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李氏清暑益氣湯

第四種是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說起來是,清暑益氣湯就是李東垣創立的。但到了清朝,王孟英覺得這個方子不對,自己又弄了另一個方子,也叫清暑益氣湯。但兩個方子針對的情況不一樣。王孟英的方子重在養陰清熱,李東垣的方子重在補氣。

夏天,天熱的時候,會出很多汗,在出汗的時候會損失大量的陽氣,這就出現了一種氣陰兩虛的情況。其中以氣虛為重。這時候可以用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方中有升麻葛根,可以升胃中清氣。偏重于升,就有助于左路肝氣的升發。因此,在有肝郁,左路不升的情況下更為合适。這個和酸梅湯的情況正好相反,千萬不能用錯了。

對于肝郁的朋友來說,左路不升,胸腔之氣來源不足。在暑天,又汗出損傷陽氣,胸腔之氣就更加不足。這種情況,也會出現種種不适,也會中暑。此時中暑要選用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

[藥物組成]黃耆1錢(汗少減5分),蒼術1錢(泔浸,去皮),升麻1錢,人參5分(去蘆),澤瀉炒曲5分,橘皮5分,白術5分,麥門冬3分(去心),當歸身3分,炙甘草3分,青皮(去白)2分半,黃柏(酒洗,去皮)2分或3分,葛根2分,五味子9枚。

筆者備注:1錢=10分=3~5g

[處方來源]《脾胃論》卷中。

[方劑主治]平素氣虛,感受暑濕,身熱頭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飲食,胸悶身重,大便溏瀉,小尿黃赤,舌淡苔膩,脈虛弱。

[方劑功效]清熱益氣,化濕生津。

[用法用量]将上藥浸入清水中,水位高出藥品約2厘米,浸泡半小時。微火煎煮約半小時,去滓,空腹溫服。量之多少,臨病斟酌,也可少量頻服。

[原著加減]若中滿老,去甘草;咳甚者,去人參;如口幹、咽幹者,加幹葛;如煩亂猶不能止,少加黃連以去之;如氣浮心亂,則以朱砂安神丸鎮固之,得煩減,勿再服;如心下痞,亦少加黃連;長夏濕土客邪火旺,可以權加蒼術、白術、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濕氣大勝,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谷味,加炒曲以消之。複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筆者按:此為生脈飲)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濁氣在陽,亂于胸中,則腹滿閉塞,大便不通,夏月宜少加酒洗黃柏大苦寒之味,冬月宜加吳茱萸大辛苦熱之藥以從權,乃随時用藥,以洩濁氣之下降也;清氣在陰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陽氣,故用升麻、柴胡辛甘之味,以引元氣之升,不令飧洩也。暑月陽盛,則于正藥中加青皮、陳皮、益智、黃柏,散寒氣、洩陰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腎丸;滋腎丸、黃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或更以黃連别作丸。二藥七八十丸,空心約宿食消盡服之。待少時,以美食壓之,不令胃中停留也。如食已心下痞,别服橘皮枳術丸;如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下痞,加甘草、黃連、柴胡;如大便秘燥,心下痞,加黃連、桃仁,少加大黃、當歸身;如心下夯悶者,加白芍藥、黃連;如心下痞腹脹,加五味子、白芍藥、縮砂仁;如天寒,少加幹姜或中桂;如心下痞,中寒者,加附子、黃連;如心下痞、嘔逆者,加黃連、生姜、橘皮;如冬月,不加黃連、少入丁香、藿香葉;如口幹嗌幹,加五味子、幹葛;如胸中滿悶郁郁然,加橘紅、青皮、木香少許;如食少不饑,加炒曲;如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滞,加青皮、陳皮、木香,此三味為定法;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黃連;如秋月氣澀滞、食不下,更加槟榔、草豆蔻仁、縮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皮少、陳皮多,更加風藥以退其寒複其上;如初春猶寒,更少加辛熱以補春氣之不足,以為風藥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如胸中窒塞、或氣閉悶亂者,肺氣澀滞而不行,宜破滞氣,青皮、陳皮,少加木香、槟榔;如冬月,加吳茱萸、人參;丹田有熱者,必尻臀冷、前陰間冷汗,兩丸冷,是邪氣乘其本而正氣走于經脈中也。

遇寒則必作陰陰而痛,以此辨丹田中伏火也,加黃柏、生地黃,勿誤作寒證治之;如多唾、或唾白沫者,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如腹中氣上逆者,是沖脈逆也,加黃柏3分,黃連1分半以洩之;如腹中或周身間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身;如哕,加五味子多、益智少;如脈澀,覺氣澀滞者,加當歸身、天門冬、木香、青皮、陳皮,有寒者,加桂枝、黃芪;如秋、冬天氣寒涼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類;如脅下急或痛甚,俱加柴胡、甘草;如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5分、生姜2分或3分;氣猶短促者,為膈上及表間有寒所遏,當引陽氣上伸,加羌活、獨活、藁本最少,升麻多,柴胡次之,黃耆加倍;如腳膝痿軟,行步乏力或疼痛,乃腎肝中伏濕熱,少加黃柏,空心服之;不愈,更增黃柏,加漢防己5分,則腳膝中氣力如故也。

[方歌]東垣清暑益氣湯,參芪歸術加草蒼;升葛澤曲麥味合,健脾祛濕此方強。

[後世評價]王孟英認為此方“雖有清暑之名,而無清暑之實”,故自創王氏清暑益氣湯。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