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特征是錢多,特性就是逐利,權利的特征是獨裁,特性就是專制。
我們做什麼都離不開錢,有理想也需要錢的支撐,剛開始起步或許隻靠我們的積累就能夠走向成功,或者成功那麼一段時間,但當從成功走向更成功對金錢的依賴就越大。
從擁有錢的多寡來區分,人是有等級的,錢越少所擁有的話語權越少相應的地位、待遇等也越低。
資本從來都是喝血的,它從來不會躺在那裡,即使躺在那裡,他也能自行生錢,當它不躺在那裡,說明有更大的誘惑可以分享,而對于個人或實體去依靠自身的力量掙錢,隻是辛苦錢,經營靠的一部分是人、另一部分就是資金的周轉,而核心就是資金的周轉,無論是人、資源、産品都需要金錢去體現其價值。
當權力者制定資本的遊戲規則時,資本早已制定了實體、個人的遊戲規則,規則的核心就是把你做大,大到一定體量把你做空。
當資本成為一個實體的主導者時,他的終極目的幾乎隻有一個,就是賺更多的錢,而不顧你内部是不是虛胖,把你的殼維護好,他就有故事講,就可以不斷的在資本市場運作翻炒,而問題最終都會被暴露出來,可已為時已晚,資本喝飽了,而實體虛了、倒了,必須得清算了。
在資本面前,除非你始終堅持不用它,隻要用,那麼基本上你就是弱勢的一方,無論你自身有多大、實力有多強,再小的資本都是需要回利的,比如小額貸款、民間借貸,雖然拆借的少,用的時間短,但其如同薅羊毛一般,一點點蠶食并不多的淨利。
當利用資本形成習慣,會發現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幾年下來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大部分用來還利息了,這樣的事在發生着,特别實體經濟,就微小制造業不到5%的淨利,稍微因為回款的延遲等可能就會賠上錢,而不拆借錢,連運轉可能都難。
資本同樣也是不道德的,尤其當資本與權力者挂起鈎來,特别是銀行,一個政策下來或關系做得不到位,之前的貸款就要求快速還上,甚至再也貸不到。
越有錢就會越有錢,從個人貸款到公司借貸、資本注入,都可以分析出來,這是真的,當你有100萬時銀行會找你來存款,當你有1000萬時會有銀行的為你理财,當你有1個億以上時,你的錢會有專門的基金來為你服務,讓你錢生錢,還包你隻賺不賠,而當你隻有10萬時,買房需要貸款可能各種限制條件才會貸給你,當你隻有1萬甚至更少時,可能你就連貸款的資格都沒有,當你隻有1塊錢時,那你根本就存不到銀行裡(比如建行就有開戶存款金額限制條件的)。
現在,無論是信用卡還是消費卡,都有資本在運作着,我們看不見而已,很多年輕人是養卡一族,基本靠信用卡過日子,銀行或者網絡上的那些借貸,就如同薅羊毛,每天一個人或許隻有幾毛幾塊,但當長時間的以及大體量人都如此,那算下來是很大的一筆錢。
無論個人還是實體企業,如果平時一半以上的資金是通過資本做周轉的,那說明他自身盈利能力太差,自我消耗的太多,實際上運用資本時一定要清楚自身的價值有多少,當資本的價值遠遠大于你自身的價值時,我們就隻能成為資本的奴隸,受其所控,為其支配。
而資本是權力的體現,當價值利用得差不多或沒利可圖的時候,資本吃飽喝足離開了,而我們卻要繼續承擔着它離開後的虛胖的惡果。
資本本質上對我們而言是冷血的,如同權力一樣,那麼我們不做資本的奴隸,隻有一條出路,就是自己的實力強大起來,資本來了是錦上添花,我們追逐的除了利益更多的是追逐着自己的理想,也肩負着自我的命運,不能讓資本與權利來支配我們的命運,命運必須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裡。
不讓資本控制我們,就要自己有足夠的資本去與資本和權力對話,不要盲目的誇大自己的價值而讓資本來做空你,不要自己建立臆想的博弈空間與狀态,就看得失,立足當下,着眼将來。
資本是不講道德的,不要跟資本談情說愛,堅持自己該堅持的,不在資本描繪的美好中膨脹自己,不要把資本當作依賴,不到一定體量是沒有資格去玩資本的。
不要低估了資本與背後權力的力量,很多時候錢是能夠買到任何想買的東西的,也不要小看資本的背後的策略,很多時候他們有那個能力去做起一個市場,也不要小看資本的耐心,有1億的收益,它絕不會去冒風險賺4、5億的收益。
也不要過于恐怖資本,正确心态去對話,把資本用到恰到好處是個學問,需要去設置、去規劃,目的明确而數據準确。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