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建,秦人作為商王朝分封的諸侯,曾起兵反抗周武王滅商。秦人此後作為周朝的附庸世代為周王室養馬并戍邊對抗西戎。
周宣王即位,秦仲被封為大夫,命伐西戎。秦仲為大夫後二十三年,伐西戎死于西戎之手。秦仲有五個兒子,其長子即位,是為秦莊公。
周宣王召見莊公兄弟五人,交給他們七千兵卒,命令他們讨伐西戎,莊公打敗西戎後,收複了犬丘。周宣王把土地重新賜予秦仲的子孫,包括他們的祖先大駱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歸他們所有,任命秦莊公為西垂大夫,這是秦在西周末年作為正式政權在曆史中的興起。
秦莊公
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最後為犬戎所滅。周平王東遷洛邑,允諾秦襄公: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周平王封襄公為諸侯,秦始建國。
公元前677年,秦遷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經東周初年近百年的艱辛創業,占有關中平原大部分領土,實現崛起,成為西方新興強國。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遷都城至雍,秦國在雍(今寶雞鳳翔)建都近300年。
秦德公之後,曆經宣公、成公。秦宣公時,秦軍與剛剛統一不久、與自己同樣處于高速擴張狀态中的晉國發生邊境沖突。秦宣公、秦成公皆非長命,公元前659年,秦德公幼子任好立,是為秦穆公。
春秋五霸秦穆公
秦穆公時代秦國參與中原争霸,成為僅次于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于晉,為了使強鄰晉國親于秦,先後擁立晉惠公、晉文公來安定晉國的混亂局面,本想立晉文公以達到控制晉國的目的,最後晉文公反借秦之力鞏固君位、強大晉國、稱霸中原,為秦國未來的不得志種下了惡果。後秦穆公意欲乘晉文公病逝之機插手中原,卻不料中途被晉所阻,崤之戰中秦軍全軍覆沒,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計劃破産。
秦穆公果斷地調整國策,将戰略目标定在西戎的遊牧部族。王官之役後,将矛頭指向西戎。四處招攬賢才,西取由餘于戎,東得百裡奚于宛。在謀士由餘的協助下,向西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
秦穆公霸西戎
秦穆公之後,曆經康公、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厲共公、躁公、懷公、靈公、簡公、惠公、出公、獻公。秦國始終無法東出,國勢在山東諸國打壓下逐漸衰落。
秦國形勢圖
公元前361年,年僅21歲的嬴渠梁正式登基,史稱秦孝公。這時,秦不為各國重視,連權力被架空的周天子都不願意搭理秦國。于是,他憤然喊出:“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在這一年,秦孝公頒布了“求賢令”。在這種背景下,就有了後來的商鞅變法,以法治國。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的統一六國開辟道路 。
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之初,對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衛國人衛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術,孝公甚喜,力排衆議,以衛鞅為大良造,實施變法。
商鞅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兩次進行變法改革。商鞅變法鼓勵人口增殖、重農抑商、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獎勵軍功、編制戶口、實行連坐之法。當時秦國地廣人希,三晉人多地少,民衆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議秦孝公對外來移民采取優惠政策,将三晉民衆招來秦國,以便開墾荒地。
公元前350年,商鞅為了深化其改革,擺脫舊貴族勢力的幹擾,提議都城由雍城(今寶雞鳳翔)遷至新建成的鹹陽城,得到秦孝公支持。
秦孝公
衛鞅徹底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建立新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推行郡縣制以加強中央集權,重視農産,出現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全國百姓以私下鬥毆為恥,以為國家立下戰功為榮,國家戰鬥力不斷增強,屢敗魏軍。富國強兵的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傲視于西方。
史記記載:孝公十九年,天子緻伯。周顯王冊封秦君為方伯,正式承認其霸主地位。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立,是為秦惠文王。這時受商鞅新法“迫害”而被剝奪政治特權的舊貴族一起發難,發起針對商鞅的反攻倒算。秦惠文王為了緩和矛盾,拿出商鞅作替罪羊,車裂商鞅。商鞅雖死,但“秦法未敗”。秦惠文王繼續奉行商鞅變法以來的國策,對外發展。
秦惠文王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苴,秦軍繼續屢敗魏軍,再破三晉伐秦聯軍,又聯韓魏攻打齊楚,大敗義渠國,掌控了對山東諸侯作戰的戰略主動權。
張儀
張儀以連橫的外交策略,遊說入秦。秦惠文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遊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魏國作為三晉之一,在戰國初期首先崛起,曆經文侯、武侯、惠王,強盛一時。終在魏惠王後期開始衰落,桂陵、馬陵之戰,魏國徹底衰落。魏國本是人才濟濟,但前有商鞅不能為魏所用,後有張儀相秦,秦國得以繼續發展,為統一六國奠定堅實基礎。
經曆了孝公、惠文王、武王三代努力,蠶食三晉,席卷荊楚,已初露一統之端倪。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氣絕而亡,無子。諸弟争立,穰侯魏冉欲立惠文王妾芈八子之子公子稷,是為秦昭王。昭王幼,芈八子為太後,穰侯秉政。
戰國秦國形勢圖
範雎,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門客,因被懷疑通齊賣魏,差點被魏國相國魏齊鞭笞緻死,後在鄭安平的幫助下,易名張祿,潛随秦國使者王稽入秦。
範雎
範雎見秦昭王之後,提出了遠交近攻的策略,抨擊穰侯魏冉越過韓國和魏國而進攻齊國的做法。他主張将韓、魏作為秦國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時應該與齊國等保持良好關系。範遂被拜為客卿,之後,他又提醒昭王,秦國的王權太弱,需要加強王權。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廢太後,并将國内四大貴族趕出函谷關外,拜範雎為相。
長平之戰前戰國形勢圖
公元前262年,長平之戰爆發,兩軍對壘三年後,範雎以反間計使趙國啟用無實戰能力的趙括代廉頗為将,使得白起大破趙軍。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以趙括為将,秦昭王秘遣白起為帥,趙括攻秦不克,趙軍糧道被截,反被秦軍所圍46天,趙括戰死,白起先後斬殺趙軍45萬于長平。趙國一蹶不振。曠日持久的長平之戰以趙國的慘敗,秦國的險勝而告終,秦國的最後對手被擊潰,統一天下終成定局。
公元前260年戰國地圖
作為為秦統一六國立下最大戰功的白起、範雎,卻沒有享受到相應的榮耀,長平之戰後,這對将相相繼被秦昭王賜死。
公元前256年,西周公與山東六國相約伐秦,然諸國之軍約期不至,事遂寝。秦聞,大怒。命将伐周。周不能敵,西周公乃盡以所領三十六邑三萬人獻秦,秦受地而歸西周公。不久,周赧王崩,周民東亡,秦取九鼎而歸,秦帝國立。公元前250年,東周公複欲趁喪伐秦,為秦相呂不韋所執歸。秦置之于陽人,周亡,凡立國879年。
秦滅東周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卒,子秦王政立,年十三,尊呂不韋為仲父。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親政。
公元前237年,呂不韋罷相。
自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十年中,命王翦、王贲父子及李信、蒙武等将率軍先後滅亡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一統天下。自号皇帝,是為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秦朝。
秦滅六國形勢圖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多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有“百代猶得秦政法”的說法。
秦統一後全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