝6g、金銀花40g、敗醬草30g,一劑,急煎服。服後次日淩晨排除大量大便,症狀明顯減輕,體溫降至37℃,麥氏點處仍有痛感。

②步驟二:

金銀花60g、蒲公英30g,水煎服,每日三次,連服三天。三日後體溫正常,症狀基本消失。一月後順産一男嬰,母子平安。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