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 原研哉
他以一雙無視外部世界飛速發展變化的眼睛面對“日常生活';
他主張把空的理念融入到産品設計中,喚起人們新的審美意識;
他曾多次來中國,出過書,辦過展覽,參加過各種論壇和講座;
他就是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原研哉,而無印良品能在全球範圍内獲得如今的關注度,與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他主張把空的理念融入到産品設計中,喚起人們新的審美意識
@他的名字如此為人熟知,在某種程度上也與無印良品的走紅有關
01
他找到一個展現自己的平台
滿頭銀發、一襲黑衣,是原研哉出現在人們面前的經典形象。一如他的設計風格,簡約,追求本質,充滿禅意。
他的名字如此為人熟知,在某種程度上也與無印良品的走紅有關,除了現在是無印良品MUJI藝術總監外,他早期的經曆也相當出彩。
當他還是武藏野美術大學的一名研究生時,就在設計師高田先生的設計事務所做兼職,當時他主要工作是給百科全書做圖片和地圖編輯。
畢業後,他高中時代的朋友告訴他,設計中心(design centre)正在招募工作人員。此時的原研哉對廣告一無所知,隻知道繪制地圖和編輯圖片,但他聽說日本設計中心不僅僅制作廣告,同時還制作産品包裝、日曆等,他非常感興趣,于是在大學老師的推薦下,他順利加入了日本設計中心。
由于在設計中心工作需要承接許多廣告制作工作,慢慢地他開始喜歡上了廣告,并努力制作出自己喜歡的廣告,有些作品還獲得了設計界的獎項。他後來說道,是設計中心培養了他獨立工作、設計的能力,并為他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平台。
他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杉浦康平的設計理念對他的一生産生了很大影響,第一次看到那些杉浦先生創造出的鬼魅、神奇而又充滿韻味的設計圖案,就被深深地打動了,并曾經一度深深嵌入他的腦海,使得他在整個大學時代都在刻意模仿他的設計。
但很快,他就意識到不能重複前人的風格,并開始思考自己的設計思想。如今,他的設計風格與杉浦先生截然相反,但卻是杉浦先生讓他對設計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滿頭銀發、一襲黑衣,是原研哉出現在人們面前的經典形象。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MUJI“空”的概念傳遞到世界
02
他用“空”來向世界诠釋MUJI
自2001年,MUJI第一任藝術總監,同時也是MUJI概念的創立者田中一光先生,把藝術總監的接力棒交給他,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MUJI的概念傳遞到世界。
“空”是他用來向世界解釋MUJI哲學的概念。MUJI的産品看起來很極簡,這使得很多人會把MUJI的形象定格,認為MUJI就是簡約,但極簡并不是MUJI唯一的特色。
原研哉認為,MUJI并不隻有一種風格,MUJI在變,它是個未知數,是個緻力于不斷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品牌。
無印良品誕生于31年前的日本泡沫經濟時代,那時大家崇尚的是奢華和繁複,無印良品和當時的想法完全相反,它用空而具有美感的東西,喚起一種新的審美意識。
他認為,虛空就是不拘于這個東西的功能,而是根據使用者的想法和發揮,賦予這個東西新的作用。
當時很多人認為無印良品的東西就是“無設計”,實際上并不是沒有設計,而是他們把空的理念融入到産品設計當中,讓很多産品顯得“内斂”,而産品本身内在的關聯性,使得最初隻有40種商品的無印良品,很快發展到現在的7000多種。
原研哉用肯定的口吻表示,藝術不存在全球化。藝術的本地化特質意味着該考慮本土化的東西如何融入世界進而改變世界。所謂本地化,并不是指“農村”、“鄉土”,而是“更有原創性”。
@原研哉認為,MUJI是個緻力于不斷改善人們生活方式的品牌。
@原研哉用空且具有美感的東西,喚起一種新的審美意識。
03
他堅持“無設計的設計”理念
如今的無印良品已有 7000 多種産品。拿在手裡,它們顯得簡潔、樸素。同時也在中國深入人心,很多人被它返璞歸真、簡單生活的哲學所吸引,除了産品,無印良品在說明書的設計上也花費了不少心思。
原研哉指出:“我們的産品,會在無形中讓消費者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生活豐富感,什麼是地球的未來。我們通過産品和設計給人們這樣的意識。”
他倡導的“無設計的設計”理念,讓無印良品特地拿掉了商标,省去了不必要的設計,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顔色,簡單到隻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
對此,他笑着說道,無印良品的産品之所以讓人感到舒适,是因為“讓人在觸摸之前,首先就産生一種‘這個東西真的很好’的視覺意識,讓人們先産生美感,再去實際使用和觸摸”。
這種無形的感受其實達成不易。無印良品的許多産品看似普通,設計好似無特别之處,可在使用中,又能感受到設計師的用心。原研哉以優衣庫作比較:廣告片和宣傳冊中,優衣庫聘請的模特腿都很長,長得也很帥氣,而無印良品的模特大多是日常生活中所見之人——這也是他一直以來刻意追求的方向。
“如同喝水,看到清冰的山泉水盛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喝了就會倍覺甘美。同樣的水,如果盛在塑料水瓶中,可能就沒有這麼強烈讓人難忘的感覺。我想,如果說無印良品有魔法,那就是在這樣一些人們很容易忽視的小地方用盡心思。”他娓娓道來。
在原研哉眼中,無印良品的競争優勢或者說不同之處,就在于它的産品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換句話說,無印良品不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一種思考和啟示。
@很多人被MUJI返璞歸真、簡單生活的哲學所吸引
@簡單到隻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是原研哉所提倡的新美學
04
他最喜歡的設計元素“白”
在日本有傳統色:紅、黑、藍、白。紅:代表着火、火熱;黑:代表着黑暗、黑夜、不好的感受;藍:是一種混合色,代表着茫然。隻有白是鮮明純粹的,是有生命的、有變化的。白,就像冬天的冰淩,遇到陽光會從不同的角度閃爍光明,它代表着透明,代表着零,代表着虛無,這正是白特别的地方。
說到原研哉最喜歡的設計元素,無疑就是“白”。也正因如此,原研哉才花費了大量時間先後創作了《設計中的設計》、《白》、《欲望的教育》等著作。在《白》這本書中,他講的不是顔色本身,而是嘗試探究一個叫做“白”的實體。換句話講,他試圖通過“白”這個概念營造簡潔和微妙的日本美學源頭。
在闡述為何選擇白這個顔色時,他表示,設計師就是要在混沌的世界和混亂的信息中去整理出耀眼閃光的部分。作為混沌的對立面,那肯定是白。如果萬物中隻有一個顔色在閃光,那肯定是白。白,也是日本的傳統色,并且是最顯眼的一個。
原研哉對于“白”的強烈感受性,源于長久以來從事藝術總監這個職業的經曆。他長期與白紙以及印刷用紙打交道,排版和字體也都是文字與餘白的組合。他說:“不刻意地使用顔色,除非非用不可,這使我漸漸地感覺到,不用色彩也可以很好地完成表達。”
他對于白的思考,其實是從思考“空白”開始。極簡主義是人們日漸崇尚的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日漸興起的美學。可能隻有白,才能更精準地诠釋極簡主義和空的含義。
作為一個設計師的他,更希望人們在“白”與“空白”中産生自己的理解,注入自己的情感。
@原研哉對于“白”的強烈感受性,源于長久以來從事藝術總監這個職業的經曆。
@原研哉對于白的思考,其實是從思考“空白”開始。
05
他稱,體力是發掘才能的關鍵因素
談及年輕設計師如何能夠具備一種創造出美的才能,原研哉表示,人都是具有天賦才能的,且每個人的内裡都特有很多不同的才能,就像一個屋子的内裡有很多的房間,對應都有不同的鑰匙。
有些人拿到了鑰匙,那他就是發現了自己的才能。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說沒有找到那些鑰匙,所以有好多房間他都沒有打開過。
他覺得所有沒找到鑰匙,沒打開房間的人其實都是一個平等的狀态。對于他本身所擁有的才能,他覺得是得益于一種異常堅忍的意識。比如,對于那些成功的運動員而言,堅忍和努力是最重要的。
他認為體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如果喪失體力,中途放棄的話,就會導緻你呈現不出才能。但你如果堅持到最後一口氣,你就會發掘自己的才能。
對此,他覺得成功的關鍵詞,第一是體力,第二是體力,第三也是體力,第四、第五才是才能,這裡我指的“體力”就是堅忍、努力、不放棄。尤其是對從事創意、創新的人而言,堅忍、忍耐、相信自己的精神是最重要的。
@他覺得成功的關鍵詞是體力
@原研哉認為,隻要堅持到最後一口氣,就會發掘到自己的才能
06
低調的設計如何吸引眼球?
這個時代八面來風,喧鬧而嘈雜,簡約的東西往往因低調而留不住人們的眼球,閃亮的東西則總能最先吸引目光。那麼習慣了簡約的設計,怎麼能給消費者新意?又如何把握服裝中體現的時尚度?
原研哉強調,在某種程度上他對産品火不火不大感興趣,MUJI的獨特之處就是,人們不會抱着什麼特定的目的去那裡,他不認為其他品牌會有這種特質。
東西隻做到八分就夠了,所謂“物的八分目”。人類的欲望往往太過頭,追求百分之百是不對的,應該有一個合适的度。日本和中國都有句古話叫飯吃八分飽,設計也是,八分就好。
在原研哉看來,完美的東西不如看起來有缺陷的。比如一隻大蘿蔔,與其洗得幹淨光滑,還不如帶着斑駁泥土,會讓人覺得更好吃。一件襯衫,與其熨得平平整整,倒不如讓它有些褶皺,更有生活實感。
原研哉的做法就是在人的搖擺不定中找平衡。服裝設計并沒有固定模式,可以随時調整與修正。他認為,果實長在樹上,樹生長在土壤裡,能夠展現能量的,并非果實,而是樹所生長的土壤。
“衣服總是與時尚相關,但我們有 7000 多種産品,衣服是其中一種,時裝并不代表未來。”他簡潔幹脆,毫不拖泥帶水地說。
由此看來,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它不強調所謂的流行,而是以平實的價格還原了商品價值的真實意義,并在似有若無的設計中,将産品升華至文化層面。
文章參考:
原研哉談設計:無印良品的魔法
原研哉:最美的設計是虛無的
原研哉:MUJI不僅是極簡主義
乳财傳媒出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