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解聘了在學校工作九年的50歲的副教授,一時間成了熱門話題。很多人說清華大學行為比較的冷血;為什麼不讓轉學校的行政崗;而是直接解聘緻其失業了。這裡面存在一定的理解誤區,很多人又拿起“非升即走”的高校老師聘任模式來說事了。
這位副教授一開始簽的就是科研崗,而不是行政與教學崗位。擁有副教授職稱的科研崗待遇是遠高于行政崗與教學崗的;這位副教授拿了更高待遇,合同期内學術成果未達标,才被學校解聘的,不能理解為科研不行就轉行政崗,這裡面有一道鴻溝的。
清華解聘副教授是正常的教師優勢劣汰過程;過程雖然殘酷了一點;實際上也沒有辦法,如果執行得不嚴格,到時候不出科研成果,部分網友估計又是一副嘴臉來指責清華了。
就像最近幾年很多高校實行的“非升即走”模式,就一直被很多人拿來說事。很多人發文博同情,說自己教學努力,隻有沒有論文,最後被辭退了。教學是中小學與普通高校的必備工作;敢問世界上哪所名校,老師沒有科研任務呢?很多“僞善”的網友被别人帶了節奏還說自己多善良,富有同情心!
“非升即走”模式誕生的前提是,國内高校混日子的老師太多了;如果不給一定的壓力,就像以前的大鍋飯企業一樣,幹好幹壞都一個樣。大學老師也是人,最後誰願意努力工作搞科研呢?這個時候才誕生了大學老師的“非升即走”模式。
“非升即走”本質上是一種壓迫與激勵措施,讓願意做事與有能力的老師可以留下來,淘汰一部分在大學混日子“摸魚”的老師。從而産生鲶魚效應,增加老師的工作的積極性,讓一些南郭先生無法在混下去了。
國内實行“非升即走”的高校一般都是名校,或者是有抱負的高校;一般層次的高校是沒有能力做到“非升即走”的老師聘任模式的;說白了是實力不夠。清華大學作為國内一流高校,本來招聘的學生就不是很多;作為國内研究性高校的龍頭,沒有科研成果的老師是無法想象的;這位50歲的副教授就是典型的南郭先生,被很多“東郭先生”同情了。
最後結語
“非升即走”這麼好的人才模式,為什麼會被“東郭先生”們诟病呢?本質上他們害怕競争;優秀的企業與高校是不養閑人的,人才的淘汰率都是非常高的。學校與企業的科研崗位待遇都是非常高的,沒有一定的獎懲機制篩選肯定是維持不下去的。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您是負責人,要怎麼管理企業與學校呢?按照“東郭先生”們的做法,隻有關門了!
清華解聘50歲的副教授雖然殘酷,但是對學校的人才培養,科研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是對南郭先生們的警鐘。如果副教授有科研成果清華會辭退嗎?就是辭退了社會上也是有大把學校來搶的。副教授發表文章博同情,本質上知道自己沒有下家了,稍微好的高校是不會聘請十年無學術成果的副教授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