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第12章 神經系統總論

神經系統( )由位于顱腔内的腦、椎管内的脊髓以及與之相連并遍布全身的周圍神經組成,在人體各系統中處于主導地位。神經系統調節和控制全身各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人體本身成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

一、神經系統的區分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

活動方式:反射

結構基礎:反射弧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三、神經系統常用術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第13章 中樞神經系統

第1節 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與腦相連,下端平第1腰椎下緣(新生兒平第3腰椎)。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間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外形:前後略扁的細長圓柱狀,有兩個膨大:頸膨大C5-T1、腰骶膨大L2-S3)。脊髓圓錐、終絲。前正中裂、後正中溝、前外側溝、後外側溝

分段:脊髓的兩側連有31對脊神經,每對脊神經所連的一段脊髓,稱為一個脊髓節段。共有31 個脊髓階段:頸8對,胸12對,腰5對,骶5對和尾1對。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脊髓的内部結構

由灰質和白質構成。中央管

(一)灰質:圍繞中央管呈蝶形。

前角(運動):α—支配骨骼肌運動;γ—維持肌張力

後角(感覺):

側角:中間外側核(T1-L3,交感神經元胞體)、骶副交感核(S2-4)。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白質:前索、側索、後索

1、上行纖維束:

(1)薄束和楔束:傳導軀幹和四肢意識性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的沖動。

薄束:内側,傳導來自下半身的沖動。

楔束:傳導來自上半身的沖動。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脊髓丘腦束:傳導軀幹、四肢的痛覺、溫度覺、觸覺和壓覺的沖動。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下行纖維束:

(1)皮質脊髓前束和皮質脊髓側束:将大腦皮質的神經沖動傳至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管理骨骼肌的随意運動。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紅核脊髓束:協調肌群間的運動。

三、脊髓的功能

1、傳導功能:腦與軀幹、四肢感受器和效應器聯系的樞紐。

2、反射功能:機體一些反射的低級中樞

第2節 腦

腦位于顱腔内,包括腦幹、間腦、小腦和端腦四部分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一、腦幹:自下而上由延髓、腦橋和中腦三部分組成。

(一)腦幹的外形:

1、腹側面:

延髓:前正中裂、椎體、椎體交叉、4對神經(舌下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

腦橋:延髓腦橋溝、4對神經根(三叉、面、展、前庭蝸神經根)、基底溝、小腦中腳

中腦:大腦腳、腦間窩、動眼神經根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背側面:

延髓:薄束結節(薄束核)、楔束結節(楔束核)

腦橋:菱形窩——第四腦室底(第四腦室脈絡叢→腦脊液)

中腦:上丘(視覺反射中樞)、下丘(聽覺反射中樞)、滑車神經根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腦幹的内部結構:灰質、白質和網狀結構

1、灰質:腦幹灰質分散成團塊,稱神經核。

(1)腦神經核:腦神經運動核、腦神經感覺核

(2)傳導中繼核:薄束核、楔束核、黑質、紅核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白質:

(1)上行纖維束:内側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側丘系

(2)下行纖維束:椎體束(皮質核束、皮質脊髓束)

3、網狀結構:在腦幹中央,起聯系作用。

(三)腦幹的功能:

1、傳導功能:聯系大腦皮質與小腦、脊髓

2、反射功能:呼吸中樞、心血管活動中樞(延髓)、角膜反射中樞(腦橋)、瞳孔對光反射(中腦)

3、網狀結構的功能:參與軀體運動的調節、維持大腦皮質覺醒等功能。

二、小腦

(一)小腦的位置和外形:

1、位置:位于顱後窩,腦橋和延髓的後上方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外形:小腦蚓、小腦半球、小腦扁桃體,原小腦、舊小腦、新小腦

小腦扁桃體(顱内高壓→枕骨大孔→壓迫延髓→枕骨大孔疝或小腦扁桃體疝)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小腦的分葉

(三)小腦的内部結構

(四)小腦的功能:參與軀體運動調節。運動調節中樞,接受大腦、腦幹和脊髓的有關運動信息,傳出纖維與各運動中樞有關。

(1)原小腦:維持身體平衡——步态蹒跚

(2)舊小腦:調節肌張力

(3)新小腦:協調随意運動。小腦共濟失調(跨越步态,指鼻試驗陽性)

第四腦室:位于延髓、腦橋、小腦之間的空腔。

三、間腦

位于中腦和端腦之間,分為背側丘腦、下丘腦、上丘腦、底丘腦和後丘腦5部分。

(一)背側丘腦(丘腦):被“Y”形白質内髓闆分成前核群、内側核、外側核群三部分。

(外側核群)腹後核←内側丘系、脊髓丘系(感覺傳導通路的中繼站)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二)後丘腦:内側膝狀體(聽覺沖動傳導通路的中繼站)、

外側膝狀體(視覺沖動傳導通路的中繼站)

(三)下丘腦:在背側丘腦下方,視交叉、灰結節、乳頭體、漏鬥、垂體、視上核、室旁核(分泌血管升壓素和催産素)

下丘腦功能:

①調節内髒活動;

②分泌加壓素和催産素;

③調節體溫、攝食、生殖和水鹽平衡;

④參與情緒的行為調節等。

(四)上丘腦

(五)底丘腦

(六)第三腦室

第三腦室:位于兩側背側丘腦和下丘腦之間的狹窄腔隙。

前借室間孔通端腦左右側腦室,後借中腦水管與第四腦室相通。

四、端腦

被大腦縱列分為左右兩側大腦半球。

(一)大腦半球的外形:左右大腦半球,有上外側面、内側面、下面。

1、三條溝:外側溝、中央溝、頂枕溝

五個葉:額葉、頂葉、颞葉、枕葉、島葉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2、重要的溝回:

(1)上外側面:

1)額葉:中央前溝、中央前回、額(上、下)溝、額(上、中、下)回

2)頂葉:中央後溝、中央後回、緣上回、角回

3)颞葉:颞上溝、颞上回、颞橫回(聽覺中樞)

(2)内側面:胼胝體、扣帶回、中央旁小葉、距狀溝、側副溝、海馬旁回、鈎(嗅覺中樞)

邊緣葉:包括海馬旁回、扣帶回、鈎。

邊緣系統:邊緣葉及其鄰近的皮質和皮質下結構。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3)下面:嗅球、嗅束

(二)大腦半球的内部結構:皮質、髓質、基底核、側腦室

側腦室:位于兩側大腦半球内的腔隙,借前角的左右室間孔通第三腦室。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1、大腦皮質及其功能定位:

(1)軀體運動區: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葉前部(對側半身的骨骼肌運動)

(2)軀體感覺區:中央後回和中央旁小葉後部(對側半身感覺傳導)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3)視區:距狀溝兩側的皮質

(4)聽區:颞橫回(每側聽區接受雙側)

(5)語言區:

①說話中樞(運動性語言中樞):額下回後部;

②聽話中樞(聽覺性語言中樞):颞上回後部;

③書寫中樞:額中回後部

④閱讀中樞(視覺性語言中樞):角回

2、基底核:紋狀體(豆狀核、尾狀核)、杏仁體

(1)豆狀核:包括蒼白球、(舊紋狀體)、殼

(2)尾狀核:殼+尾狀核=新紋狀體

(3)杏仁體:與内髒活動、行為和内分泌有關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解剖學-神經系統(總論、中樞)

3、大腦髓質:

(1)聯絡纖維

(2)連合纖維

胼胝體:聯合纖維:連結左、右大腦半球的纖維

(3)投射纖維

内囊:出入大腦的投射纖維,在經過背側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時,集中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