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框架進行思考,使用框架,可以讓我們的思考更快、更系統。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希望越來越好,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既有防範潛在型問題,也有恢複原狀型問題,還有追求理想型問題。因此,需要我們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框架來進行思考。
發現問題,就需要界定清楚問題;
分析問題,就需要借助(構建、改善)框架,然後能夠明晰關鍵點,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解決問題,就需要針對關鍵點,制定解決方案,并高效執行,以及不斷的檢查調整解決方案。
這就是解決問題的五步法框架:
但有時候,我們并不能清楚問題到底是什麼。
因此,能夠界定清楚問題,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遇到問題先不要急于行動,先把問題界定清楚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界定問題是發現問題的最佳方法。
界定問題有四大類型:
二、問題說不清楚,怎麼辦?(準确地描述問題)
列數字:非量化的問題描述,變成可量化的問題描述
舉例子:把模糊的、有歧義的描述,變成可例證的、清晰化的描述。
三、如何一眼看出問題的本質?(探究問題的本質)
5whys分析法,探究問題的本質。多問幾個問什麼。
四、老闆布置任務,一次性搞清楚(明确問題的構成要素)
用5w2h工具:
why,為什麼,目的是什麼,
what,做什麼,流程是什麼,
when,具體時間是什麼,
where,在哪裡進行,要去哪兒
who,有誰來做,有誰負責,相關人是誰,參與人是誰
how,應該怎麼做,做事情的方式是什麼,參與的方式是什麼
how much/many,需要多少,做多少,到什麼程度
五、好方法,會複制,還要會粘貼(顯性化問題隐含的假設)
冰的熔點是0℃——隐含的假設是,100%純冰,在标準大氣壓的前提下。
六、思考,除了用腦,還有工具(構建框架)
思維導圖(強調發散思維,不太要求邏輯關系,适合思路不清晰,有零星想法的情況);
邏輯樹(強調分解,适合思路清晰,要不斷分解細化的情況,如彙報);
借助已有框架進行思考;
七、選用框架:有了框架,做啥都比别人好(自上而下選用框架)
構建框架:選擇已有的框架;自己構建的框架;
4P理論:産品,價格、渠道、促銷框架-營銷模型
自上而下選用框架:選擇框架——分析問題——多維思考——檢查框架
what——why——how(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why——what——how
黃金圈法則:框架-黃金圈法則
波士頓矩陣:
面試star法則:框架-STAR模型
輔導下屬分GROW模型:
G:目标;R:現狀是什麼;O:解決方案是什麼;W:行動計劃。
借助ASK模型做老闆眼中有能力的人:
A:态度(态度很積極,做事有反饋,日常有交流);S:技能(通用技能、專業技能);K:知識(業務知識,其他知識等)
八、提煉框架:與大腦空包、思維淩亂,徹底說拜拜(自下而上構建框架)
自下而上構建框架,先發散,再收斂
步驟一:羅列要點
步驟二:連線歸類(收斂和發散)
收斂思考之歸納推理:
按照時間的邏輯順序(時間的先後)
結構的邏輯順序(整體和部分)
重要性的邏輯順序(按照同類事物的邏輯關系,按照共性的強弱排序)
收斂思考之演繹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演繹推理的正确定建立在三個基礎上:
一是大前提所代表的普遍規律是絕對正确的。
二是小前提是大前提主語或賓語的特殊情況。
三是導出結論的判斷要符合充要條件。
步驟三:形成框架
步驟四:檢查框架:MECE原則(主要檢查不重疊)
九、花最少的時間做最有效的事情(80/20法則)(明晰關鍵)
決策模型——優劣模型
決策模型——兩難決策模型
決策模型——TCL模型(T時間,C花費,L風險)
決策模型——加權打分模型
決策模型——必要、優先條件選擇模型
十、如何把工作執行的更有效(高效執行、檢查調整)
1、高效執行
從時間管理轉化成個人管理
個人管理的兩個基本原則:要事第一、保持彈性
2、檢查調整
檢查調整的原因:
1.人都是有惰性的
2.不及時檢查調整,會做無效努力
PDCA循環結構模型-PDCA循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