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叙文閱讀方法
1.概括内容:人物+事情; “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事”+“什麼結果”。
2.标題的含義:從表層義和深層義兩方面來談。
3.标題的作用:點明了故事發生的地點;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交代了描寫對象;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興趣;點明線索,首尾呼應;揭示文章主旨;如果有修辭一定要點出來。
4.人物形象:由文中××(言或行)表現該人物××的精神(品質性格思想個性)。
5.加點詞或句子賞析:本意+文中意+作用(這個詞語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表達了)……的情感(性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文中哪裡運用了修辭手法+結合文中内容,說明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表達了)……的情感(性格));運用哪種細節描寫+文中哪裡用了這種細節描寫+寫出了……的情态,突出……人物形象+主旨。
6.分析句子或語段的作用:可從内容和結構兩方面進行分析。
(1)内容上:點明中心(主旨)、升華主題、畫龍點睛、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為……作鋪墊。
(2)在結構上 :在文章開頭:總領全文、 引出下文等作用;在文章中間:承接上文 ,引出下文 ;承上啟下(過渡);為後文作鋪墊、埋下伏筆;在文章結尾:總結上文、照應開頭、戛然而止,意味綿長,發人深思、升華主題、卒章顯志、意味深長、回應懸念等;其他語段:補充說明,呼應上文,形成對比。
7.線索的作用:是貫串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路,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環境描寫的作用: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配景;推動情節發展;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表情、感情);F為下文作鋪墊。
9.作者情感變化題:全面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依據情節每一段提取關鍵字,最後進行梳理。
10.開放性閱讀試題: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文章的内容+舉例子+總結。
議論文閱讀方法
1.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要鮮明準确,論據要确鑿,論證要嚴密。
2、論證方法: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1)舉例論證:也稱例證法,就是用事例來論證論點的方法,又可叫“擺事實”。要求所列舉的事實确鑿、充分、有代表性。
(2)道理論證:亦稱講道理,就是用經典著作中的精辟見解、名人的名言警句、人們公認的定理公式等來證明論點。
(3)對比論證:拿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進行對比,在對比中證明論點的方法。由對立事物構成論證,對比強烈,觀點鮮明。
(4)比喻論證:用比喻的方法進行論證,又稱喻證法。它着眼于事物的相似之處,用打比方說明道理、證明論點。運用喻證法,可以将抽象的、深奧的、比較生硫的、一時難以理解的事物和道理形象地、具體地、深入淺出地闡明。
3、議論文語言:嚴密性、概括性、鮮明性、生動性。
4、常見結構形式:議論文的常見結構主要有總分式、層進式、并列式等。
5、概括理解内容:把握全文的中心論點;根據題幹要求鎖定區間;摘錄重點語句,概括作答。
6、品味語言特色:詞語的使用;修辭的運用;句式的變化等。
7、綜合評價:整體感知,把握觀點;聯系生活,綜合作答。
說明文閱讀方法
1、說明文的類型: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2、說明文的語言:平實、生動。
3、說明方法:
(1)舉例子:列舉了……的典型事例,具體真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強了說服力,使說明對象更通俗易懂,更具有代表性。
(2)分類别:條理清晰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
(3)列數字:科學、準确、具體的說明了……事物的……特征,更具有說服力。
(4)作比較:把……和……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5)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7)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8)作诠釋:形象地解釋了……事物的……特征,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9)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10)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内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5、常見的形式:“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并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6、說明語言:
(1)加點字詞作用:準确/生動形象/ 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不可以;原詞的意思或内容;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内容;換了後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3)限制性詞語能否删去:表态(能删還是不能删);解釋該詞;該詞在哪些方面(時間、空間、程度、範圍、數量、頻率等)進行限制;若删去,原來什麼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麼樣的意思了,與實際不符,太絕對了;××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确性、周密性、科學性。
(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确”特點的詞句,并體會:找出語言準确的詞語;說明其作用。
7、指代詞:“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8、概括信息:
(1)提取要點:直接找到有關中心句。
(2)抽象說明:即自己組織語言對文章的主要内容進行揭示。
(3)綜合歸納:明确有關的若幹要點,再把幾個要點歸納起來進行整合。
9、文段作用:
(1)結構、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或前文。有時在文章在開頭,還起着引出說明對象或說明事理的作用。
(2)說明方法: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說明……(作用)。
10、拓展題型:結合實際,結合原文,按文章所介紹的事物的特征去寫。
詩歌鑒賞方法
1、詩歌形象類
(1)人物形象:概括形象特征;分析形象特征;明确形象意義。
(2)景物形象:概括景物特征;描繪圖景和畫面;分析作者感情。
(3)事物形象:概括物象特點;分析物象特點;分析物象作用。
2、詩歌語言類
(1)煉字:尋找煉字;分析含義;翻譯句子;表達感情。
(2)煉句:抓關鍵字詞,分析句意;明确表現手法,分析效果,點意境情感,分析作用。
(3)語言風格:明确風格;分析特色;表達感情。
3、詩歌技巧類
(1)修辭手法:比喻、比拟、借代、誇張、雙關、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反複、互文、頂真等。
(2)表達方式:渲染、烘托、象征、襯托、對比、比興、聯想、想象、用典等。
(3)表現手法
①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聲色結合、色彩選取、虛實結合、點面結合、遠近結合(或其他多個視角)、白描、工筆(細描)等。
②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或傷今等。
(4)結構技巧類:開門見山、抑揚結合、卒章顯志、以景結情和重章疊句等。
4、詩歌感情類:描寫了……内容,運用……技巧,抒發某人……的情感。
綜合性學習方法
1、圖表轉換類
(1)圖表:仔細觀察表頭、分類、圖例等信息,縱向、橫向比較圖表數據,觀察圖表中的數據和變化趨勢,從中得出結論。
(2)徽标:仔細觀察徽标的形狀、圖案、文字等元素,關注徽标中的細節,通過徽标要素、細節理解徽标的深層含義。
(3)漫畫:結合漫畫的标題、構成要素、語言文字或符号和誇張之處,透過現象看本質,聯系現實解寓意,并要結合題目中的要求和提示進行作答。
2、新聞概括類
(1)拟寫一句話新聞(或新聞标題):了解新聞體裁的特點;抓住新聞的核心事件,即人物+時間+地點+事件,注意字數的限制。
(2)提取關鍵詞(信息點):明确話題;抓關鍵句;注意層次;抓高頻詞。
(3)概括新聞内容:閱讀材料,梳理材料的層次,然後圍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進行分析概括,不可突破字數限制。
3、語言創作類
(1)宣傳标語:了解宣傳标語的目的和要求,注意語言簡潔明了、有吸引力、易于記憶。
(2)推薦語:清楚接受者的需求,要注意語言簡潔明了、有說服力。
(3)采訪詞:了解采訪的目的和要求,注意語言得體、問題明确、表達清晰。
(4)頒獎詞:對其貢獻進行恰當的描述,表達出對獲獎者的贊揚和肯定。
(5)開場白(或結束語):注意使用禮貌用語,開場白需要引人入勝,結束語需要總結。
(6)對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仄起平收。
(7)辯論詞: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用豐富有力的論據進行論證,注意邏輯性和說服力。
(8)導遊詞:使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景點或地方的曆史背景、文化特色和主要景觀等,突出該地方的獨特之處和亮點。
4、主題活動類
(1)活動設計:活動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組織一項活動,包括活動主題、活動時間、活動地點等方面的要求,注意語言簡潔明了、有創意、符合實際。
(2)意見建議:需要積累活動體驗和相關的語文資源,實現表達技能的遷移。在答題時,要注意語言得體、條理清晰、現實可行、針對性強。
5、語言仿寫類
(1)注意統一性:保持内容一緻;手法一緻;句式一緻;風格一緻。
(2)提煉相同點:分析例句,挖掘仿句與例句在内容和結構上的相同點。
(3)捕捉不同處:仔細揣摩,上下關照,篩選有用信息,把“相同點”遷移到仿句中,并對例句中的“不同點”加以拓展和創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