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分型
1.風寒體虛型
風寒是外因,體虛是内因,所以治療上既要祛邪又要扶正。除了以上所講的皮損特點外,患者還表現為風寒體虛的特點,故冬季發作較多見、較重,春夏
季較輕。頭部及上半身皮損較多,皮色為淡紅色(說明無更多的熱象),鱗屑較多,瘙癢較輕,舌苔薄白,脈略浮。治療原則為:辛溫解表,潤肺燥脾兼補氣。
常用方劑為“人參敗毒散”加味:黨參12g、荊芥9g、防風9g、炙甘草6g、川芎g、茯苓15克、羌活9g、獨活9g、前胡6g、柴胡6g、桔梗6g、枳殼9克、麻黃6g、桂枝6g、蟬蛻9g、麥冬12g,水煎服。病程久者,加鼈甲12g、生姜3片。
我個人的體會:凡瘙癢嚴重,不用麻黃是不會見效的,其他皮膚病也是如此,所以我在治療中常用麻黃這味藥。
2.風熱挾實型
此型相當于西醫所說的銀屑病發展期。此型皮膚發燥,腠理發濕,風熱而挾實,其脈象浮而有力,皮損多在夏季較多,症狀較重且反複發作,冬季則皮損減輕,皮疹色紅,瘙癢嚴重,少汗或無汗,全身布滿皮損,舌質比較紅,舌苔黃,脈象浮而有力。治療原則:祛風清熱,潤肺燥脾兼瀉實。
常用方劑為“防風通聖湯”加味:防風10g、熟川軍3g、芒硝3g、荊芥6g、麻黃6g、赤芍10g、栀子9g、連翹9g、甘草6g、桔梗6g、川芎6g、當歸9g、生石膏15g、滑石9g、薄荷6g、黃芩9g、蒼術9g、蟬蛻9g、草萍9g、麥冬12g、鼈甲12g、生姜3片,水煎服。
此方我們應該重視,它對于發展期的身體不虛的患者,療效好,見效快。
3.津虛血燥型(陰虛内燥型)
此型的表現是新的皮損不斷出現,舊的皮損還繼續擴大,皮損鮮紅,鱗屑較厚,皮膚幹燥,奇癢難忍,舌邊尖紅,苔微黃,脈象弦數。此型燥重于濕,治療原則:養陰清熱,涼血疏風。常用方劑:“滋燥養營湯”加味,此方是我從《成方切用》裡選出來的,
處方如下:熟地12g、生地12g、當歸15g、生白芍15g、秦艽9g、黃芩9g、防風9g、甘草6g、麥冬15g、元參15g、丹參15g、蟬蛻9g、丹皮9g、槐花9g、麻黃3g,水煎服。
4.濕熱蘊毒型
此型臨床不多見,屬于“銀屑病”繼發感染,甚至于感染化膿,或伴有滲出液,而且皮損摩爛,舌苔黃膩,脈象滑數。此型濕甚于燥,治療原則:清熱解毒利濕。常用方劑為“銀花解毒湯”加減:銀花15克、連翹9克、黃芩9克、生地15克,川連5克、當歸12克、赤芍10g、蟬蛻9克、甘草68、浮萍9克,、蒼術9克、元參10克,土茯苓15g、木通6g,水煎服。
5.肝腎陰虛型
此型為慢性靜止型,較為難愈。皮損分布稀疏,病程較久,有的在10年以上,常伴有腰酸肢軟,頭暈耳鳴,有的還伴有低熱、手足心發熱,舌質發紅,脈象弦細帶數。此型為病程日久影響了肝腎,不單是肺和脾的問題了,所以治療原則為:養陰潤燥,調補肝腎。
常用方劑:“一貫煎”或“知柏地黃湯”加萆薢12克,刺蒺藜12克,(慢性的、頑固的,用此藥效果很好)、生白芍12克、麻黃5g(通透宣發,佐制滋陰藥的過膩)。我常說,學中醫的在臨床上辨證不要嫌其煩,嫌其雜,越辨證的确切,針對性越強,效果就越明顯,此型已影響到肝腎了,你還治肺、脾,效果就不明顯了。所以作為一名醫生,對每一位患者都要做細緻、深人的了解和研究。
6.沖任不調型
此型多見于婦女尤甚是妊娠期間,此型雖然不多,但應該重視。此型是因妊娠期沖任失調所緻,表現為婦女經治療後皮損見輕或消失,産後皮損又出現,且伴有月經不調。治療原則:和血調整脾胃,兼助腎陽。
常用方劑為“四物湯”加味:當歸15g、熟地15g、生白芍15g、川芎6g、仙茅12g、仙靈脾12g、菟絲子12g、丹參12g、蟬蛻9g、白蒺藜12g,水煎服。
7.濕戀關節型
此型多因風燥傷衛,皮損未去,病程日久,内濕不得外洩而留戀在關節,所
以此型多伴有全身關節疼痛,舌質較嫩(有濕氣),脈滑數。此型雖然不多,但臨床上有此類患者,我們也要分型分出來,這樣治療就比較具體了。治療原
則:養陰利濕。常用方劑為“麻杏薏甘湯”加味:麻黃9g、杏仁10g、薏苡仁24g、甘草9克、蟬蛻9g、萆薢12g,水煎服。此方雖簡單,但效果很好,隻要抓住“伴有關節疼痛,脈象偏數”的證型特點,即可用此方。
8.肝郁血滞型
此型也是病情發展的一個過程,我也把它列為一型,此型往往出現在“銀
屑病”治療的後期,即恢複期。雖然皮損也消退了,瘙癢也停止了,自覺症狀、他覺症狀基本上都改善或痊愈了,但其皮色不淨,灰紫黑的斑痕(色素沉着)遺留不退。我們認為是肝郁血滞了,西醫叫做“吸收”,就是老吸收不了,中醫認為是内有肝郁而外現郁色,即有諸内形諸外了,有的1~2年不愈。治療原則:平肝疏郁活血。常用方劑是“逍遙散”加味:柴胡12g、生白芍12克、當歸12g、茯苓15g、白術10g、炙甘草6g、薄荷6g、丹皮9g、蟬蛻9g、白蒺藜12g,水煎服
蟬蛻對皮膚的功能恢複相當好,因為它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以上是“銀屑病”分的八個類型,看起來較為繁瑣,但我認為辨清楚證型還是很有必要的,療效也是比較滿意的。臨床上治療本病有時也用一些外用藥,但不是以它為主,隻是作為一種治标的方法。我常用的有一種藥酒:生杜仲30g、百部30g、紫荊皮30g,用65°左右的白酒八兩浸泡一周後,用脫脂棉蘸、浸塗患處,每日早晚兩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