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如何保養好大腦?


    本文共有 55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新年快樂!
    開年的第一篇文章,我想跟你聊聊:如何讓大腦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态?
    希望能幫你在新的一年裡,有一個好的起點。

    如何保養好大腦?


    我們都希望,大腦能有一個好的狀态,能夠在工作時全力運轉,保持最高的成效和産出。
    但大多數時候總是事與願違。你一定經曆過這些情景:
    • 總覺得腦子裡裝滿了東西,一片沉重,沒有多餘的空間容納新東西;

    • 思考問題時,大腦仿佛鏽住了,運轉艱澀,很簡單的事情都要想半天;

    • 明明沒幹什麼,卻老是感到疲憊不堪,腦子裡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想幹……


    是因為老了嗎?是因為工作太忙了嗎?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沒有能夠很好地保養大腦,從而令它一直工作在一個不良的狀态下。
    在這種狀态下,每一次的運轉,對大腦都是一種損耗,也會嚴重降低我們思考、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那麼,如何保養大腦呢?怎麼樣才能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呢?
    我在 中講過:大腦的本質,是一個輸入→處理→輸出的機器。它會不斷地把外界的信息攝入到體内,進行加工處理,再轉化成有效的、結構化的成果和産出。
    也就是說: 把無序的信息,通過鍊接、整合,組織成有序的思考成果。 這就是一個消耗能量、進行「熵減」的過程。
    這個過程包括什麼呢?包括一連串彼此依存的操作步驟,比如:注意,理解,記憶,加工,編碼,儲存,調用……這些步驟加在一起,就叫做「認知處理」。 為這個過程提供基礎的,我們就把它叫做大腦的 「認知資源」。
    而大腦的認知資源是有限的。在同一段時間内,已經被占用的資源,是沒有辦法騰出來給别的任務使用的。
    我們可以用電腦來打一個比方:認知資源就像大腦的内存。後台的任務堆積得越多,能夠使用的「可用内存」就越少。這樣,當我們遇到比較複雜的任務時,就有可能導緻大腦「死機」 —— 也就是感到疲憊不堪,「腦子轉不動」。
    更具體的闡述,可以參看:
    也就是說:大腦「高效工作」的關鍵,就在于前台和後台資源的競争。
    舉個例子:如果你長期占用着70%的後台資源,那就相當于什麼呢?你遇到任何問題,都最多隻能拿出30%的腦力去思考和解決 —— 這當然是非常低效的。
    所以,許多做事情、思考問題非常高效的人,是因為他們天生很聰明嗎?其實也不是。很關鍵的一點是:
    他們能夠自如地「掌控」大腦的資源調配,為當下所需要的任務,分配與集中足夠的資源來解決它。
    那麼,如何避免後台任務的堆積呢?有哪些常見的、容易侵占我們認知資源的因素呢?
    我把常見的因素分成5類。 可以看一看,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否也陷入了這5個誤區。

    如何保養好大腦?


    1. 貪多求快
    很多人總會有一個誤區,認為高效的人就是能夠一心多用,同時處理很多不同的事情。
    但其實這是不對的。真正的高效,絕不是追求「快」和「多」,而是能夠「慢下來」,在一段時間裡專注隻做一件事情。
    為什麼?因為大腦的工作台是非常非常窄的:并沒有人能夠「同時處理不同的事情」,他所做的隻是在這些事情之間,來回切換而已。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大腦有兩種加工信息的方式,自動化加工和主動加工。唯一能夠「同時進行」的是什麼呢?就是在主動加工的同時,處理另一件自動化加工的任務:比如走路、重複抄寫、聽純音樂、組裝物品等不需要「過腦子」的事情。
    任何需要主動加工的任務,都不可能同時進行,否則就會産生切換。
    一旦産生切換會怎麼樣呢?就會導緻一些信息被「擠壓」成碎片,堆積在大腦的後台中,從而造成認知資源的堵塞, 使得大腦更加「無序」。
    舉個例子:假設你一邊讀一份材料,一邊寫一份報告,兩件事情并不相關。那麼,當你從「讀材料」切換到「寫報告」的狀态時,大腦實際上做了什麼呢?
    它需要經曆這麼三個步驟:
    1. 退出「讀材料」的狀态,把已經理解、記住的信息編碼儲存進記憶裡,并把來不及記住的信息從緩存區中删除掉;

    2. 激活注意力網絡中的定向和控制系統,把注意力轉移到寫報告上面;

    3. 從記憶中調取上一次「寫報告」的狀态,把所需的信息寫入緩存區,并讓大腦準備好進入新的工作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頻繁地在長時記憶和緩存區之間來回讀寫,把信息清理出去,重新寫入新的信息。那麼,那些還來不及被大腦好好保存起來的信息,就會被擠碎,成為「碎片記憶」。
    碎片記憶是什麼樣的呢?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
    • 明明記得自己讀過某本書,但就是想不起來書裡講了什麼;

    • 明明對某個信息有印象,但用的時候就是死活回想不起來;

    • 明明三令五申提醒過要注意某個細節,但落實的時候就是會忘掉……


    出現這些情況,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我們記憶力衰退了,而是因為我們沒有「好好地」去處理它們、記住它們,使得它們成為了碎片記憶,漂流在大腦的角落裡,難以被喚起和連接。
    這就是一個「無序」的狀态。正是它,使得我們腦子裡一片混沌,難以變成有效的産出。
    進一步,這個時代,一切都在加速。我們不斷地在追求「快」。這樣一來,很多東西都會變得囫囵吞棗。我們還沒有真正去理解、消化,就不得不把它抛諸腦後,去接收新的信息。
    這就造成了碎片記憶的不斷增長和累積,從而讓大腦變得更加無序。
    那麼,如何跳出這個怪圈呢?
    一個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 慢下來,設定階段性的邊界。
    簡單來說:不要頻繁地、反複地切換任務,而是先設定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标,心無旁骛地把這個小目标達成之後,再轉換注意力,休息一下。
    這樣做的本質,就在于:把這項任務所需要的信息全部打包、壓縮,處理好,存入記憶裡面,不讓一片碎片留在外面,然後再去幹别的事情。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
    讀書、學習,不要急着趕進度,讀到一個令你有感觸的地方,不妨在心裡咀嚼一下,試着用自己的話把它講出來,讓大腦把它轉化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塊。
    處理工作和任務時,不要一味貪多求快,而是在做完一個小的階段後,暫停一下,先做一個小的回顧和複盤,考慮一下未來的安排,再去執行。
    記住:真正的高效,絕不是「快」,而是能夠在一段時間内,專心緻志地做好一件事情,集中最優勢的資源把它解決掉。
    慢慢來,才比較快。

    如何保養好大腦?


    2. 幹擾打斷
    如果說貪多求快,是一種主動的「信息無序化」;那麼來自外界的幹擾和打斷,就是一種被動的「信息碎片化」。
    這可以說是我們工作中最大的「隐形殺手」。
    據美國 Basex 公司的測算:一名普通職員每天在工作中,平均會被打斷 70 次。這至少會造成 2.1 小時被浪費在「切換」的過程中。
    這些打斷,可能來自上級,來自同事,來自客戶,來自QQ、微信、郵件、新消息……我們的時間被無休止地切割、細化,被精确到以「秒」為單位。我們被迫在多個不同的事務之間來回切換,讓我們的注意力「疲于奔命」。
    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習慣「切換」,難以再把注意力投注在某樣事物之上。
    這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呢?我們将會習慣碎片化地去理解世界,思考問題,接收信息,任由這些碎片在大腦的後台堆積,而難以把它們整合成體系化的整體。
    如同我在以前文章裡所說的: 我們采取的每一個行動,其實都是對大腦的一種訓練。
    你想要什麼,就做什麼;反過來,你不想要什麼,就别做什麼。
    所以,我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我需要處理高強度的工作時,我一定會隔絕一切外界的信息和打擾,包括家人在内,全心全意投注在工作上。
    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我能集中優勢資源,用最寬裕的腦力來解決問題。
    當然,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畢竟在工作中,我們很難完全隔絕一切幹擾。
    那麼,可以考慮盡量養成這兩個習慣:
    1)化同步為異步
    當你開始工作時,關掉微信,靜音掉手機,盡量屏蔽掉外界幹擾。不要急着去回複信息,而是專注在工作上,每1個小時,起來休息一次、活動一下,集中處理之前的消息。随後,再開啟一個新的循環。以此類推。
    不妨告知需要跟你緊密聯系的人,讓他們理解并尊重你的工作習慣。比如:
    • 不要開啟碎片式的對話,而是把需要我處理的信息,寫在同一條裡,一次性寫清楚,注意好結構、邏輯,發出來。

    • 告訴他們:你會在某幾個固定的時間點,檢查所有信息,并一次性徹底回複。

    • 需要同步讨論問題,請事先約好時間,不要突然來找。

    • 除非有極其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刻得到回複,否則盡量避免電話。


    2)留出獨處時間
    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可能是半小時到一小時,試着有意識地放下手頭的事情,暫時關閉信息的輸入,摒棄外界的打擾,把注意力轉向自己内部,讓自己跟自己獨處。
    在這段時間裡,用來思考一些對你來說最重要、最關鍵的問題,比如長遠的職業規劃,對未來的預期和打算,家庭的安排,财務的籌劃……等等。
    讓你能夠不被打擾,真正面對自己的内心,來探讨和處理這些真正重要的問題。
    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變得更加井然有序。

    如何保養好大腦?


    3. 思維反刍
    我們的大腦,總在一刻不停地工作。當你稍稍放松對它的控制時,它就很容易産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這些想法包括什麼呢?可能是對未來的想象,也可能是對過去各種窘境、失敗和錯誤的回顧。
    比如:
    • 「我上次那樣講話是不是不太妥當?」

    • 「領導跟我說話的方式一反常态,是不是對我有點失望?」

    • 「上次那個事情,要是我當時能再冷靜一點就好了……」

    ……

    這種不斷重複負面經曆和念頭的做法,就叫做「思維反刍」(Rumination)。
    你會感覺,你的内心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一些聲音,讓你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它、想到它,難以遏制。
    為什麼我們會進行「反刍」呢?因為,我們的大腦對錯誤十分敏感。因此,當我們做錯了一些事情之後,大腦會一直對它耿耿于懷,于是,會不斷在心裡「回放」當時的場景,并且試圖為它尋求一個解釋,希望能讓這個錯誤變成「情有可原的」,或者讓它的後果變得「可預測」。
    但與此同時,大腦又很笨。它不會想到:它這種不斷「回放」的行為,反過來又會不斷強化這個錯誤本身對我們的傷害。讓我們的「後台」陷入堵塞,降低我們處理新問題的能力。
    一旦你長時間陷入思維反刍的習慣中,會有什麼後果呢?
    • 這些念頭會在你工作的時候,冷不丁跳出來,對你造成内在的打斷;

    • 它們會在你面臨類似情境時被激活,從而使你畏懼,更不容易展開行動;

    • 它們會填滿你的大腦,讓你時時刻刻感覺到「心裡有很多事情」,從而陷入疲憊之中……


    可以說,思維反刍就是一個 「負面的自己」: 它會不斷對你進行否定、打壓、質疑,不斷企圖用過去的失敗經曆來「拖垮」你,讓你停下腳步,寸步難行。
    所以,我經常說: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其實不是真正的危險,而是我們面對危險時,内心因為過去的失敗、錯誤和挫折,而産生的恐懼。
    那麼,如何才能打敗這個「負面的自己」呢?
    可以參考下面這一套練習:
    1)思維轉向:用正向的思維,來替代反刍。
    當自己轉入 DMN,開始産生各種負面念頭、負面想法時,及時發現它,并且調整它。比如:
    比如:
    • 「我上次那樣講話是不是不太妥當?」

    → 「下次遇到這種情形,我該怎樣表達才會更好呢? 」
    • 「上次那個事情,要是我當時能再冷靜一點就好了……」

    → 「下次遇到這種事情,我能否總結出一套标準流程? 」
    簡而言之,把對過去的「後悔」和「重演」,轉化成「可以做些什麼有用的事」。這可以把負面情緒轉換成積極情緒,讓自己「向前看」。
    2)正向聯系:關注自己做的選擇和結果,建立「我可以」的思維聯系。
    如何克服「負面的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去強化自己「做對了什麼」的思維聯系,從而培養起自我效能感。
    我會建議你:每天記錄下自己今天遇到的問題,思考問題時采取的想法和行動,以及取得了什麼樣的好結果。
    定期翻閱和複習自己的記錄,給自己一個正向的暗示和肯定,慢慢地,讓自己具備足夠的底氣和勇氣,能夠對抗自己内心深處否定、質疑的聲音。

    如何保養好大腦?


    4.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永遠是大腦最大的天敵。因為它需要耗費大量的認知資源,占據龐大的大腦空間。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你的腦海裡,時常盤旋着許多不确定的念頭和想法的話,那相當于就意味着:你把大量的精力花費在「沒有結果的事情上」;能留給新問題、新場景的思考空間,就非常少了。
    那麼,最常見的不确定性,來自于什麼呢?
    基本上,包括兩種:一是 「未竟之事」 ,亦即對過去還沒做完的事情的惦記;二是 「未來之憂」 ,亦即對還沒發生的事情的可能性的揣測。
    為什麼呢?因為大腦有一個特性:喜歡穩定,不喜歡變化。因此,一切還沒有取得确定結果的事情,大腦都會認為「它是有可能産生變化的」,從而,會造成大腦的警惕,需要花費資源去跟進它、監測它。
    但這種跟進和監測有用嗎?很多時候是沒用的。因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夠讓「變化」轉化成「穩定」的,永遠都不是空想,而是實際的行動。
    然而,它們萦繞在大腦中,不但會造成認知資源的負荷,還會阻礙我們的行動。
    一方面,它們會在我們專注工作的時候,突然浮現出來,打破我們的心流狀态,讓我們不得不耗費精力去安撫、平定,恢複狀态。
    另一方面,頻繁地沉浸在「未竟之事」和「未來之憂」中,會讓我們的思緒不斷向着「過去」和「未來」偏離,從而讓我們心煩意亂,難以集中注意力,難以真正地關注和聚焦到「當下」。
    因此,我常常說一句話: 不要做無謂的空想,要去做有用的事情。
    也就是:把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和憂慮,轉化成行動,用行動去抑制它們、消解它們。
    比較有效的做法是:
    1)刺激控制 (Stimulus control):
    1. 寫下所有令你憂慮的想法

    2. 設定一個每天30分鐘的憂慮期。可以是任何時候,不要在睡覺前

    3. 當你産生自發的憂慮念頭時,告訴自己:現在不是憂慮期,先不要管它們

    4. 利用憂慮期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就算不能解決也沒關系)


    2)規劃行動 :
    當你進入憂慮期的時候,不要隻是在腦海中重複這些想法,而是想辦法把它們分解成行動。
    • 對于未竟之事:拿出你的任務清單,把它拆解成更小的步驟,安排到一個明确的時間來解決;

    • 對于未來之憂:想一想,我可以做些什麼,來盡可能去試探它、獲取關于它的信息?把你想到的方法寫下來,等到有空的時候去執行。


    3)輔助手段 :
    • 做好應急預案。告訴自己:哪怕出現不好的結果,我也有兜底的措施。

    • 做好回顧複盤。可以參考 ,讓自己從行動中提煉出經驗和模式。

    • 做好核對清單。把需要處理的事情、需要注意的細節做成一張表,行動時拿出來,逐項核對。這樣一來,一是可以避免發生差錯,二是可以告訴大腦「我已經把它安排妥當了,無需再反複思考」。


    能夠切實減輕煩惱、解決問題的,永遠都是行動。

    如何保養好大腦?


    5. 過度思考
    最後,簡單提一下「過度思考」。
    什麼是過度思考呢?簡單來說,就是在一些瑣碎、不重要的事情上面,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反複權衡,以求做出一個「完美的」決策。
    舉個例子:
    • 做活動時,為一個标題或一句文案,不斷開會、讨論、調整;

    • 做産品時,一直糾結于一些小細節,想讓它盡善盡美;

    • 優化流程時,花費大量時間去思考,就為了簡化那麼一兩步。

    ……
    不是說這些不重要,但是,當這些東西填滿你的大腦後台時,你就很容易陷入「過度關注細節」的陷阱裡,從而, 你的視野會變窄,看不到大局,忽略那些可能更重要、更亟需解決的問題。
    這種現象,在管理學上稱為「自行車棚效應」:我們總是在逃避作出真正重要的決策,但卻在像要不要建自行車棚這種瑣事上花費大量精力。
    所以,我經常說:我們真的有必要找到一個「最優解」嗎?很多時候,其實找到一個「滿意解」就可以了。省下來的機會成本,可以用在其他更重要、更宏觀的事情上,來彌補這個細節的不足。
    當然,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也經常犯這個錯誤。所以,在這裡,也想跟大家共勉:
    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把這套思維方式牢牢放在心裡:
    • 我們的目标是什麼?

    • 達成目标的路徑上,哪些是關鍵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

    • 我目前在做的是什麼因素?它對整個目标的影響有多大?


    記住: 不斷地拔高自己的視角,讓自己從細節的泥淖裡跳出來,搭建好框架,分清優先級,規劃好時間,嚴格去執行。
    這才是能把事情做成、做好的訣竅。

    如何保養好大腦?


    —— 閑聊時刻 ——
    開工第一天,大家都回來上班了嗎?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為你的新一年,打開一個好的起點。
    這個長假過得怎麼樣呢?有什麼收獲?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喔。

    我把 2020 年的文章做了一個合集
    方便你需要時翻看、查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