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孩子越養越費勁?如果你懂得這4條黃金教育法則,孩子将來會很優秀

作者 | 暖心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朋友曉玲在姐妹群“控訴”:她和兒子已經冷戰好幾天了。


自從放了寒假,孩子天天呆在家裡看電視,作業都要催好幾遍才會去做一點。


那天,曉玲本來要帶兒子去參加同事婚禮,但是兒子卻甯願留在家裡看電視也不去,她一氣之下就将網線拔了,還将寬帶報了暫停服務。


兒子被她的舉動激怒了,朝她吼:“整天就知道管我,你打麻将的時候怎麼不說你自己?”


曉玲當時很氣,就數落:你看看你這成績,整天不知道看書複習,就隻知道看電視,以後有什麼出息。


最後,兩人在争吵中無法平息,兒子摔門而出。


曉玲說:他對成績一點也不上心,我都快崩潰了,怎麼辦…


一句話“炸”出了幾個老母親的辛酸:


我們家孩子,在家就寫作業就裝裝樣子,不在家就一個人偷偷看電視,每次一批評她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我家那皮孩子,天天搗鼓他那模型飛機,安排他的件事,說十遍他才有反應,真的差點給我氣出心髒病…


為什麼父母眼中的孩子越來越差勁?


其實,在父母嫌棄孩子這不好那不好時,并沒有想過孩子的一切問題都是父母早年的養育的結果。


孩子的言行就是來檢視父母教育的成果的。


如果你發現孩子渾身都是問題時,不妨先來看看這四種黃金教育法則,看看你的教育到不到位。



魚缸法則


——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魚缸法則”。


一個辦公室裡擺放着一個魚缸,裡面養了十幾條長約三寸的魚,經過精細喂養,兩年時間也才隻有三寸長。


有一天,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打破了魚缸,魚兒隻能被轉移到池塘裡面去喂養。


結果,僅兩個月的時間,那十幾條魚竟都由三寸長到了一尺長!


通過這件事,心理學家衍生出了“魚缸法則”。


後來,它被遷移到教育領域,有了一個比喻:家庭就是魚缸,孩子就是魚,父母就是養魚人。


還得出結論:環境因素的改變會讓孩子的成長速度也改變。


如果父母給孩子的是“魚缸”,被父母“框”在規矩和要求裡,就等同于被禁锢着成長空間,很難有作為;


倘若父母給孩子提供的是“池塘”,他沒有被父母的條條框框束縛,才能發揮更多的優勢。


一個叫孫奕東的男孩在參加《最強大腦》前已經斬獲多項國際大獎,在節目裡,大腦就像開了挂,擊敗了很多人才。


而他的優秀源自母親的“散養”教育。


除了平時上課對孫奕東要求嚴格,在課餘的時間他完全像水池的魚兒一樣無人打擾,想做什麼都可以。


母親說:


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強迫孩子,也不能束縛孩子,尊重他。


美國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說:


人生的成功不是來自墨守規矩,而是來自獨立思考和聽從内心的願望。


管得越多、孩子能力越弱。


我們應該讓孩子生活在“水池”裡,讓他有更多的自由空間發揮自己的優勢。


教育孩子,我們不能做到放養不管,但是也要讓孩子心靈得到放松。


孩子心靈自由,他的人生才會自由。



夢想法則


——孩子的成長需要目标


身邊很多媽媽抱怨:


孩子整天隻知道玩遊戲,完全沒有激情去學習和生活;


學習全靠催,寫作業的時候要麼三心二意,要麼磨磨蹭蹭,隻要父母不盯着,手機、ipad就玩上了。


談到孩子,父母眼中就是“懶”、“磨蹭”、“貪玩”,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惰性”這麼強?


最根本的原因——缺乏夢想和目标。


心理學上有一個法則叫“夢想法則”:指的是一個懷有夢想的人,會不斷地在生命中創造奇迹。


夢想就如同現實中的一粒籽苗,一旦它鑲嵌在孩子身上,就像發條一樣激勵孩子不斷努力。


有夢想等于有目标,有了它,孩子的未來更有沖勁。


張益銘老師的女兒從6歲開始就有一個夢想是:去瑞士上學。


在這期間,無論遇見什麼樣的難題,她的女兒都在咬牙堅持,一步步走向既定的目标。


在女兒12歲時,她就能勇敢站在演講台上演講,因為她要籌錢去瑞士上大學。


當孩子明确了自己心中想要的,他所走的每一步内心都有一個信念是“我要實現它”。


人民日報曾經也推薦過“夢想法則”,并寫了一段話:孩子的成長需要夢想。


并且告誡父母:我們要鼓勵孩子去挖掘想象力,不要告訴他該怎麼做,讓他自己去尋找。


當孩子下定決心去完成一件事情時,全世界都會給天氣“讓路”。


父母是孩子夢想的塑造者,我們要讓他在成長的路上有沖勁,那就要引導他找到目标。


不管孩子想做什麼,父母應當支持才對;


同時帶領孩子閱讀名人傳記,讓孩子在價值觀中尋找自己的目标;


父母隻有做好傾聽者、支持者和監督者,讓他自己去“奮鬥”,方能為孩子提供更穩固的未來。



樂觀法則


——用鼓勵的方式給他“掌控感”


微博上有一個話題是“上一輩最糟糕的育兒方式”。


很多網友都在數落被父母“瞧不起”的那些事:




父母明明是為了孩子好,可是說出來的話卻總是帶着打擊和否定,這些“悲觀”的成長環境最終讓孩子“生病”。


馬丁.塞利格曼教授說:


“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


如果,父母說的話總是充滿負能量,孩子就會呈現悲觀心态,如果我們有一個樂觀心态,孩子才能看到希望。


塞利格曼教授提出了一個“ABCDE樂觀法則”,目的是培養一個積極樂觀的孩子。


A——不好或負面的事情:比如和同學吵架、被父母批評、學習不好等等。


B ——想法:對不好事情的評價和解釋。比如:自我否定,我不行。


C——後果:自己在不愉快事件之後産生的情緒感受和行為結果。比如:“我是一個很差勁的孩子”。


D——反駁:檢查自己的反射性想法是不是正确。比如:做會了一道題目,原來我不笨。


E——激發:體會自己成功應對悲觀想法後所獲得的激勵。


比如: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優點,才發現“原來我也是聰明的”。


孩子能在心态上的轉變源于一個詞叫“掌控感”,意指成就感帶來的樂觀心态。


我們能看出:從A到C,都是孩子被外界的評價而衍生的負面心态,而孩子在D和E的心态轉變,是父母給的。


就是父母用這種“樂觀心态”去彌補孩子在外界接收到的負能量,孩子就會反駁外界對他的評價,從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日本電影《墊底辣妹》中,女孩工藤沙耶加愛好時髦裝扮,無心學習,長期在班級中墊底。


所以她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所以她破罐子破摔,最終被無限期停學。


而她的母親始終對她抱有希望,不斷地鼓勵她,并為她尋找了一個特殊的補習班。


在補習班裡,老師也不斷地鼓勵她,發掘她的潛能,通過師生兩人的努力,她最終考上了日本頂級名校慶應大學。



孩子會越變越差,有時候和父母的嘴離不開關系。


給予足夠的愛與信任,樹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掌控感,孩子的人生才會一路開挂。



歸屬法則


——給孩子安全感,是他成長最大的後盾


節目《小孩很忙》中,有一個10歲的小朋友講述他家裡的故事時,表情很冷漠。


他們家經常發生争吵。


每次一争吵,父母就會有一個多星期的冷戰,男孩每次都調侃爸爸很有毅力:一個表情能維持一周。


男孩調侃的背後,藏着莫名的心酸。


父母冷戰,會讓孩子陷入“是我不夠好,惹到父母生氣”的内疚中,從而導緻親子關系的問題。


“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海靈格曾一針見血指出:


許多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厭學、沉迷網絡、撒謊等問題,最大的成因通常和家庭環境有關。


倘若孩子長期生活在争吵、冷漠和忽視的環境下,他會産生強烈的缺失感,感覺自己是不被愛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沒有歸屬感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叛逆,患抑郁症的風險也會更高。


正是因為孩子缺失對幸福家庭的感受,才導緻他的各種問題出現。


海林格在家庭系統當中發現了幾條隐蔽的法則,第一條法則就是——歸屬法則。


他指出:隻要是屬于家庭系統的一分子,就要包容和接納所有的成員。


父母與孩子是一個平等的三角關系,隻要有一方出現矛盾就很容易打破家庭健康系統的失衡,從而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父母要讓孩子覺得“我在這個家是有意義的存在”,這才是歸屬感。


在一次訪談中,賈玲談道:“從小我就特别喜歡逗别人開心,我爸我媽也總是笑呵呵的。”


她和媽媽就像姐妹一樣,媽媽也從來沒有對她提過什麼過高要求。


樂觀開朗的父親也給了賈玲足夠的勇氣,讓她即使放棄一切,也願意逃離舒适區,向着夢想進發。


正是父母的愛帶來的歸屬感,讓賈玲擁有滿滿的能量,心始終是踏實的。


尹建莉老師說過:


“我們創造一個孩子,不僅有責任讓他長大,而且有責任讓他幸福。”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讓孩子“心”有所屬,先讓孩子得到愛,他才能釋放愛。



為人父母雖然不用考試,但卻要保持一種責任感,那就是:


把孩子教育成優秀的人。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人生是:讓他内心富足、眼裡有光、心中有愛、腳下有路。


這才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财富。


優秀的父母就像園丁,既要澆灌他成長,也要為他修剪枝葉,以保持孩子内心的“豐盛”。


那我們如何做優秀的父母呢?


不圈養孩子,讓他的成長環境盡量“寬”一點,給他感受自由的機會;


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它有可能是讓孩子有沖勁的源頭;


永遠給孩子正能量,别讓他被“悲觀能量”奪走生機;


多擁抱孩子,讓他有後盾和力量去愛這個世界。


媒體來源:窈窕媽媽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