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義烏之狼:初學攝影的基礎理解筆記-3(3800字)

1,快兩個月了才發現,如果有些畫面,一直使用長焦拍攝物體,說實話拍攝效果還不好,有些隻能身體走近,人物走近,距離拉近,并不能隻靠焦段。

2,拍攝湖面的感覺,我在湖面上沒有一些雜物一些垃圾或者是說讓别人一眼看到整個湖面透亮,這一些點還是很重要的,畢竟畫幅裡面60%都是展示的湖面。

3,一個畫面有四五個主體,那麼用戶的視覺追加,就不知道到底看哪裡?看誰?看左邊看側面?看右邊?他就已經分散了。

4,世界有引導交彙,畫面也可以引導交彙,甚至物體相關的一個方向,也可以進行引導交彙,這些就要學會抓拍了。兩輛同方向行駛的動車,兩輛相反方向行駛的動車。

5,一個畫面表現陰影,高光,表現明暗對比,表現順光,逆光的環境,多種因素組合在一起,事實上普通人看不出這些特點,但已經能夠感受出這些特點,這就是攝影的魅力。

6,當一個視覺元素在一個畫面的時候,可以采用拼接方法,這樣就可以把一個視覺元素組合成多個視覺元素,産生蝶化效果。

7,還是某些建築的時候,有些牆壁會反光,有些牆壁反光不強烈,有些強烈牆壁反光嚴重,隻是靠直出的色彩表現是遠遠不夠的。

8,建築本身是有輪廓的,我們能夠依靠畫面去拍出物體的輪廓,也要拍出建築的輪廓,兩兩相互對應。

9,有些時候大霧拍出了朦胧美,還不如說大霧讓你拍攝的圖片并不清晰了。

10,拍了10天半個月,如果隻學會用虛化,而且每張圖片都隻是用虛化,說實話,根本就沒有在學習攝影,浪費快門。攝影能力根本就沒有提高,看起來拍的照片還不錯,但隻是簡單的拍圖片而已。

11,有些物體本來的色彩鮮豔,後期可以通過調色曝光度,可以改變它的色相飽和度,這一些在拍攝過程當中就要有清楚的認知,知道這種色是可以通過後期改變的。那麼在後期要不要通過環境,和自己的拍攝風格改變這種色相?

12,出門拍攝要有選擇性的規劃,比如今天主體拍植物,明天主體拍動物,後天主體拍花草,這樣才會有技術提高,而不是每天瞎拍。

13,有些動物的舉止神态,可能就是那一秒鐘不到,所以捕捉瞬間非常重要。下一個可能的預判性動作是攝影師必須要學的技術。包括物體的走向,朝向,眼神,動作甚至,眨眼的時刻,舔嘴唇的瞬間。想要畫面靈動,就要抓住動物的靈動。

14,視角有攝影的鏡頭,動物有動物的鏡頭,也就是說畫面這個動物,看一下哪個位置,人的視線引導,就會被他所看到他所看到的位置。這樣一個畫面就有兩種意思,一是我們看到這個動物,二是這個看動物看到的畫面。

15,說實話,有一些建築物,它本來就是高仿的,或者說這些建築物的神态舉止是現代所做的工藝品,甚至有一些石雕石子,他們的紋路都非常的粗糙,其實就根本沒有必要拍了。因為并不是說不能拍,而是我感覺拍出來效果顯得這一個石雕非常的呆闆,沒有靈動。

16,肯定是要讓觀衆第一時間知道你的畫面在表達什麼,這個場景是什麼,而不是一大片黑一大片白,強調自己的風格特點,反而很多人在早期想突出自己的攝影風格,反而是沒有風格的,因為根本不知道你在拍啥。

17,你想表達這個畫面是寂靜的,别人一眼看到了也是寂靜的,那麼就是最基本的适應的方法了。

18,有很多畫面,很多人說你都沒有對上焦,事實上就是要這種朦胧感覺,不過如果讓100個人都認為你這個東西沒有對上焦,可能就要考察一下自己的問題了,是不是真的沒對上焦還是想産生朦胧美?

19,畫面的動靜對比,明暗對比,色彩對比,甚至陰天白天對比,以及曲線對比,圖案對比,這些元素在自然界随處可見,人為構造的點也很多,要善于找到這些對稱點。一開始拍照不要說拍的多好看,至少先找到這些對稱點,找到這些元素,再把這些元素進行串聯組合。

20,有一些畫面在9點多拍的時候陰影的朝向是a,在10:00的時候E呢實際上是B,如果能夠好好的等上一個小時,那麼你朝向在B的時候拍攝效果更好。

但很多人都是即時拍攝,拍完這個畫面去下一個地方了,不會花上一個小時去等着漫長的時間,甚至更長,。但很多攝影師他們會,因為一個畫面,可能隻是追求一個不太一樣的角度和位置,幾小時甚至幾天時間進行等待,這是普通攝影愛好者無法達到的。

21,因為人的認知腦海裡面有固有印象,也就是通過大量電視劇所給我們灌輸的畫面。

當我們想拍的好的話,還可以用電視劇電影灌輸給我們普通的腦海裡面的畫面,然後去嘗試性構造這種電影裡面的畫面,讓别人覺得你這個東西拍的好,其實你拍的也一般般,隻是他因為看過大量的電視劇電影,導緻了你這個畫面和電影出現的圖層是一樣的,就會産生聯想。

22,同樣一個景點在不同方位拍攝角度和表現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要隻在一個地方拍一張圖片,就認為拍了這個景點。可以嘗試多角度,多景别,多方位,進行拍攝。

23,開一個固定畫面的時候,這個地方有人走動,沒人走動,有動物經過,沒有動物經過,早上中午晚上,不同的時間段。所表現的意思也是有所差異的。

特别是,你兩年前來過這個地方拍照,那個時候你的拍攝能力一般般,兩年後,再來這個地方拍照,你會發現地方還是這個地方,但是你的拍攝思路和方法論已經變了。這就是不斷學習攝影的另外一種魅力,同樣一個地方,不同人拍照會産生不一樣的拍攝效果,東西還是這個東西,圖片不是這個圖片了。

24,一開始學習就都用老前輩的概念,對稱式構圖,中心線構圖,九宮格構圖,三分法構圖,不要追求表現力,先把基礎打好,雖然拍的圖片沒有什麼驚豔之處,但最少也中規中矩,至少能看得過去。

25,有些動物的皮毛在畫面中是無法表現出來的,後期可以通過調色進行表現,這種在表現的方式,改變了物體原有的幾個構造,事實上可取也不可取。

26,如果拍近代的某些建築物,出現一個現代的路燈,這就會産生違和感,有時候也會産生協調感,但大多數是産生違和感的。這個代表的拍攝者要從那個時候年代的拍照角度進行出發,你拍攝民國的街道出現一個現代的垃圾桶,那麼就會産生違和感。

27,當某個知名景點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拍的時候,也沒有人指導你,最好先去小紅書看大量這個景點相關高手拍攝的圖片,然後找到他的機位。

模仿他拍這樣拍的圖片,哪怕很差,但基本上也能夠看得過去,或者也可以知道他為什麼拍的好,自己同樣站在他的拍攝角度,為什麼拍不好?你可以進行反思,是沒有調好色?相機設置問題,還是自己身高問題?還是季節因素問題,還是因為自己拍攝能力水平?還是沒有加偏振鏡?UV鏡?減光鏡?

28,有些景點有地标性建築物,也就是說别人看到這個地标性建築物,就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了,這種地方多去拍。反而是很多每個地方,基本都能夠看到的,湖啊,水啊,動物啊,你去拍反而發現,别人看完你圖片也不知道你在哪個位置。

29,每天刷一兩個小時攝影相關知識(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知乎+小紅書+微博+公衆号)。

再出去拍攝,而不是每天啥也不學,你的執行力很強,但是根本就沒有用,你每天都出去掃街,堅持了一年多,拍攝技術還是沒有提高,這就是學習的重要性。

30,當然無論做任何行業的,學習都是邊學邊幹,邊幹邊學,而不是隻保存不實踐,隻記錄不運用,那麼是根本沒有任何用途的。現在我的核心方法論步驟有以下十條。

一,從上述平台每天花一兩個小時進行大量的學習補充攝影的基本知識。

二、提高審美能力,各種優秀攝影師拍攝的圖片,甚至我要去拍攝某個地方,我先去小紅書找大量這個地方拍攝比較好的圖片進行學習。

三、先從一個門路打通,比如說風光攝影,人像攝影或者是紀實攝影,先從一個門路打通,而不要多點出擊。

四、把自己的圖片下載保存到移動硬盤,再導入到電腦上進行篩選和過濾,找到幾幾張,認為自己拍的還不錯的,找出幾張拍的糟糕的,可以進行自我點評。記得拍的再難看也不要删除,當成一種學習記錄,多年後再觀看,才會發現自己的能力到底差在哪裡。

五、不光要學習拍攝,也要學習攝影曆史基本概念,同時也要學習攝影後期的相關剪輯和調色教程,我們要三駕馬車齊頭并進。隻會按快門,沒有後期,說實話還稱不上攝影師。

六、要拍植物,知道植物的特性,順光逆光,找到光源光的感應。拍街道找到建築的相關特點。但是有些建築物的設計點是設計者有意這麼去做的,那麼我們作為觀看者,能不能找到這個相同點?為什麼要缺個腳?為什麼要是8個角?為什麼朝向方位甚至水平線都是設計者所構造的,我們拍攝者是可以找到的,在于怎麼找?

七、千萬不要一直隻拍「死物」,就是靜物,就是沒有任何人,沒有任何動物,沒有任何活的物體在畫面裡出現。我認為拍這種畫面拍個十幾二十年,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因為思維像讀書一樣太過于僵化。抽絲撥繭,層層遞進,然後再層層剔除。我認為各種行業都一樣的,先把知識學厚再把知識先薄,然後再學厚。我一開始就認為,攝影嘛,就是拍個照片,按一下快門,我有台高像素的相機,是個傻逼都能拍!就這麼簡單,越學越深入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八、因為别人一句評價說你拍的難看就不拍了,這就代表自身的自尊心實在是太過于弱小,幹啥都幹不好,還是真正的趁早不要拍圖片了吧,被别人攻擊一句話就不拍了,确實是非常的可惜和愚蠢。

九、人要有一個基本的小目标,比如我要打卡下滿60個旅遊景點,目前已經完成了10個還剩50個。(包括五緣灣公園,還有筼筜湖,鼓浪嶼,園博園,大嶝島,下潭尾公園,同安影視城,廈門彩虹沙灘,十裡長堤等等……)包括每天寫一下攝影心得筆記,這是第3篇,都屬于我在學習。

十、我覺得萬事都有共同性,我們能夠找到這種共同性就越學越舒服,要達到一個瓶頸。千萬要熬過這三個月,熬過三個月的很多東西就入行了,熬不過三個月什麼東西都是,昙花一現,蜻蜓點水。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