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認識你的大腦

我們的大腦
人體最複雜的器官莫過于我們的大腦,其由約 860億 個神經元組成。時至今日人們對大腦的了解還遠遠不足,雖然每年都有大量關于大腦研究的相關論文發表,但迄今為止也還沒能有一種理論能清晰解釋工作原理,更不要說基于此産生的大幅提升人腦效率的方法論。
認識你自己
統計的不靠譜
現有的研究多是基于現象統計而試圖得出結論,然而大腦作為一個可塑性強的器官各人有各人的不同,正如人類的性格千差萬别(某種程度上而言,性格的不同也是大腦結構不同的表征)。科學可以籠統的形容人類的性格,但無法以此得出個體的性格,甚至連不同民族及地區的性格都無法由此得出。同樣的科學也無法根據他由統計學得出的結論,去得出适用于每個個體的最合适的大腦使用策略。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人一般需要8小時睡眠這個說法,我沒有去嚴謹的考證它的來源。不論它的真假,隻要我們去把自己的朋友問一圈,自然就能發現不同人對睡眠的時間完全不同,有人可能5~6個小時就足夠了,另一些人可能需要9~10個小時。更有一些變态甚至3~4個小時,或者12~13個小時。很顯然這是個 正态分布 的例子。用統計結論去指導個人行為需要具備概率相關的知識,好在學校裡這塊知識都是打包教授的——概率與統計。然而,還是有很多“自學成才”或者當初就學了半桶水的人又或者記憶力差的人僅僅知道統計,而不知道概率。當然,即使一個人具有了概率知識他(她)就未必就能很好的運用,這個以後有空再詳細說說。 概率表征的隻是對可能性的預測,這種預測是群體性的。對于具體的個體而言,某種表征的實際如何更具意義。還是上面哪個例子,一般人需要8小時睡眠,對于你一個需要9小時睡眠的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有也是負面意義。就是要不你按這個統計數字來實行,你必然長期睡眠不足。如果你按自己生理需求來實行,那麼你每天就比大多數人少了一個小時。這真的是個悲傷的故事,當然我的态度還是睡眠最重要,睡眠上少的時間必然會從你生命裡要回來,要的甚至更多,懂的都懂。
自我觀察
對于個體而言,更重要的是自我觀察。那怕你不知道一般人睡眠8小時,你也可以知道,可能4小時睡不夠,10小時又睡多了。一個人隻有學會了自我觀察,才能找到真正合适自己的習慣、方法、解釋...等等等等。也隻有在學會了自我觀察之後,才能真正的把科學結論以及經驗(科學結論可以視為經驗中的一種)為我所用。
自我試驗
概述
自我觀察其實隻是科學的試驗方法在自己身上的運用。隻是研究的是更具體的單體,而非抽象的群體。觀察、測量、記錄、試驗以此重複,不斷逼近最合适自己的結論。當然人是一直在變化着的,這就意味着沒有什麼結論是長期成立的,這就需要我們對于真正關心的問題保持開放的心态去觀察。比如說原來能一覺睡到中午十二點,現在睡7個小時就睡不着了。
操作方法
自我試驗畢竟不是科學試驗,可以輕松一些也無妨。要做的也就是簡單的幾件事情:
  1. 明确自己關心問題;
  2. 列舉出自己能采取的做法;
  3. 挨個嘗試其中的做法;
  4. 觀察自己的變化;
  5. 确定階段性最合适自己的那個;
這其實很簡單,學會自我觀察有很大的好處,這點我們以後有空再接着說。
實踐來源
在知道要如何進行自我試驗之後,人們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可以采取的做法。這個時候經驗和創意就非常重要了。 經驗就像選擇題裡的答案,搜索引擎、科學論文、書籍典範、他人心得等等等都是這個範疇的。 所幸的是我們活在一個大多數問題别人都已經遇到的世界,隻要我們想找自然能找到一攬子做法抑或是解決方案。我們隻要找出他們,并找到相對來說最合适自己的那個方案即可。這裡有個小tig,就是懂得概率,那麼将高概率的做法排在前面能更快的得出合适自己的結論少走一些彎路。當然,這也是不一定的事情。 人生漫長,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遇到一時找不到解決方案的時候,又或者恰好被時代選中需要去處理未被人類解決過的大問題。當經驗失效的時候,我們能依靠且也隻能依靠的就是創意。 比起經驗來,創意更像是“無”中生有。這裡的無并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而是在抽象層面的沒有。比如特斯拉開創出現在的電動車模式之前,電池、電動車都有,但“特斯拉電動車”這個概念并沒有。一方面它基于過往概念而來,另一方面它又是過往沒有。 仔細思考就能發現,人類的大部分躍進都是這種創意(創新)推動的。四大發明、蒸汽機、飛機、相對論等等等。這又是個很大的話題,以後有空再慢慢說吧。
認識你的大腦
大腦作為我們最複雜的器官同時也是我們使用得最多的器官。僅僅以睡好覺給我們帶來的益處,又或者說睡不好覺給我們帶來的困擾這麼一小點來看,自然知道使用好它有多大的益處。 身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從小就會接受到很多怎麼做的訊息,即便是現在也依然如此。一味追逐外部的指引隻會讓我們迷失在五花八門的方法論當中,甚至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果。解決這一矛盾的核心還是回到我們自身,以自身為出發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論。 而大腦一方面作為我們存在的基礎,另一方面又是我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媒介,對其恰當的運用對我們的人生和生活自然意義非凡。 我們不需要是科學家才能做這件事情,隻需要簡單的在生活之中對自己做些積極的改變,并觀察他們帶來的結果即可。當然,如果有人能講自我觀察的對象由自己變成群體,再輔以科學的手段,那麼發表幾篇論文甚至成為科學家也不是不可能的。
廢話
我四年前寫過與其看文章不如看書的觀念,理由是文章的觀點散亂,書的觀點成邏輯。最近,我同樣意識到,與其分散的寫文章,不如寫系列,甚至寫書更加成體系,也更加能鍛煉自己的思維。從這個角度看,人思維的升華真的是漫長的過程。 另一方面,作為理工出生的人,我始終覺得知識類文章應該要嚴謹,要講邏輯、講事實、甚至應該有據可考。但是最近看了王小波的文章後,我意識到隻要把自己的文章論域限定在一定範圍内,那麼我完全可以做到上面的幾點。當然,我還從他的文章裡明白了很多東西(也不知道為啥這麼多年我才看他的文章)。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