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上學,想要成績好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天天刷題,天天做卷子。
學一門技術,也沒有其他的捷徑,必須每天訓練,像賣油翁一樣,自然能熟能生巧。
賺錢,也是如此,必須要天天去練習的。
很多人以為,打工久了,再去創業的話,成功幾率可能會高一點。
其實,當你真正去創業的時候,就會發現,打工和創業,需要的根本就是兩種不同的能力。
一般長期打工的人,就會喪失主觀能動性。
領導安排什麼活,就做什麼工作,很少會自己主動去找活來幹,更不會思考怎麼做得更好。
自己創業之後,一天沒有客戶,就賺不到錢,而且員工的工資還要照常發,所以隻能玩命地幹。
人,都是逼出來的。
想多賺點錢,就必須要天天去琢磨,通過什麼方法搞錢。
下班之後就玩遊戲、看電影、刷視頻。
做着跟賺錢完全無關的事情,怎麼可能變成有錢人嘛!
1、最重要的兩項能力。
進入互聯網時代,特别是随着自媒體的興起,普通人确實有了更多機會。
李舟經常和身邊的朋友說,當下賺到錢的人,要麼會寫作,要麼會演講。
沒辦法,現在是内容創業的年代。
想要更好地把産品賣出去,靠單純的廣告是行不通了,必須要有内容的支撐。
内容的話,無非就是文章、音頻和視頻。
所以搞内容營銷厲害的團隊,要麼就是很擅長寫作,要麼就是很擅長演講。
除此之外,還想賺錢輕松點?
必須有大量的資金,去把會寫作和會演講的人,收到你的手下,為你工作就行了。
如果沒有一個好爹,拿不出來太多的錢,那就從現在開始,好好去練習這兩種能力吧。
2、專注一個點。
當然,即使有很多會寫作,或者是能演講的人,但最終還是沒有搞到錢。
為什麼?
他們太以自我為中心了,想寫什麼寫什麼,想講什麼講什麼,完全就是天馬行空。
想賺錢,就必須要反人性。
簡單來說就是,去做市場上有需求,而且能讓别人爽的事情。
可惜大部分人做事,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隻要自己幹得爽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從市場的角度去考慮。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有很多自媒體作者,每天更新吃了什麼,做了什麼。
這種人就是沒有想明白,你又不是名氣很大的明星,人家憑什麼要花時間,來關注你那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所以啊,對于更多普通人來說,必須要專注一個點,長期深耕細作,才有可能獲得一點小的成功。
比如說,天天更新怎麼帶小孩的,怎麼提高分數的,怎麼買房子的...
3、必須動手去幹。
有句流傳很廣的話,看了很多書,懂得了很多道理,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知道和做到,甚至會運用,相隔了十萬八千裡。
知道一件事情,那隻是單純接收信息而已。
你能知道,别人也能知道,所以沒有太大的競争力。
知道以後還去實踐,這才是對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發生一些和理論沖突的現象,這都是很正常的。
隻要我們找到解決的辦法,那麼自然能積累下實戰的經驗。
當這種經驗積累多了,就會慢慢變成自己的認知,形成一套思考和處理事情的方法論。
有句老話叫知易行難,應該都聽過吧。
接收信息很輕松啊,隻要用耳朵聽一下,用眼睛看一下,就感覺收獲了很多的知識。
就像我們看一個電器維修說明書,上面有很多的理論,但是當你真正去修損壞的電器時,才發現根本就無從下手。
動手操作,是非常難的。
不但要動腦子,而且還要付出身體上的行動。
由于具體的操作,會産生直接的結果,要麼把電器修好,要麼就是修不好。
這個結果,會證明很多人是沙雕,感覺自己一無是處。
所以為了逃避現實,不想承認自己是沙雕,他們就會選擇學,而不是動手做。
畢竟學東西,都是在腦袋裡面,很難有具體的衡量标準。
自然可以心安理得地自欺欺人。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