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治沙,人們首先想到的大概都是種樹,這是目前人類已知的短期治沙最常見、最快有成效的治沙方法。而在沙漠中種樹能夠綠化沙漠,但是對沙漠真的好嗎?這個問題一直備受争論。
在早期改善幹旱地區環境的時候,中國政府植樹造林的力度很大,最初起到了微弱的作用,但是樹木的存活率很低,水土嚴重,土地沙漠化速度不降反增,這是“中國式治沙”早期碰到的尴尬局面。而且并不是所有樹木都能夠适應沙漠環境,隻有極少數根系發達的樹木才能在沙漠中生存,根系發達的樹木在沙漠中生存靠的是什麼?答案是地底的深層水。
在沙漠中,原本也是存在一些植被的,但是人們為了植樹造林,将樹木取代了原本的植被,這些樹木的根系能比原本的植被鑽到更深的地下,這樣一來,深層水的數量就會大量較少,導緻土地含水量減少,地下水水平面降低,沙漠中将會有更多的植物因此而死,導緻還沒被“治理”的沙漠地帶土地荒漠化更加嚴重。而地下水減少就會導緻生态循環系統中的總水量減少,從而導緻降雨減少,最終演變成沙漠中水不斷減少的惡性循環。
不過當然,中國人植樹造林的目标是良性循環,往沙漠中運水,灌溉植物生長。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如果中國人擁有的水足夠改變整個沙漠,那中間樹這個媒介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在人們往沙漠中投入的水分不足的情況下,樹木一旦“口渴了”,就會開始吸取地下水,又返回到之前的惡性循環中。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