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神經肌肉病】抗髓鞘相關糖蛋白抗體的檢測及相關周圍神經病研究

文章來源: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51(12) : 955-960

作者:錢敏 陳琳 趙玉英 李劍 任海濤 管宇宙 邸茜 王亞靜 關鴻志 崔麗英

摘要

目的

研究抗髓鞘相關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抗體相關周圍神經病的臨床及電生理特點、抗體檢測方法以及治療和預後,以提高對該病的認識。

方法

總結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北京協和醫院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共6例抗MAG抗體陽性的IgM型單克隆丙種球蛋白血症相關周圍神經病患者病例資料,對其臨床特點、電生理特征、輔助檢查結果包括抗MAG抗體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并随訪其治療和預後。

結果

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發病年齡50~77歲,病程3個月~6年。6例均以肢體遠端麻木起病,漸發展至肢體近端受累,其中3例出現運動受累(肢體肌力Ⅲ~Ⅳ級)。5例出現行走不穩,雙足踩棉感,1例伴下肢遠端過電樣疼痛。5例出現四肢腱反射減低,6例均有長手套、襪套樣深淺感覺減退。5例患者行腰椎穿刺,腦脊液蛋白0.75~1.33 g/L。6例患者均發現血清單克隆蛋白,其中4例為IgM κ型,2例為IgG κ和IgM κ雙克隆型。原發血液病診斷:4例診斷為意義未明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2例診斷為巨球蛋白血症。6例患者均行肌電圖檢測,提示四肢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脫髓鞘損害,感覺神經損害為主,下肢重;2例針極肌電圖可見自發電位,運動單位時限增寬、波幅增高,主動收縮募集減少,提示繼發慢性軸索損害。6例均行基于轉染細胞和動物周圍神經組織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測抗MAG-IgM抗體,結果均陽性。4例在确診前給予激素以及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症狀仍逐漸進展。确診後3例行RCD(利妥昔單抗 地塞米松 環磷酰胺)化療,1例好轉[治療前/後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為3/2分,随診3年],1例平穩(治療前/後mRS評分為2/2分,随診2年),1例随診中;1例給予利妥昔單抗治療,病情好轉(治療前/後mRS評分為3/1分,随診1年)。

結論

抗MAG抗體相關周圍神經病臨床表現為緩慢進展的遠端對稱性周圍神經病,感覺受累為主,可合并運動受累,電生理符合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其M蛋白類型多為IgM κ型,間接免疫熒光檢測血清抗MAG-IgM抗體陽性對于診斷可提供幫助,RCD化療可改善周圍神經症狀。

髓鞘相關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MAG)是相對分子質量為100 000的糖蛋白,存在于軸周形成髓鞘的施萬細胞膜、施-蘭切迹和内外軸索系膜,是維持髓鞘及軸索結構和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抗MAG抗體相關周圍神經病(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associated neuropathies,MAG-PN)由MAG-IgM在髓鞘沉積所緻,屬于免疫介導周圍神經病,見于IgM型的單克隆丙種球蛋白血症相關周圍神經病,典型臨床表現為中老年起病,緩慢進展的深感覺障礙突出的周圍神經病,或表現為以感覺障礙為主的感覺運動性周圍神經病,肢體無力和感覺障礙對稱分布,符合長度依賴性特點,電生理檢查提示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典型病理改變是單克隆IgM在髓鞘的沉積以及電鏡下的髓鞘間隙增寬[1,2,3,4]。我們總結6例确診MAG-PN患者,分析其臨床、電生理特點以及治療和随診,并複習相關文獻,以增加對該病的認識。 資料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

2014年4月至2018年2月北京協和醫院(5例)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1例)共收治6例IgM型單克隆丙種球蛋白血症相關周圍神經病患者。入組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1)周圍神經病的臨床表現、體征以及電生理改變;(2)血/尿免疫固定電泳或血/尿輕鍊明确IgM型單克隆丙種球蛋白存在;(3)均行詳細體檢、病史詢問以及實驗室全面檢查排除其他原因導緻的周圍神經病,包括酒精、藥物、代謝、感染、中毒等病因。所有病例均否認陽性家族史,父母非近親結婚。

二、研究方法

1.臨床評估:

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基線評價,包括全身體檢、神經科體檢、血常規、肝腎功能、血清蛋白電泳、血清免疫固定電泳、尿免疫固定電泳、血清遊離輕鍊、抗神經節苷酯抗體(GM1、GQ1b、GD1b IgG IgM)、腰椎穿刺、骨穿刺、骨髓活體組織檢查(活檢)、胸腹盆CT、骨骼X線等。

2.肌電圖檢測:

所有患者均行常規肌電圖檢測。神經傳導測定神經包括正中神經、尺神經、胫後神經和腓總神經,測定電生理參數包括感覺傳導速度、感覺神經動作電位的波幅、運動末端潛伏期以及複合肌肉動作電位波幅。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針極肌電圖檢測。

3.抗MAG-IgM檢測:

6例患者均行抗MAG-IgM檢測。應用猴腓腸神經/MAG試劑盒(歐蒙醫學實驗診斷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檢測MAG-IgM。猴腓腸神經新鮮分離後,液氮冷凍、切片,貼于經化學活化的基質載片上,作為腓腸神經間接免疫熒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IFA)檢測的基質。細胞IIFA則以穩定共轉染人類MAG亞型1前體肽段和半乳糖基木糖基蛋白-3-β-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1(galactosylgalactosylxylosyl protein 3-beta-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的HEK293細胞作為檢測基質,野生型HEK293細胞作為陰性對照基質。IIFA具體操作步驟參照說明書。對2例患者行ELISA法測MAG抗體滴度。

結果

一、臨床特點及部分檢測結果

6例患者臨床特點見表1,部分檢測結果見表2。

二、MAG抗體檢測結果

本組6例患者以猴腓腸神經作為基質以及轉染細胞作為基質進行IIFA檢測MAG-IgM,結果均為陽性(圖1)。

圖1血清抗髓鞘相關糖蛋白抗體(IgM)檢測結果。A:間接免疫熒光法,基于組織的檢測(TBA,猴腓腸神經組織):陰性對照。B:患者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測(TBA):熒光主要分布于周圍神經的髓鞘部分,圍繞軸索,呈甜甜圈樣分布。C:患者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測(轉染細胞):陽性樣本 × 100

Figure 1 Serum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for anti-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antibody from patient and control

三、治療與轉歸

6例患者的治療和轉歸詳見表3。

四、部分患者病曆摘要

例1,男性,56歲,以'肢體麻木4年'為主訴入院。4年前出現雙側手足遠端麻木,伴蟻走感,無疼痛、肢體無力,日常生活不受限,麻木範圍逐漸緩慢向近端擴大,并出現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穩。入院體檢:四肢肌力Ⅴ級,膝腱、跟腱反射減弱,四肢遠端針刺覺、音叉振動覺減退。輔助檢查:多次查血免疫球蛋白:IgM 3.82~7.22 g/L(正常值:0.4~2.3 g/L),血清免疫固定電泳:單克隆IgM κ陽性;血清蛋白電泳:M蛋白1.7~3.30 g/L,骨髓塗片:成熟漿細胞1%。腰椎穿刺:腦脊液蛋白0.85 g/L,常規、細胞學未見異常;血及腦脊液抗神經節苷酯抗體(GM1、GQ1b、GD1b IgG IgM)陰性。MAG抗體滴度206 430 BU(正常值<2 000 BU,ELISA)。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檢查提示上下肢感覺運動神經遠端潛伏期延長,傳導速度減慢,針極肌電圖可見自發電位,運動單位時限增寬、波幅增高,主動收縮募集減少,提示脫髓鞘繼發慢性軸索損害。診斷:MUGS,MAG-PN。2016年給予RCD方案化療。2018年随診患者,雙下肢踩棉感減輕,行走較前好轉,複查M蛋白陰性。

例3,男性,60歲,反複雙眼視力下降、肢體麻木無力20年,影像學提示多發顱内以及脊髓病變,确診多發性硬化,間斷激素治療,無明顯後遺症。6年前出現雙下肢麻木、發涼、行走不穩、走路踩棉感;5年前漸出現足尖行走不能;4年前出現雙手腕以下麻木;曾多次影像學檢查提示頸段、胸段脊髓多處新發病竈,考慮多發性硬化複發,予以激素沖擊治療,症狀部分緩解,手足麻木緩解不滿意,并逐漸向近端發展。體檢:雙上肢肌力Ⅴ級,上肢腱反射減弱;雙下肢肌力Ⅲ~Ⅳ級,雙膝腱反射亢進,雙跟腱反射減弱,雙側巴賓斯基征( )。T10平面以下痛覺減退,左側明顯,雙膝以下音叉振動覺、針刺覺明顯減退。2017年血免疫固定電泳及重輕鍊分析:IgG和IgM κ型M蛋白陽性,血清蛋白電泳:M蛋白26.4 g/L;尿:F-κ( ),尿M蛋白( ),血管内皮細胞生長因子正常;腦脊液蛋白0.81 g/L;寡克隆區帶5項:腦脊液IgG寡克隆區帶( ),血清IgG寡克隆區帶( ),腦脊液特異IgG寡克隆區帶(-),血和腦脊液可見M蛋白;血及腦脊液GM1抗體陰性。骨髓塗片:漿細胞2%~3%,增生活躍,未見異常細胞。肌電圖神經傳導檢查提示四肢感覺運動周圍神經病,脫髓鞘為主。診斷:MGUS,MAG-PN,多發性硬化。未給予特殊治療,随診中。

讨論

本組6例患者,例1、2、4、5和6均表現為深感覺障礙為主的周圍神經病,其中例2和5伴運動受累;所有病例電生理檢查均提示四肢多發性周圍神經病,以脫髓鞘損害為主,或繼發軸索損害。例3有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竈,懷疑多發性硬化病史多年,之後出現感覺運動性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考慮MAG-PN與副蛋白血症相關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同時存在。MGUS合并脊髓病變曾有報告[5],而抗MAG抗體與脊髓病變關系尚不明确。6例患者均行基于轉染細胞和動物周圍神經組織的IFFA檢測血清抗MAG-IgM抗體陽性,故MAG-PN診斷明确;例1、2同時行ELISA測MAG-IgM抗體滴度明顯升高。

1982年Trapp和Quarles[6]對兔周圍神經進行MAG标記的免疫電鏡觀察,發現MAG存在于軸周形成髓鞘的施萬細胞膜、施-蘭切迹和内外軸索系膜;認為MAG是維持髓鞘結構和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同時在軸索與髓鞘的相互關系中發揮作用。1985年Mendell等[7]對MAG-PN患者的周圍神經進行抗MAG染色,發現MAG-IgM抗體的沉積部位與上述MAG分布部位一緻,而在髓鞘緻密部并無表達,這也是MAG之所以稱為髓鞘相關糖蛋白的原因。抗MAG-IgM抗體的沉積可以導緻周圍神經病變。多項研究總結了MAG-PN患者的腓腸神經活檢結果,發現有髓神經纖維丢失,髓鞘變薄,部分病例可見施萬細胞增生伴'洋蔥球'形成,個别病例合并軸索變性;對腓腸神經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髓鞘有IgM和補體沉積,電鏡觀察發現髓鞘闆層增寬,認為這是MAG-PN相對特異的病理改變[1,2,3,4]。2008年意大利的Nobile-Orazio等[8]比較了血IgM型單克隆球蛋白陽性伴或不伴有周圍神經病的患者,在合并周圍神經病的患者中45%抗MAG-IgM抗體陽性,不伴有周圍神經病的患者中僅8%陽性,進一步證明了抗MAG抗體與周圍神經病的相關性。

抗MAG抗體幾乎均出現在IgM型M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包括MUGS和WM[9,10]。本組6例患者中,4例診斷為IgM型MGUS,2例診斷為WM。IgM-MGUS和WM患者中均可出現周圍神經病,具體發病機制則有所不同。在MGUS中,MAG抗體相關的周圍神經損害是最常見的緻病機制,約占44%~50%,而在WM-PN中,其周圍神經損害的機制更加多樣[9,10,11]。2011年Klein等[9]分析了30例WM和73例MGUS合并周圍神經病患者。他們發現,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在MGUS中(62%)比WM(27%)更常見,IgM-MUGS相關周圍神經病患者中約50%合并抗MAG抗體,與Levine等[10]和Niermeijer等[11]的研究比例接近(43%);而WM-PN中,抗MAG抗體陽性比例低(20%)。他們認為WM-PN的發病機制包括腫瘤細胞直接浸潤、繼發澱粉樣變以及一些未知抗原導緻的免疫反應等,而抗MAG抗體隻是其中一種緻病機制。Sakamoto等[12]的研究中,僅有2例(5.6%)MAG-IgM陽性患者中單克隆免疫球蛋白陰性,而其中1例随診後發現M蛋白。他們認為,抗MAG抗體的出現可能早于M蛋白,對于M蛋白陰性者,應定期進行M蛋白檢測。

本組例1、2、5和6的單克隆蛋白是IgM κ型,例3和4為雙克隆蛋白,同時有IgG和IgM κ型。雙克隆蛋白并不常見,西班牙的研究結果顯示,1 626例異常球蛋白血症中,僅47例(2.89%)為異常雙克隆,最常見于異常雙克隆丙種球蛋白血症(biclonal gammopathie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BGUS),其次為WM等淋巴增殖性疾病。雙克隆蛋白或者單克隆蛋白轉換為血液系統惡性疾病比例并無差異,且随病情進展,雙克隆的某一克隆成分或者雙克隆成分會自行消失。在WM中,最常見為IgM κ和IgM λ雙克隆[13]。2015年Talamo等[14]分析37例IgM-MGUS患者,其中κ型26例,λ型19例,雙克隆1例(IgM κ IgM λ)。6例MAG陽性患者中,僅1例為IgM λ,其餘均為κ型。以上研究提示MAG陽性患者中,κ型單克隆蛋白更常見,與我們的病例一緻。

本組6例患者均因周圍神經症狀而首診于神經内科,因其慢性病程以及電生理提示脫髓鞘性周圍神經損害,例1、2和5病程中均曾診斷慢性炎性脫髓鞘性神經根神經病并給予相應治療,因治療效果欠佳而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明确MAG-PN。提示我們對于獲得性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患者應充分考慮到MAG-PN可能,應完善血清蛋白電泳、血尿免疫固定電泳、遊離輕鍊等檢查。Niermeijer等[11]的63例MAG陽性的IgM-MGUS合并周圍神經病患者中,電生理符合脫髓鞘性改變的58例,其餘5例雖然達不到脫髓鞘标準,但也有遠端潛伏期延長。2015年Campagnolo等[15]觀察19例MAG-PN患者,4例診斷為WM,15例診斷為IgM-MGUS;均表現為脫髓鞘性周圍神經病。Isoardo等[16]進行相關研究比較CIDP和MAG-PN電生理的不同,他們認為純感覺受累、正中神經和尺神經遠端潛伏期指數降低以及下肢M波消失更支持MAG-PN。

IgM-MGUS和WM患者中出現抗MAG抗體說明有免疫機制參與發病,而利妥昔單抗治療可降低單克隆B細胞數量并且清除抗體,已越來越多地用于MAG-PN的治療。2015年Kawagashira等[17]對7例MAG-PN患者行利妥昔單抗治療,4例症狀獲得改善,但對于軸索損害嚴重的患者治療效果欠佳。Niermeijer等[11]回顧總結140例IgM-MGUS合并周圍神經病的患者,認為年齡大于60歲是導緻病情進展的危險因素,而與M蛋白含量并沒有直接相關。本組例1、2和6行利妥昔單抗治療,肢體麻木等症狀均有緩慢恢複。例4已開始RCD方案治療,随診中。本組病例數少,需要積累更多病例以及更長期随診來觀察療效。

M蛋白血症在人群中的患病率很高,最常見的是IgM型,其次是IgG和IgA型,随年齡增長,患病率也随之增加。當M蛋白陽性的患者出現周圍神經病變時,應仔細尋找全身受累的證據,如果可以滿足澱粉樣變、POEMS綜合征或者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淋巴瘤的診斷,此時對于周圍神經病的病因判斷并無太多異議,可以開始原發血液病的治療。但在其他M蛋白血症中,尤其是MGUS中,M蛋白與周圍神經病的相關性需要通過進一步檢查确認。例如進行抗MAG抗體檢測。本組例1、2在明确MAG抗體陽性前,均于神經科按照CIDP治療而效果欠佳,直至明确抗MAG抗體陽性方開始血液科的專科化療,病情得以控制。可見,對于IgM型的副蛋白血症相關周圍神經病,進行血清抗MAG抗體檢測是必要的。而基于轉染細胞和動物周圍神經組織的間接免疫熒光檢測,也将為診斷自身抗體介導的周圍神經病提供血清學證據。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