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 |
甘溫補虛 |
溫陽 |
祛濕 |
|||
桂枝附子湯 |
桂枝 四兩 |
生姜 三兩 |
大棗 十二枚 |
炙甘草 二兩 |
炮附子 三枚 |
|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 |
生姜 三兩 |
大棗 十二枚 |
炙甘草 二兩 |
炮附子 三枚 |
白術 四兩 |
|
甘草附子湯 |
桂枝 四兩 |
炙甘草 二兩 |
炮附子 二枚 |
白術 二兩 |
桂枝附子湯:脈浮,有汗,身體疼煩,關節疼痛,四肢肌肉拘急,抽筋,風濕痹症屬虛寒者。 (基礎方)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桂枝附子湯證基礎上有大便幹,小便頻者,如一些老年體虛便秘,合并有類風濕,關節痛等患者有比較大運用的機會。(便秘、小便頻)
甘草附子湯:關節疼痛、腫,汗出惡風,短氣,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沉細為主要表現者。(津液與心陽受損)
風寒濕痹三方,都有相同的病機,六經角度看,是少陰病夾濕。少陰病是病位在表的陰證,要符合表證和陰證的診斷标準,同時都有濕邪的特點,如肌肉、四肢關節的疼痛、困重。
三方在程度上有不同,但都不用芍藥,保留甘草,辛甘化陽,說明陽虛、濕重為主要矛盾。方證屬于陰證,所以不能有熱證(如口渴飲冷、舌紅、苔幹燥等)的存在,治法符合少陰病的溫陽+解表,并高度關注津液問題,隻能微微汗出,不能傷津液。
少陰風寒濕痹痛,胡希恕先生的經驗是桂枝湯加術附。
如果是太陽病夾濕,沒有陷入陰證,考慮麻黃加術湯。
大便異常的後世用藥經驗
太陰病:大便幹,重用生白術;大便溏,炒白術。
陽明病:大便幹,大黃;大便溏,芩、連、柏。
生姜、大棗:養脾胃和營衛。相使。治療風寒感冒(入表藥),胃脘不舒嘔吐(入健脾藥)。
白朮、炮附子:排膿,去除寒濕。治療:1.陽虛的膿瘍之症。 2.寒濕證,如全身關節疼痛,腰痛,身體沉重等。
桂枝、炮附子:溫經通脈,散寒止痛。治療寒凝血滞的痹證。全身疼痛,或脘腹冷痛,或經痛、閉經。
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陽,補益心陽。相使。治療心陽虛之心悸氣短,其人欲兩手交叉覆蓋,喜按心胸部位。
讀書:《傷寒論》《黃帝内經》
學習:林佳明老師、馬家駒老師
運動:站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