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讀不懂他的“暗示”,你永遠成不了好父母

發脾氣不代表孩子叛逆,更不是孩子被慣壞了,而是父母沒有讀懂孩子内心的想法,沒有聽懂他們的“暗示”。

作者丨夏天

最近,杭州有對父母急壞了。

他們13歲的兒子小凱,上小學時一直是班裡的“學霸”,學習從來不用父母操心。

可是,小凱升入初中後,不僅成績節節敗退,還經常跟父母吵架,有時甚至出現自傷行為。

看着兒子由“學霸”變成“學渣”,由“懂事”變得“叛逆”,小凱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

萬般無奈之下,小凱的父母隻好把小凱帶去醫院求助心理醫生。

經醫生診斷發現:

小凱是得了适應障礙,且伴有抑郁情緒。

原來,小凱開學第一次考試考砸了後,一直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壓力。

之後,他的成績一直下滑,父母也經常因為成績的下滑數落他。

他無法排解自己内心深處積攢的焦慮和恐懼,才生生把自己逼出了病來。

布拉夫曼博士曾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内心沖突》中講到:

“孩子的不明症狀,其實是一種表達焦慮的語言,是孩子發給父母的求救信号。

而孩子的異常行為長期不能治愈,往往是父母沒有正确解讀背後的原因,而一味兒執着于消除孩子的異常行為,結果反而加重了這些症狀。”

很多時候,孩子的反常、叛逆不是在跟父母“施壓”,而是在向父母“求救”。

如果父母理解錯了孩子的“求救信号”,很可能會讓孩子的問題更加嚴重。

所以,當孩子發出這3種信号時,父母一定要重視。

孩子遇到問題,沖大人發脾氣

是“沮喪感在作祟”

有段時間,兒子的脾氣變得很大。

我看見他在寫數學題的時候,抓耳撓腮、苦思冥想,就關心地問了他一句:

“怎麼了?是不是不會做?”

他不僅不領情,反而憤怒地對我大喊:

“我寫作業的時候,你能不能不要來打擾我!”

說完,還把我推出了房門。

還有一次,他正在屋裡玩一個很複雜的樂高拼裝玩具,玩着玩着,突然一把摔毀了自己好不容易拼出來的坦克半成品。

我關心地問他:“你怎麼了。”

他反而沒好氣地對我嚷嚷:“沒什麼,你别管我行嗎?”

兒子不知好歹的樣子,讓我很是惱火,我對着他一頓臭罵:

“數學題不會做,玩具拼不成,這是你自己不行,你跟我發什麼火?”

沒想到,這句話更加激怒了兒子:

“對,我就是什麼都不幹成,我就是個笨蛋,滿意了嗎?”

看着兒子惱羞成怒的樣子,我突然想起曾在一本心理學書籍中看到的一段話:

“孩子渴望去做一些事情,但是,當想做的事情遠遠超過他自己的能力之後,大腦就會産生壓力激素,比如皮質醇,它會讓孩子的大腦産生憤怒的情緒。”

孩子做不好事情反而沖父母發脾氣,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随着孩子自我意識的增長,孩子自尊心和好勝心也會越來越強,會特别想要把一件事做好。

一旦做不好,孩子就會充滿挫敗感和沮喪感,就很容易陷入到一種煩躁、不安的情緒中。

而孩子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就會把錯誤轉嫁給别人,或者把情緒發洩在别人身上。

此時,如果父母一股腦地跟着發脾氣,隻會加劇孩子的挫敗感,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糟糕。

一位育兒博主對自己兒子的做法,值得所有父母借鑒:

每當兒子做不好事情,沖着父母哭鬧,發脾氣的時候,她都會溫柔的抱着兒子,直到兒子安靜下來。

然後,她會溫柔地鼓勵兒子把自己不高興的事情說出來,如果兒子不想說,她就會憑着自己對兒子的了解,試着幫兒子說出心裡話:

“你想把積木搭好,但是它總是倒,你很着急是不是?”

“你是不是學不會跳繩,有點沮喪?”

如此,兒子不僅很快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還會認真地向媽媽求助怎麼辦。

凱蒂說:

暴力隻會教導暴力,焦慮隻會教導焦慮,而和平則教導和平,愛教導愛。

孩子沖我們發脾氣,也是我們了解孩子的重要契機。

當我們試着走進孩子的内心,以平和地态度摸清孩子到底遭遇了什麼,抗拒什麼,害怕什麼,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了,孩子才會信任父母,與父母一起直面錯誤,解決問題。

孩子叛逆,故意跟父母作對

是想要“自己做主的權利”

知乎上,有一位媽媽發帖求助:

“我們家孩子你讓他幹點什麼,他總是很容易叛逆和不配合,甚至故意氣你,威脅你。

比如你讓他快點寫作業,他就故意拖延、磨蹭、敷衍;

你讓他去看一本名著,他偏要去看漫畫;

你不讓他吃冰淇淋,他威脅你'不給我吃冰淇淋,我晚上就不吃飯’。”

心理學上有一個“挑釁式需求”:

“是指孩子會通過對立和反抗的情緒來與成年人發脾氣,大部分孩子在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内心時就會采用這樣的方式故意引起家長的注意或者表達自己的需求。”

簡單來說,就是那個故意跟父母對着幹的孩子,其實是在用怒火表達自己的“需求”。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孩子會越來越不滿足隻按照家長的指揮行事,開始想要自己做主的權利。

如果父母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依舊用下命令的方式強制要求孩子,就會激起孩子的反抗情緒,引起一場“權力之争”。

曾奇峰老師說:

“沒有叛逆的孩子,隻有叛逆的父母。”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着自己對獨立的渴望。

父母忽視孩子的感受,壓抑孩子自我成長的需求,必然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和對抗。

早教專家林怡曾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朋友帶孫子來家裡玩,臨走時,孩子磨磨蹭蹭不肯穿鞋。

朋友越是催促、越是給孩子甩臉色,孩子越是無動于衷。

就在祖孫倆人相互對峙的時候,林怡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頭說道:

“你的鞋真漂亮,穿上肯定特别好看吧?”

“你要自己穿,肯定比奶奶穿快多了。哎呀,要是奶奶給你穿,得急壞我。”

這時候,小家夥開始動心了。

林怡趁勢補了一句:“你看,那邊有個小凳子,你可以坐在小凳子上面穿,也可以坐那邊的地毯上穿。你想坐在哪裡穿呢?”

孩子立刻來了精神,愉快地答道:“我喜歡坐在小凳子上穿。”

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事實證明:

父母放棄對孩子的控制,給孩子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多擁有一些掌控感,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放下跟父母之間的抗争。

愛撒謊、找借口

是為了“逃避父母的懲罰”

有一個叫康康的13歲男孩,他特别害怕自己的媽媽。

他學習成績不好,經常聽不懂老師講課,媽媽不是歇斯底裡地罵他不争氣,就是棍棒相加,威脅他“你不好好學習,就别想好過。”

于是,為了逃避媽媽的懲罰,他經常偷改卷子、裝病,騙媽媽自己考得還不錯。

最離譜的一次,他為了不上學,竟然騙媽媽說:

“媽媽,我今天自己差點被人販子拐走。”

早上,你前腳剛走,人販子就過來引誘我跟他走,我不願意。

他就逼着我吃下一顆迷魂藥,把我抱上了公交車。

幸好我夠機智,中途找到機會逃跑了。”

康康說得有鼻子有眼,媽媽越想越後怕,就報了警。

警方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這是康康自導自演的一出戲。

但康康一口咬定自己沒有說謊。

最後,警方隻好請老師協助調查,在老師的證明和循循善誘下,康康才不得不承認了自己的謊言。

記得尹建莉老師曾在一次采訪中解釋過孩子為什麼說謊:

“幾乎所有孩子的謊言都是迫于壓力,TA是害怕某件事情或者是為了保護自己,TA一定會說一些假話。

每一次孩子說假話,都是為了自己願望的達成。

一個孩子之所以最後變得謊話連篇,肯定是跟家長的相處出現了一些問題。”

的确如此,康康之所以謊話連篇,就是為了逃避媽媽的責罵和懲罰。

在康康的心裡:

誠實的後果是懲罰,撒謊才是他最好的選擇。

加拿大心理學家塔爾瓦所說:

“幫助孩子享受誠實的愉悅,孩子會更傾向于誠實。”

一個孩子不小心打破了家裡的花瓶,害怕被責罵,跟媽媽撒謊說:

“花瓶是自己掉下來的。”

媽媽沒有急着批評孩子,而是溫和地跟孩子說:

“如果是你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媽媽是不會怪你的,我們下次小心一點就好了。”

孩子聽了媽媽的話,一臉愧疚地向媽媽承認是自己不小心打破了花瓶。

由此可見,孩子犯錯後,父母嘗試摸清孩子說謊背後的心理需求,對孩子多點諒解和認可,讓孩子感覺到誠實不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反而會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孩子才會勇敢地承認錯誤。

隻有保護好孩子誠實的品質,讓孩子的心住在陽光裡,孩子才能活得真實磊落。

魯道夫·史坦納說:

教育始于孩子讓我們為難的那一刻。

孩子“不乖”的時候,需要的不是父母對他們行為上的指責和批判,而是讀懂他們的暗示,正确地引導他們。

好的父母,一定是孩子的“傾聽者”、“發現者”和“引導者”。

父母隻有多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異常行為”,才能發現困擾孩子的症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治愈孩子。

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愛與理解。

點個「贊吧」,父母永遠是治愈孩子最好的良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