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遠見的媽媽,往往都帶點“狠心”。
01
前兩天,同事的女兒感染了輪狀病毒,在醫院吐了好幾次,一直不退燒。電話打過來時,公司正在開會,她隻能安慰幾句就挂了,一天都在偷偷抹眼淚。
下班後,我陪着她匆匆趕回家時,孩子已經睡去。
聽說孩子哭着喊了半小時“媽媽”時,她崩潰了,接連扇了自己好幾個耳光。
對着熟睡的女兒一邊又一遍地道歉:“對不起,媽媽不是一個好媽媽。”
同事說:“都怪我,放不下工作,又照顧不好孩子,我真的很差勁。”
作為一個媽媽,我特别理解她的心情,成為媽媽後,我們總是不自覺地給自己套上完美的枷鎖。
我們收起臭脾氣,對孩子溫聲細語;我們不再任性,努力學習育兒知識;我們不再潇灑臭美,生活隻剩下孩子孩子……
我們恨不得做超人媽媽,讓孩子事事順利。
可我們仍然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會因為孩子生病而感到愧疚,會因為孩子哭鬧、撒謊、叛逆、學習不好等各種問題,而覺得自己是一個無比糟糕的媽媽。
我們付出那麼多,卻始終做不好一個媽媽。
02
所謂完美媽媽,不過是一場騙局。為什麼我要提起這件事,是因為前段時間我看了一部電影《壞媽媽》,電影中的艾米就是這麼一個完美媽媽。
每天早起為孩子們做早餐,準備午餐便當;她竭盡全力地做好媽媽,可老公卻埋怨她冷落了自己,而孩子則把她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沒有半點感恩之心。
并且,因為她的全能,不僅造就了什麼都不管的“無能”老公,更阻礙了孩子的成長。
兩個孩子明明十幾歲了,卻隻會在飯桌前等吃,明明什麼家務都不用做,隻要學習,可兒子還總是考不及格,不愛學習。
最紮心的是,孩子們竟然讨厭她。
她終于認識到,哪怕自己身兼媽媽、廚師、營養師、司機、家庭教師、保姆于一體,哪怕自己勇敢堅強,溫柔能幹,善解人意,努力做好榜樣,她依然不夠好。所謂完美媽媽,原來就是一場騙局,“綁架”着媽媽不斷前行。
03
其實,“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咱們就做個壞媽媽吧!”
不堪重負的艾米,最終情緒崩潰,決定做個“壞”媽媽,不再圍着孩子轉,不再事事包攬,開始享受生活。
令人意外的是,她的孩子們在經曆了最初的難以置信,到憤怒、怨恨後,也逐漸成長起來,開始理解媽媽。
就像教育學家錢志亮說的:“'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
比起一味的追求完美媽媽,不如做這三種媽媽,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就。
1. 會“偷懶”的媽媽,幫助孩子獨立《敞開心扉的少年》中,有一個勤快的媽媽,她像個陀螺一樣從早忙到晚,不僅把老公照顧成了“大兒子”,更把兒子寵成了“嬰兒”。
已經8歲的兒子,竟然還不會用筷子,要媽媽喂飯,要媽媽幫忙刷牙,喝酸奶回回灑身上,放個杯子都能摔在地上……生活技能基本為零。
在學校,男孩因為動手能力太差,沒少被同學嘲笑。他說:“爸爸媽媽不在,我覺得我什麼都不行。”
其實,對于孩子不能獨立的問題,盧勤老師曾表示,媽媽們普遍太能幹了,什麼都全包了,孩子自然什麼都不會。是啊,幫孩子做的太多,那孩子一定會弱能。
要養出獨立的孩子,媽媽要學會偷點懶。
就像劇中的艾米,當她不再包攬一切時,她的孩子反而學會了照顧自己,管理自己。
知乎上有一位 “懶”媽媽 @小尾巴狼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她絕不代勞,吃飯、穿衣、打掃衛生等都讓孩子獨立完成。
做不好沒關系,重在參與,給孩子不斷犯錯,習得經驗,掌握方法的機會。
等到孩子上小學後,就側重讓孩子自我負責,給他們一個鬧鐘,告訴孩子幾點出門即可,讓孩子學會合理運用時間。
她唯一要做的就是收回要幫忙的手,忍住要催促的話,讓孩子多動手。
如今,兩個孩子的自理能力都很強,衣服分門别類疊的整整齊齊,晚上會提前收拾書包、學具,準備第二天的衣服,把自己照顧的妥妥的……
就像教育領域公認的,孩子的能力一般同家長照顧的缺失成正比。如果家長有20%不能替孩子完成,孩子就擁有20%的能力。
全能媽媽,看似替孩子掃平一切障礙,卻也擠掉了孩子成長的空間,剝奪了孩子的獨立性。
媽媽隻有“懶”一點,才能成就孩子,讓孩子長出強大的翅膀,翺翔天際。
2. 會“狠心”的媽媽,助力孩子更優秀電影中有一幕特别戳動我。
面對艾米的突然撒手不管,兒子苦苦央求她幫忙完成手工作業,可是不管兒子是撒嬌也好,讨好也罷,艾米都狠心拒絕了。
因為她終于認識到,作為媽媽,她常常心太軟,一再的妥協讓步,隻是把兒子寵成了一無是處的學渣。
是啊,貪玩享樂是孩子的天性,愛孩子、心疼孩子是媽媽的本能,但幫孩子克制任性卻是媽媽的智慧。有遠見的媽媽,往往都帶點“狠心”。
想起堂嫂,就是主張教育孩子要“狠心不怕流淚”。
在原則方面堅決不“慣”孩子,侄女的字寫的醜,堂嫂就給她報書法班,侄女喊苦喊累想偷懶,堂嫂就陪着她在書桌前苦練。
從小,侄女吃飯、睡覺、寫作業都全靠催,後來堂嫂就狠心不管了。
早上,她不喊,故意讓女兒遲到,長記性。放學後,她不催,作業寫慢了,自然就沒有時間玩了……
從小到大,侄女沒少抱怨,為什麼人家媽媽都寵着疼着孩子,自己媽媽卻總是讓她吃苦受累。
今年暑假,侄女如願考上了211大學,在慶功宴上,侄女一開口就語出驚人:
“我恨媽媽,恨她逼我練字,恨她逼我學習,恨她太狠心,不陪我寫作業,不喊我起床,不幫我收拾任何東西……”
話鋒一轉,她又坦言:
“可如果不是媽媽,我不可能有現在的自律,更不可能考上心儀的大學,媽媽,謝謝你!”
曾經的不滿和怨恨,在那一刻都得到了釋然。
有句話說的好,媽媽是孩子的擺渡人,該狠心時别心軟。
真正的愛,從來不是讓孩子順心遂意,成為溫室裡的花朵。
而是讓孩子曆經雨打,飽經風霜,他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3. 會“自私”的媽媽,孩子往往更幸福當媽後,最大的奢望是什麼?
說來紮心,在當媽的12年裡,艾米的終極幻想依然不過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吃頓早飯。
有調查顯示,80%的媽媽不會抽空呵護自己的需求。作為媽媽,我們常常太“無私”,總以為為孩子付出越多,就是對孩子越好。
卻忘了,媽媽不快樂,孩子很難幸福。媽媽沒有自己,孩子很難有自我。
就像朱雨辰的媽媽,每天淩晨4點為兒子煮梨汁,一煮就是十年。
兒子發的微博和短信,她都親手抄在本子上。
兒子不吃雞毛菜,她說:“為了給你做這菜,我手都凍裂了。”
她用自己的生命去愛,朱雨辰無法拒絕來自媽媽“無私”的愛,隻能痛苦的承受着,直言“媽媽會把我搞死”。其實,媽媽隻有優先滋養自己,才能更充沛地愛孩子,愛生活。
就像演員劉孜,初為人母時,她把兒子視為自己的一切,用“無法自拔”來形容自己當時的狀态:恨不得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眼睛一刻都不離開他。
這樣的生活讓她一度焦慮不已,好在她後來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發現愛孩子除了無私,還需要有方法,懂得調整心态。
她開始把自己放在首位,她說:“媽媽不會愛自己,就不會愛孩子。”
她堅持鍛鍊身體,跑步、遊泳、瑜伽,讓自己總是能量滿滿。
她一直不放棄自己“設計師”的夢想,在照顧孩子之餘,廢寝忘食的學習,提升自己。
工作之餘,她用心感受生活,為家人烹饪美味,為自己制作精美的擺盤。
兒子在她的影響下,也有了一雙發現美好的眼睛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有句話說的好:
“幸福是一種能力,可以傳承,卻永遠無法給予。媽媽隻有先愛自己,把自己活成一束光,才能溫暖孩子,給予孩子愛和力量。
04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曾說:“家長和孩子好比一個100分的組合,當你做滿了90分,孩子隻有10分;
一個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把雙刃刀,疼了自己也害了孩子。”
是啊,聰明的媽媽,從不愛得“毫無保留”。
而是在愛孩子的基礎上,給自己多一點的愛,給孩子多一點放手、底線和遠見。
畢竟,人生路漫漫,孩子終須自己走。
媽媽們隻有把對孩子的心疼和不舍,化作狠心,孩子才能把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媽媽隻有先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給孩子最有力的榜樣。
餘生,願你我都不再苛求自己成為“完美”媽媽,放過自己,放過孩子。
做一個“壞”媽媽,又何嘗不可。
點個在看,願每個媽媽都能先活出光芒萬丈的自己,再去滋養家庭和孩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