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中附子的功效,包括以下14個方面:回陽救逆;破陰回陽,通達上下;破陰回陽,通達内外;回陽益陰;複陽固陰;溫陽解表;扶陽固表;溫陽消痞;溫經散寒;溫陽化濕;溫陽利水;溫陽化飲;溫髒安蛔;溫腎益脾。
01回陽救逆
附子為溫裡回陽、救逆固脫之要藥,主治亡陽之證。“附子無姜不熱”,仲景用附子回陽救逆時均配幹姜,且用附子回陽救逆必用生者,生附子以大辛大熱之性而達溫腎回陽之效,幹姜溫中散寒,兩藥合用,增強回陽之力。主要用于陽虛欲脫、陰盛格陽所緻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脈微欲絕、汗出不止、呼吸衰弱等心腎陽衰的急證、重證證候。如四逆湯、幹姜附子湯。
02破陰回陽,通達上下
《傷寒論》第314條:“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此證為陰寒内盛,虛陽上浮而緻但欲寐、下利、面赤、手足厥冷、脈沉微等,稱為戴陽證,蔥白辛滑通利,宣通上下陽氣,附子、幹姜破陰回陽,以解陰陽格拒。但陰寒盛而格拒陽藥,宜反佐寒藥以解格拒,如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03破陰回陽,通達内外
如通脈四逆湯證。本證為陰盛格陽于外證,實指内真寒外假熱,此證較四逆湯證危重,當急驅内寒,大力回陽,此時重用生附子,倍用幹姜,急驅内寒,破陰回陽,通達内外。
04回陽益陰
如茯苓四逆湯證。此證為陰陽兩傷,使水火失濟,陰液不繼,故晝夜煩躁;治宜回陽益陰、補陰,附子、幹姜以回陽固腎本,人參壯元氣、補五髒、益氣生津、安神益智,于回陽之中有益陰之效,益陰之中有助陽之功。又如四逆加人參湯證。本證為吐利過重,陽亡脫液;治宜回陽救逆,益氣生津。生附子回陽救逆且益陰,加人參益氣固脫,生津滋液。
05複陽固陰
如芍藥甘草附子湯證。本證為由于誤汗,不僅陽随汗洩,且津液亦随汗而傷,陰陽兩虛、肌膚失溫、筋脈失養而緻惡寒、脈微細、腳攣急等證候,當用附子回陽補火助陽,甘草、芍藥酸甘化陰,生附子意在複陽固陰,使陽回津複。
06溫陽解表
如麻黃細辛附子湯證。此證為少陰裡虛寒兼表證,所以又稱太少兩感證,法當表裡雙解,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溫經解表,麻黃發散表邪,炮附子溫經扶陽,兩藥相伍,發中有補,以解表邪。太少兩感之證,病已得二三日後,以二三日無裡證,還是少陰兼表證,隻是證較麻黃細辛附子湯證為輕,應用溫經微發汗法,如麻黃附子甘草湯。
07扶陽固表
如桂枝加附子湯證。此證屬太陽表虛而兼汗漏,是證雖有陽虛陰虧的雙重病理機制,但主要矛盾在陽虛不固,陰津虧耗是陽虛汗漏所緻,故以扶陽解表為主,陽生陰長,氣化功能恢複,自可化氣生津,方中附子主要是溫經複陽,固表止汗。
08溫陽消痞
如附子瀉心湯證。此證屬熱痞兼陽虛,法當瀉熱消痞,扶陽固表。方用大黃、黃連、黃芩以麻沸湯浸漬,清瀉上部之邪熱,用炮附子之辛熱以溫經複陽固表。
09溫經散寒
如桂枝附子湯用于風寒濕邪侵及肌表,而偏于風勝于表;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用于風寒濕邪侵及肌表,而偏于濕勝于裡;甘草附子湯用于風寒濕邪侵及關節,而風寒濕俱盛者。
10溫陽化濕
腎陽虛衰,寒濕内盛,寒濕留着不化,陽氣不能暢達于表,陰血不能正常運行所緻身體痛、骨節痛,故宜溫陽化濕,鎮痛祛寒,兼以通絡止痛。如附子湯證,在此方中重用炮附子溫陽化濕祛寒,與人參、白術、芍藥、茯苓相伍,增強炮附子溫經止痛的作用。
11溫陽利水
針對陽虛水泛證,仲景用炮附子溫振少陰陽氣,腎陽複則下焦氣化啟動,自能蒸騰水邪,使水有所主,寓有鎮水之意,合茯苓、芍藥、白術、生姜,以達溫補腎陽、化氣行水之功。如真武湯。
12溫陽化飲
脾腎陽虛,不能運化,寒飲不化,内停膈上而緻嘔吐,如《傷寒論》第324條:“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此證為陽虛寒飲,予四逆湯溫陽化飲,附子意在使陽複飲去則病愈。
13溫髒安蛔
蛔厥是因蛔蟲内擾,疼痛劇烈,氣機逆亂而緻四肢逆冷。如烏梅丸,證屬上熱下寒的寒熱錯雜之證,治當寒溫并用、溫髒通降、和胃安蛔,宜用烏梅丸,炮附子溫以祛下寒,取其氣辛以伏蛔。
14溫腎益脾
如四逆湯、理中湯類的方劑。根據虛寒程度,輕者單純脾胃虛寒宜理中湯(丸),重者由脾及腎,伴腎陽虛者,宜四逆湯,體現附子具有溫腎益脾、散寒止痛、助脾燥濕之功。
參考文獻:
[1]李毅,劉豔.淺析《傷寒論》中附子之效用[J].中醫藥導報,2009,15(12):9-11.
注:方藥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