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楊天學,生于甲午,荷月,職業于中醫工作 46 年, 生長在具有花燈之鄉的骠川壩子——楚雄市子午鎮以口誇村,該村由于曆史悠久,風光旖旎,曾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楊天學自小受傳統文化熏陶, 在父輩的教導下,十一歲拜師學藝,學習花燈演唱,并在家鄉的古戲台上登台表演,五十餘年對傳統文化不棄不舍,在搞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下鄉時間,拜師訪友,調查民間傳統文化,向花燈老藝人學習,曾先後創作、挖掘、整理花燈小戲作品二百餘件,編著出版了《歲月的天空“以口誇紀事”》、《骠川花燈荟萃》(卷一、卷二 )、《骠川花燈紀事》、《骠川花燈優秀劇目選》等多部非遺叢書。2014年8月組織成立了骠川花燈傳承協會,2019年組建了“紅扇子”政策宣講志願服務隊。他立足子午“骠川花燈”底蘊深厚、基礎廣泛、品牌響亮的資源優勢,巧借花燈小戲、歌舞等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搭台子、寫劇本、抓隊伍、傳思想”四部曲,以活動室、火塘邊、農家小院、等活動場地,搭建鄉村舞台,在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傳黨的理論方針,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2010年5月,他被楚雄州人民政府命名為全州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進入新時代,他積極創作鄉村振興題材花燈劇本《出彩鄉村》《春遊骠川》《幸福子午跟黨走》組建紅扇子宣講隊在全鎮宣講演出。從尊重曆史,強調古樸,新不破舊,舊不拒新,注重古村落原生态風貌的保護,傳承古村落曆史脈絡,留得住青山綠水,田園風光,文化振興,塑好形,鑄好魂,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在楊天學的倡導下,以口誇村太平燈社一大批清代戲劇服裝,得到了保護,陳列在村史館。楊天學系中國西部散文家學會會員,雲南省曲協會員,楚雄州作家協會會員,楚雄市劇協會員,楚雄州書法家協會會員, 現為子午鎮骠川花燈傳承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坐落在雲南楚雄鹿城之南約二十餘公裡處的以口誇村,是骠川壩子一個古老村落。這裡交通方便,土地肥沃,人傑地靈,有楚雄“糧煙之鄉”、“花燈窩子”之稱,居住着勤勞善良的七楊、二李、一何、一張四個姓氏,共347戶1466人。以口誇村民風淳樸,自明清以來,在花燈戲曲、曆史文化、佛教文化諸多方面享有盛名,具有厚重的民族民間文化積澱和彜漢文化交融傳承内涵,大批諸如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彜族向天墳”,州級珍稀植物“千年黃楝茶樹”,明清古墓群,楊氏24代家譜,清代古照壁戲曲壁畫,乾隆年間遺留至今的祭天神壇和米西山神廟和米西老爺石刻雕像,明清建造的何氏宗祠、李氏宗祠,明清年間制作的楊氏祖公萬歲牌,明朝年間木雕格子門窗,還有明清戲劇演唱的服裝道具和古樂器,明清“洞經社”手抄經書和明清江南徽派建築風格的古民宅等地方民族民俗文化載體,增強了這塊土地廣博多彩的曆史文化厚重感。

全村大小巷口為青石闆古道鋪就,錯落有緻,古民宅花大門雕刻精細,鬥拱翹壁,氣勢宏偉,十分壯觀,更神奇的是該村還遺留下傳說中三塊半徑2米左右的“仙人背石”(制造年代無從可考)的石碾坨。歲月更替的曆史長河中,走進古村,會給人一種神奇有趣的感覺,讓人身心得到放松。以口誇村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幢四合院、每一個古建築都有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每個傳說背後都有個閃光的民族文化精神藝術情結,為我們留下了一大批極有價值的曆史民族文化遺産。

為弘揚傳承悠遠渾厚的民族曆史文化内涵,2007年春節,楚雄市文體局和市彜族文化傳習所撥出經費,組織整理了該村的中國彜族土主崇拜習俗和祭土主廟會原生态展演,引起許多中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和好評,對彜族祭土主原生态展演具有的厚重曆史文化内涵和學術研究價值予以高度肯定。随後,在專家學者論證基礎上,當地文化部門為該村申報了“曆史文化古村”項目。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楚雄建州50年來,勤勞善良的以口誇村村民耕耘開墾着這片生養他們的土地,對這片土地充滿着深厚感情,特别是黨的三中全會後,村民們對先輩留下的文化遺産倍加珍惜和愛護,“保護傳承曆史文化”意識深入人心,全村呈現人人動手、動腦保護“傳承曆史文化”的良好氛圍,并将保護“傳承曆史文化”寫入《村規民約》,齊心協力把古村建設成具有民族曆史文化景觀的美好和諧新農村。

楊天學酷愛地方民族文化,多年懷着深厚真摯的民族感情,利用工作之餘走村串寨跋山涉水訪古尋宗,飽含激情搜集、整理、創作出《歲月的天空——“以口誇”紀事》一書,為傳承發展繁榮多彩的民族文化做了件大好事大實事。

第一部 以口誇拾趣

鹿城之南的子午、東華骠川壩子,即一馬平川之意。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把骠川壩子比喻成老壽星手中的龍頭拐杖上懸挂着的那隻金葫蘆,而午街子松樹地,東華與子午交界處連綿起伏的山脈就是這隻金葫蘆腰間系着的紅飄帶,将兩塊盆地(大骠子午和小骠東華)巧妙地連接起來,而這個金葫蘆又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崇山峻嶺之中,廣袤的田野上,紅綠相間,碧波萬頃,四周山岡上萬畝雲南松碧綠如蔥,星羅棋布的古村落就像這顆明珠上鑲嵌的一顆顆綠寶石,風情萬種,風光無限,在我的想象中骠川壩子更像一位慈祥善良的母親,敞開胸懷,用甘甜的乳汁養育着骠川兒女,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勤勞善良的骠川人民,在這裡繁衍生息,在這裡耕耘,在這裡收獲。

南诏時期,這裡是東彜烏蠻三十七部落之一的白鹿部活動中心,茶馬古道從這裡延伸,彜族英雄孟獲(大王)曾在這裡操兵演将,抵禦倭寇入侵,保護着彜人部落的平安。這裡是十月太陽曆法的發源地,也是“土主文化”的發源地。大骠小骠由兩塊山間盆地組成,四周群山拱圍,良田萬頃,水渠河流縱橫交錯,古村落星羅棋布,紫氣萬千,是一塊彜族先民開辟、生息繁衍的聖地,是彜、漢、白、苗民族居住的樂土,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文化糧倉”。明代楚地多屯軍,洪武年間多數漢民族從中原遷徙至此,與當地少數民族之間逐步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千百年來,各族人民共同開發着這塊神奇而美麗的紅土地,發展經濟,自強不息。千百年漫長的歲月彜漢文化交融,創造了神奇的“骠川文化”,而這裡的民風民俗便是“骠川文化”現象中最有特點的部分……

骠川子午壩子,良田萬頃,河流水渠縱橫交錯,古老民居星羅棋布,是楚雄彜族先民生息繁衍的熱土之一,曾是彜、漢、白、苗等民族拓荒屯墾居住的樂園,曆史更叠,滄桑巨變,現一躍發展成為“骠川熟,楚雄足”的“魚米之鄉,文化糧倉”。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南诏時期,這裡就是東烏蠻三十七部落之一的白鹿部活動的中心。明初大量的漢人移民遷徙境内,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逐漸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千百年來,當地各族人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創造了特色鮮明、個性獨特的多元文化。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60多年中,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曆了一系列經濟、社會變革,轄區内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骠川子午壩子的各族群衆,在長期的生産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風尚,享有“糧煙基地”、“南安八景”、“花燈之鄉”的美譽。以“以口彜族向天墳”為代表的土主文化,“碌摩神石”為代表的土主文化,以“南安古鎮”為代表的地域文化,以王家、楊家、周姓、段家、李家祠堂為代表的宗祠文化以及古木建築、雕刻繪畫等,無不折射出骠川壩子的古老與滄桑。子午古戲花燈、南安古老花燈、多元曆史文化名村以口誇花燈等15支民間花燈星羅棋布壩子間,唱花燈、彈洞經、耍龍舞獅、騎小紅馬,衆多的民風民俗活動使人流連忘返,優美的骠川小調脍炙人口,美麗的傳說故事令人神往。骠川壩子,男女老少,會走路就會舞蹈,會說話就能歌唱,骠川壩子是歌舞的海洋,花燈的世界。

2010年末歲首,骠川法邑村伴随新農村小康建設的推進湧現出一支由30個人從小就愛唱愛跳的而自發組織的民間彜族歌舞隊,她(他)們義務為村民,為老人做高壽登門祝壽演出30多場次。2011年彜歌隊發展為52人,今年農曆6月24火把節慶典法邑民間彜族歌舞隊參與演出受到好評,11月3日組團到漂白凹演出,11月15日,楚雄市民族民間藝術團大骠法邑挂牌成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在這裡凸顯出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形成了獨特的“骠川文化”現象。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民族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源泉,是各族人民物質與文化創造的積累,積澱着各個曆史時期的社會文明。保護民族文化就是保存人類文明,保護曆史,留住人類創造的奇迹。

骠川“年俗”

“過年”在我童年的記憶裡,好似一壇味道厚重的陳年老窖,成了我人生中抹不去的記憶。童年的記憶裡,一旦過年,總是可以吃上幾餐飽飯,吃上幾頓讓嘴角上冒出油珠的大肥肉,臘月間,母親又精巧地給我那件小棉衣上加縫補上一層藍士林布外套。除夕夜,吃完年夜飯,父親笑眯眯喚着我的乳名,給我遞上幾張印着女拖拉機手耕田的一元一張的新鈔票,稱為“壓歲錢”。過年,總是一件又好吃又好玩的美事。臘月間我和小夥伴們早早地又到廟山頭采回青松毛,還要去挖些白泥漿,把一年來被煙熏得發黃的老牆粉刷一新,還要砍“天地樹”,等着盼着過大年。

骠川年俗獨具風格,如今過年年味更是十足。農曆冬月初,當你驅車駛進距鹿城約十餘公裡處的“魚米之鄉”、“文化糧倉”的骠川壩子,到處可見宰殺年豬的場面,美麗富饒的骠川壩子已經拉開了“過年”的帷幕,街市上熱鬧非凡,穿戴着各類民族服裝的鄉民們興高采烈地采購年貨。骠川村頭巷尾停滿小轎車、小汽車、摩托車,他們是從城裡來吃年豬飯的城市上班族,他們是來體驗一把遠離城市喧嚣,返璞歸真的感覺,與家鄉父老共度佳節,提前向家鄉父老、親朋好友拜早年。這些年托黨的好政策的福,家鄉過年,年味十足,可謂“衣食足,禮儀興”,小康生活天天都像過年。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冬月,整個骠川壩子你來我往,到處是吃“年豬飯”的場面,現在每個自然村基本上修通了水泥路,通上了公交車,出行方便,今年請你來吃年豬飯,打個電話邀約就行。豐厚獨特的骠川土八碗獨具特色,夾砂肉、紅燒肉、百合圓子肉、千張肉、酥肉、紅燒排骨,最具特色的要數護心血炒肉,這道菜可算得上骠川專利菜,換個地方你是吃不到的。朋友,你不凡抽個時間來品嘗一下我們這道骠川專利菜,體驗一把濃濃的鄉情和多姿多彩的“年俗”,不來你會後悔一輩子的。冬月忙完了吃“年豬飯”。進入臘月,整個骠川壩子各村文藝演出隊的鑼鼓已經響了,據不完全統計,小骠有朵基、普魯、上棚門、蓮華演出隊、紅牆民族演出隊,大骠有以口、子午街、茨龍美、兆吉村、此苴、莫苴舊、羅隻碑、胡家村、袁家、曙光、法邑、雲龍、楊究村演出隊、打苴民族演出隊等二十餘家演出隊,這些演出隊各有千秋,成立年代多達幾百年,成為楚雄花燈演唱的中堅力量,他們為家鄉父老準備了一道春節的精神文化大餐。每年的春節文藝演出活動已被列為當地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哪個演出隊如果發生停演,村委會主任是要向黨委政府負責的。每年,鎮上都要舉行一次文藝彙演,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每個演出隊一至兩千元的獎勵。除夕夜,家家戶戶貼春聯,拜祖先。整個壩子沉浸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吃完豐盛的年夜飯,全家人坐在沙發上看“春晚”,每年春晚節目中,普遍最受關注的是趙本山和範偉的鄉土氣息濃濃的表演和宋祖英甜甜的歌聲和反映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體裁的戲曲作品。除夕夜鐘聲響過,家家戶戶放禮花、鳴爆竹,然後封财門。人喜了,骠川醉了,夢甜了。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年初一,開财門,詠一段吉利詞:财門财門大大開,金銀财寶滾進來,瘟災邪氣滾出去。天上财掉下來,地上财長出來。然後開财門,各家青壯年小夥挑着水桶去有天然水的井中挑水,俗稱“請龍”,手裡捧着三炷香,三份黃紙到龍王牌位面前典禮膜拜,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天時地利人和,之後将一挑清泉挑回家。然後是煮糯齋吃,吃糯齋的習俗來源于原始宗教習俗,據說,大年初一吃齋抵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齋。大年初一女人一天不下廚,男同志下廚,女人不準到别人家串親訪友。年初二,全村各戶到米西老爺神像或山神廟前殺雞祭神,祈求保佑阖村清吉平安,六畜興旺,人丁清吉,國泰民安。年初三,各演出隊請燈神、拜燈神,正式演太平燈。年初四,全村男人到祭天山祭天,然後又祭龍,祈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遠離刀兵禍祟。整個骠川你來我往走親串戚,互相拜年。互祝來年吉祥發達,樣樣好,萬事如意。正月初八,以口誇舉行盛大的土主祭祀活動,太平神獅巡視千家萬戶,驅除邪魔,帶去平安吉祥,十裡八鄉前往趕廟會,廟會上文藝演出、洞經演奏、物資交流,老親老友互相交流親情,未婚青年男女尋找意中情人,趕會人達萬人之多。正月初九,莫苴舊淩雲寺廟會一樣熱鬧非凡。最熱鬧的要數曙光鳳凰山十五寺,正月十五廟會,每年這一天,雙柏、祿豐、南華、楚雄等地遊客都來趕廟會,趕會人約三萬餘人。去年鎮政府投資修通了上廟山的路,驅車可以到達。近年來趕會的人一年比一年多,廟會上,物資交流應有盡有,多家文藝演出精彩節目,人們帶着美好的期盼去趕會,祈求來年人丁清吉,萬事如意,社會和諧。正月十五鬧元宵,家家戶戶吃湯圓,祈求一年團團圓圓,和和美美,過了正月十五,整個壩子開始新一年的備耕工作,“糧煙之鄉,文化糧倉”的骠川壩子又播種着美好的期盼,播種着新的希望,播種着新的收成,祈求來年日子更紅火,年味更十足,糧煙更豐收,生活更富裕。過年一年勝過一年,傳統的過年習俗,傳遞着濃濃的人情、親情、友情、愛情,傳遞着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骠川“祭祖”習俗

每年農曆七月,骠川(子午、東華)各村每個家族就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動。“祭祖”即祭祀祖宗,也就是人類自然崇拜中的祖宗崇拜。據傳,“祭祖”習俗從何時起已無從可考,但骠川地區“祭祖”習俗為明朝洪武後,多數漢民族從中原遷徙楚地為興盛時期,著名民俗專家餘立梁老師這樣描述過:“先民們從萬物有靈的觀念出發,認為人有三魂七魄,楚雄彜民則诠釋說,人死靈魂不滅,一魂守屍,一魂則要回到先祖的發祥地與先祖團聚,一魂在家庇護兒孫,于是,人們在年頭節下、紅白喜事時都不忘祭祀祖先。”每年七月(農曆)是“祭祖”的日子。骠川地區各村各寨各宗族要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祭祖”活動分為“族祭”和“堂祭”兩個階段進行……

明朝洪武年間,大批漢民在朱元璋“屯軍戊邊”寓兵于農,屯民安邊政策和“洪武調衛”下,數以千萬的軍民随沐英遷徙至雲南。多數人思念着故裡江南,即使隔了幾千裡路,仍不忘懷念先祖。于是,骠川各村各宗族紛紛建蓋族祠,供奉祖先牌位,各地相繼在當時朝廷移民屯軍戍邊安置經費中拿出一定銀兩和村民集資在自家家族内修建起富麗堂皇、雕梁畫棟的宗祠,并嚴格按照官府規定的建造格局規範建蓋、裝飾,比如我們村李楊氏宗祠和何氏宗祠,可以在大門外立“進士”牌坊、桅杆,因為兩族先祖上曾出過“進士”或“狀元”。諸如此類,建造的祖祠多為徽派四合院,宗祠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在祠内地闆上安裝有族内各輩分人士跪拜的标志,用不同顔色質地的磚砌成。宗祠内供奉有先祖的牌位,牌位的上方留一神龛供奉孔子牌位和孔子銅像,每年還要舉行祭孔活動。牌位前面是先祖的名諱官稱,何年生,何年何月逝世,先祖的發祥地等,牌位的後面為“水牌”,“水牌”上記錄着曆代先祖的名字,宗族内如新逝世的人,都要請族長填上名字。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族祭”,一般在宗祠内舉行。全族人在族長的率領下,各家各戶捐錢、捐糧、捐物,再困難的人家也不願意少捐而被人看不起,捐獻錢物也是對先祖的慰藉和在世之人的心願。舊時,祭祖一律由男性參與,女人不得進宗祠,女人隻能在宗祠廚房内煮飯、燒茶、打雜等。宗祠大門分為外大門、内大門,整個建設多為四合院,江南徽派建築格局,氣勢輝煌,莊嚴肅穆,這些宗祠,20世紀四五十年代多為各地的小學校,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現在多數宗祠還保持原貌,展現在人們眼前。

選吉日祭祖,全族男人在主祭人引領下,分輩分就跪,三拜九叩典禮膜拜。主祭人一般是本族内德高望重、妻才子祿、功成名就、孝敬長上、團結鄰裡的人擔任。主祭人宣讀“祭詞”,祭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描述本族先祖的發祥地和遷徙史,先祖的學位,官任何品,所生幾男幾女,分支情況;第二部分是先祖的家訓,訓世文,教導後輩勤耕苦讀,清白處世,誠實為人,行善施德,孝道為先。總之,一紙“祭文”就是一個家族的簡易族譜。宣讀完“祭文”後,全族男人按照輩分排列跪拜先祖……

祭祖告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下面列舉骠川地區,以口誇何氏、子午村委會子午街、莫苴舊王氏宗族祭祖告文:以口誇何氏族祭告文,公元××年×月×日,歲次××,孟秋月朔越祭祀××日,主祭孫×××,陪祭孫×××等,謹以香楮供品,名馔牲禮,不腆之儀, 緻祭于考 ××,明皇敕封辟疆将軍始祖何公 之神位,妣×××,家慶會上,何氏堂中曆代宗祖靈位前,曰:水尋根源,木生資本。

始祖何公,自幼勤學,武藝超群,明皇重用,随任西征,功績卓著,武德兼備,軍民寵信,明皇敕封辟疆将軍,後裔定居威楚民南界迤西骠川,開辟家園,寓兵于耕,勤耕細作,修建宮室,建造 祖廟,教誨兒孫,勤耕苦讀, 和睦鄰裡,孝順長上,誠實守信,清白處世,永報皇恩,先祖之恩,百世難忘,子孫萬代,繩其祖武,家聲丕振,茲當孟秋佳節,率衆後裔,虔備香花名馔牲禮,不腆之儀,緻祭于先祖之靈,祖魂登樂園,魄脫幽關,光躍前烈,佑啟後賢,兵戈永息, 國泰民安,父慈子孝,老幼安康,士農安業,商賈生财,宦民濟美,嗣續繁昌,萬事如意,百業興旺,阖族平安。祖其降銮,來格來嘗,伏維尚飨。

謹告:(何氏衆玄孫,先祖靈位前,三拜九叩首,獻十供,祭禮畢,平身。)大中華公元××××年,歲次××,孟秋××月朔越祭祀××日,主祭孫 衆等謹于香花名馔牲禮,不腆之儀,緻祭于考公諱宗寶,明皇诏授辟疆将軍诰封忠翊王始祖 之神位,妣張夫人,家慶會上,王氏堂中曆代宗祖、姻親、師長之靈位前,曰:水尋根源,木生資本。

始祖王公原籍廣西桂林府同舟小橋地魯擺村。王氏夫婦年高六十,膝下無子,以織圃屢種為生,于明朝正統年間,二老一日赴圓,圃内有一棕樹,有喜鵲數十隻暴躁不止,忽聽棕樹上有一孩童啼哭,夫妻觀之,喜之不盡,祖曰:此子天賜也!忙搭梯抱下,夫妻二人望空叩頭拜謝,回家便與鄉鄰知聞。此子因生棕樹,二老愛之如寶,取名“宗寶”,撫養成人。寶祖神通廣大,能剪草成馬,撒豆成兵,使槍弄棒,騎馬射箭,刀槍劍戟,武藝高強。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王朝命傅有德為帥,藍玉、沐英為副,調集30萬大軍進軍雲南,寶祖因武藝高強而被征調至江蘇省南京應天府參與集訓,後随傅部進軍雲南,經屢戰功績卓著,武德昭著,深得軍民寵信,明皇诏授辟疆将軍,授皇傘一頂,出行昭示地位之高。寶祖安家娶張氏為妻,于大理府太和縣海東居住。

配祖張氏生一子名曰王寶海,海生四子,長曰衡,仲曰福,叔曰光,季曰高。後衡祖為南安之州,福為錦衣千戶,光祖為定遠照磨,高祖易門縣府。瓜瓞連綿,曆代相傳,數白餘載。福祖後裔定居威楚民南界骠川莫苴舊、蘆花街、江登邑、桃則村等地,開辟田畝,勤耕創業,修建宮室祖廟于莫苴舊村。福生四子,長支王成慶,二支王成棕,三支王成禾,四支王成雄。故為莫苴舊村為四支後裔是也。為紀念寶祖功績,莫苴舊村自古以來都一直表演“長亭餞别”這段折子戲(小紅馬)。據傳,小紅馬就是當年寶祖的坐騎,這匹寶馬還曾救過寶祖的性命。明末清初先祖榮公之墓葬于大墳(莫苴舊墳山地名)以下。因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祖廟被賊燒焚。“文革”期間榮公之墓被毀,後代子孫重建祠堂中供奉祖先之牌位及很多曆史資料被焚。先祖之德,百世難忘,披荊斬棘,春秋而有荒度之苦,子孫萬千,二八酬勞之恩,繩其祖武廷,家聲丕振。贻厥孫謀,承先啟後不忘。茲當孟秋之際,率衆後裔,虔備香花名馔牲禮,不腆之儀,緻祭于先祖之靈。祖魂登樂園,魄脫幽關,光輝前烈,佑啟後賢,兵戈永息,國泰民安,父慈之孝,老少安康,士農安業,商賈生财,宦民濟美,嗣續繁昌,祖其降銮,愛格采嘗,伏維尚飨。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謹告:(先祖靈位前,衆後裔依次三拜九叩首,獻十供,奏樂。)“祭祖”活動延續了數百年,“祭祖”活動包含了厚重的文化,傳遞着一個家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信息。通過“祭祖”的形式,增強了這個家族的和睦相處。“祭祖”活動的下一個内容是議事:第一是研讨本族今年内公益事宜需如何做,第二是本族内一年來如有不法行為,如偷盜、欺男霸女的,由族庭處罰當事人修橋補路,族庭内若有虐待老人,則罰當事人辦酒席,請全族人議事饒恕,罰其達下保證文書,當衆向老人道歉賠罪,好生做人。通過“祭祖”,本族内在平常有過矛盾的也化解了,呈現出一個和諧的鄰裡關系。

“堂祭”,一般指一家一戶的祭祀活動,一般農曆七月初三、初四舉行,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稱“接祖”,就是将自己家已故亡靈接回家裡好生款待。接祖準備香、燭、火把,到自家大門外跪拜,這樣就把先祖接回家,每天三餐大魚大肉供奉,家裡堂屋内鋪上青松毛,家堂内設祭堂,家裡人穿上新衣服,像辦喜事一樣。“接祖”這幾天家裡必須安靜,不允許說不吉利的話,不允許大聲喧嘩,不然會得罪“先祖”。“祭祖”習俗源于“道教”。“道教”認為每年七月十五是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的誕辰,稱為“中元令節”。每年這一天,他要到民間考察民情,核定凡人在人間的善惡事迹,記錄在案,作為人們死後到地府受罪量刑輕重的證據。每逢七月初一至十五,在陰曹受刑之亡靈放假回家與家人團聚一次。當然這純屬傳說。于是,這一天“道教”設壇做法事,超度孤魂野鬼。民間都在自家設祭壇祭祀祖宗亡靈,佛教則認為人生充滿罪過與邪惡,隻是程度不同,而這些罪惡隻有人死後到陰曹地府才能受到公正的處置,這就是“祭祖”活動的由來。 “送祖”一般都在七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殺雞宰羊,熱熱鬧鬧吃過中午飯,在自己家大門外擺起祭壇,燒紙錢、香、燭,送别祖宗去陰曹趕會。明年又接他們回來,祈求祖宗護佑全家清吉平安,五谷豐登,人丁昌盛。古老的七月十五“祭祖”更多的是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現象,它的宗旨是倡導人們報本追源,感恩先祖,永遠銘記祖宗恩德,孝順長上,道德處世,行善積德,促進社會和諧,對社會穩定起到了一定作用。古老的祭祖習俗向社會傳遞人文信息,是一種古老的文化現象。延續祖先文脈,促進社會和諧,讓我們的社會充滿在一個處處人性化的氛圍中,讓中華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筆者認為,此種活動,利大于害,祭祖習俗傳承着厚重的中華文化,值得讓這種文化活動傳承下去。

骠川“建房喬遷”習俗

美麗富饒的骠川壩子(子午、東華),自明清以來,在滇西地區就小有名氣。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被譽為“糧煙之鄉、文化糧倉”。這裡廣闊的大小兩骠壩子,原為彜族同胞開辟,明朝洪武年間在朱元璋“屯軍戌兵”的方略下,多數漢民從江南遷徙至此,随着漢民的遷入,漢文化與當地文化相互交融,彜漢同胞和睦相處,自強不息,在漫長的歲月裡形成了當地獨特的“骠川文化”現象。走進骠川壩子,四周群山環繞,萬畝雲南松碧綠如蔥,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紫氣萬千,譽為天然氧吧。星羅棋布的古村落呈現在人們眼前,成為壩子的一道亮麗的風景,這些古民居多為明清和民國時期建築,為江南徽派建築風格,土木結構,灰瓦蓋頂,四合五天井,雙飛燕,三坊一照壁,走馬串閣樓。這些古民居宜居性能好,冬暖夏涼,外觀古樸、典雅,還有很好的抗震能力,曾經曆了曆史上數次地震而安然無恙。古老的建房喬遷習俗,包含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可見“骠川文化”現象的一斑。

民間建房,先請風水先生擇選風水寶地。骠川地區建房多選擇坐西向東,或坐南朝北,背靠青山為吉地。風水先生擇地使用中國古老的定位儀——“羅盤”定向,擇地一般有“陰對高山陽對凹”之說,即住宅向址前遠方有山凹的地方為佳,選好的向址就定下地基,不可再挪動。接下來是“采青”,意即選擇建房的第一棵木料,建房木料一般用雲南松,必須又标又直,砍伐的第一棵木料用來作中梁,所有建房的梁、柱一律用青松樹,青松樹被人們認為是百年不敗、千年不朽之木。“采青”還必須祭拜“山神”、“樹神”、“地脈龍神”,然後即可采伐木料。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架碼”:請木匠師傅做屋架,做屋架的第一天稱為“架碼”,即砍伐的第一棵木料作中梁,然後才可砍其他的料子作梁、穿枋、柱子等。“架碼”時鋸下的第一節木料頭被尊為“木神”供奉,從此開始,房主人家就要每天對“木神”燒香、化紙供奉,直到豎柱上梁前一晚為止。豎柱上梁前一晚的深夜要“送木神”,要将“木神”送到水中(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能送到流動流淌的水中更好),寓意為水生木,主人福祿如流水之長之意。經濟充裕的大富人家還要請劍川木工師傅雕刻梁挂、照面枋等。雕刻圖案有獅、鹿、虎、龍、鳳、象、蟲、鳥、花草等吉祥物。一般三格房子單是雕刻就要三四百個工時,雕刻圖案還需要按主人的身份地位而定,具有嚴格的區分。屋架做好後,下一個階段是選定良辰吉日豎柱上梁,豎柱上梁要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來做客。“豎柱”:良辰時刻到,将第一根中柱豎立起來,柱頂端挂一匹紅彩,邊豎柱邊燃放鞭炮,随後進行“拼架”(即将屋架拼好)。“拼架”結束,每棵屋柱上貼上紅對聯(喜聯)、挂上紅彩,喜聯一般書有“豎柱欣逢黃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張班造就千年福,魯班建起萬代居”、“玉柱朝天天賜福,金梁照地地生财”等吉祥對聯。中梁上挂滿屋主人家的至親所送來的大紅彩,按輩分排列挂上。中梁的正中貼有用紅布畫的“八卦圖”,中梁上還挂上一個用紅布做的精巧“荷包”,内裝五谷、五子、五香、金、木、水、火、土等物。富戶人家在每棵柱腳(柱子底端與柱腳石之間)下安放金銀錠(普通人家安放銀元)為鎮宅之寶。“迎梁”:屋架拼好後,要舉行“迎梁”儀式,由房主人的弟兄将“中梁”從木場擡到房内,擺放在準備好的木碼上。擡起和擺放“中梁”時要高聲祝賀吉利詞語,從木場到建新房地,沿途都要燃放鞭炮,耍龍、舞獅,鑼鼓喧天。“上梁”:“上梁”吉時到之前,屋主人作揖,先給木工師傅敬酒,奉送“紅包”,請師傅洗臉、洗腳,換上新衣、新鞋、新帽,準備上梁。上梁儀式熱烈隆重,吉時到,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木匠師傅抱一隻大紅公雞,屋主人全家下跪拜梁,木匠師傅将雞冠子掐破,用鮮紅的雞血“點梁”,邊點邊高聲朗誦吉利詞:雞,雞,雞,雞是王母娘娘賜下的雞,頭戴紅冠子,身穿五色衣,你在山裡為山雞,你在家裡為報曉雞,今日抱在弟子手,用你來做點梁雞。先點梁頭,後代子孫做王侯;(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二點梁腰,子孫福祿比天高;(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三點梁腳,後代子孫讀儒學。(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緊接着,木工師傅上木梯(上新房,木梯預先搭好至房梁),邊上邊念吉利詞:一步一登天,二步金玉滿堂,三步三星拱照,四步四季發财,五步五子登科,六步六位高升,七步七星高照,八步福祿壽喜,九步九九重陽,十步萬代吉昌(木工師傅每念一句,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

木工師傅登到頂時,站穩,然後用“龍繩”(繩子)将木槌和盛滿包子(用面粉蒸制)、錢币、米糕、松子的“木鬥”(農村中常用的度量衡工具之一,一般有“三升鬥”、“五升鬥”,每升大米約35公斤)提升到屋頂,木工師傅左手拎木槌,右手拎鬥,“跑梁”(從木梁的一頭跑至另一頭。“跑梁”是整個上梁儀式中最扣人心弦的場面,是木公師傅的一門絕活,木工師傅憑借自己手中的木槌和升鬥内的物品保持平衡,在無任何保險的前提下跑完三格新房的頂梁,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底是不行的)跑至中部,站立,這時,用“龍繩”将“中梁”平穩拉上屋頂,擺放在挂枋之上。木工師傅掄起木槌敲“中梁”三下,邊敲中梁邊念吉祥語:金房建起丈九九,主人請我把金梁走,主人建起萬年莊,萬年屋上鳳朝陽,建起兒孫讀書樓,玉柱朝天天賜福,金梁照地地生财,一槌金,主人福祿齊天;二槌銀,功名利祿自此成;三槌四槌,後代兒孫中狀元。然後将“中梁”扣在挂枋之上。接下來就是“丢包子”,先丢“五方包子”(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接下來丢四個大元寶(大一點的包子,内餡用銀元、錢币),這四個大包子必須丢給房主人,房主人在三格房子的中格屋架下,用一個大紅毯子接好,然後将“鬥”内的包子、銀錢丢給親朋好友,親朋好友紛紛去搶接包子,誰搶接的包子多意示誰的運氣好。然後用一把大茶壺倒下水,木工師傅高頌“山也朝(潮),水也朝(潮),人也朝(潮)(去搶包子、銀錢的大人、小孩,被倒下來的水濺濕衣服,濺濕越多,表示以後越交好運),地也朝(潮),大吉大利”。木工師傅問:“新房前面人給多?”衆人回答“多!”“新房後面人給多?”衆人回答“更多!”上梁儀式畢,房主人在新房屋架下面擺一桌幹果、酒席,請親朋好友輪流喝喜酒、猜拳行令,說吉利。屋架拼好後,要釘椽子,蓋瓦,瓦蓋好後,最後是封屋脊,稱為“凹脊”,整個屋脊做好(從兩頭做至中心位置),在“屋脊”中心留下一塊瓦的位置,要舉行“閉龍口”儀式。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閉龍口”:房主人要準備一本曆書(年代越是久遠的越好,但不能選用與房主人的十二生肖屬相相沖克的年份,一本新的字本、一支毛筆、一錠墨(現代用一瓶墨汁,意即讓後代子孫讀書成才,仕途有成,事業發達),将以上物品放好,再蓋上一塊筒瓦,此時要燃放鞭炮。同樣要殺一隻紅公雞,要燒香、念吉利詞等,以此表示房屋建好。從此房主人福如東海,萬代吉昌。“喬遷”:房子裝修好,擇吉日喬遷新居。喬遷新居前一晚,房主人的後親(即舅老爺)要到房主人家挂“家堂”,放鞭炮,以示慶賀。是日,新房門上貼喜對(大紅對聯),張燈結彩,主人家大酬賓朋,新房内滿屋喜氣,滿屋生輝,喜氣洋溢。主人家備辦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物)、油鹽柴米肉等物各一挑,意即入遷新房後主人家吃穿不愁、富貴榮華之意,然後請兩位村中德高望重又有文墨的老人(先生)開财門。

“開财門”:擇定吉日良辰開财門。良辰時刻前,房主人要請老先生洗臉洗腳,并給老先生換新鞋新襪、新帽,給老先生敬酒,奉送“紅包”。一位老先生站立門前,房主人和挑着各種物品的人随後。老先生用新的手帕擦洗房門畢,老先生念:吉日良辰,天地開張,弟子到此,站立門旁。房主人将準備好的大紅公雞恭敬地交給老先生,老先生接過公雞,在雞身上拍打三下,将雞冠子掐破,用鮮紅的雞血“點門”,邊點邊高聲朗誦吉利詞:雞,雞,雞,雞是王母娘娘賜下的雞,頭戴紅冠子,身穿五色衣,今日抱在弟子手,用你來做(×××老爺家的)開門雞。先點門天頭,後代子孫萬戶侯;(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二點左門枋,後代子孫做高官;(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三點右門枋,财源茂盛達三江;(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最後來點門檻腳,後代子孫讀儒學(現代稱讀大學);(親朋好友齊聲應答:謝金口!)然後敲門三下,念:開門來!房内一老先生答:何人到此?門外老人答:貴人到此。問:帶着什麼來?答:金木水火土、金銀财寶一起帶着來。(問答多少,根據老先生的文墨口才水平而定,一般念雙數,四、六、八、十調,每念一調,語氣要押韻)内應聲念:左手開門金雞到,右手開門鳳凰來,雙手開開門兩扇,迎接高人貴客帶着金銀财寶來。老先生邊念邊走進屋内:貴人入華堂,萬代大吉昌。進入房中,念:天上财,掉下來,地上财,長起來。

衆人進屋,從門外進屋的老先生接過房主人的盤子,盤内裝有金、木、水、火、土、錢、瓜子、松子(瓜子、松子意子孫滿堂,五子登科)等物,老先生從盤中取出備好的金、木、水、火、土、錢等物分别撒向新屋中所念吉利語方向,念:一撒東方甲乙木,招财童子進福祿;二撒南方丙丁香(本來是丙丁火,但不能念,忌避念“火”字),後代子孫做高官;三撒西方庚辛金,金銀财寶用稱稱;四撒北方壬癸水,子孫發旺嗣續美;五撒中央戊己土,後代子孫做官府,遍地撒金銀,幸福美滿萬萬年。屋内燒兩爐火(意即紅紅火火),新房内擺一張八仙桌,請親朋中年歲高的喝喜酒、吃喜糖、猜拳行令,熱鬧非凡。各位賓客根據各自的情況,有的送彩,有的送錢、送物,表示祝賀。房主人用豐盛的酒席款待親朋三天。入宅當天還要請村中的燈班演花燈,花燈内容多為喜劇,如八仙賀壽、開财門、喜中喜等等,整個入宅儀式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進行。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大壩柳樹灣”考

相傳,以口誇村遠古年前是彜族先民開辟的,洪武年間多數漢民随沐英征南蠻從江南而來,以口誇漢民族楊、何、李三姓宗族均稱來自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筆者在村中分别搜集了三姓遺留家譜,祖宗萬歲牌,風尾楊姓家譜如下書,“始祖楊公惠大人祖母何太君之墓志”愛夫惠公生以明朝之初系威楚路人也,其魯太父楊珠年方十六餘歲,自南京應天府宏農郡至古滇雲南下擇楚地南川勝地住居,以口誇村創制顯庸成家立業,聚室段氏允以家聲明睿也,澤長新楊珠生楊成娶室高氏,成生楊保娶室段、劉氏,保生六男二女,次子楊惠娶室何、李氏,夙承家訓,守承先業,楊惠所生三子,各營耕讀,流芳百世,其餘五子落籍他鄉,其父楊保中年辭世,養母劉氏然幼而失,承老母段氏之訓,撫育長成,功讀書史,惠公恒心力學苦志成名克紹先民之烈,得遂虎榜之标,正統元年,丙辰秋光,郡庠應貢,成均诰封鳳翔縣知事,公謹守遵,榮持身清白方遂母意,公上而至君,君心悅也,下而澤民,民心洽矣,惠公雄才主廣,略法政施仁排,紛解浪興,利除蔽足以益國利名德高望重,朝朝為公,晨昏無曠,勞累過度,一日染疾,冠不節發,衣不解帶,禱神求身,養母劉氏夢神告曰,爾子壽矣,當終,爾子成孝,所感今時,運壽次日,公疾果廖,壽至八十五而卒也,附葬祖茔墳地,表明鄉裡感歎,公之忠君愛國公之孝思,孝儀德行,昭彰英族表率,迄今位列鄉賢孝子,得以春秋之祭,焉祖生風而繼善,足以光大門闾,積德無窮也,哉愛為銘曰“遵上所述,族人每當提及先祖是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遷徙而在以口誇落籍”總是有割舍不去的思念故鄉之情。作為一名“楊氏第二十一代嫡孫,一直有種想到祖籍地尋訪的念想”。

本書著者之一楊天學在2006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終于實現了這個願望。單位組織“北京七日遊”,第三天輾轉南京,才借此機會到南京尋根,十月四日,到達南京第二天,我向領導請了假,領導知道情由後,同意我離隊兩天,于是直奔南京市博物院接待處,我向接待處說明了情由,博物院的同志聽說我是從雲南邊疆來南京尋根的,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并派了一名姓劉的老師負責接待,劉老師聽說我的祖籍在南京應天府大柳樹灣高台壩時,他說:今天的南京已找不到你所說的地名了。我感到很惋惜。他又說隻有明朝故宮的遺址的兩塊石碑還可以找到依據,我說,“世居雲南區的漢族人家許多人都說祖籍是南京應天府,從我們的家譜、族譜和祖墳的墓志,還可看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柳樹灣大石、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成為居住雲南居民談論祖籍時最常見的地名”。應天府宋代為“建康府”,元代為“集慶路”,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時建都于此,永樂後定都南京,應天府就在南京,但柳樹灣在南京何處就是詢問一般人也說不出來,南京的縣市地圖也無此地,聽到這些後不免有些失落。劉老師說,去年二月份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一次學術座談會上,專家學者們為是否有南京應天府柳樹灣這個曆史地名又向南京學術界的同志請教,他們說:“明故宮遺址内有一塊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立的石碑,碑文中有柳樹灣地名的記載。”南京市文物研究所還特意派了兩位工作人員領我們到明故宮實地察看立于午朝門區内的兩通碑,由于年代久遠,風雨侵蝕,加之碑面被灰漿塗抹,難以從頭到尾通讀,我們又用水洗去灰土,仔細辨認,還是找到了有“東城兵馬司首下,口口行營、柳樹灣、關主廟、太醫院……”的字樣,也能清晰地看到碑末的立碑時間:明萬曆四十年九月初一日建立。碑文為我們證明,在明代确有柳樹灣這個地名,但具體方位在何處,我們又隻能從地方文獻中去進一步查找,幸好這兩通碑文原文還能查到,從全文看,碑文内容講的是水利建設中的疏通溝渠問題,把這兩通碑文内出現的小地名連起來,去查閱了《明應天府城域内坊廂圖》,經對照,為此判斷出柳樹灣就在标營“太醫院”“大中橋”一塊弧形區域内,具體位置在當年太醫院的上遊,東城兵馬司的下方,即今天的藍旗街,禦道街一帶。現在該處尚遺留有“石門坎”的小地名,所以我們雲南流傳的“高石坎、大石坎、高台子”均為口傳之誤,“高石坎”也就是“石門坎”,也就是現在南京明故宮遺址的東南角這一帶,現在這裡已經是繁華的鬧市了。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方位雖然找到,但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需要探讨,難道明代數以幾十萬的移民遷滇,都是南京人?并不一定全是,柳樹灣位于明故宮東南角,當年是皇城前的宮禁要地,是明代中央機關所在地,六部除刑部外,史、禮、兵、工、戶部都在這個地區,兵部的兵馬司是部隊集中駐地,還有一個大教場是訓練兵士和比武的地方,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譴傅友德和沐英率三十萬大軍征雲南,從南京出發的部隊就在柳樹灣集結,随沐英征滇的皇家直屬部隊“禦林軍”就駐紮在柳樹灣。朱元璋的部隊組成和兵源地并非全部來自應天府一地,安徽、江西、江蘇、兩湖的都有,所以隻能理解為征南的軍隊是從柳樹灣集中出發,明軍平定雲南後實行軍屯,如現在我們楚雄地區的馬軍屯、消氏屯、化宮屯、者那屯、保山屯、蘇家屯、楊基屯、張家屯等均屬此類軍屯,而在雲南的官兵有的帶随軍家屬,有的與當地人通婚,年複一年,歲月滄桑,若幹年代之後就隻知祖籍是“南京應天府”了,還有另兩種情況,一是因為洪武後期中央機關還在柳樹灣,二是官兵中因有罪譴戊雲南者還少,就是民間所說的“充軍”,但此類為數不多,那些都把遷徙移民說成都是“充軍”是不正确的,還有一類是南京的富商和當時朱元璋認為不“不放心”的人,被加上種種罪名強行發配到雲南,往往是連家屬甚至是家族都被“掃地出門、滿門遷徙”,這兩類人的籍貫以江蘇為多,并不确指柳樹灣,最典型的如沈萬三一案,沈萬三是江蘇“第一水鄉”周莊人,他的祖上以躬耕墾殖為業,到他這一代善于“治财,做外貿生意發财”,富可敵國,資巨萬萬,田産遍于天下,在江南置有大量産業,這就引來朱皇帝的忌妒,沈萬三不知道竟然還拿出錢來助築都城三分之一,又請犒軍,這就犯了錯越之險,朱元璋大怒“匹夫犒天下之軍,不把我皇帝放在眼裡,亂民也,宜誅之”,硬要殺沈萬三的頭,後經皇後說情:“不詳之民,天将誅之,陛下何誅焉”,沈釋放後被戊雲南。

不論哪種情況,在明代遷徙雲南的“應天府人”在雲南紮根,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的技術,與當地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對雲南的生産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功不可沒。我這次江南“尋根”之行使我感受到了南京人的熱情接待,他們親切地對我說:“不要客氣,你來南京,你是回到了娘家。”我對劉老師說謝謝,以後我還會回娘家來看看。兩天的南京之行,我受益匪淺,永生銘記。幾十年的“尋根”願望得到實現,有機會的話我還想再去作進一步的探訪。2007年7月26日,本書著者之二郎開喜“京滬華東五市之行”再次造訪“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尋秦淮河沿岸,遍訪翁翁老者”,後到南京市旅遊局請教尋根,大壩柳樹灣、高石坎就是現南京明故宮遺址的東南角這一帶,現在這裡已建成繁華的鬧市,回雲南後時常與南京市旅遊局通電話進一步尋根,所訪曆史與我記述的百分之九十八是一緻的,隻是個别地名諧音而已。

話說應天府

應天府是明朝朱元璋設置的一個行政機構。朱元璋,安徽鳳陽人,農民出身。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紅巾軍。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興病死,紅巾軍首領韓林兒稱帝,國号宋,年号龍鳳,朱歸奉韓,任左副元帥。次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慶路(治所在江蘇江甯),稱吳國公,廢除元代的一切苛政,命諸将屯田,廢集慶路改置應天府,治所江甯,轄境相當于今江蘇南京,江甯、六合、江浦、溧水、高淳、句容等縣(市)地。朱元璋接受朱升(一說朱丹)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壯大了自己的勢力。随後擊敗陳友諒,至龍鳳十年(公元1364年)消滅其殘餘勢力,改稱吳王。龍鳳十二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殺害韓林兒,次年又消滅張士誠的割據勢力,旋即出軍北上。此期間指揮機關都設在應天府。公元1368年朱元璋即帝位,國号明,年号洪武,建都南京(應天)。同年攻克大都(北京),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八月因意欲遷都北宋故都開封府,封開封為北京,故稱應天為南京。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 遷都北京順天府,改北京為京師,原京師(應天)為南京,乃設應天府。清初改應天府為江甯府,廢南京号。

再說柳樹灣

柳樹灣屬應天府下面的一個小地名。筆者曾在石門坎一帶采訪,于明故宮遺址前發現一塊石碑,立于明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碑文曰:“……除十三門内大小陸續疏通外,惟洪武崗口(以)東,從□□關首下北東城兵馬司逆耳給北标營、柳樹灣、關王廟、太醫院等處……”之言,柳樹灣确實存在,與北标營同屬兵馬司。而柳樹灣的具體位置,應是靠近某條溝渠的溝沿上。溝沿亦稱“壩”。“大壩柳樹灣”應是“大壩上的柳樹灣”或“大壩處的柳樹灣”之意。依溝渠查水道,《明宮城圖第十》上,于故宮南部标有溝渠一條,在另一幅示意圖上有“金水河”,而“太醫院”标在金水河南岸東段。又據《明應天府城内訪廂圖第十二》載,在大中橋東南方向标有“柳樹灣”地名。又據碑文所言和《明宮城圖》标出的六個部,除刑部在太平門外,其餘五部、東城兵馬司以及太醫院都集中在明故宮的東南角,而柳樹灣的位置則在太醫院下遊、東城兵馬司下方,亦即柳樹灣在明故宮的東南角,即今藍旗街一帶。與柳樹灣關聯的另一說法是“高石坎柳樹灣”。高石坎與柳樹灣不是互不相關的兩個處所,而是大地段中的小地段、小地名。但柳樹灣一帶不見有“高石坎”地名,隻有“石門坎”。與柳樹灣處于一個相連的地段。因築城,才被城牆及護城河隔開。因此,高石坎即今之石門坎。其名稱不同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年代久遠,遠去邊疆之人世代以口述相傳,數代之後才見諸文字(有的至今仍無文字),傳述中有可能發生以訛傳訛;二是地名變遷,可能地名本來就叫高石坎,因時過境遷而為今名。現在的石門坎為明代天地壇外圍牆西天門的入口處,天地壇四周都有門,各門均有石門洞,明亡則廢,各門毀,留下石門洞(坎),因此後人叫它石門坎。如我們子午鎮邑舍的杞磨山我村在60年代更名為“向陽村”一樣,百年後,便無人知道原名了。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南京人與雲南緣

從征落籍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八月,朱元璋以“雲南自昔為西南夷,至漢置吏,臣屬中國,今元之遺孽匝刺瓦爾密自恃險遠,桀鹜梗化,遣使诏谕,辄為所害,負罪隐匿,在所必讨”,于是遣都督胡海洋等率兵五萬由永甯趨烏撒征讨。九月,又命颍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将軍,永昌侯藍玉、西平侯沐英為左右副将軍,率兵二十四萬五千(與胡海洋部合稱三十萬),征伐雲南。洪武十五年平定雲南後,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命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留沭英部數萬鎮守雲南。而沐英部來前多由柳樹灣、高石坎軍營開拔。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沐英提出軍士墾荒屯田的建議,獲準推行,于是駐守各處兵将落籍駐地,進行屯田。洪武十九至二十二年間(公元1386—1389年),朝廷先後又從四川,湖廣靖州、五開、辰源,湖南辰陽等地精選兵士十萬八千人,到雲南屯墾。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八月,诏在京軍士戍守雲南,其家屬俱遣詣戍所,戶賜白金十兩、鈔十錠,令所過軍士相繼護送。按規定,屯墾軍士列為世籍,必須屯守于指定的地點,不得随意遷動,不準逃亡。戍守軍戶征調屬諸将,事平則散歸各處,各以屯墾自給。若軍戶死絕,則從原籍調其家族中人充抵。後邊境屯防制度日漸廢弛、成規日壞,軍戶逃為民戶,軍田變為民田,軍士與人民漫無區别,軍屯點便落籍為村邑。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民屯落籍明朝政權建立後,朝廷即鼓勵人民移居寬鄉。公元1384年即移中土大姓以充實雲南。公元1387年又诏湖廣常德、辰州二府之民,三丁以上者出一,往屯雲南。公元1389年沐英人觐受命還鎮雲南,攜江南、江西人民入滇。次年又征江南居民實滇。後其子沐春襲位,再移南京人民三十萬來雲南。這些遷徙中,陸續都有漢族落籍屯墾。遣戍落籍 明洪武時期,兵馬司屬的柳樹灣一帶,建立了許多中央機關(除刑部外),這些機關中的官吏,有的因獲罪,谪戍充軍雲南,也稱來自柳樹灣人。按明制,遣戍之軍都必須有妻室并往住所。“應起解者,皆拘妻佥解,津貼軍裝盤纏”,“如原籍未有妻室,聽就彼完娶。有妻在籍者,着令原籍親屬送去完娶”,據此規定,亦有谪戍官吏及家眷來滇。此外,沐英還在應天府征召了一批工匠,到雲南開發,傳授技藝。由于上述原因,無論是各地因征集兵士、民屯充滇,還是征讨時開拔、入官谪戍充軍,來前都集結或居住于柳樹灣。來滇後,傳至後代,都記住了“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這個地名,就如同陝西人記住“大槐樹”一樣。這些落籍的軍士、民戶、谪官,有官者憑借獲悉的俸祿,成為殷實人家;有的後代發奮,中榜題名,載入地方史冊或譜牒,以文字傳頌于後世;而更多的軍士、平民和小官吏則因出身低微,世世代代默默無聞,耕耘于莽莽田野。

以口誇曆史淵源

坐落在距楚雄彜族自治州府鹿城之南約二十餘公裡處的以口誇村,是骠川壩子的一個古村落。楚雄市級公路大白線和正在籌建的“元雙”高速公路環村通過,這裡交通方便,土地肥沃,人傑地靈,數有“糧煙之鄉”、“花燈窩子”之稱,該村居住着勤勞、淳樸、善良的七楊、二李、一何、一張四個姓氏,共347戶人家1466人。這裡的人民善良,村風淳樸,盛産糧煙,人民安居樂業。自明清以來,在花燈戲曲、曆史文化、佛教文化等諸多方面,在楚雄地區享有盛名,具有厚重的民族民間文化積澱和彜漢文化交融的内涵,有一大批諸如: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彜族向天墳”,州級珍稀植物“千年黃楝茶樹”,明清古墓群,楊氏24代家譜,清代古照壁戲曲壁畫,乾隆年間遺留至今的祭天神壇和米西山神廟和米西老爺石刻雕像,明清建造的何氏宗祠、李氏宗祠,明清年間制作的楊氏祖公萬歲牌,明朝年間木雕格子門窗,還有明清戲劇演唱的服裝道具和古樂器,明清“洞經社”手抄經書和明清建造的古民宅為江南徽派建築風格。全村大小巷口為青石闆古道,錯落有緻,古民宅的花大門雕刻精細,鬥拱翹壁,氣勢宏偉,無比壯觀。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更為神奇的是該村還遺留下三塊傳說是仙人背石的半徑為2米左右(制造年代已無從可考)的石碾坨。總之,當你走進古村,會給你一種神奇而有趣的感覺,會讓你身心得到放松。以口誇古村的每一塊石頭、每幢四合院、每一個古建築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遺留下一大批有價值的曆史文化遺産。相傳,遠古年代,以口誇村是彜族同胞開辟的,洪武年間漢民族多數從南京應天府遷徙至雲南,據傳我們的祖先是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高台子人氏漢民族的入住,彜族先民逐步搬遷,據地名志記載“以口誇”在彜族語言為“雨求擴”,翻譯成漢語為寨子裡有一清泉的寨子,漢民族遷入後,為祈求太平,相繼建蓋起祭拜彜族之神的米西山神廟、土主廟。當時建蓋的土主廟裡供奉的土主是一尊一丈餘尺的碌摩神石,據有關專家學者論證,此石為彜族先民的原始石崇拜,随着彜漢文化的交融和曆史的變遷,漢文化裡融入了彜族先民的彜文化,據健在的一些老人口傳,原來的(明朝初年)子午街趕集地點在午街子松樹地(與東華鎮交界處的一片山地),稱午街子,每逢十二生肖的屬子日、屬午日為趕集日,當時街市繁華,商賈雲集,上至祥雲、彌渡商客,下至廣通、祿豐,遠至八裡八哨商客,雲集至此做生貿易,但好景不長,據說在此處趕集壓了鹿城的風水地脈,每逢此地趕街天,鹿城的狗不會咬,雄雞不會叫,為此官府衙門下令停止在此處趕集。

據說當時我村的佛教場所“汝興寺”就建在午街子,随着街市禁止,“汝興寺”香火凋落,香客稀少,僧侶流離,逐步衰退,據以口村現遺存下撰寫于公元1834年的一本《司祿社志》記載,公元1834年由阖村村民投資投工投勞将建在午街子的“汝興寺”拆遷至現在的該村廟山頭建蓋,先後三年建成規模宏偉壯觀的寺院,寺院沿用原名“汝興寺”,乙未年成立了“洞經社”,名為“司祿社”,每逢寺院會期,洞經社在寺内演奏各部經典。時逢太平盛世,以口誇村人丁昌旺,文風丕振,村風淳樸,呈現了日不落鎖,夜不閉戶,園不拾異戶瓜果,田不損他人桑禾,仁愛孝道為先,施善積德處世,鄰裡和睦相處,禮儀之邦待人的美德,人戶發展到500餘戶,人口達2000餘人,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發展,五谷豐登,人民共享皇恩,衣食足,禮儀興。延續至鹹豐乙卯年(公元185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匪患殃及該村,一夜之間,以口誇遭受滅頂之災,以口誇村變成一片火海,村民們九死一生,土主廟、汝興寺難逃此劫毀于一旦,幸存的村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四處謀生,村子變成一片廢墟,現在村子的一些空地上還留下當年的碎瓦片和焚燒過的木料殘骸,直至同治庚午年(公元1870年),全滇肅清匪患,流離他鄉的同胞相繼逐步從外地搬回,重建家園恢複生産。至公元1909年由該村何乃祥、張開第、李迂瑄、楊承宗、何克昭、何均鑄等諸公同心協力,從各方捐資,于宣統元年在原位置上第二次重建“土主廟”和“汝興寺”。當時重建的寺院雄偉壯觀,佛像莊嚴,共建有“大雄寶殿”、“文昌宮”、“觀音殿”、“地母殿”,還建有僧人和主持宿舍以及方丈室。建蓋的“土主殿”更是雄偉壯觀,殿内陳三、陳六、謝老爺三位土主塑得栩栩如生,莊嚴威武,“土主殿”後是雄偉的“魁星閣”,兩樓一底,上層有魁星塑像,下層是古戲台,每逢正月初八,該村就要做“太平會”。正月初八據傳是該村崇拜土主聖誕的日子,每年的正月初八可謂是以口誇村的年中年、節中節。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以口誇的兩架獅子,一架燈獅,一架神獅,在賀完土主後要巡視全村各戶,給全村除妖降魔,帶去吉祥,帶去平安,衣食足,禮儀興。據傳以口誇村的初八太平會這天,每年趕會人員達萬人以上,做會這天,以口誇不分男女老少都自發到做會處幫忙,除了該村村民以外,還要到鄰村請百十人來幫忙,否則難以應酬,光是“土主廟會”這一天收的香火、鬥锞、齋米多達四十餘擔,香火的空前旺盛,使得該“汝興寺”、“土主廟”有足夠的資金财力維修建設寺院。據說當時該寺院有長住和尚達二十多名之多,近代最隆重的一次廟會要數1934年正月初八的“土主廟會”,經過精心策劃,大小兩骠各村投資(據傳當年在當地流行一種傳染病),為驅除瘟疫病魔。兩骠經商議後在以口誇“汝興寺”做“松華大會”,此次會期從正月初八起做到三月十五,楚雄地區各處洞經幫社、香通、道士全部參與,分别在該村的南山寺、北山寺、西山寺、楊家祠堂、李家祠堂、何家祠堂擺設經堂演奏《玉皇經》、《大洞經》、《道德經》、《消劫經》和演唱《香山寶傳》、《目連寶傳》、《五皇經》、《三宮土主經》,因該會延長到三月十五,便在該村的大照壁下的後頭壩紮“奈何橋”,擺設有陰曹地府,還紮有地府陰司的各路判官的神像。土主廟前還紮有“白天王”、“王、馬、趙、溫、殷”師像和二十四孝像,每位師像高達兩丈餘尺,雄偉壯觀,莊重嚴肅。此次廟會每天上會人數達一百餘桌。此次廟會在該村的廟會曆史上絕無僅有,留下了史無前例的輝煌,參會人員之廣,規模之大,當時在楚雄地區乃至滇西南留下了一段有趣的調侃語:好個以口誇,三百六十家,兩個清獅子,三杆大喇叭,三條大巷口,三堵大照壁,初八神獅賀“土主”,神獅不出外,本家賀本家。土主老爺過聖誕,開個叮當大會(原名為“天誕大會”,是被調侃為“叮當大會”),請了一百八十八桌席,殺了八十八頭豬,吃了三十天又五十天,黃煎豆腐頓頓不少,每人三片不準多吃不準多拈,回到大水井,吃口磕頭水,走到小河口,順河撒泡尿,淌到廣通甸尾河,還有小碗大的油珠子。從以上這段帶有诙諧幽默的調侃語裡,充分表達了當時廟會的空前熱鬧景象。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歲月滄桑,以口誇村曆經數百年乃至千年,“千家樂升平到人煙稀疏一片狼藉”的洗禮,1967年那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在革命小将的“破四舊,立四新”的歡呼聲中,“土主廟”、“汝興寺”難逃此劫,一夜之間雄偉的塑像再次被毀于一旦,佛像被毀,寺廟被砸,村民們隻能在家中、村口發出一聲聲感歎,“這可是千年留下的古迹多可惜啊,這真是作孽!”隻能把那揪心痛藏在心裡。十年,漫長的十年,寺廟被改建成子午糧所以口倉庫,十年過去後,糧點撤除,破爛的寺院像一個殘廢的老人一樣無人照管,殘牆斷壁,梁橼枋斷。随着黨的改革開放的政策,貧困的村民逐步走上了緻富路,衣食足,禮儀興,1983年,村中幾位熱心老人組織部分群衆重修了“土主殿”,且在當年重塑了“土主殿”佛像,同時也恢複了一年一度的正月初八的“土主廟會”,還在當年恢複了洞經音樂會,社名沿用原名“司祿社”,延續至今。2003年至2005年,在該村村民李仕祥、李春貴、張丕成、楊錦祯等人的帶領下,在全村村民的同心協力下,為了使這古老的曆史文化遺産得以傳承、發展,村民先後兩次自發投資達十六萬餘元,投工投勞達兩千五百多人,本着修舊如舊,節約開支,保護傳承的原則,在原來的破舊寺廟的斷壁殘梁上重修建了“土主殿”、“觀音殿”、“文昌宮”,重新塑了莊嚴的佛像。

以口誇素有“花燈窩子”之稱,該村的民間花燈藝人楊天才、楊天學、何正安、李正蘭、張家鳳、張家宏等人,在楚雄農村業餘演唱活動中也小有名氣。該村的演唱活動自明清延續至今從沒間斷過,三中全會後,該村演唱活動更是更上一層樓,楚雄州、市的曆次彙演、調演都有他們的演員參加,2006年建黨節,該村編排的節目還參加了楚雄市委慶祝建黨85周年慶祝晚會調演,同年又參加了楚雄市廉政建設文化文藝劇目展演,并參加州級文藝展演評選且分别獲獎,同時受到州、市領導和觀衆的好評。

為了發展傳承曆史文化,2007年春節,楚雄市文體局和市彜族文化傳習所還撥出一定經費,組織整理了該村的中國彜族土主崇拜習俗和祭土主廟會原生态展演,此次展演受到了專家學者的好評。據專家學者們稱,這種彜族祭土主原生态展演具有厚重的曆史文化内涵,并具有學術研究價值,還準備向有關部門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通過有關專家學者論證後,向有關上級部門申報“曆史文化古村”。楚雄州建州50年來,勤勞善良的村民開發着這片生養他們的紅土地,特别是三中全會後,村民們對先輩留下的文化遺産倍加珍惜和愛護,全村村民加深了“保護傳承曆史文化”的意識,全村呈現了人人動手、動腦保護“傳承曆史文化”的良好氛圍,并将保護“傳承曆史文化”寫入《村規民約》,村民們将把古村建設成為具有民族曆史文化景觀、美好和諧的新農村。古村煥發着勃勃生機,勤勞善良的村民,正朝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康莊大道邁進,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着幸福的種子,古村的明天将更美好。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以口誇地名考

以口誇,彜語也,原名“雨求擴”,後稱為以口誇,彜語即有一山泉湧出的地方,遠古時期以口誇為彜族開辟,明洪武年在“朱元璋”“屯軍戍兵”“洪武調衛”的方略下,大批漢民從江南遷徙至此,有漢到彜走之說,原土著民族或遷徙或漢化,留傳至今,這些地名多數包涵有彜族語言之元素,現就地名做以下筆記。從楚雄府西門至中上本古夷道進入骠川壩子稱“北山哨”。順勢而下大片稻田,稱老本尼,又稱“那麼果,路經大馬道,進入古村、大巷口、水兌,左邊一叉巷道現何國生家住房下,稱多依嘎”,過趙家園,又出張家巷道。順大巷口上是千年黃楝茶樹,後頭壩,大照壁,過總大門,下刺果壩到後甸井,下是前殿稻田,上北泥坡至兆吉村,以口一組的太平橋,上水碾坊,依次是細粒祘、農田、小龍門、石頭圍、武索包、玉章壩(該壩是本村何國玺(字玉章)出資修建,何時任(民國未)西美鄉二區區長,何國玺雲南省參議員,早年畢業于雲南省立師範學院)大閘壩、二閘壩、小龍壩、楊波羅壩、誇溪河、禮長壩、聖貢田、香面田、茨茴壩、鳳尾巴、蘆車壩、五街子壩、武數色、小龍門、三座壩、清水壩、米西壩、祭天山、河外山、課子山、廟山頭、轉子壩、大坡壩、水井坡頭、總大門、馬道地、大馬道、倒馬坎、太平橋、将軍橋、紅山坡、二台坎、茶地平、大青樹、大台子、牌坊台、上馬台、下馬台、水兌、油榨坊、酒坊、桅杆台。以上地名為彜語原素。

古村便捷交通優勢

楚雄市子午鎮以口誇曆史文化名村地處滇中高原,海拔1854~1925米,位于雲南省中部,楚雄彜族自治州中南部,子午鎮北部,南臨雙柏出河内、萬象、曼谷、仰光,北過元謀,出攀枝花、成都、重慶,東達祿豐世界孔龍谷,出達省會昆明、貴陽,西進大理、保山、麗江,東距昆明170公裡,北距楚雄市區25公裡,南距雙柏縣城50公裡,東連子午鎮西距東華鎮8公裡。受東盟國家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泛珠三角洲”經濟圈輻射,處在雲南省的核心經濟區——滇中經濟區的内圈,楚雄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區内,是楚雄市輻射雙柏縣輻射節點,與子午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融。2009年末,村莊現有建成面積203254公頃,村莊總人口1466人,總戶347戶。每年5月至11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少雨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為810~850毫米左右,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5.6℃。近年受全球氣候天氣變暖影響,氣溫略高于此指标,全年無霜期約為240天,土壤為紅壤土地,适宜水稻、烤煙、包谷、小麥、蠶豆、油菜等作物種植,自古被譽為“糧煙之鄉”“楚雄糧倉”之美譽,數有“骠川熟,威楚足”之美譽。對外交通區位。曆史上楚雄市子午鎮以口誇村是古驿道,興于鹽茶業,又稱茶馬古夷方道,古時稱“夷方道”,是楚雄府南行鄂嘉,走思茅,去景東,出境緬甸古道的一個節點,與雲龍南安州府、祿豐煉象關,黑井古鎮、琅井、姚安光祿古鎮,大姚石羊古鎮構成了茶馬古道的部分。

現位于雲南省南進、西拓、東聯、北合的交通節點上,也是我省正在實施的面向東南亞橋頭保戰略和國際大通道的重要交通節點,據有依托“泛亞鐵路”中線(昆曼鐵路),西線(滇緬鐵路)發展的重要交通優勢,楚大高速,安楚高速以及即将修建的昆明至楚雄的城際列車擦身而過,特别是已建成通車的元雙公路從村中穿過,為此以口誇村交通優勢突出,從州府鹿城驅車隻需二十多分鐘便可抵達,将形成中國四川進入雲南的滇西以東南亞國家(緬甸、泰國、老撾、越南)國際大通道,以口誇村将成為一個重要咽喉通道。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以口誇土主廟會

以口誇村土主廟始建于南诏初期(具體年代無從可考,原建地點在午街子松樹地(與東華鎮交界處,元雙公路與大白線交界處),後又搬遷至現在的廟山頭建蓋,建蓋的土主廟為三間鬥拱翹壁、氣勢輝煌的廟宇,廟内中殿原先供奉着一尊高一丈餘尺的巨石,此石頂部似虎非虎,石底部有一天然通洞,傳說是彜族先民的元始生殖崇拜。以口誇村漢民族多數從南京應天府遷徙至該村,以口誇村原來是彜族先民開辟的,從該村的地名諸如“多依嘎”、“西裡索”、“那麼果”、“老本尼”,都屬于彜族彜語,該村村名“雨求擴”在彜語裡為“村子裡有一龍泉水的村寨”,漢民族的入住,在原有的彜族文化裡融入了中原文化,于是土主廟裡相繼塑了本境土主,陳三老爺、陳六老爺、山神、土地、陳夫人等,阖廟公卿合為一堂。以口誇村的土主廟古時又稱“三元宮”,延續幾百年,至鹹豐乙卯年(公元188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匪患殃及全村,全村一片火海,土主廟化為灰燼,至同治庚午年(公元1870年),全滇肅清匪患,流離他鄉的同胞們相繼從外地遷回,至公元1909年由該村何乃祥、張開第、李廷暄、楊承宗、何克昭、何均鑄等諸公同心協力,各方捐資,于宣統元年在原位置上建成規模宏偉的寺院……

土主廟從亘古時代延續至1976年那場“文化大革命”時被列為了“四舊”、“封建”産物,在“紅衛兵小将”們“破四舊,立四新”的歡呼聲中,一夜之間寺院被砸、佛像被毀……1985年村中幾位熱心老人組織部分村民重修了簡單的“土主廟”,相繼重塑了土主佛像,當年的“碌摩神石”隻留下其底部,并在第三年恢複了“洞經社”,恢複了一年一度的“土主廟會”。該村的土主廟會據傳始于南诏時期,延續至今,其程序分述如下:土主廟内供奉有“陳三老爺,陳六老爺,陳三夫人,陳六夫人,豆神仙公,蟲皇天子,地母娘娘,田公老爺,土地公公,山神老爺,青苗童子,五谷娘娘”,該村土主廟裡與其他處供奉不同的是在右側神龛上供奉一架篾紮紙裱的“神獅”(青色神獅),神獅下供奉燈神牌位,據傳青毛獅子是高麗國進貢給唐王的神獸,其唐王見它神力非凡,封它為燈神,其該村的燈神牌位如下所書:

敕封天下唐朝得道老郎菩薩掌管花燈獅子之神位。左書“畫妝童子”,右書“司樂郎君”。請燈神:時間:每年正月初二(現改為每年正月初七,因為正月初八是本村土主陳三老爺的聖誕,所以請燈神安排在正月初七)。參加請燈神人員:土主廟主持和其他香火人員,本村四大腳管事(即按本村坐落分布的戶數、人口分為四大腳,現代以兩個村民小組為一腳),現代為本村組幹部,司祿社(本村洞經社)全體社員,太平燈會全體會友。備辦供品: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豬頭、豬尾各一個,齋、茶、酒、供品擺齊,整個場面莊重、嚴肅,參會人員須免冠,誠心誠意,不準私下言語,不準大聲喧嘩。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儀式開始,主祭人頌請燈神文: “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歲次××年,新正月初七日,楚雄市以口誇阖村謹于香楮供品,三牲庶品,不腆之儀,緻于本主‘陳三老爺’、‘陳六老爺’,阖廟文武公卿位前,癸于青毛獅子、老郎太子座下,謹于不腆之儀,虔心誠志,惟神靈有感,惠及常昭,如意吉祥,花燈即耀光芒,曲調悠揚,瑞比神獅之美,國泰民安,疆土永固,五谷豐登,人丁昌旺,千門樂利,社秩和諧,風調雨順,茲值神光返駕之期,特備三牲供品,不腆之儀,恭請老郎太子,太平神獅巡視阖村百戶千家,祛除禍祟妖魔,賜福賜祿,恭求我主三元永保一方人畜平安,人丁昌旺,福壽齊康,至誠至音,人神共鑒,領生在先,回熟在後。”跪,衆跪,叩首,叩首,叩首,一叩首起;叩首,叩首,叩首,二叩首起;再跪,叩首,叩首,叩首,三叩首就跪;誠心回禮,領生在前,回熟在後,請燈神儀式結束,樂起(洞經樂起)。

接 神 :接神儀式如下:參加人員:各村組管事,土主廟主持,司祿社(本村洞經社)全體社員,太平燈會全體會友、演員、廟會相關人員。備辦供品:香、燭、紙锞,供品同前(香、花、燈、水、果、茶、食、寶、珠、衣)。木制青轎一頂。此轎内乘坐泥塑“陳三老爺、陳三夫人”泥塑像。接神儀式起源于傳說中以口誇村土主陳三老爺與東華鎮者馬邑神廟中供奉的聖母有姻親關系,陳夫人是聖母之女,正月初八陳三老爺聖誕要請嶽母赴會,與民同樂。肅靜,回避牌兩對,黃羅傘兩把,印合燈、扁鼓燈兩對,七星旗、龍鳳旗兩對。沿途洞經社演奏洞經古樂,過村時長号齊鳴,整個接神隊伍浩浩蕩蕩,莊嚴威武。到者馬邑神廟,供上供品,供品與前述同,莊嚴的請神儀式開始。主祭人頌請神文:

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新正月初七日,楚雄市以口誇阖村人等,謹于香楮供品,三牲庶品,不腆之儀,緻于“聖母”位前,阖廟文武公卿位前,值此我主陳三爺聖誕之期,特恭“聖母”列位赴會,謹于不腆之儀,虔心誠志,惟神靈有感,惠及常昭,花燈即耀光芒,如意吉祥,曲調悠揚,國泰民安,疆土永固,五谷豐登,人丁昌旺,千門樂利,社秩和諧,風調雨順。茲值神光返駕之期,特備三牲供品,不腆之儀,恭請阖廟公卿,勞駕鎮會,佑及我村百戶千家,清吉平安,人丁昌旺,福壽齊康,至誠至音,人神共鑒,領生在先,回熟在後。請神随虔意,前往鎮會。

樂起。(衆請神隊伍随洞經樂隊返回以口誇土主廟後,行三叩首禮,請神儀式結束)

賀 禱

地點:土主廟古戲台

參加人員:同前,全村村民

主祭人:頌祭詞

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新正月初七日,欣逢我以口誇村土主聖誕之期,阖村父老,謹于香楮供品,三牲庶品,不腆之儀,緻于本主“陳三老爺”、“陳六老爺”,阖廟文武公卿,青毛獅子、老郎太子座下,謹于不腆之儀,虔心誠志,惟神靈有感,惠及常昭,花燈即耀光芒,如意吉祥,曲調悠揚,瑞比神獅之美,國泰民安,疆土永固,五谷豐登,人丁昌旺,千門樂利,社秩和諧,風調雨順,茲值神光返駕之期,特備三牲供品,不腆之儀,恭請老郎太子,太平神獅巡視阖村百戶千家,祛除妖魔禍祟,賜福賜祿,祀求我主三元永保一方人畜平安,人丁昌旺,福壽齊康,至誠至音,人神共鑒。行祝壽禮。

奏樂(兩班樂隊奏曲牌)。

樂止,會首家管事跪拜,行三叩首禮,全村分為四大腳依次進行。(行禮畢後),主祭甲:祝國泰民安 祝民富國強。

主祭乙:祝阖村清吉 祝人丁昌旺

主祭甲:祝五谷豐登 祝風調雨順

主祭乙:祝社會和諧 祝永遠昌旺

祝禱儀式結束,司祿社演奏洞經,燈社演《鳳陽花鼓》等喜慶節目。

送燈 :正月初八,神獅巡視全村。這一天是以口誇最神聖的一天,是年中年、節中節,約淩晨五點鐘左右,神獅從土主廟出壇,依次到本村各戶巡視,各家早已備辦好大紅喜燭、鬥锞、香紙,歡迎神獅到來。家家張燈結彩,戶戶喜笑顔開。獅子進門一律左出右進,進門張開大口,出門閉口,意思是進門張大口把一年來本戶的禍祟、不愉快帶走,把吉祥發達興旺帶給各戶。每到一戶紅燭高照,爆竹齊鳴,一派喜慶的場面。巡視完各戶後,燈社的燈獅早已等候,這時,兩個獅子配合巡耍大路、巷口,兩架獅子你起我落,配合默契,動作時而溫和可親,時而雄壯激昂,栩栩如生,兩個雄獅後面是兩個紅臉黑須的壯漢,赤身裸體外套羊皮,手持弓弩,頭系黑套頭,身上畫有太陽和七星的彩繪紋身,緊随其後(稱蠻頭)。蠻頭後是八位赤身裸體,頭系棕葉,身圍樹葉,身上彩繪有星辰太陽圖案,手持弓弩長矛的壯漢,壯漢們不時舞動長矛弓弩,或作槍棒對打等動作,而後是化了妝的太平燈會演員,他(她)們跳着、舞着,緊随太平獅子,跳完巷口後,到該村的古戲台上演出《大王操兵》。相傳該村是彜族先民開辟的,劇中的“大王”就是彜人崇拜的首領,亘古的時代滇西南有“大王”統領,三國時魏将陳秦由鐵籠山前來找“大王”搬兵解司馬遷之危。“大王”居安思危,為防止外敵倭寇入侵,下令部下蠻頭率衆兵演練各種軍事動作,其中有刀棒對打、跑馬射箭、長槍對刺等,操兵動作中還表演一些原始的農耕動作。該村每年土主廟會必演《大王操兵》,其目的是祭拜彜族之神,乞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保佑阖村清吉,人丁昌旺,風調雨順。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太平橋”傳說

2010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筆者到東華鎮上棚門十五寺趕土主廟會,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的土主祭祀活動。該寺位于省級旅遊區紫溪山南端山脈,這裡山巒起伏,遍山雲南松碧綠如蔥。當地人稱 “棚門山”,相傳明朝十五年(公元1278年)建威楚縣為威楚府,下轄富民縣和淨樂縣,于是淨樂縣城就設在棚門村一帶,淨樂縣城僅留下城池的遺迹,緊靠碌摩山腳。

尋訪曆史滄桑太平橋

筆者進入棚門古村,一道道古大門、古民居展現在眼前。這裡山清水秀,棚門村上有二程壩,下有磨刀河水庫,雖然今年楚雄遇上六十年未見的幹旱,這裡依然豆麥油綠,油菜花金黃怒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真是一塊風水寶地。中午兩點鐘,筆者到達目的地,棚門碌摩土主廟,成千上萬的父老鄉親在鋪滿青松毛的地上已席地而坐在古戲台前等待我們演出。廟會上有賣地方風味小吃、羊湯鍋、涼米線等,有賣香蠟紙燭,民族服裝、時裝,真可謂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人們懷着美好的期盼來祭祀土主大神,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人壽年豐、阖家清吉、風調雨順。兩個小時的演出,赢來了觀衆熱烈的掌聲,父老鄉親一張張笑臉,表現出了他們在物質生活充盈的前提下更渴望精神食糧。這裡有成千上萬的觀衆,有成千上萬我們的“粉絲”。演出結束後,東道主又組織一台演出稱為“團燈”,六位老藝人上台,各拿一個打擊樂器,邊奏邊唱邊跳,幾位老藝人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從他們粗犷、大方、古樸,充滿鄉土味的演出中,我感受到這裡的文化底蘊深厚得可見一斑。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主人早早地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骠川土八碗,外加當地的小竈酒和山羊肉,席間我對一位老藝人做了采訪,我最想了解的是這一方的風土人情和上棚門十五寺的來龍去脈,這位老藝人名叫董紅昌,今年81歲。董老說,聽祖上老人相傳,就在我們上棚門這裡設淨樂縣前,這裡住着陳員外家,他家憑着辛勤耕種土地、走夷方做生意,不幾年成了響徹一時的陳百萬,那個時代的百萬是用擁有百萬兩黃金白銀來衡量的,陳家有六個兒子,财多累主,為永保陳家百萬金銀資産,陳氏幾弟兄個個習武,六兄弟當中數老三智勇雙全,那些年,地方亂,外匪内患,使人民不得安生,人心惶惶,一天,聽說從禮舍江過來一股強匪,打頭陣的是三個彪形大漢,騎着三頭大象,威風凜凜地向骠川地區進發,一路橫沖直撞無人敢敵。陳家六兄弟不信這個邪,為了保家安民,他們把大量黃金白銀拿出來組織了全骠川會舞槍弄棍的青壯年在今天骠川棚門村這裡建了座城堡,取名“靖樂寨”,又在骠川(大骠)壩子東頭鳳凰山西端碌摩山上紮了營盤,還在彌苴浪(今子午鎮雲龍)、摩蘭(今木蘭村)、獨寶(今子午鎮多寶村)均設了營寨,靖樂寨推舉陳三為寨主,決心和來犯敵人決一死戰。陳三帶領衆将士們至多寶寨紮下大營,其餘弟兄五人各守一寨。

敵寇果真來了,走的是杞木垭口,陳三用計,叫兄弟們虛晃一槍,調頭就跑,他和幾個弟兄,手持彎刀躲到太平橋下面,倭寇的隊伍在三頭大象為先導的陣式下朝寨子進軍,三頭大象上騎着三個張牙舞爪的彪形武士,第一頭大象剛上橋,先用腳試了一試,鼻子伸向橋下探一探,聞一聞,躲在橋下的陳三手疾眼快,揮起彎刀,隻聽嗖的一聲,象鼻子被割了大半截,這時的大象劇痛難忍,咣咣嚎叫着調頭就往回跑,瘋狂地向敵方的将士踩去,敵方将士死傷一半之多,自亂了陣腳,還未轉過神來,陳三他們趁亂跑上橋頭,把另外兩頭大象的鼻子割下,這下兩頭大象也發瘋似的往回跑,見人就踩,把敵方的兵又踩死一大半,隊伍在陳三的指揮下,搶挑刀砍箭射,陳大、陳二、陳四、陳五、陳六他們趕來助陣,把敵人殺了個人仰馬翻,一個都沒有逃脫。骠川壩子得救了,但陳三和他的兒子在這次戰鬥中卻犧牲了,骠川的鄉民們為了紀念他們的大英雄,就在各地的土主廟内塑像供奉,每年正月十五是陳三老爺的祭日,每年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到當地的土主廟祭祀,久而久之,這個廟就叫十五寺了。祭祀活動傳襲了幾百個春秋,土主文化傳承了一千多年,總之,人們祭祀的目的在于祈求“天下太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丁昌旺,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董老雖然年歲已高,但每年的這一天他都要來十五寺,舞一舞連甲棍、耍一耍太平燈,舞一舞大彎刀。他說明年這裡的廟會會更熱鬧,明年正月十四要去鎮南州(南華縣)雨露鄉去接高親,我問他是什麼意思,他說,陳三爺的夫人姓錢,錢夫人是南華雨露錢龍王的千金小姐,所以,隔三年要去接嶽父嶽母來十五寺鎮會,俗稱“接高親”。這種說法雖然是一種美好的神話傳說,但這種神話的起源又是怎麼一回事呢?老人說,明年你們再來演出,你們會看到我們這裡土主祭祀活動的一些古老的原汁原味的東西。我期盼着明年元宵節再去為父老鄉親們演出,順祝這些老藝人們健康長壽,生活更幸福,社會更和諧!

“向天墳”遺址

以口誇村真正吸引不少國内外專家、學者興趣的是當地人稱的村後的“廟山頭”,它對座圓丘形山頭,海拔1937米,從山腳柏油公路到山頂也就是150米,山頂開闊,圓丘山包上分布着多層圓周點狀奇怪的古墓,筆者兒時上山玩耍所見,在記憶中大約三百餘個古墓,每個古墓隻是一塊不足1平方米的石蓋闆,石闆中央是雕刻精細的圓形,三台狀墓冠露出土面,石闆下面淺淺的墓穴中擺放着墓主人的骨灰罐,無碑記。依稀可辨的是圓形,墓冠周圍的石蓋闆上有八角形圖案,墓冠正中有個難以辨認的符号,當地人稱這種奇怪的墓為“擺依墳”,又稱“向天墳”。兩說并秀、迄無定論,有待高明剖判。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1981年時任楚雄市文化局局長劉純龍和曆史文化“學者”餘立梁曾多次來考察,并向州彜文研究所彙報,當年,中科院社科院著名學者劉堯漢老先生曾兩次對“向天墳”進行考查,經考證這些墳墓是彜族先民的“向天墳”,至今約500年的曆史,而且是測定彜族十月太陽曆曆法的古觀象台,這種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周恒定為36525天,每年分10個月,每月36天,一年360天,其餘5天(每4年加1周日為6天)彜語叫“黨姿”,意思是作為祭祀的節日,在這幾天中出生的嬰兒,男孩加1歲,女孩減1歲,該方法還由祭司插杆觀北鬥星定寒暑,北鬥星鬥柄正上指為正北日是“大暑”, 正下指為正南日是“大寒”,這是彜族先民創造的一種十分科學、準确、簡便的方法,是彜族古文化的精華和明珠,堪稱彜族古文化的活化石。以口誇村現存30餘座“向天墳”是一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産,也是彜族先民們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精神财富,我們要好好保護、珍惜。在各級的支持下,“向天墳”遺址于2004年由原來的市級文物單位升格為州級文物單位。2010年央視國際頻道《央視四台》的“走遍中國”欄目對它作過專題報道。

向天墳保護碑記

楚雄市子午鎮以口誇村是一個擁有三百戶人家,一千二百餘人的古村落,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曆史文化厚重,相傳這個古村落是彜族同胞開辟的,有漢到彜走之說。洪武年間多數漢民随沐英遷徙至雲南,随着漢族的遷入,把江南文化帶至雲南,後又融入了本土彜文化,所以該村的文化内涵極其豐富,漢民族入住後,就有了演唱“花燈”習俗,但為了祈禱平安,花燈裡又加進了崇拜彜族之神的内容,融進了彜族先民原始的崇拜和祭祀活動,最為典型的就是該村每年正月初八的“土主廟會”,也稱“太平會”,整個祭祀活動内容,娛人娛神,充滿着彜漢文化的豐富底蘊。據《楚雄州戲曲志》記載:“以口誇太平燈社業餘花燈班社,主要演花燈,兼演滇劇,成立年代不詳,據藝人楊正開、張紹祖、楊紹舜等人介紹,燈社到他們這一輩已經是傳至第五代了,鹹豐庚申年(公元1860年)因戰亂(匪患)洗劫,燈社停止活動。鹹豐末年由時任省城蔡小舟戲班名角楊繼民先生回鄉帶回半副行頭(三箱服裝和樂器),在村裡吸收熱心青年在自家樓上教唱花燈,重組燈社,滇劇名角太平燈會的第四代傳承藝人尊師楊繼民于1944年謝世,暫停了滇劇演唱,但花燈演唱一直傳承至今。”

據《楚雄州戲曲志》記載:“民國八年(1919年)時任楚雄縣勸學所長(相當于現在的教育局長)楊與久對家鄉的太平花燈戲曲寓教于樂的作用,有詳盡的了解,同時,也覺得古老的戲曲必須進行改革,才能适應新的潮流。因此,他撰寫了《戲劇改良說》:生千載之下,可以睹千載以上英雄之懋迹,居一寓之首内,可觀全國以内風俗之良否,非戲曲不為功。戲曲之于人,增智識,舒心志,其益固多。然引人于邪,導人于惡,其害亦大,此戲曲之所以急宜改良也。使一般往觀之人,堕壞于冥冥之中,其甚誤也。故凡演者,必有關于社會之進化,人群之公益。摹亡國之慘,以喚起人民有愛國之心;寫專制之毒,以誘起人民共和之志。如此,則可以補助教育之不逮也。演說家雖口焦舌敝,而人不關心,一觀舞台之事迹,即印諸腦,此戲劇之功,駕乎演說之上。方今共和成立,欲維樹人心,則改良戲曲安甯綏乎?願有心者喜圖之。”此段論文被當時的太平燈會作為立社之本。太平燈社有一批固定的演唱劇目,如花燈曆史劇《鳳陽花鼓》,曆史劇《大王操兵》、《土地堂還願》、《小放羊》、《小疙蚤打草鞋》、《殺狗勸妻》、《丁山打雁》、《圍魚口》、《擋諒》、《大補缸》,20世紀50年代起太平燈社演唱活動更是紅紅火火,1958年楚雄彜族自治州成立,太平燈社被調演慶祝節目,深受好評。建州50年來,太平燈社創作和整理了一批優秀花燈劇目,參加了楚雄州、市的調演、彙演,均受到好評。“文化大革命”期間演唱活動從未間斷過。1981年該燈社的演員在參加市文藝彙演期間,雲南廣播電台為其燈社的業餘演員何金芝等錄制了花燈唱段在雲南省人民廣播電台“農村文藝”節目中播出。1989年該燈社的業餘作者收集整理的該村的曆史劇目《大王操兵》、《鄉城親家》、《鳳陽花鼓》等劇目被楚雄州文化局錄像保存,同年三個節目被國家劇協收錄于《中國戲劇雲南卷楚雄花燈專集》,并被州博物館收藏為館藏資料。2007年春節,市文體局和彜族文化傳習所又撥出一定經費組織整理了該村的《中國彜族土主崇拜原生态展演》,并進行錄像收藏,還準備向有關部門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歲月滄桑,太平燈會曆經數百年風雨兼程,凡入斯門者循規循矩,克勤克虔,啟後承先,源源相接,太平燈會宗旨行善施德,宣揚真善美,鞭笞假惡醜,啟迪傳承優秀文化,曆代相傳至今。三中全會後,太平燈會得到長足發展。太平花燈得到發展傳承,太平燈會的第六代傳人們正以飽滿的熱情傳承發展這一古老的曆史文化。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謹将近代藝人芳名敬錄以後,以示敬意:楊繼民、何達、張丕周、楊紹文、楊紹舜、何朝佐、何永發、何正安、何盛輔、何正芝、楊紅珍、楊錦發、楊錦祯、楊應堂、楊應龍、楊正開、楊正紀、楊國輔、李承先、李如高、李如發、李仕祥、李如運、李仕龍、李仕興、李春貴、李仕明、李正蘭、何金芝、張家鳳、段國鳳、何智紅、何智勇、陳淑英、楊天學、楊天才、何澤高、張家宏、李仕才、何澤深、楊國忠、何國龍等。

燈會宗旨:愛國守法,讴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保護曆史文化,傳承民間藝術,共建和諧家園,道德處世,行善施德,勞逸結合,修身養性,啟迪傳承,利人利己,報效國家,同享太平盛世。

洞經古樂

以口誇村是一個擁有三百餘戶人家,一千二百餘人的古村落,這裡居住着淳樸善良的村民。相傳這個古村遠古年代是彜族先民開辟的,有漢到彜走之說。這裡人傑地靈、民風淳樸,自明清以來,在楚雄地區就被譽為“花燈窩子”、“洞經古樂”之鄉,據該村幸存的一本于公元1835年撰寫的《洞經社志》記載,該村的洞經演奏曆史悠久,《洞經社志》記載如雲:盡聞作善降祥,天道默運于不言之表,知過必改,人心盡在于有禱之間,我村先輩于道光十五年歲次乙未年(公元1835年)建立社會捐助功德,邀集朋侪不憚煩勞虛心學習,是于文風丕振,禮樂大興,足為一時之美感,幸而何乃祥、何乃謙、張開第、何克昌、何克昭、楊成綜、何乃思、何乃旺、李廷瑄、何克忠、楊鈞鑄、楊興文諸公協力潛心勉延至鹹豐五年歲次乙卯年(公元1855年),曆時21年,當年匪患擾亂,藝人們流離失所,離鄉背井,器具無存,村墟寥落,人戶凋零,難以維持活動,至同治九年歲次庚午年(公元1870年),中斷15年,全滇肅清匪患方将社内一切事宜陸續調治以成善紀,至光緒以來,村運方新,人丁漸旺,凡我同人入斯門循規循矩,克勤克虔,啟後承先,忏愆悔過,源源相接,曆代相傳而來,方不負前人之至意,建善之規模也以為钗,謹将二次社友次序芳名胪列于後:何紹先(文生)、何克信(文生)、張廷琇、張運佩、何道顯、楊兆文、楊廷美、何榮生(文生)、楊再玉、李長春、何榮恩(九品衡)、何開周、何榮華(武生)、何自榮(文生)、何益清、何盛祖(文生)、何盛才(文生)、何道先(文生)、張紹會(文生)、何盛周、何榮富、楊元章、何道武、楊儒材(文生)、何道純(鑒生)、何紹文、楊立祥(鑒生)、何道行(鑒生)、李長富、何盛興、何道楹、楊維民、楊儒檀、李春發(文生)、楊應祥、李成美、楊國輔、何道祯、李存應(未)、楊興廷(未)、何盛福、楊文章、李成燦、何朝禮、李成武、張丕周、楊連登、何兆洪、楊正紀、楊紹文、何自惠、何盛堂、何恩榮、何國金、楊紹堯、楊開福、楊紹虞諸公等,延續至1949年破除迷信,自行停業,共延續75年。司祿社樂器充公變賣,所剩無幾。相續“文革”活動,“土主廟”被炸毀兩次,“土主廟”“魁星閣”被拆,至1980年改革開放,傳統文化得以恢複,1981年一年一度“土主廟會”由群衆自發恢複,2000年6月份由村民楊國恩、何澤深、張丕成、李仕祥等人,捐籌資金,購置樂器,全力協助恢複“司祿社”,動員青年參加學習,使停止52年的洞經古樂得以恢複,參加人員排列芳名如下:楊國恩、何澤深、張丕成、李仕祥、楊國忠、楊正元、楊天秩、楊天久、楊先寶、楊錦祯、楊錦發、何正安、何進祥、何澤章、李光貴、李大龍、何永祥、李光華、楊天華、楊育芳等人。“司祿社”宗旨:以愛國守法為榮,以孝道和睦為先,以道德處世為己任,以普度衆生雲雲,施善行德和諧處世,共建和諧社會,共享太平盛世為追求。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神奇以口誇

坐落在楚雄鹿城之南約二十公裡處的子午鎮以口誇村,是骠川壩子的一個古村落,這裡交通方便,土地肥沃,被譽為“糧煙之鄉”、“花燈窩子”之美譽。這裡居住着勤勞、善良的七楊二李一何一張四個姓氏347戶1466人。“向天墳”、千年黃楝茶樹、明清古墓、“米西老爺”石刻雕像、古名宅、乾隆年間遺留的“祭天神壇”、青石闆古道,曆經歲月更替,依然完整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以口誇彜語意為:有一清泉的寨子。明朝初年,楚地多為屯軍,受中原文化的沖擊,多數彜民或遷徙或漢化,土主文化與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當地獨特的“骠川文化”現象,以口誇村成了骠川文化現象流傳和起源地之一。洞經古樂、花燈、滇劇演唱、土主祭祀活動,祭龍、祭天等民俗活動,無不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内涵。每年正月初八據傳是該村土主的生日,該村要舉行盛大的土主祭祀活動,要請神燈、唱花燈、耍龍舞獅,還必須上演由民俗活動演變的曆史民俗劇《大王操兵》祈求太平、國泰民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人丁昌旺、共享太平盛世。村後廟山頭建有土主廟、文昌宮、汝興寺、觀音殿,離土主廟約一百米處長着一棵古樹,當地老百姓把它稱為“米西樹”,“米西樹”是骠川壩子境内獨一無二的樹種。由于它不開花、不結果,周圍都沒有它的同伴,一年四季不落葉,米西樹是米西山神的象征,低矮的山神廟内供奉有“米西老爺石刻雕像”每年正月初二村民們都要到這裡殺雞祭祀米西老爺,祈求“米西老爺”保佑全村,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四季太平、人丁清吉,正月初四舉行祭天祈求天下太平遠離刀兵禍祟,共享太平盛世。廟山頭有遺存的彜族火葬墓群,又稱“向天墳”。可惜大多數被盜過,僅現存三十餘座還保留完好,中科院彜文研究所曾對此作過專題研究,2005年被定為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向天墳”每座隻是一塊不足1平方米的石蓋闆,三台狀墓冠露出地表,墓冠下淺淺的墓穴中擺放着墓主人的骨灰罐,墓冠上無碑記,依稀可辨的是有個八角形圖案,墓冠正中有個難以辨認的符号。“向天墳”呈金字塔形,為彜族十月太陽曆曆法之古觀象台,彜族先民就是利用這種觀象台觀察太陽和北鬥星的位置的。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古名宅是以口誇村的一道風景,現保留完好的四合院,均為江南徽派建築風格,村中古樹參天,石徑曲折,村後以口小河古橋流水,村中三條石闆古巷貫通全村。以口誇“古風長韻,古文化遺迹甚多,民族文化豐富多彩,衆多的傳統文化形成了獨特的“骠川文化”現象。該村還是“楚雄花燈”的發源地和流傳地之一,成為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重點普查村落之一,在優秀文化的熏陶下,以口誇村人形成了仁愛、孝道為先、行善施德處事,出現了日不落鎖,夜不閉戶,園不拾異戶瓜果,田不損他人桑禾,忠孝博愛、報效國家、和諧處世、共享太平盛世。

近年來,村民自發捐資十六萬餘元新建了文昌宮、觀音殿、土主廟,去年又捐資七萬餘元對該村的何氏宗祠進行修整,該村出現了人人動手、個個出力搶救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便将保護傳承傳統文化寫進了村規民約,勤勞善良的村民開發着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傳承者祖輩留下的習俗、文化,建設着美麗的家園。2009年該村被楚雄市人民政府批準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便命名了該村的6名文化傳承人名錄,同年6月份由楚雄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申報“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6月23日省文化廳“非遺”專家評審團及州“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邵平一行在市文體局傳襲所專家陪同下,親臨以口誇村進村入戶進行考察,對申報的所有文史資料、文化遺迹實物,依次進行認真核實,到實地勘察,省專家評審團對該村的申報情況、資料相當滿意,并于9月13日正式公布“以口誇傳統文化保護區”列為雲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古村人更是珍惜這千載難逢的機遇,決心保護、傳承、弘揚曆史文化,守住精神家園,延續中華文脈,将古村建設得更美好。

四合院規劃效果圖

以口村“什物作坊”:水碾 據筆者記憶,大概是1963年,該村的以口一組小河的河堤上建造有一古老的水碾,水碾建造在河堤上分為兩層土木結構的樓房,上層是圓形的碾槽,碾槽上中心點為碾杆,碾杆上有碾臂,下層是一個圓形的水闆,水碾利用上遊水的沖力将水闆沖動,上邊碾臂旋轉,将碾槽裡的谷物皮剝出,這樣科學的什物居然生産在古代,可見該村古代文明程度的一斑,該水碾消失年代為1967年左右,筆者曾記得六七歲時随母親到水碾房碾過米。水兌 水兌的原理與水碾相似,主要借助水的沖力來達到沖動兌身反複起複把兌窩裡的米舂出,這也是相對科學的古代什物。石磨 石磨為兩扇,分别在下扇的石磨平面鑿刻上條形磨牙,在上扇的下邊石磨平面上刻有與上扇相反磨牙,石磨上扇方鑿一圓形小孔,加工的谷物從這裡下去,石磨不停地轉動,加工成面粉、面漿等。

油榨房 加工油料食用油的作坊。油榨房分三部分:炒耔鍋,專門用來烘炒油菜籽的鍋,下邊是柴火的爐膛,上邊是一口一公尺(半徑)的大鐵鍋,油菜籽放在鍋内邊炒邊拌,炒幹油菜籽。(起到脫水的作用);石碾:為一個圓形的碾槽(為石碾槽),槽内安置一兩米半徑的石碾跎,用牛拉着在碾槽裡的石碾砣來回旋轉,把油菜籽碾成菜籽面,然後起槽後将油菜籽面放在蒸子裡蒸,做成兩寸左右厚的圓型油餅。第一道工序完成後,接下來就是把油放在木榨内榨油,油餅放齊後,一般每次放三個油餅,利用杠杆原理将油榨出榨油時一般每時換三個壯勞力,分别用大鐵錘你起我落的打榨樁分中路,以支外支,第一道榨出的分為頭油,第二道榨出的分為肖油,第三道榨油的工序以第一道頭油相似,這是最原始的榨油工具。

以口誇的傳統家具一般家庭普遍都有,如供棹、八仙棹、單棹、地八仙、條凳(又稱春凳)、草墩、木櫃、碗櫥、三門櫃(主要用來裝衣服和被子等)木闆床等,另外還有壇罐、大小瓦缸、瓦盆、大小吊鍋、土鍋、羅鍋、木瓢(葫蘆瓢)、木桶、大小土碗、荼壺、陶瓷茶具、花瓶、煙筒、煙鍋及文房四寶,改革開放後農民的日子一天天富起來,高等家具起進了農家,家用電器、沙發、席夢思、三門櫃、五門櫃、組合櫃、自行車、摩托車、汽車,手表、縫紉機、彩電、冰箱、洗衣機、電飯煲、電風扇、電炒鍋、組合音響等,有的家庭還買了小汽車、微型車、摩托車等。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多彩的民風民俗

婚姻家庭 古代習俗多由父母包辦,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達成,不論男女雙方同意與否,訂婚後終身相伴、白頭偕老,有“嫁雞随雞,嫁狗随狗”之說,擇吉日成親過門,婚姻多講究“門當戶對”,更甚者還有“童養媳”,将女兒五六歲時送與他人收養,待雙方子女長大成人再圓房婚配。還有種現象是近親通婚,舊時追求親上加親,多有姑表姨表姊妹成親,血緣過近,往往造成不良隐患,除此外,還有媒人說合雙方各自的兒女與對方的兒女相連婚,一切彩禮從簡,稱為“兩相親”,已婚男女喪偶,各帶子女,老年結為夫妻後,如女兒年齡相當又結婚者稱為“一合二扇瓢”之說。

舊式婚姻禮儀繁多,一般經過六道程序:

合婚:男方先請算命先生擇婚,将男女雙方出生年月日時報與算命先生,擇出能與某屬女方成婚,或在何方提親,然後請媒人按屬相說親,女方允諾,将姑娘的生辰八字(年月日時)庚帖開給媒人,男方收到庚帖後,将雙方庚帖送到八字先生請為推算,如無沖克,則約期納聘,行訂婚禮,以口誇在同性宗族内是禁止通婚的。

吃訂酒:合婚既成,媒人攜帶團書(合婚庚帖)帶上煙酒糖荼肉、玉手镯、耳環、衣服、帽子、奶母布(送給女方老人的衣服)等物,送給女方作聘禮,表示婚姻已定,雙方信守不渝。

通信:男方約定迎娶日期後,需征得女方同意,由媒人持男方“懇柬”到女方家談妥彩禮和過禮迎娶的喜期,如女方無異意,需複一“允柬”或要求男方備辦的彩禮物品、禮單,如雙方達成共識,婚期就定下來。

過禮:迎娶前一天,将男方準備的按禮單物品将床上被褥一套、禮金××元、煙、酒、糖、茶等,用紅紙條加封裝入禮盒,一般用大提籮再符喜柬一叩,由媒人壓盒,挑擔人三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按習俗将彩禮陳列于中堂内的八仙桌上,請族長和至親觀禮,媒人啟封,照禮單上點交,女方收禮後其食物适當回避,稱為回禮,表示禮尚往來,喜結連理之意。

迎娶:迎娶前一天晚上,雙方父母要對新郎新娘訓練四禮八拜,跪四次,每次叩頭兩次,要訓練新郎去到新娘家如何叩拜嶽父嶽母,如何叩拜長上,訓練新娘去到婆家如何拜見公婆,如何稱呼三親六戚左鄰右舍,如何遞茶,打洗臉洗腳水,當天晚上新郎要邀請一名小童男(未婚男子)與新郎同床而眠,新娘子那邊也要邀請一名未婚女子同床而眠,以上雙方的這種儀式表示從今晚上起新郎新娘告别了少男少女的生活,從此過上成人生活,從此要立志為人父母,當家立志的意思,當天,男方雇一花轎,坐騎四匹,媒人,新郎,陪郎,伴娘,送親人騎馬,男方備辦四至六色禮物和滿門柬。

以口誇在何姓、李姓、楊姓三大宗族内迎親隊伍還需備辦“肅靜”、“回避”牌一對,“皇羅傘”一頂,“七星旗”四面,因在三姓中祖上曾出過“四品”或“七品”官,所以他們的後代完婚時可享受祖宗的榮耀,表示他們的家族是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整個迎親隊伍威風凜凜,浩浩蕩蕩,一路上鳴鑼開道,吹吹打打,前往女方家迎親,起程前由一男童上轎稍坐片刻,每逢過大村大寨要燃放鞭炮吹長号鳴鑼,至女方家門落轎,又由一女童上轎稍坐片刻,稱為“壓轎”,意思就是“金玉良緣,兒孫滿堂”,到女方家時先由媒人到女方家戶族管事先行拱手禮,意思表明男方花轎已到,女方家管事立刻張羅人等到場外迎親,此刻爆竹齊鳴,迎進新郎,新郎這邊的迎親人等在正堂屋右邊落座,由族長引領新郎叩拜祖先、嶽父嶽母入座後,新娘這邊的迎親人等也在正堂左邊落座。新郎叩拜祖先、嶽父嶽母入座後,新娘這邊以糖水、茶水三次招待新郎這邊的人,此時嶽母家用茶葉、大紅紙包上紅肉、紅飯遞給新郎,新郎用紅手帕包起帶回,表示嶽母家給新郎家的福祿,希望婚後,有福有祿,大發大旺,情意深,百年偕好,兒孫滿堂,福壽安康,此時新娘的舅舅給新郎挂彩球新郎拱手作揖,三道糖茶之後進入迎親儀式。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迎親是婚禮中最隆重的儀式,新娘身着紅衣、紅蓋頭,上轎前跪拜祖先、家堂和父母,吉時到了,新娘由哥或弟抱上花轎,在至親中選兩個姑娘送親,鑼鼓開道,花轎迎親,迎親人回到新郎家,門前早已設香案,花轎落轎後,有一婦女将葵花、瓜子、松子交于新娘,新娘接寶瓶壺後,另一婦人給用脂粉添妝,攙扶新娘下轎,請一德高望重的先生念進親詞,大意是黃道吉日,娶親如意吉祥,婚後夫妻好合,百年偕老,家庭和睦,鄰裡相從,勤儉持家,孝順長輩,金玉滿堂,子孫發旺,享盡榮華富貴,之後是新娘入洞房,新娘新郎坐床,親鄰中選一兒孫滿堂二老雙全的老婦人喂交杯酒,表明永結同心,矢志不移,當天下午舉行拜堂,先拜天地祖先,又拜公婆族長,再拜舅舅、叔叔、姨父、姨母,受拜人說一些賀詞。說賀詞後要送給新郎新娘紅包(禮金)。

結婚時不論窮人還是富人都要在院内搭一青棚,一般多采用青松毛,有條件的在青棚下擺放桌凳,也有的就在青松毛地上擺宴席,這樣倒也增加了幾分喜慶之光。

長号三響後,豐盛的喜宴開始了,一盤盤、一碗碗豐盛的佳肴擺在桌上,松毛地上,客人們喝着喜酒,吃着美味的佳肴,新娘新郎分别到各桌上敬煙敬糖,客人們也說一些祝百年好合,早生貴子,金玉滿堂的吉利詞,夜幕降臨,新娘要端洗腳水給至親,如公婆、舅父、姨夫、姨媽等接受新鞋者要賜給錢物,夜晚還要請村中的燈社演唱花燈,演出的劇目多為喜劇,整個婚禮洋溢喜慶的氣氛。

回門:新婚第二天上午,新娘家的哥弟帶着四色禮,煙酒糖茶肉等物品,到新郎家接新娘回門,新郎家根據新娘家所帶禮品要照數備齊,新郎家備辦了一桌豐盛的酒席,首先是糖果、瓜子、松子等物,至親和新親團團坐起,在友好的氣氛中,酒過三巡,三聲長号響起,一桌豐盛的菜肴擺上宴桌,一般為土八大碗,外加四個大盤,四個小盤,酒量不好的一般就滴酒不沾,否則會喝醉,然後廚房裡都會為你添好飯,通常愛鬧玩的人會在飯裡用針線穿起一串串的瓜子、松子,埋在飯的下邊讓人在吃飯的時候出洋相,惹得滿堂大笑……下午喜宴結束後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娘家也準備好酒宴招待,但當天要雙去雙回,不能在新娘家留宿,并且必須在太陽落山之前回到家,滿七天後,新娘回娘家看望父母,至此婚禮才算完畢。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喪事 古老的喪事,禮儀複雜,對喪事的禮儀十分重視,其繁簡則因家境而異,一般老人歸終要即刻告知親友,備辦棺木,設靈堂,一旦老人過逝立即通知鄰舍,商議喪事事宜。

死者即将臨終要沐浴更衣,穿新衣新襪,男剃頭女梳發,将遺體移到中堂入座,腳用小闆凳踩,不能着地,落氣時子孫男女用飯勺在死者旁邊接氣,子孫依次在勺上哈氣,将氣接在盛米的升子裡,同時将平時煮藥的罐罐砸掉,然後用紅線繞腳,在死者口内放一枚大棗,口内放一銀質物,稱“口合”,再由相關人員将死者放入棺内,滿堂舉哀,滿堂親友鄰舍要安排人将死者和孝子的生辰八字抄條并很快告訴道士将本戶的墳山向址、下葬時辰等定好。

入殓的棺木内鋪有棉花做成三角枕蓋,花香被團團用紙絹、棉花填實,遺體安放在棺内,口鼻要和前後中線平行,棺蓋不可扣實要等苦主至(死者兄弟,至親),即死者的舅老公或侄兒子三回九轉,孝男孝女向死者叩頭,并請一位管事派人到親友家報哀接客。

報哀後,孝男孝女不離靈堂,靈堂裡鋪上稻草,守靈者席地而跪,燒香燒紙,燈火日夜不熄,靈柩上放一碗齋飯,俗稱倒頭飯,靈堂下擺一盞香油燈,放一把犁頭,忌貓狗入内闖擾。發送那天淩晨,請年長的兩位婦女煮福祿飯,飯内放有金屬錢币,全家在靈堂前就餐,飯中的錢币表示有福有祿,萬代吉祥保佑兒孫成才得志,保佑家宅平安,好人相逢,惡人遠離,等等。

發送前,晚上請道士門前接靈,孝子跪請後親友和族長拉紙,然後道士行白,一般人戶有道士彈奏“十貢”或“洞經古樂”,富戶之家在發送後滿五七,還要做齋,念經三至五天,超度亡靈,發送起棺前,家人披麻戴孝,送祭文,親友在靈位前三叩首,孝子跪叩謝賓,吊唁時一般分主次賓進行,男性亡靈首先是堂祭,女性是舅公親男侄首祭。發送整個喪事的過程中,都有鑼鼓唢呐吹奏哀樂,出殡時,靈位上要置一個紅公雞,起棺後由八個壯士擡起靈柩,沿路撒紙錢放炮竹,男前女後根據大小進行打路祭,到轉棺處孝子向遺體告别然後燒表,燒招魂表、祭帳文,脫白換紅,孝子孝妻脫孝服,穿戴大紅喜服,哀去喜來之意,家中打掃幹淨,桌上擺滿幹果瓜子,親友回來依次洗臉洗手入席坐富貴,大頌吉言,轉悲為喜。

請地師選好墳地,發送當天清晨,挖坑必須念咒語,取第一鋤頭放在一邊,墓穴中挖設兩個小洞,坑内放雄黃粉以避蟲蟻,然後下棺,校正方位,孝子用衣服兜土,邊抛邊念“給你蓋房子了”。接下來有條件的人戶擇吉日為亡靈修墓立碑,此時整個喪事到此為止,然後是燒七紙,每逢七天燒一次,最後一七是有講究的,所有與亡靈有血緣關系的人必須到齊,最後一七燒紙的地點在亡靈落氣處用竈灰圍成一個小圈圈,中間點上三炷香,小圓圈對着東方開一個小口,所有在場的親鄰一邊用一個木棒頭沖七下,邊念“打開地獄門你出來”。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出生、祝壽風俗 自古以來以口誇村對出生和祝壽都相當講究,新婚夫婦生第一個孩子滿三天,女婿要到嶽父嶽母家報喜,孩子出世三天後再到土主廟祭拜,稱為“還三招願”,生男報母雞一隻,生女報公雞一隻,此外還必須準備煙、酒、糖、茶等東西。嶽母家見到報喜的雞,就知道姑娘所生孩子的性别,當即抓一隻雞給姑爺帶回,過一天,嶽母去看姑娘商定送雞酒的時間,一般多為“屬狗”或“屬猴”日,雙方做好準備,親友和嶽母家送上米酒、雞蛋、嬰兒的衣服登門祝賀,女婿家設宴款待。孩子滿周歲還須給孩子過周歲,小孩的周歲是很講究的,主人要準備玩具,如車、筆、算盤等物讓小孩抓,小孩拿起何物預測小孩成人後會從事何種職業,如拿起筆可能長大後會從事文化等工作,當然這隻是一種預測,還要培養成才,方能如願以償,用此方法推測小孩子的愛好和天性,一歲以後每年生日給小孩吃一個或一雙紅雞蛋,這樣就是過生日,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生日比大人的生日還講究、更闊氣、更排場。

男女成人年過50歲家人慶生日或年屆“花甲”(60歲)的老人,在上無長者(指父母親)子女按家境狀況設酒席邀三朋四友,侄親内戚慶壽;長輩健在則生日宴席不宜大操大辦,而古稀(70歲)老人有穿壽衣、壽帽、壽鞋,世富人家為老人挂壽扁,大辦酒席、邀親戚朋友慶賀。

節慶風俗

春節 進入冬臘月,各家各戶開始殺年豬,添新衣,辦年貨,實際上進入臘月就拉開了春節的序幕,臘月二十三的晚上,舉行送竈儀式,在竈君神像前供奉糯米油炸粑粑,意即讓竈君吃了香甜的粑粑,上天多說好話,祈求竈君老爺“上天奏好事,下界降吉祥”保全家清吉平安,一年和順,恭奉竈君老爺上天。臘月二十七,掃塵、家家清洗衣物,被蓋粉刷牆壁,家家門前栽天地樹,購年貨。除夕平安夜,各家殺雞宰鴨,備辦豐盛菜肴,貼春聯、挂門錢,叩拜祖先,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半夜子時,也就是12點鐘,各家各戶封門,封門後禁止任何人串門,親友鄰居不相往來,一家人圍在火爐邊一夜不睡,迎來黎明意為守歲,男人洗臉洗手洗腳後,開财門,開财門後男人手持三炷香挑着水桶去以口誇村後甸井挑水,稱為“請龍”,意為新的一年開始,财源茂盛,興旺發達,所以要煮糯齋,一家賽一家早。正月初一,女人不下廚,全由男人承當,初一這天女人不走親戚、不串門,初二家家到土主廟殺雞祭祀,大辦菜肴,俗稱打牙祭,互相拜年“請春客”,新婚夫婦開始到親友家“拜年”,所到拜年的親鄰家,日後新娘生小孩必須去送雞酒,初二早飯後,須在院心的天地樹上貼“出行大吉”,然後在大路上玩耍,老人們在一起聊天,女人在做針線活,閑談,到處歡聲笑語,初二晚上燈社開始演出。初七是以口誇村土主的生日,全村祭土主,這一天是以口誇村的“年中年,節中節”,鄰近各村的人都要到以口誇村趕“太平大會”,整個村子熱鬧非凡。

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當天晚上主要以唱花燈、耍龍舞獅為主,各家各戶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和和順順,萬事大吉。

清明節 家家戶戶門上挂楊柳,各家各戶備辦菜肴上墳燒紙錢,修理故人墳墓,寄托哀思。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家家門上挂樹蒿,戶戶包粽子、牙豆,小孩手上、腳上戴荷包,布菱角,香繩,繡布娃娃,用雄黃點耳鼻,用鍋底黑煙點小孩印堂,表示驅邪魔鬼。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楊、王、高、段姓氏過的是六月二十五(以口誇沒有高段姓氏一般過六月二十四),家家準備松樹火把,香面,夜幕降臨整個村子沸騰了,點些火把,互相撒火把,互相祝福,當年結婚的新婚夫婦要到嶽父家授火把以示驅邪、驅穢,吉祥如意。

中元令節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令節,俗稱“七月祭祖節”傳說七月半“地府人放假回家到陽間享受衣食俸祿”,老百姓接亡靈、祭祖先,各家各戶備辦香火、食品、麥芽等,堂屋設祭堂,擺上祖公牌位,已故不到一年的稱為“新祖”,一年一上的稱為“舊祖”,初一初二接新祖,農曆七月十五晚飯後送祖,根據本戶祖宗姓名填寫包封,新祖填白包,舊祖填花包,包封内裝有紙錢、金銀锞、少量的食物,另外每戶還要填上白包花包各一,上書本境無主孤魂衆位,稱孤魂包,送祖時一般在各戶大門外将所有包封燒于鐵鍋内,邊燒邊念包封上祖宗的名字稱呼,稱呼××請來領受,先祖恩德,傳承優良家風。報本追源、源源相傳。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合家團聚,至愛親友贈月餅,娘家接回新婚閨女,婆家接回未婚媳婦,準備鬥,插上月宮碼子供奉後,準備月餅、水果、闆栗、酒等食物,合家賞月、拜月,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冬至 俗稱過冬,節前各家備辦糍粑、餌塊,節日那天,奉祭祖先,全家人用蜂蜜蘸糍粑,意即“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甜甜蜜蜜”之意。凡婚嫁喜慶,舊時講究“八大碗、四盤四碟”,現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現通常紅白喜事都是八大碗,外加冷盤、清蒸豬、雞、牛、羊肉俱全,更有濃濃的鄉土味和人情味,三朋四友借着辦事的機會,溝通感情、溝通親情,整個宴席充滿了和諧氣氛。

以口誇古居

以口誇村的古民居,建築風格為江南徽派庭院式建築,結構為土木結構,灰瓦蓋頂,兩山牆為風火牆建築多為四合院,現遺留的民居多為清末民初建築。現就全村基本完好的古民居分述如下:

以口三組李光财、舒發昌家大院。建築年代清代,建築結構三方一照壁,大院心為青石闆鋪就,照壁有壁畫,大門為花大門,有裡外兩道大門,建設面積約五百平方米,完好程度基本完好。李光華、李大金家大院:建築年代清代,大院為前後兩院,裡外兩道大門,外大門挂有一扁,上書“雲路初登”,建築面積約三百五十平方米,大院基本完好。

以口四組“李家大台子”古時為十五級台階,兩邊立微杆,還設有上馬台,立微杆者為李氏宗祖李迂璜,中道光甲五科廣南府科鄉進士,上十五級台階後到彎坡,大院子為花大門,院心為青石闆,院心建築面積約八百平方米,分為上中下院子連為一體,氣勢宏偉氣派。

下為:李氏宗祠,大門為八字花大門,四合院前面為古戲台,1986年毀于火災,現大殿和右廂房基本完好待修複,建築年代為清未。張家大院,建築年代為清末,建築面積約五百平方米。

以口五組何正興家曾祖父何仰,曾中武進士立微杆,現還遺留微杆基座,大門為裡外大門。

楊家花大門為前後雙大門,大院心為四合五天井,院心均為青石闆鋪就,為上七格、下七格、左三格、右三格,五個天井各四格,建築面積達一千平方米,為全村最為完整的四合院,現破損待修複。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以口二組何國忠,何國科家大院,兩院相連裡外大門,四合院,建築面積達八百餘平方米。

楊友貴、楊友發家大院,相傳是以口誇漢民族遷入的落籍中心,古代的燈神牌位,供奉在此處為四合院。何平安家大院,原為何國玺住宅,四合院三坊一照壁,何國玺民國時畢業于雲南省立師範學院,任省參議員出任西美鄉第二區區長。何國彥、何永平家大院為四合院,建築面積達五百平方米。

後頭壩到水井口處原立有一道大門,稱為總大門,據傳上立有一扁,上書“翠拔一門兩進士、三代光榮一舉人”,年代久遠,何為舉人,何為進士以無從可考,總大門消失年代為解放初期。

楊明忠、楊明華家大院為四合五天井,石闆院心,大門為裡外大門,以口誇滇劇創始人楊繼民老先生就住在此處,楊繼民為昆明前午台滇劇戲班名角。何氏宗祠建于明朝,于公元2008年2月第三次維修,現正在維修,準備申報市級文物單位。

楊、李氏古祠坐落在張家巷道左側,建于清末,大殿保存基本完好,右廂房原為村衛生所,現閑置,左廂房破損閑置,前樓古戲台毀于火災。

以口誇古驿道

從楚雄府南行鄂嘉,走思茅,去景東,出境緬甸的古道,古時稱“夷方道”,經以口古村通過,其走向如下:自楚雄府出城西門過古山塘,自西靈宮登峨碌山,翻過大山口,下白砂沖步行十裡松樹林,沿香樹山的十裡小溪,南行依次是中本、上本、臘石沖、上本垭口,行至臘石沖這個鹿城最南的小村,登上海拔約1900米的上本,垭口古驿道的青石闆依稀可見,但隻是殘留破損,回首望香樹山下、中本、上本、松樹林,十裡炊煙,十裡稻香,順垭口古道順勢而上,過小水井,鬼操場,十字路,上北山,哨卡,古時此處設北山哨,站立哨口俯望,一片富饒的壩子盡收眼底,丘陵起伏,岚山缥缈,自北山哨順勢而下,進入以口古村老本尼稻田,石闆古道依稀可見,古道進村後順着以口古村大巷青石闆古道而上,至大照壁一株千年黃楝茶樹,站立在古道旁,此樹曆代被族人供奉為神樹,曆經千年滄桑依然枝繁葉茂,晚風習習吹動枝葉發出沙沙響聲,仿佛向人們訴說着古村千年走過的滄桑歲月和古驿道的興衰,巷口的古驿道上,依稀可見數百年前遺留下的馬蹄印。

以口誇拾趣(第一部 )|以口誇村挖掘古村落傳統文化底蘊打造中國農民詩歌小鎮

古驿道經大照壁順勢而下,自古石橋上竹壇,經石垭口至桃園村上太平橋繞道小波宜上雪裡關,據史書記載,古時這裡是一個重要的關口,出雪裡關,進入崇山峻嶺,行五十餘裡達趙通寺,六十裡舊關,下馬龍廠,過黑蛇河,與南安州至鄂嘉古道合為一路,八十裡至獨田,再行七十裡至茅薄子江,八十裡至鄂嘉古城,再行至景東、思茅普洱過境緬甸。

文章來源:中國文聯出版社

編 著:楊天學 郎開喜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