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
脾胃濕熱亦稱中焦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内蘊脾胃所緻。症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洩、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本專題為您介紹脾胃濕熱,中醫濕熱臨床表現,脾胃濕熱怎麼辦,中成藥
脾胃濕熱的介紹
脾胃濕熱 ,病證名。亦稱中焦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内蘊脾胃所緻。症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洩、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
脾胃濕熱在門診診療中幾乎每天均可見到,它涉及消化、腫瘤、泌尿等多個系統的多種疾病,而消化系統疾病更為常見,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症、膽囊息肉等。在肝癌手術、食管或胃或腸癌手術後,其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均可能出現,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如何鑒别脾胃濕熱
脾胃寒濕症:
腕悶納呆、惡心嘔吐、喜溫喜按、倦怠、大便溏薄、腰跨肢體冷痛、少腹涼感、受涼後或天氣潮濕加劇、持續性鈍痛、發作性加劇、夜間劇痛、苔薄白、脈沉緊、玄緊、濡緩。
脾胃濕熱症:
口苦、口幹、口粘、煩渴、渴不欲飲、面赤唇紅、口舌生瘡、壯熱、身熱不揚、午後尤甚、惡寒、頭痛身重、厭油、不思飲食、上腹脹滿、腹痛、裡急後重、角膜霧狀渾濁、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玄數、濡數。
脾胃濕熱的病因分析
脾胃虛弱為本中醫理論認為,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内在根。《靈樞·百病始生》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脾胃濕熱證的形成,雖然病因病機有多種,但脾胃功能狀态是決定因素。臨床所見有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脹滿,泛泛欲嘔,不思飲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變得黃膩。尋根問源,無論是先天禀賦不足或後天失調所緻,總能找到脾胃虛弱的病本。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谷物水液,水反為濕,谷反為滞,濕和滞久則化熱,可形成濕熱;同時各種疾病因素很易引發虛弱之脾胃功能失調而生濕熱。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濕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為濕土,為“受濕之區”,濕邪最易傷脾;胃為燥土,喜潤惡燥易患燥病,燥為陽熱之邪,燥甚則熱,胃熱脾濕結合即為濕熱。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風熱,在脾虛失運内有蘊濕的情況下,外感風熱與内蘊之濕,結合亦成濕熱。正如薛生白所雲:“太陽内傷,濕飲停聚,客邪再緻,内外相引,故病濕熱。”同時外邪犯肺,胸悶咳嗽,氣機升降失常,又可傷及虛弱之脾胃,緻濕從内生,郁而化熱,形成濕熱。
飲食不節易造成脾胃濕熱
無節制的飲食是傷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見的病因。“飲食自倍,脾胃乃傷”。嗜酒、過飽、過食肥甘厚味及不潔的飲食,無規律的飲食均易傷及脾胃,引起食滞、濕阻、氣滞等,而食滞、濕阻、氣滞日久均可化熱。酒性本身即“氣熱而質濕”,氣滞也是水濕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極具生濕助熱的特性,可見諸多飲食不節因素均可成為脾胃濕熱證形成的病因。
胃雖喜潤惡燥,但脾胃濕熱的形成與胃也有直接的關系。食物先由胃納,臨床常先見胃納失常的症狀如胃脘痞滿、納呆、惡心等。脾與胃共為中土,生理上協調合作,共同完成納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濕熱證與胃的關系密不可分,故稱脾胃濕熱症。
中醫濕熱有何臨床表現
慢性脾胃病的臨床表現多為本虛标實,濕熱是标實的表現之一。“急則治标”,當濕熱上升為主要矛盾時就要以清化濕熱為主,健脾助運為輔。
脾胃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内蘊脾胃所緻。症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洩、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該證在門診診療中幾乎每天均可見到,它涉及消化、腫瘤、泌尿等多個系統的多種疾病,而消化系統疾病更為常見,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膽石症、膽囊息肉等。在肝癌手術、食管或胃或腸癌手術後,其各自發展的不同階段均可能出現,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溫膽湯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棗。原“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裡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範圍。老師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濕熱症。方中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陳皮理氣和胃,氣行則濕化,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姜、大棗健脾和胃,使土健以勝濕,枳實下氣導滞消積,祛痞助濕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熱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濕清熱,理氣導滞之功效。雖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濕而不助熱。清熱而不助濕,治療脾胃熱症頗為對症。
脾胃濕熱有什麼症狀表現
1、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
2、口幹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惡心,身重肢倦。
3、脾胃濕熱症患者的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脾胃濕熱見症多端,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幹不欲飲,饑而不欲食,小便色黃,大便不暢是脾胃濕熱的辨證要點。對此症的治療應本着清熱不礙利濕,利濕不助熱的原則,應用三仁湯加減,常加冬瓜皮、茵陳,使濕祛熱清,脾胃安和。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若出現黃疸之症,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
脾胃濕熱的症狀表現為:
胃脘灼熱疼痛,嘈雜泛酸,口幹口苦,渴不欲飲,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惡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黃,大便不暢,舌苔黃膩,脈象滑數。
如何應對脾胃濕熱
在調理脾胃時,還應兼以宣通肺氣。因脾主運化水谷,化谷如漚,肺主布散精微輸布如霧,脾需肺之協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問·經脈别論》所雲:“脾主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發肅降,脾胃主升清降濁,同司氣機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臨床用藥應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樓、麻黃等。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濕阻得運,啟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濕熱:脾胃濕熱見症多端,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幹不欲飲,饑而不欲食,小便色黃,大便不暢是脾胃濕熱的辨證要點。對此症的治療應本着清熱不礙利濕,利濕不助熱的原則,應用三仁湯加減,常加冬瓜皮、茵陳,使濕祛熱清,脾胃安和。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若出現黃疸之症,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
脾胃濕熱吃什麼藥有效
溫膽湯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棗。原“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裡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範圍。
老師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濕熱症。方中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陳皮理氣和胃,氣行則濕化,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姜、大棗健脾和胃,使土健以勝濕,枳實下氣導滞消積,祛痞助濕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熱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濕清熱,理氣導滞之功效。雖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濕而不助熱。清熱而不助濕,治療脾胃熱症頗為對症。
在調理脾胃時,還應兼以宣通肺氣。因脾主運化水谷,化谷如漚,肺主布散精微輸布如霧,脾需肺之協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問經脈别論》所雲:“脾主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發肅降,脾胃主升清降濁,同司氣機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臨床用藥應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樓、麻黃等。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濕阻得運,啟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以下是治療脾胃濕熱的幾種偏方:
1、白蔻仁6g,竹葉6g,厚樸6g,生苡仁18g,半夏15g,焦三仙各9g,枳實9g,木香6g,黃連6g
中成藥:香砂養胃散加補脾益腸丸
2、白虎湯加茯苓:石膏60知母15甘草6山藥15茯苓30(克)
3、方拟藿香、佩蘭各9克,白蔻仁6克,茯苓、豬苓各12克,土炒白術15克,甘草3克,酒制大黃6克,炒山楂肉10克,水煎,一日二次分服。
(藿香、佩蘭、白蔻仁、酒制大黃在關火前3分鐘時下入湯劑内,所有藥物都要用水先泡潤,并用此水煎藥,水面要沒過藥物,除以上四味藥後下外,其餘藥煎15分鐘左右)或服香砂養胃丸加味。 4、[來源]《溫病條辨》卷一。
[用法]杏仁15克、飛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葉6克、厚樸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藥用甘瀾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清熱利濕,宜暢濕濁。
[主治]濕熱初起,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談黃,胸悶不饑,午後身熱,狀若陰虛,病難速已。
脾胃濕熱可采用食療
1)濕熱重了吃麥冬很有效,藥店裡都買得到.很便宜.可熬粥可泡到菊花茶裡,也可象吃糖一樣每天吃一把。
2)吃藥傷胃、傷肝、傷腎,食療最好。脾胃濕熱可以吃薏米紅豆粥,多吃熬冬瓜,不要喝牛奶、豆漿,盡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鮮。
薏米紅豆粥開始是薏米:紅豆=1:1,另外一半是大米,吃了有20多天後,變為薏米和紅豆之比為2:1,另一半是大米,粥要不稠不稀。
堅持食療,并非十天八天的事,貴在堅持哦!
調理脾胃時,還應兼以宣通肺氣。因脾主運化水谷,化谷如漚,肺主布散精微輸布如霧,脾需肺之協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問?經脈别論》所雲:“脾主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發肅降,脾胃主升清降濁,同司氣機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臨床用藥應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樓、麻黃等。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濕阻得運,啟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吃水果可治療脾胃濕熱
①蘋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中氣不足,腹瀉,便秘等。
②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用于實證便秘。
③荔枝:味甘微酸,性溫。有補脾益肝,養血安神之效。用于脾虛久瀉,胃疼腹痛,呃逆等。
④橙子: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嘔吐,便秘等。
⑤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于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内停。
⑥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
⑦桃子:味甘酸,性溫。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于津傷腸燥便秘,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⑧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和胃,除煩止渴之功。用于熱病口渴,反胃嘔吐等。
⑨檸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除煩渴,增進食欲,止嘔惡,下氣和胃。用于治療脾胃濕熱。
椰子:味甘,性溫。椰子肉補虛,強壯身體,用于治療小兒疳積黃瘦;還可驅蟲,對縧蟲、姜片蟲有效。
無花果: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清熱潤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便秘,瀉痢等症。
石榴:味甘、微酸、澀,性溫。能生津止渴,收澀止瀉。甜石榴用于胃陰不足,口渴咽幹,小兒疳積;酸石榴可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石榴皮殺蟲、驅蟲,治蟲積腹痛。
栗子:又名闆栗。味甘,性溫。可健脾養胃。适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
大棗:味甘,性溫平。有益氣養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适用于脾胃濕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兒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濕生熱,胃脹中滿,損壞牙齒。
落花生:又名花生、長生果。能補脾開胃。适用于脾胃不和,胃腹脹滿,不思飲食者。
榧子:又名香榧子。味甘澀,性平。可殺蟲,潤腸通便,消食化積。适用于小兒黃瘦疳積,對蛔蟲、蛲蟲、鈎蟲等蟲積腹痛有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