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了什麼是問題,問題的三個層次,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分析問題,那麼分析問題的首要原則是什麼?
問題分簡單、複雜、棘手問題,對于複雜點的問題就需要進行分析,分析問題之前最重要的是收集各種信息與證據。
下面來看看其它職業分析問題的方法:
警察破案,法醫為了還原真相,要到命案現場中遵循客觀、科學、準确的原則,堅持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态度。
中醫治病救人,他們接觸病人,通過望、聞、問、切的辯證方法,從外向内,由表及裡,把握一切病因産生的根源,對症下藥。
各行各業都有一套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同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遵循了一個原則——三現主義
案例:
收到産線的停線通知:因産品中編号為(A1234)的零件出現短缺,生産線需要停線,3天後恢複生産。請采購部務必在3個工作日之内從日本購回(空運)此零件。某領導看到通知後,對3天的停線心有不甘(損失太大),電話通知生産管理經理和采購經理一起來到生産“現場”,他們一起查看了造成停線的零件(現物)。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來短缺的零件是一條包裝箱用的瓦楞紙加強筋,并不是什麼複雜零件(現實)。根據大家的直覺,這樣一個零件在本地應該可以買得到。領導當場指示,以最快的速度找本地供應商幫忙做出來。最後,處理的結果令人滿意,下午便恢複了生産。這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這比起坐在電腦前自己琢磨靠譜得多。
三現是什麼——現場、現物、現實。
就是說,當發生問題的時候,要快速到“現場 ”去,親眼确認“現物”,認真探究“現實”,在一個真實的場景裡去觀察,“前往現場、了解現物、理解現實”。
比如生活中購買東西,貴重物品或大型使用的家私、家電,我們都會做好“三現”。
但很多情況下,我們有些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并沒有遵循“三現”原則做事。為什麼呢?這裡有三個常見的誤區:第一、對事物的理解與描述不清晰;第二、為了彌補個人過失掩蓋真實問題;第三、存在個人偏見變得不理性,選擇處理問題與決策時,會變得激進和冒險。
運用:三現主義高級的用法
一天,領導叫你過來:你這兩條線怎麼管的?那個工位員工離崗去取物料,這條線員工在那裡閑着,還有那物料為什麼在那裡?你這樣、這樣、這樣調整組合一下。啊,效率居然提升了20%。一條線的整體容易看見,但這整體可能隻是一個更高層次的局部?
看現場,要用鷹的眼睛。鷹高翔在空中,因此能獲得一個宏觀視角,看清楚整個環境。
“你快過來瞧瞧,設備底部都長毛了”。這是現場檢查8S,檢查者們經常蹲在地上看細節。
看現物,要用兔子的視角,兔子蹲在地上,因此能夠看清楚現場物品的所有細節。
有一次在現場,同事對我說,這台測試裝備對B過敏。“什麼?測試裝備對B過敏”。為什麼這麼說?因換個人測試就正常,而B測試會報網絡連接超時。那就換B過來測試瞧瞧。來來回回看幾次,哇,很懸疑呀!居然是網線被擠壓接觸不良。網線走的是櫃門口接進設備内,B員工身體胖,加上測試時習慣靠死櫃門——擠壓網線接觸不良。
看現實,要用樹木的眼光。現實指的是在現場發生的事情,樹木一動不動矗立在環境中,因此擁有一種時間維度,能看清楚滄海桑田的變化。
三現主義一要看全局、二要看細節、三要看變化。一定要到“現場”看到那“現物”,以及正在發生的“現實”。隻有到現場觀察過、經曆過、體驗過,才會形成一個基礎的認識和判斷,從而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上一篇
面肌痙攣治療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