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于永正:我是怎樣研讀文本的?

2006年暑假,我應邀在貴陽為參加全國小學閱讀大賽的老師們上了《圓明園的毀滅》一課,并講了我對語文教學的一些認識。課後,一位青年教師對我說:“我曾經上過這一課,也聽過不少老師上這一課,但是都沒有像您這樣把教材解讀得這麼好、概括得這麼好的。真的,就像您說的,這法那法,鑽不好教材就沒有法;隻有老師鑽出味兒來,才能教出味兒來。——我們很想知道,您是怎樣鑽研教材的。”

好多老師聽了我執教的《第一次抱母親》《秋天的懷念》以及《林沖棒打洪教頭》等課,都向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思之再三,有以下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多讀

教材須反複讀,隻讀一遍兩遍不會有什麼感覺。

初讀《圓明園的毀滅》,覺得這篇課文寫得并不怎麼樣(許多課文初讀時都有這個感覺);讀着讀着,發現它的妙處來了!讀出味道了!這時心頭一熱,很激動。

第二自然段寫的什麼?原來是寫圓明園的布局呀!它規模宏大,布局巧妙!一個“衆星拱月”作了形象的概括。這是“鳥瞰”,由高處看圓明園。接下來三、四段則是走進圓明園,在園内看到的景、物。先寫建築。那裡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樓閣”;有熱鬧的“買賣街”,也有僻靜的“山鄉村野”;有仿造的名勝,也有“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物;不但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有大有小,大小相間;有仿有創,交相輝映;有中有西,中西合璧,豈不美哉?什麼是藝術?藝術求新,藝術求變!沒有變化就沒有藝術。為什麼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道理就在這裡。

接着寫的是園内珍藏的珍貴文物。一個過渡句“圓明園不但建築宏偉,還收藏着珍貴的曆史文物”,承上啟下。園内無數的“奇珍異寶”都是價值連城啊!但是,無數國寶被掠奪一空!圓明園被毀滅了!

以上這些都是我讀出來的。朱熹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後理自見得。”這是讀書人的切身體會。自己讀懂了,感悟了,再引領學生重新走老師的閱讀之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我在課堂上是個谙熟一切的向導,隻是在前邊引領着,提示着,點撥着,有時也作些必要的解說。

“書忌耳傳”“文貴自得”。這是我對閱讀教學的理解。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己讀,讀明白了,真情才會有,才能“文意兼得”。課内放一放有關錄像也可以,它可以幫助學生從形象上感受。但它取代不了讀書,語文教學的真正亮點也不在那裡。因為學生學的是語文,要得“語”得“文”,還要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沒有“讀”的實踐,語言從何而來?能力從何而來?隻為了得“意”,看看錄像就行了,但那就不是語文教學了。

不能企圖讀一兩遍就能進入文本,即使悟性好的人。我就是讀啊思啊,思啊讀啊,一遍又一遍,不知什麼時候就會豁然貫通,有了新的發現!《管子·内業》有雲:“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助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誠之極也。”教材要鑽研。隻要鑽研到一定程度,終會有結果的。我練得了一身坐冷闆凳的硬功。什麼時候讀得興奮起來,這篇課文準能上成功,準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不是所有課文都需要深入研讀,沒有時間,也沒必要。像常識性課文、說明文,一般讀幾遍就行了,把它朗讀好,再看看“教參”,就能走進課堂了。

二、朗讀

“讀”本來包括朗讀,但由于朗讀很重要,所以專門說一下。

朗讀是進入文本的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備課時備朗讀。因為教學時老師要範讀并指導學生朗讀,又因為朗讀更容易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容易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所以我鑽研教材時,總少不了朗讀這個環節。默讀時,課文中有些理解不到、體會不出的東西,一朗讀就感受到了,體會出來了。

朗讀是賦予作品以生命,是活的,所以它有助于理解,能讓讀者和聽者感受乃至感動。尤其朗讀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如果讀得聲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過人物語言感受人物的内心。

我在朗讀《秋天的懷念》時,讀到母親說的:“你要是願意,就明天?”我的心為之一動!母親為什麼不用肯定的語氣說,而是用問的語氣說?一個小小的問号告訴了我們多少東西啊!母親在有病的兒子面前,真是小心翼翼呀!生怕哪句話沒說好,惹兒子發脾氣!我朗讀“你要是願意,就明天?”時,就連母親的表情都出現在我眼前!這個問号告訴我們母愛是什麼——是平等,是商量,是小心翼翼呀!

朗讀有時能使我理解得更多,感受得更多。朗讀好人物對話不容易。但一旦把它讀好了,語言背後的東西就呈現在眼前了。這時候,我就有把握走進課堂了。朗讀是走進文本的需要,也是閱讀教學的不可缺的手段。聲情并茂的朗讀會使語文課充滿靈性和活力。

三、“合作探究”

鑽研教材雖然要靠“自主”,要“單打獨鬥”,但也要“合作探究”。思維需要碰撞;碰撞,才會發出明亮的火花。我喜歡與同事交流、探讨。無論是“官方”的教研活動,還是“私下”的個人交談,常常會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與别人交流是借“智慧”,會非常便捷地走入文本。與老友張慶、高林生、高萬同、徐善俊、孫景華、郝敬華等人見面,三句話不離本行——談的都是教學。激昂慷慨,眉飛色舞,常常談得天昏地暗,忘乎所以。這是一輩子的毛病了。

我的好多課是在與同事的交談中得到啟發而設計的。一次,與張慶老師閑聊,不知怎麼聊到了《白楊》。張老師說:“這篇課文裡有個關鍵詞叫'高大挺秀’,這個詞中又有個關鍵字叫'秀’。抓住了它,一切便迎刃而解了。'提領而頓’,就'百毛皆順’了。”這使我恍然大悟,于是抓住它,走進了《白楊》。心中果然明亮起來!備好課一上,果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時候言者無心,但聽者的我卻“有意”——“有意”,别人的智慧就被我偷來了。

我也偷過高萬同的智慧。一天,他在評一位老師教的《林沖棒打洪教頭》時,說道:“林沖不僅僅是謙虛,有禮貌,'讓’才是他的最本質的品格。林沖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他一讓再讓,實在無路可退,才揭竿而起,造反了。”後來,我認真地讀了高萬同老師根據《水浒傳》的有關章節改寫的《林沖棒打洪教頭》,又重溫了《論語》中有關寫孔子五大美德——“溫良恭儉讓”的一段話,弄明白了“讓”的内涵。這時,我對林沖這個人物便有了較全面、準确的認識。在這個故事中,林沖身上的“讓”,體現得十分突出——洪教頭進到大廳,林沖“躬身施禮”“起身讓座”,是“禮讓”;被洪教頭奚落、羞辱了一頓,他不但不怒,反而連聲說“不敢,不敢”,是忍讓;洪教頭掂起棒來,“耍了一陣”,大喝一聲:“來!來!”,林沖說“請教了”,是謙讓;一交手,洪教頭舉起棒“劈頭打來”,三五回合後,林沖找個破綻,卻隻是“一掃”,洪教頭“撲”地倒地,而未受傷(萬一傷着了,也不是要害)!這是什麼讓?——寬讓!我在淮安上完這一課後,一位年輕的老師對我說;“于老師,您太厲害了!您抓到人物的本質上了!我們怎麼看不出來?您'讓’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說的“新天地”,不單單是說我的課吧?要善于傾聽,做個“有意”的聽者。

四、跳出“廬山”看“廬山”

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說:“不看别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上課也是這樣,不看别人的課,就上不好自己的課。自己上課,是墜入“廬山”;聽别人上課,是跳出“廬山”。跳出來,反而能把課文看懂了,把“課”看清楚了,把自己看明白了。聽别人的課,至少能幫助你熟悉教材。這是我的切身感受。

有許多課文,我是邊聽别人上課邊理解,由片面理解,到全面、準确地理解的。有許多課的教學方法,也是聽了别人的課想出來的。我聽别人課的時候,常常這樣想:這個詞、這段話應該怎樣解讀?這個環節還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嗎?……因為我跳出了“廬山”,所以便能看清“廬山”真面目。又因為我把自己當作“參與者”,所以執教者的成功和失誤,都會成為我的寶貴财富。這樣,一加一,就大于二了。

著名小語教學專家、特級教師周一貫先生聽了我執教的《秋天的懷念》後,評價很高,說這是我繼古詩《草》的教學之後,又一座裡程碑。我聽了幾位老師上這一課。聽課時心中産生了許多問題:怎樣把握這篇課文?怎樣解讀母愛?怎樣教才能較好地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怎樣教才能給學生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于是我帶着這些問題走進了文本。

首先得準确地、全面地解讀文本,解讀母愛。我讀着讀着,答案逐漸清晰起來。母愛在一句句話裡,在一個個動作裡,在一個個表情裡,一句話,母愛就是一堆細節!一切都在細節裡!繼而我想:這一堆細節的背後又告訴我們什麼?于是我繼續讀,繼續思,又讀懂了一個個細節的内涵。至此,我心裡有一種釋然的感覺。課文讀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在課堂上,我引領學生一遍一遍地讀,披文人情,披文入理,幾個往複,既讀懂了母親,讀懂了作者,又留下了語言。這篇課文的教學實錄在《中國教師報》上全文刊登,編者加的大标題是“留下語言”——這位編輯是深谙語文教學的。

聽别人的課——不論是成功的還是失誤較多的——等于别人把教材的大門打開了,我跟随他進去以後,不但他的發現屬于我了,他沒有發現的,我也很容易發現——因為我是個跳出“廬山”的人。收獲大呀!我要不是聽了幾位老師上《秋天的懷念》,我不可能那麼深入地思考它,研讀它。

當教研員聽課,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當老師的時候,我也經常聽同事的課,更不放過任何一次聽名師課的機會。隻要抓得緊,時間總能擠出來的。

五、與教育雜志上的智者交流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智者談話。讀一本雜志呢?一本雜志發表幾十篇文章,有幾十位作者,那就是和幾十位智者交談呀!我非常喜歡讀雜志。《江蘇教育》《小學語文教師》《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中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

《福建教育》《小學教學參考資料》等雜志都是我的良師益友。同一篇課文,往往會從幾本雜志上同時讀到幾位名師對它的解讀。這對我來說,就像和這些作者一起座談。我會虛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我會把他們的長處綜合起來,為我所用。“組裝”本身也是一種創造呀!不要怕别人說我們“抄襲”,作者發表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雜志刊登他們的經驗,就是為了傳播。學習、移植、組裝,有什麼不好?隻要對教學有幫助,對學生有好處,這樣的移植多多益善!我們應當“善假于物”,隻不過這個“物”是指别人的見地、别人的經驗罷了。

六、打鐵還得自身硬

有些老師對我說:“于老師,我也按您說的,反複讀了,可讀了許多遍,還是沒有多少發現,不能像您那樣領會得那麼好,而且,我怎麼練,也不如您朗讀得好。問題在哪裡呢?”

是呀,為什麼同一篇教材,有人進入得快,有人進入得慢;還有的人雖然進去了,解讀卻出了偏差?為什麼一篇課文同樣朗讀了三遍,有人讀得有聲有色,有人卻讀得味同嚼蠟?

這就得從老師本身去考慮了。

我讀過黃永玉教授寫的《憑自己的高興讀書》。文中有這樣幾句頗耐人尋味的話:“一位長者曾對我說過的話,幾十年後依然記憶猶新。這位長者告誡我說:'一定要讀書,不讀書而觀察生活等于零,因為你沒有文化,沒有消化生活的胃。’”

語文老師也得有消化教材的胃,這個胃就是文化。首先得讀書。語文老師得是個讀書人,一個會讀書的人。其他各科的老師也應當是。不但要讀專業書,還得讀其他的書,尤其是文學書。還得會讀書,要“文意兼得”,不可隻知個大意。書讀多了,“知識背景”就會廣闊。“知識背景”廣闊,理解力、想象力才會豐富。人的理解能力受到“知識背景”的制約。如果你對曆史上的蕭何和曹參不了解,那麼你讀書時遇到“蕭規曹随”這個成語就會茫然;如果你對京劇知之甚少,那麼你遇到“四功五法”“生旦淨醜”之類的詞語便會不知所雲。文化的内涵很豐富,除了知識外,還包括道德修養、藝術修養等。有人說:“文化,它是随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體的氣質。”“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澱的總和。”

一個語文老師應當有一定的藝術修養,特别是音樂修養。音樂是養人的。尼采說:“不懂音樂,人生是一個錯誤。”這話說重了。不過,音樂對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我酷愛京劇,喜歡聽,喜歡唱,喜歡拉胡琴,須臾不可離開。京劇給我的太多。它豐富了我的“知識背景”,豐富了我的情感,啟迪了我的智慧。

一個老師應當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善良,有同情心,有愛心,有責任感。我常說,是好人才能是好老師。好人,情感豐富的人,才能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産生共鳴,很快進入文本,自然也就會朗讀得聲情并茂。

總之,老師要具備消化教材的胃,這個胃就是“品位、道德、智能”的總和。這個胃是靠勤勞和汗水,長期修煉得來的,而且還得天天充電,不然它會萎縮。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