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一鶴
春晚有如今的成功,作為首屆春晚的籌備導演,黃一鶴的貢獻功不可沒,這同時也讓他在全國聲名大噪。
但即使是謹慎如他,還是在85年春晚結束後直言“不想活”,究竟發生了什麼令人難以承受的意外讓他如此消沉?
深入了解黃一鶴和前三屆春晚後也許就能找到答案。
黃一鶴是在轉業進入中央電視台工作後,就開始了他的編導工作生涯。
在首次被委派為導演籌備春節聯歡晚會時,他一方面覺得十分開心,一方面又覺得壓力随之而來。
春晚是為了慶祝新年舉行的晚會,這一點便決定了晚會的氛圍必須是歡樂的、喜氣的。
1983年首屆春晚
為了達到這一效果,黃一鶴想出了很多在當時來說十分新奇先進的想法:
1.不再采用以往錄播的節目播出形式,而是直播,從而讓全國觀衆擁有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這一播出方式是以前從未有過的,免不了會受到别人的質疑,會有人喜歡嗎?
萬一直播時出現意外怎麼辦?這都是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
但黃一鶴頂住了這些壓力,沒有改變就不會有進步,他還是選擇堅持自己的選擇。
幸而結果也皆大歡喜,觀衆很喜歡實時觀看晚會的這一創新形式。
2.晚會請來了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
既然春晚是面向全國觀衆的晚會,那就需要各行各業的觀衆都要被顧及到。
黃一鶴請來了文藝界的名人,比如李谷一、斯琴高娃、袁世海、嚴順開;
還請來了得獎電影《小花》、《駱駝祥子》中的知名演員;
武術行業請來了全國冠軍王建軍;
體育行業請來了聞名全國的女排;
為了讓主持節目的四個主持人盛大開場,還計劃請了侯寶林。
當然邀請這麼多名人同時參加晚會不是那麼的一帆風順。
就比如李谷一,姜昆收到任務去邀請她參演春晚,但當時她工作的中央樂團并沒有批準。
為了得償所願,黃一鶴連同春晚籌備組和李谷一的上級進行了兩天的溝通交流,最後經過多方面的協作,才如願請到李谷一老師。
1983年春晚,趙忠祥緻開幕詞
3.是在晚會進行時與觀衆進行電話互動。
當時可能是受設施設備的限制,央視隻能供應四部電話用于電話互動環節,但是此環節一經開放還是接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電話。
由于太受歡迎,來電太多,電話線路又太少,工作人員十分擔心線路因自燃導緻失火。
為了防止發生這種意外,工作人員甚至配備了滅火器,就嚴防死守在電話旁。
因為黃一鶴設置的電話互動環節,還推動着《鄉戀》這首歌被解禁了。
首屆春晚時期,有許多觀衆打電話要求播放《鄉戀》,但當時這首歌有不小的争議,是不允許在電視上播放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觀衆點這首歌,迫于壓力,黃一鶴隻能向領導請示。
領導也十分頭疼,但當看到那足足五盤的點播條時,領導終于還是下定決心,播!
在當時還沒出現手機,隻有公用電話,觀衆排了長長的隊隻是為了給春晚晚會打個互動電話,這又是一個怎樣瘋狂的局面!
首屆春晚結束後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時大家都沉浸在歡樂中,便相約一同出去吃夜宵,中途黃一鶴卻突然發現少了一個人,原來是馬季老師不見了。
黃一鶴趕緊跑出去找,最終在後台找到他,他當時正在專注地說相聲。
原來馬季是接到了一位首鋼工人的電話,這位工人十分想聽馬季的相聲,但當時他正在工作崗位上,十分遺憾沒有聽到,馬季就給這位工人開了個相聲“專場”。
其實這樣的小故事還有許多,就比如黃一鶴就曾經在為春晚彩排忙得焦頭爛額時,突然就接到他的女兒患病的來電,還不是什麼小病,需要馬上做手術切除腫瘤,并且還不排除是惡性腫瘤的可能性。
這可是着急的大事,可即便如此,黃一鶴還是僅僅請假一小時,沒有進去女兒的病房,隻是向醫生詢問了具體的情況,随後便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崗位。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手術十分成功,腫瘤也不是惡性的,沒有生命危險。
從上面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出,黃一鶴為了春晚耗費了多少心血,又做出了多少犧牲。
但好在這些努力都沒有白費,首屆春晚廣受好評,黃一鶴也變得家喻戶曉,這些成功促使這第二屆春晚的導演還是非他莫屬。
首屆春晚許多創新措施的成功,讓黃一鶴得到了鼓勵,他想要繼續尋求突破的可能性。
黃一鶴找來了喬羽,他想要喬羽為春晚寫一首歌,這首歌旨在表達阖家團圓、舉國歡慶、親情的互相羁絆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這也是春晚想要對全國人民傳達的氛圍。
依托着這些要求,最終《難忘今宵》橫空出世,由李谷一演唱,成為了一首口口相傳的金曲。
第二屆春晚的突破還表現在首次請港台演員登上春晚。
黃一鶴是在一輛中巴車上聽到一首歌,歌詞裡有象征祖國的長江黃河,他十分感興趣,向司機打聽後才知道這首歌是由張明敏演唱的。
黃一鶴還專門買來了這首歌的磁帶,反反複複聆聽,他越來越确定這首歌十分适合在春晚上表演。
但張明敏是誰?黃一鶴完全沒有頭緒,他隻是在偶然的巧合中聽到了張明敏的歌,至于其他的,不甚了解。
當時香港尚未回歸,黃一鶴沒有張明敏的直接聯系方式,沒法找到本人。
黃一鶴實屬無奈,隻能拜托新華社駐香港分社的工作人員幫忙找尋,最終幾經輾轉聯系,終于确定了合作。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
這一行為在當時是被上級極力反對的,黃一鶴甚至和領導爆發了不小的沖突,上級領導甚至對他放了狠話:你要是執意堅持這個決定,這個導演你還是别幹了。
領導其實也有自己的顧慮,當時不像現在,彼此都不太了解,也擔心港台藝人發表不當言論。
在一衆工作人員的注視下,黃一鶴堅持己見,十分明确的表示,創新是不能夠停止的,如果你不同意的話,那我就辭去導演吧。
幸好,最後黃一鶴的創新還是通過了,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也得到了十分積極的反響,十分受觀衆的喜愛。
在這一屆還有一個春晚節目《吃面條》,這個節目是春晚裡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小品。
朱時茂、陳佩斯表演《吃面條》
但這個節目的演出曆程也是一波三折的。
朱時茂和陳佩斯當時是沒有什麼信心的,因為之前從來沒有這樣表演過,沒有經驗,沒有标準,不知道是好是壞,甚至連能不能表演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的。
兩個人覺得大家都在為春晚奔波勞碌,但他們好像并沒有做什麼,覺得十分難為情也十分的慌亂,每次都是黃一鶴的循循勸導才讓兩人心裡安穩下來。
但是,随着日子越來越臨近除夕,朱時茂和陳佩斯又開始不安起來,兩人更是在晚會開幕前消失了!
這可把黃一鶴吓壞了,最後他在演播大廳找到了他們,原來他們是躲在了一個幕布後面,兩人都在因為并不确定節目能否表演而心情沮喪。
對于兩人的反應,黃一鶴十分感慨,甚至一度忍不住嗚咽。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這麼大一個晚會,這麼多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籌備,又是全國人民觀看,若想要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規的事情,可能就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甚至是後果。
其實不止他們兩人沒什麼自信,黃一鶴也是坐立不安的。
但他還是眼含熱淚勸導他們,這節目可以上,他作為晚會的導演會負起責任,他做出了決定,那就是上!
鼓舞人心時,黃一鶴還不忘叮囑他們,在演出過程中一定要根據通過審查的本質表演,不要做多餘的表演來。
最終在主持人的報幕中,小品《吃面條》的表演拉開了序幕,最終也收獲了滿滿的掌聲。
黃一鶴為了使春晚的表演更加豐富,曾經采取過許多在當時來說意想不到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請生理專家和心理專家進行研究。
至于研究什麼?在當時很多人看來都十分匪夷所思,竟然是研究“笑點”!
黃一鶴請這些專家觀察觀衆在什麼時候會笑、每次會持續笑多長時間、又是在笑多久後會怠倦。
然後再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來準備演出節目,讓觀衆有更好的觀看體驗。
一系列的創意創新都獲得了積極的反饋,這讓黃一鶴功成名就。
或許是因為不想辜負這一盛名,也或許是想要再次嘗試打破常規,在1985年的春晚上,他再次兵行險招,演出場地從演播室挪到了工人體育館。
但這一舉措的失誤打得他措手不及,一度讓他面臨深淵。
這次春晚晚會的意外體現在很多方面。
其一,設施設備準備不充足,光影技術不過關,沒有對講機,再加上沒有足夠的經驗。
當時春晚的現狀是這樣的:畫面昏暗,聲音高低起伏,現場觀衆的聲音根本就收錄不到。
這些問題在晚會一開始就展現出來,黃一鶴雖然反應及時開始指揮調度,試圖挽回局面,但在話筒的那頭,根本就沒有誰向他做出及時的回應。
現場意外頻發,沒有工作人員及時聽從調度,黃一鶴已然絕望。
其二,工人體育館場地空曠,當時又是在冬天,天氣十分寒冷,所以場館氣溫非常低。
其中有些節目為了表演需要,不得不穿特定的服裝。
比如演員陳佩斯,根據小品情節發展,他需要赤裸上身,而且為了渲染流汗的效果需要往身上澆水。
零下十幾度的溫度,陳佩斯還是堅持着表演完節目,但最終身體還是承受不了,剛剛下台就去了醫院。
其三,當年春晚時,演員陳沖的一句“你們中國人”令許多人感到不适,這句話十分的不合時宜。
這屆春晚在當晚剛過零點時,便接到了來自大街小巷觀衆的投訴,一直到晚會結束,譴責和批評仍是不間斷,甚至是越來越多,一度有發酵的趨勢,甚至這次春晚被評價為“雜亂無序、沒有章法”。
過多的投訴以及來自媒體的批判造成了十分不好的影響。
輿論的壓力是不容小觑的,在這種壓力下,CCTV不得不在1985年3月2日的《新聞聯播》中道歉并表示:“誠懇接受大家的批評。”
但是事情并未就此結束,為了避免日後再度出現類似情形,有關部門先後派出4個工作組,進入央視檢查晚會質量等問題。
廣電部先後召開黨組會議十餘次,分析晚會失誤的原因。
而首當其沖的黃一鶴,則“思過達半年之久”。
這次事件造成的嚴重後果是黃一鶴在最初怎麼也想象不到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瞬間積壓在身上任誰都是無法承受的。
後來在接受采訪時,黃一鶴也曾直言“不想活”。
從他的表達中可以看出,他是十分自責和悔恨的,但正如他以前進行的革新一樣,這次的革新也是他的一種探索。
隻不過之前成功了,這次失敗了。
至于失敗的原因,想來黃一鶴也已經複盤思考過無數次,可能是由于技術經驗的限制,也可能是由于準備不充足。
後來,黃一鶴還是被任命為導演籌備了幾屆春晚,他也不負衆望,再次受到觀衆的喜愛。
也許正是那次的低谷讓他汲取經驗教訓,避免了再次發生類似的失誤。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