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經濟學|《西方經濟學》(18)宏觀經濟政策

一、宏觀經濟政策概述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國家或政府有意識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調節控制宏觀經濟的運行,以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标。J 國家或政府為了增進整個社會經濟福利、改進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識和有計劃地運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而制定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指導原則和措施,它包括綜合性的國家或地區發展戰略和産業政策、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價格政策、物資流通政策等。宏觀調控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職責,所謂公共财政,指的是為彌補市場失效、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政府分配行為或其它形式的經濟行為。宏觀經濟政策體制的根本轉軌尚未完全實現,計劃經濟的影響仍然強烈存在,這不能不說是目前包括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觀經濟政策未能實現預期效果的關鍵原因所在。

1、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

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的總需求決定國民收入的理論,即IS—LM模型。該模型說明了商品市場和貨币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利息率和國民收入是如何決定的,并且指出了模型中的IS曲線和LM曲線的位置變動會對均衡的利息率水平和國民收入水平産生何種影響。該模型是分析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效應的工具。在LM曲線的不同區域,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的有效性有着很大的不同。LM曲線可以呈現水平、遞增和垂直三種形式。據此,可以把LM曲線劃分為凱恩斯區域(蕭條區域)、中間區域和古典主義區域。在凱恩斯區域,IS變動對國民收入影響最大,而LM變動對國民收入沒有影響,因而财政政策有效,貨币政策無效;在古典主義區域,IS變動隻影響利息率,不影響均衡國民收入,而LM變動則對國民收入産生最大影響,因而貨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無效;在中間區域,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都影響均衡國民收入和利息率,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均有效。

|經濟學|《西方經濟學》(18)宏觀經濟政策

2、宏觀經濟政策目标

一般認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四個:1)持續均衡的經濟增長;2)充分就業;3)物價水平穩定;4)國際收支平衡。 1)持續均衡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是指在一個特定時期内經濟社會所生産的人均産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它包括:一是維持一個高經濟增長率;二是培育一個經濟持續增長的能力。一般認為,經濟增長與就業目标是一緻的。經濟增長通常用一定時期内實際國民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率來衡量。經濟增長會增加社會福利,但并不是增長率越高越好。這是因為經濟增長一方面要受到各種資源條件的限制,不可能無限地增長,尤其是對于經濟已相當發達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另一方面,經濟增長也要付出代價,如造成環境污染,引起各種社會問題等。因此,經濟增長就是實現與本國具體情況相符的适度增長率。 2)充分就業 充分就業是指包含勞動在内的一切生産要素都以願意接受的價格參與生産活動的狀态。充分就業包含兩種含義:一是指除了摩擦失業和自願失業之外,所有願意接受各種現行工資的人都能找到工作的一種經濟狀态,即消除了非自願失業就是充分就業。二是指包括勞動在内的各種生産要素,都按其願意接受的價格,全部用于生産的一種經濟狀态,即所有資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失業意味着稀缺資源的浪費或閑置,從而使經濟總産出下降,社會總福利受損。因此,失業的成本是巨大的,降低失業率,實現充分就業就常常成為西方宏觀經濟政策的首要目标。 3)物價穩定 物價穩定是指物價總水平的穩定。一般用價格指數來衡量一般價格水平的變化。價格穩定不是指每種商品價格的固定不變,也不是指價格總水平的固定不變,而是指價格指數的相對穩定。價格指數又分為消費物價指數(CPI),批發物價指數(PPI)和國民生産總值折算指數三種。物價穩定并不是通貨膨脹率為零,而是允許保持一個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率,所謂低,就是通貨膨脹率在1—3%之間,所謂穩定,就是指在相當時期内能使通貨膨脹率維持在大緻相等的水平上。這種通貨膨脹率能為社會所接受,對經濟也不會産生不利的影響。 4)國際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具體分為靜态平衡與動态平衡、自主平衡與被動平衡。靜态平衡,是指一國在一年的年末,國際收支不存在順差也不存在逆差;動态平衡,不強調一年的國際收支平衡,而是以經濟實際運行可能實現的計劃期為平衡周期,保持計劃期内的國際收支均衡。自主平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即基于商業動機,為追求利潤或其他利益而獨立發生的交易實現的收支平衡;被動平衡,是指通過補償性交易即一國貨币當局為彌補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而采取調節性交易而達到的收支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彙率穩定,外彙儲備有所增加,進出口平衡。國際收支平衡不是消極地使一國在國際收支帳戶上經常收支和資本收支相抵,也不是消極地防止彙率變動、外彙儲備變動,而是使一國外彙儲備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彙儲備看作是改善國際收支的基本标志。同時由于一國國際收支狀況不僅反映了這個國家的對外經濟交往情況,還反映出該國經濟的穩定程度。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間既存在互補關系,也有交替關系。互補關系是指一個目标的實現對另一個的實現有促進作用。如為了實現充分就業水平,就要維護必要的經濟增長。交替關系是指一個目标的實現對另一個有排斥作用。如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之間就存在兩難選擇。為了實現充分就業,必須刺激總需求,擴大就業量,這一般要實施擴張性的财政和貨币政策,由此就會引起物價水平的上升。而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就必須緊縮财政和貨币,由此又會引起失業率的上升。又如經濟增長與物價穩定之間也存在着相互排斥的關系。因為在經濟增長過程中,通貨膨脹已難以避免的。再如國内均衡與國際均衡之間存在着交替關系。這裡的國内均衡是指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而國際均衡是指國際收支平衡。為了實現國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國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争力,從而不利于國際收支平衡。為了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實現充分就業和穩定物價的目标。由此,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必須對經濟政策目标進行價值判斷,權衡輕重緩急和利弊得失,确定目标的實現順序和目标指數高低,同時使各個目标能有最佳的匹配組合,使所選擇和确定的目标體系成為一個和諧的有機的整體。

二、常見考題

①選擇題。

②簡述題。

三、答題關鍵點這部分内容基礎、簡單,需要大家理解記憶。一般以考單項選擇題、簡述題的形式進行考察,是考核的重點。複習方式:閱讀考綱+理解、對比,學習時最好能理論聯系實際。

素材來源 |闫相國申碩團隊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