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23項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23項

天寶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龍江中段,始建于唐天寶年間(742-756年),故稱“天寶陂”,其壩體長216米,高約3.5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的舊壩,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鹹水利工程。如今依然灌溉着下遊1.9萬畝耕地。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23項

福建省福清天寶陂大壩

龍首渠引洛古灌區位于陝西省渭南市,史載漢武帝時修築,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創“井渠法”,被譽為中國曆史上第一條地下渠,1933年,在龍首渠基礎上修建洛惠渠,發展至今,灌溉農田74.3萬畝。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23項

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

白沙溪三十六堰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是浙江省現存最古老的堰壩引水灌溉工程,東漢時期首築白沙堰,百餘年間陸續建成了橫跨45公裡,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目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着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達27.8萬畝。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23項

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

桑園圍始建于北宋,地跨佛山市南海、順德兩區,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圍而成,曆史上因種植大片桑樹而得名,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基圍水利工程,圍堤全長64.84公裡,圍内土地面積265.4平方公裡,農田灌溉面積6.2萬畝。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達23項

廣東省佛山桑園圍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水利建設的國家之一,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随和支撐中華文明的曆史發展。中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産幾乎涵蓋了灌溉工程的所有類型,灌溉工程遺産是中華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保護灌溉工程遺産體系、挖掘傳承區域特色水利曆史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産都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經典範例,中國将以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的申報與可持續保護利用為契機,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現中國灌溉曆史文化,研究總結其科學技術、文化價值及管理經驗,對助推鄉村振興、生态文明建設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