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怎樣解決問題4:分析問題的其它方法

除了結構化思維,還有其他的思考方法。 1.數字化思維。大數據時代數據采集比較容易,對數據的分析有一套方法,在工作中要很好的利用,核心是有數字化思維。平時工作中使用較多的是“質”的思考,即判斷是什麼、為什麼,而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更加具體,此時數字就派上了大用場。2007年,京東商城客戶投訴中,有72%同物流服務有關。同年,中國的物流成本占整個GDP的18%以上。京東公司分析了自建物流體系的成本,最終決定自建物流體系,因此增強了競争的優勢。有一所學校搬遷後教職工離家較遠,于是開通了三路班車,因為路途遠近不同,所以乘車的時間、到校的時間也不同,于是有人提意見,要求調整發車時間。要不要調整呢?相關部門把三路班車的時間做了一個周的統計: 東線車7:30發車,平均運行70.6分鐘; 中線車7:20發車,平均運行71.4分鐘; 西線車7:20發車,平均運行72分鐘。數據一出來,不同聲音自然就消失了:三路車運行時間相差不到兩分鐘,有必要調嗎? 2.線索化思維也可稱之為順藤摸瓜。比如看到一本好書《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裡大量引用《少有人走的路》裡的觀點,那麼順藤摸瓜,可以推定《少有人走的路》也是一本好書。有一家企業搞燈具、卡車運輸、蜂蜜均非常成功,這三個經營項目看起來沒有關聯,事實上是順藤摸瓜的結果。這家企業做燈具生意的時候,發現35%的成本是物流運輸,于是開始做卡車運輸,以減少成本。在做卡車運輸的時候發現,全國每年有750萬箱蜂蜜平均遷移1.7萬公裡。養蜂的成本主要在運輸上,自己有運輸的成本優勢,于是搞起了蜂蜜,所以取得了成功。 3.反向化思維動物園的動物被關在籠子裡,參觀的人自由活動;能不能把人關進籠子裡,讓動物自由活動呢?很多野生動物園就是這樣做的。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對立統一本質就是反向化思維。任何一個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看到了優點就應該想到其缺點,看到了不足也應該想到其優點。危機中有機會,比如新冠疫情發生之後,一些服裝企業抓住機遇轉型生産防護服,收入不減反增;機會中有危機,比如剛剛上了防護服生産線,疫情結束了。改革要頂層設計,同時也要“摸着石頭過河”,也就是尊重人民群衆的首創精神。有道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可是站在蟲子的角度,早起的蟲兒會被鳥吃。疫情既可怕又不可怕,經濟形勢既可喜又堪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既必須做好又完全能夠做好,這些都是辯證思維的體現。 4.常識化思維老子說:“知常曰明。”了解常識的人是明智的人。所謂“常識”就是對經常發生事情的認識,平時遇到的大部分問題是常規性問題,從常識的角度來思考,大部分問題能找到根源。一個平時勤勤懇懇工作的幹部,突然間要求調離,一定是遇到了什麼不平常的事情。盡管在談話詢問時這位幹部什麼也不說,但順着這個方向去探索,大概率能找到原因。常識經常蘊含在俗語當中,比如“樹挪死,人挪活”“不下牌桌就有機會”講的是堅守與改變;“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講的是風險與收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講的是本土與世界;塞翁失馬講的是福禍相依等等。 5.直覺思維直覺思維是進化送給人類的禮物,它速度快,準确度相對也比較高。考核評選中很多采用主觀評價的方式,比如投票、打分,使用的就是直覺思維,美國大選的方法本質上也是直覺思維。直覺思維特别有利于在信息不充分、情況緊急的時候作出正确判斷。《直覺的秘密》一書中說:“我們每個人都能憑直覺來設計自己的人生,從而使自己更幸福更滿意。”事實上,人類大部分決定是由直覺作出的,包括重大決定,隻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已。人類文明最基礎的問題,比如公平、正義等等,從蘇格拉底開始就在探讨,但至今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但是人人都能感覺到,使用的方法就是直覺思維。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