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盾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也是頗受争議的曆史人物。衆所周知,“趙盾弑君”是那個時期十分重要的曆史事件。
《左傳》作者對“趙盾弑君事件”的描述,筆法中暗藏玄機,帶有較為隐晦的個人觀點。深入挖掘後,我們便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并沒有以“忠孝禮法”的觀念來譴責趙盾的“弑君”行為。
《趙氏孤兒》趙盾劇照
如果把“趙盾弑君”和其他篡位謀權的曆史事件放在一起比較,我們就可以看出,《左傳》作者的态度這一次竟然變得如此溫和且寬容。這實在是一件很蹊跷的事情。
那麼,作者為何會這樣?趙盾究竟是不是“弑君”的真正兇手?
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來分析一下,《左傳》針對“趙盾弑君事件”的真實觀點。
《左傳》着重描寫晉靈公的“不君”
關于“趙盾弑君事件”的發生,其實《左傳》中早已出現了預言:“不出七年,晉之君将死亂”。我們看到,這個預言成真了!六年之後,果不其然發生了趙盾弑晉靈公的事情。那麼,《左傳》真的可以未蔔先知嗎?
《趙氏孤兒》晉靈公劇照
其實不然,這件事情的發生,是有“遠因”和“近因”的。
所謂“遠因”,是指晉靈公無道且不聽身邊人勸阻的“不君”行為。為了糾正晉靈公的這些行為,趙盾不得不屢屢進谏。但是,此時的晉靈公卻一再地裝聾作啞,用“吾知所過矣,将改之”的話來搪塞趙盾,犯了再改,改完再犯,仍舊把戲弄别人和濫殺無辜當作樂趣。當世人讀到這裡時,皆會産生晉靈公“該死”的念頭,如此一來,“趙盾弑君”這件事,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
所謂“近因”,是指趙盾與晉靈公的沖突。我們都知道,《左傳》是采用第三人稱的視角來叙述和描寫曆史的。那麼,這就會讓讀者産生一個疑問:晉靈公向來怨恨趙盾,因為趙盾總是在他身邊進谏,不讓他做這個又不讓他做那個,這些我們從書中都可以看出來;可趙盾對晉靈公的态度是怎麼樣的,我們卻不得而知。所以說,這就是《左傳》中叙述的巧妙之處。
《趙氏孤兒》晉靈公與趙盾劇照
面對着晉靈公的種種陰謀詭計,趙盾似乎完全抛棄了私人恩怨,仍然用近乎進谏的口吻指出晉靈公不應該“棄人用犬”。表面上看,是指出晉靈公的錯誤,深層含義其實是希望晉靈公不要抛棄自己這樣的直谏之臣。趙盾的語氣雖然嚴厲,但是足可見其“赤膽忠心”和“苦口婆心”。世人此時皆欲除晉靈公而後快,同時深覺趙盾乃是無辜的忠誠之人。
從“遠因”和“近因”這兩個方面來看,《左傳》運用巧妙的叙述手法,一直在用情感的“暗線”來引導讀者,這就為後來的“弑君事件”做好了鋪墊。
《左傳》中關于“趙盾弑君”的叙述
我們都知道,“趙盾弑君事件”中,真正實施弑君行動的人是趙盾的弟弟趙穿,且《左傳》中僅僅隻有一句話:“趙穿攻靈公于桃園”,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的說明和佐證。
筆者覺得,這樣的記叙是很可疑的,之說以這麼說,是因為有很多的問題還沒有解釋清楚——趙穿為何殺晉靈公?怎麼殺的?有多少人參與其中?晉國内部對這件事的态度又是怎麼樣的?
《趙氏孤兒》晉靈公劇照
這些問題都是未解之謎,後世的學者對此也毫無頭緒,始終沒有定論。
筆者認為,“趙盾弑君事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趙盾和趙穿兩人是否是合謀“弑君”。因為,隻有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才能給趙盾定性。
在這裡,我們先不對趙盾出逃和趙穿弑君的事情做出判斷,隻談《左傳》作者使用這種簡略手法的原因。這段描寫為何這麼隐晦?究竟是在逃避什麼?對這件事褒貶何在?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因為撥開這些謎團之後,真相自然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對此,筆者分析得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結論:
一、《左傳》描寫隐晦的緣故。
我們都知道,《左傳》的作者向來以工于叙事而著稱,從他描寫春秋時期的各大戰役,就能夠看出他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回到“趙盾弑君”這一事件,可想而知,弑君的過程本身,必然是十分精彩的。然而,作者卻放棄了“工于叙事”的一貫作風,究其原因,不外乎有兩種情況:其一是可能他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所以才一筆帶過;其二是可能他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不願意去詳細描寫。筆者認為,從《左傳》以往嚴謹的文風來看,即使作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也會進行闡述和說明。所以,第二種情況的概率較大。
二、《左傳》沒有詳細叙述的原因。
如果以第二種情況作為前提來進行分析,《左傳》作者知道真相卻不詳細叙述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從之前對晉靈公“不君”的負面描寫篇幅大大超過了對趙盾的描寫就可以看出,作者有意偏袒趙盾,不想因為他“弑君”,就抹殺了他的政治功績。也就是說,趙盾“為民、為社稷”的弑君行為,雖不值得肯定,但也不必過分批評,因為他的出發點并不是為私怨和謀私利;另一方面,在重視禮樂的春秋時期,“弑君”這種忤逆之事,是不太方便明目張膽地做出評價的。所以,《左傳》作者借助孔子之口,說出了“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競乃免。”
三、從趙盾之後的行動可以看出,他逃不出“弑君”的幹系。
《左傳》中評價趙盾的賢德是“夏日之日”,不僅強調了他突出的能力,還體現出了他容易灼傷别人、使人畏懼的姿态。而在弟弟趙穿弑君後,趙盾随即就回國、複職、新立君,這一番操作簡直“猛如虎”,讓人覺得他完全不像一個毫不知情的人。在太史董狐嚴厲的質問下,趙盾隻回答了前半句“亡不越竟”,卻故意忽視了後半句“反不讨賊”,心虛之狀躍然紙上。《左傳》作者可能也覺得自己筆鋒太盛,眼看就要把自己的觀點和盤托出,此實不妥,所以又引用了《榖梁傳》中“穿弑也,盾不弑,而曰盾弑,何也”,意圖以此來避免尴尬。
《趙氏孤兒》晉靈公劇照
所以依筆者看,弑君之人固然是趙穿,但是從《左傳》對趙穿的描寫可以看出,趙穿乃是一介武夫,并沒有什麼政治頭腦。再結合着“趙盾弑君“前後所發生的一系列事請來看——秦晉征戰、晉國卿大夫争權等等,皆是趙盾在背後一手操縱的,這是曆史的“實錘”。由此可見,趙盾的意志除了“弑君”之事外,無一不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弑君”事件的發生,必然要追溯到趙盾的身上。
《左傳》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試想,如果《左傳》中的記叙是“趙穿弑君”,跟趙盾沒有半毛錢關系,那麼又怎麼揭示晉國數年政權風波的根源所在呢?這個伏筆的運用何其巧妙!
從社會角度而言,“弑君”乃是君、臣之間倫理關系的破裂,這關乎春秋時期的道德問題。那麼請問,如果君“不君”,臣就可以将其殺掉嗎?這在當時的人們眼中是一個“悖論”。換言之,如果"道德和正義"與“禮法”發生沖突,我們應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其實,這部富有人文精神的《左傳》,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