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神咒。
唵齒臨。唵部臨。衆佛現金身。
遮羅神。護羅神。念佛千遍。鬼離身。身離床。病離身。一切邪魔化為塵。也有草神陀羅尼。也有鬼神陀羅尼。諸惡鬼神謗不得。奉請十地金剛咒。南無動地金剛。南無出山走水金剛。南無天降四海金剛。南無伏魔金剛。有人念得金剛咒。免了身邊災。
天光地光。晝夜神光。
神佛自至。邪魔消亡。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志心念一卷。如轉金剛經三十萬卷。
又得神明嘉獲。衆神提攜。智慧知天地。有人書寫一本。與人流傳。功德高如須彌山。深如大海。無量功德。永世不踏地獄門。處處能聽達摩耶。娑婆诃。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與衆生 皆共成佛道。
《金剛經》, 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經典,後秦鸠摩羅什譯。般若,梵語,意為智慧;波羅蜜,梵語,意為到彼岸。
以金剛比喻智慧之銳利、頑強、堅固,能斷一切煩惱,故名。此經采用對話體形式,說一切世間事物空幻不實,實相者即是非相;主張認識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即放棄對現實世界的認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證空性,破除一切名相,從而達到不執着于任何一物而體認諸法實相的境地。
《金剛經》是中國禅宗所依據的重要經典之一。
《金剛經》于公元前494年間,成書于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衆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傩所記載。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頌持。20世紀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剛經》,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現存于大英圖書館。
擴展資料:
《金剛經》于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于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衆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傩所記載。
金剛經屬于《大正新修大藏經》中般若部的經典之一,主要講述大乘佛教的空性與慈悲精神。由于該經旨在論述成道境界,即無上正等正覺,在佛教中亦為“不可說境界”,故盡管經文篇幅短小,其文字結構仍然晦澀複雜。
經文中強調“真理”本身的不合邏輯,必須躬親體驗才能感悟,而無法透過文字和簡單邏輯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與禅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剛經》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後的禅宗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影響也随之源遠流長。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鸠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鸠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金剛經心咒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