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李
奧迪在中國尋找電動平台合作夥伴的消息已經人盡皆知了,作為目前汽車行業最大的風口,諾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卻容不下曾經的造車巨頭,這不是市場的悲哀,而是車企的悲哀。
雖然貴為“德系三強”之一,但如今的奧迪顯然沒了曾經的那種影響力,你很難想象曾經高高在上的一線豪華品牌有一天會卑微到拉橫幅告訴消費者自家也有純電新能源車,不是奧迪變得親民了,隻是再不行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真就快把奧迪除名了。
因為根據六月份的銷量數據,奧迪旗下的幾款新能源車銷量可謂十分“慘淡”,其中奧迪A6L PHEV、奧迪Q2L e-tron、奧迪e-tron三款車的銷量均不到三位數,銷量最好的奧迪Q4 e-tron也隻賣出了2351台。就奧迪這幾顆“瓜棗”,估計某想根本都不稀罕去數。
而從曾經家喻戶曉的“豪華品牌”到現在的“雜牌車”,壓力可想而知,所以奧迪尋求與中國競争對手合作也不是不能理解。從BBA相繼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折戟,其實大家也都清楚,“油改電”策略已經糊弄不了消費者了,而新勢力們口中的“純電平台”才是敲門磚。
而奧迪目前并沒有自己專屬的純電平台,奧迪一汽PPE工廠需要2024年年底才能建成投産,想要縮短電動汽車的開發進程,“買買買”肯定是最快的辦法。之前有消息稱奧迪正在與上汽集團就采購電動汽車平台一事進行洽談,目标是上汽集團旗下IM智己品牌的電動汽車平台,涉及三電系統、下車體、智駕系統等智己電動汽車架構,不管最終是誰,至少能解決缺少純電平台的燃眉之急。
相比于奧迪跟誰合作,筆者更關心買個純電平台撐場子,奧迪電車真就能賣得動嗎?
要知道,現在早就過了挂四個圈就有人買的時代,新能源汽車市場不管你是誰,因為大家都沒故事可以講,隻看你有什麼,而這正是奧迪的劣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有點類似于“貼牌”。這是商品市場常見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我下單你生産,然後貼我的品牌”,雖然奧迪并沒有找别人代工,而是采購,但奧迪用國産車的純電平台本質上跟豐田用比亞迪的三電系統一樣,很難讓消費者買單。
這問題其實也很好理解,即便奧迪宣傳“我也有純電平台的新能源車了”,但消費者稍微了解一下也能知道,這不是奧迪自己的純電平台,相當于隻是套了個殼子再挂了個奧迪的車标,那為什麼不去買對應平台的國産車呢?以奧迪豪華品牌的定位,同價位下的國産車豪華感并不差多少,但智能化水平基本上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汽車市場的變革,電動化是上半場,而下半場則是智能化。即便是對于奧迪的車機系統情況不了解,但從大衆汽車車機經常黑屏死機也能預測,其跟國産品牌仍有差距,如果同樣的平台,奧迪和智己的純電車你會選誰,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後者,因為在“有什麼”這方面,奧迪仍處在劣勢。
寫在最後:
整體來看,筆者認為買個純電平台作用有,但并不能完全解決奧迪在電動化領域的窘境,尤其是目前國産新能源品牌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奧迪想要後來居上,從“雜牌車”晉級成為“貼牌車”還遠遠不夠,或許還得在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上提提速,多拿出點“東西”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