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小學三年級為何格外重要?

要問一個人學生時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三,也不是高三,更不是大四,而是小學三年級!

既然初三、高三、大四這些影響着人生發展方向的轉折時期都不是最重要的,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小學三年級顯得格外重要呢?這就要從三年級兒童的發育特征說起了。

三年級兒童一般是8~9歲的孩子,從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來看,這個年齡段在童年發展期(7~12歲)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此時孩子的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内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時期,思維水平逐步由幼年時的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而關鍵的轉折點就在這兩年,是兒童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形成時期。同時,孩子的注意力的穩定性也提高了,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在快速發展,所以說,這個年齡段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的飛躍過程。

三年級的學習特點

此外,三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習特點也有所不同。衆所周知,孩子在一二年級主要是學習字母與識字寫字,到了三年級以後便開始學習閱讀和接觸寫作,所以,為學習而閱讀的模式成為教師教學的主導。在這一年中,要是一些孩子沒能順利完成快速流利閱讀這一飛躍的,意味着他們現在開始就落後了,而且這種差距會在他們以後的學習中将繼續擴大。因此,紐約市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唐納德·埃爾南德斯稱三年級是一個“支點”——關鍵的轉型時期,而且在他進行的一項研究中也發現,在三年級時缺乏熟練閱讀能力的學生,在高中階段辍學的可能性會增加四倍。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些學生在經過三年級的吃力學習之後,就很可能會進入到四年級的學習低迷狀态,同時學校所學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需要通篇閱讀而聯系上下文去理解,并且像其他的一些學科,如社會學課、科學課、曆史課、甚至是數學課都開始更多的依賴于閱讀分析。所以說,三年級就是學生從學習閱讀向在閱讀中學習轉換的一年。那些閱讀能力較強且具備較多閱讀技巧的學生,能夠通過理解上下文來學習更多的新詞和積累知識,學習進步也會很快;但是一些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除了學習吃力之外,還會在一些科目上跟不上,從而落在後面,這些學生也就很可能為了逃避失敗而不再讀下去了。

“馬太效應”:适時幹預

其實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反映的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一種現象。簡單地理解為:一個人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名譽、财富)取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産生一種累積優勢,那麼他以後就會擁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去獲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心理學家基思·斯塔諾威克也曾廣泛地做過對閱讀能力和語言障礙的研究,他用“馬太效應”來形容早期獲得的閱讀能力,通常會導緻學習者成人後的成功;而若是沒能在頭三年中獲得閱讀能力的,很可能就會造成以後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困難。換句話說就是,在學習能力上存在的細微差别會漸漸地發展成為大的鴻溝,最後就導緻學生在學業上優者愈優,差者愈差。

但是“馬太效應”也具有其積極的一面:适時的幹預是可以改變學生發展的方向,也許就能把一個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現在,美國的很多州都已經認識到這個關鍵點的重要性了,有些州甚至規定:三年級學生閱讀不達标的就不能升入四年級,這種“強制性留級”的法案已在亞利桑那州、佛羅裡達州、印第安納州等州獲得了通過,還有一些州也在計劃中。

當然了,讓孩子留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為三年級學生提供在閱讀方面的需要和幫助,為他們創建一個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如專門的輔導或暑期學校。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時地采取行動,而不是想當然地認為他們的閱讀問題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而然地解決。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