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概述
智能網聯汽車( , ICV)是指車聯網與智能車的有機聯合,最終可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它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并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人、車、路、後台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有安全、舒适、節能、高效的特點。智能網聯汽車通過V2X( to )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複雜的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和執行等功能,可實現自動駕駛等智能功能,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行駛效率及乘客的舒适性。
從行業發展曆程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最初起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由于各個國家/地區對智能網聯汽車概念的理解不同,出現了多個類似的叫法,比如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智能汽車等概念。早在20世紀80年代始,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研究。随着産業界對無人駕駛汽車的認知加深,自動駕駛汽車的概念在2010年開始出現在大衆的視野。進入到2015年,物聯網與人工智能融合的加深,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概念被産業界認可,特别是我國的科研、政府機構,比較傾向于使用智能網聯汽車的概念。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國内科研機構、企業以及地方政府紛紛加大投入,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行業政策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蓬勃興起,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與未來競争的制高點。近年來,中國積極響應這一趨勢,不僅加大了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力度,還緻力于新型基礎設施的全面建設,為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鋪設了堅實的道路。同時,國家層面持續完善政策法規與标準體系,明确提出了“構建'車能路雲’深度融合發展的産業生态”戰略,旨在通過全方位的政策扶持與規劃引領,加速該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産業化進程。其中,《國家車聯網産業标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23版)》,明确車聯網産業建設階段及目标,第一階段到 2025 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組合駕駛輔助和自動駕駛通用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标準體系。《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引導企業加快5G信息通信、車路協同、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開發更多适合消費者的服務功能,持續提升駕乘體驗,催生更多購買需求。此外,地方政府層面,四川、吉林、青島等地也積極行動,紛紛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産業鍊概述
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是一個多元化、跨領域的複雜體系,涉及衆多參與者和技術領域。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的上遊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和技術的研發與供應,主要包括感知系統、控制系統、通訊系統等,這些零部件和技術是汽車智能化的基礎。中遊環節主要是整車制造和系統集成。整車制造企業将上遊的零部件和技術集成到車輛中,制造出具備智能化功能的汽車。同時,一些企業也專注于提供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将各種智能化技術集成到車輛中,實現自動駕駛、智能導航等功能。下遊環節主要包括汽車銷售、運營和服務等。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現狀
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系統的結合,可以實現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交通運行效率,減少交通擁堵和事故率。同時,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還将推動智慧城市的建設,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正引領着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飛速發展。2023年,中國的汽車産銷量首次突破3000萬輛,具體為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1.6%和12%。這一成就不僅鞏固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也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普及與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進入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态勢。數據顯示,2024年1-6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1389.1萬輛和1404.7萬輛,同比分别增長4.9%和6.1%,保持穩定增長态勢。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ICV)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智能網聯化是汽車産業未來演進的重要方向。近年來,中國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通過封閉測試場與開放道路示範區的雙重探索,不斷推動技術成熟與應用落地。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經開放測試示範道路22000多公裡,發放測試示範牌照超過5200張,道路測試總裡程累計8800萬公裡。通過測試示範區、車聯網先導區等形式,智能網聯汽車在現實小範圍自動駕駛出租車、物流配送等場景下取得積極進展。
在試點示範城市的引領下,全國範圍内已構建起多元化、深層次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體系。截至2023年底,共設立了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7個車聯網先導區以及16個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這些舉措不僅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了豐富的測試場景和政策支持,也極大地促進了技術創新與産業融合。市場規模方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636億元迅速增長至2023年的161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顯著,彰顯了行業蓬勃發展的活力與潛力。
展望2024年,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進入加速期。随着《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的通知》的發布,由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推動的“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項目正式拉開帷幕。北京、武漢、福州、鄂爾多斯等多座城市積極響應,紛紛啟動試點項目,旨在通過加強路側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車輛分類管理策略、構建城市級雲控基礎平台等措施,推動智慧公交、自動駕駛出租車、智能物流配送、自動泊車等多種應用場景的規模化落地,進一步加速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商業化進程,為公衆帶來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出行體驗。
市場競争格局及重點企業分析
1、市場競争格局
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産業正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市場競争格局呈現出鮮明的層次化與多元化特征。在這一背景下,以大型車企集團和互聯網科技巨頭為核心的第一梯隊企業,憑借其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和深厚的行業積澱,正逐步構建起高築的競争壁壘。這些企業通過跨界合作、技術融合與生态構建,不斷深化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布局,引領行業創新與發展方向。與此同時,中小創業公司作為行業的新生力量,正積極尋求突破與成長。它們憑借靈活的創新機制、敏銳的市場洞察以及對前沿技術的不斷探索,努力在智能網聯汽車市場中建立自己的競争影響力。從細分領域來看,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是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最前端,也是傳統汽車廠商切入智能駕駛領域的主要方式。這一領域的競争格局較為激烈,各大車企和科技公司紛紛加大研發投入,以搶占市場先機。總體來看,百度、華為、吉利等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具有較強的競争力和市場份額。此外,蔚來、小鵬等新造車企業憑借其在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的創新和優勢,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領頭羊,為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可能。
2、上汽集團
上汽集團作為國内規模領先的汽車上市公司,正積極順應汽車行業變革趨勢,全力沖刺“電動智能網聯”新賽道,實現從傳統制造型企業向為消費者提供移動出行服務與産品的綜合供應商的轉變。上汽集團主要業務包括整車(含乘用車、商用車)的研發、生産和銷售。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集團旗下智己汽車已成功獲得首批L3級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牌照,标志着其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此外,上汽集團乘用車、商用車兩大自動駕駛項目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名單,涵蓋乘用車、客車及貨車三大類,試點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七個城市展開。這一成就不僅證明了上汽集團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上的實力,也為後續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3、華為
華為創立于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華為在 2014 年正式開始進行車聯網的布局,目前已形成具備五大産品布局的從硬件到軟件的全套解決方案。華為自2014年正式開始進行車聯網布局以來,已逐步形成了從硬件到軟件的全套解決方案。這一過程中,華為不僅在車聯網通信架構、芯片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還通過與多家車企的合作,不斷深化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等領域的布局。
行業面臨的挑戰及市場發展趨勢
挑戰:盡管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前景廣闊,但其在實際推廣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在于其自動駕駛系統,自動駕駛系統需要在各種複雜的交通環境中保持穩定和安全,任何一個小的技術故障都可能導緻嚴重的安全事故。同時,智能網聯汽車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需要在試點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法律體系。此外,道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與升級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與資源。如何在保障投資效益的同時,推動道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建設,是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趨勢: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并面臨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機遇。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持續擴大,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不斷完善,行業将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一是自動駕駛技術将更加成熟,L4和L5級别的自動駕駛汽車将逐步進入市場。二是随着應用試點城市的不斷推進,如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的落地,将加速技術的成熟和應用,并為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标準提供依據。三是,智能網聯汽車産業鍊涉及衆多領域,包括汽車制造、通信、電子、軟件等。随着産業鍊的不斷完善,各環節之間的協同合作将更加緊密。綜上所述,智能網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将推動汽車産業向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方向深入發展。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ICV)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智研咨詢是中國産業咨詢領域的信息與情報綜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驅動産業發展,為企業投資決策賦能”為品牌理念。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産業咨詢服務,主要服務包含精品行研報告、專項定制、月度專題、可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産業規劃等。提供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定期報告和定制數據,内容涵蓋政策監測、企業動态、行業數據、産品價格變化、投融資概覽、市場機遇及風險分析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