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心學堂 傳播中醫文化!分享健康知識!2篇原創内容公衆号
[方劑名]理中湯
[出處]《傷寒論》
[類别]溫裡劑
[組成]人參6克(可用黨參代替),幹姜9克,炙甘草6克,白術12克。
[用法]水煎服,也可煉蜜為丸,名理中丸。
[功效]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治脾胃虛寒證,自利不渴,嘔吐腹痛,腹滿不食及中寒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虛證,胸痛徹背,倦怠少氣,四肢不溫。現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潰瘍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方歌]理中湯主理中鄉,甘草人參術黑姜,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扶陽。
[方解]本方是治療脾胃虛寒的常用方劑。方中以幹姜溫運中焦,祛散寒邪,恢複脾陽,為主藥;輔以人參補氣健脾,振奮脾胃功能;佐以白術健脾燥濕;使以炙甘草調和諸藥而兼補脾和中,合用具有溫中祛寒,補益脾胃的作用。
[要點]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補益脾胃的作用,是一溫補的方劑,适用于中焦虛寒所緻之各種病證。以脈象沉細或遲緩,舌淡苔白滑,溲清便溏,畏寒肢冷為辯證要點。
[加減]
[禁忌]忌海藻、松菜、桃、李、雀肉。
[理中湯選方]
①太陰虛寒:初病傷寒,六七日,腹滿而吐,食不下。身溫,手足熱,自利,腹中痛,嘔,惡心手足自溫”也。說明本證還未發展至少陰陽衰陰盛之四肢厥冷
②洩瀉:病者腹瀉已逾一年,經常腸鳴,大便稀塘,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經數十醫診治而不效。予診時,患者面色蒼白無華,精神疲乏腹部稍脹而喜按.舌苔浮有一層黃色厚膩物 ,脈細遲。
③胃痛便秘:俞長榮醫案:近日胃脘作痛,綿綿不休,口中幹燥,大便三日未通。脈象沉澀,舌白而幹。
④冷痢:腹痛裡急,下痢赤白,每日三四次。小便清利,形寒肢冷。脈象細弱,舌苔薄白。
⑤便血:胃腸虛弱,經常下痢,愈而複發。近十餘天來,腹鳴隐痛,按之痛減,洩瀉日二三次,糞稀帶血,呈暗紅色;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觀其面色淡黃,精疲懶言,舌淡苔薄白,按其脈細澀。
⑥喜唾涎沫:急性胃腸炎後喜唾誕沫。凡吃生冷油膩食物則胃脘隐痛不适,時伴作嘔、反胃、嗳氣,喜唾涎沫。
⑦月經過多(陰道出血不能控制):面色蒼白,畏寒肢冷,頭冒虛汗,手腳抖擻,唇舌談白.脈沉緩無力。此屬沖任虛寒,脾不統血,即拟固本止崩湯加堿3劑(即理中湯幹姜易炮姜,加黃芪、當歸,益母草)
⑧黃疸:面目黃染半月,精神不佳,胃納少,大便溏,小便略黃,舌質淡紫苔薄膩,脈小澀。黨參、炒白術各10克,幹姜5克,丹參30克,綿茵陳15克。《醫學綱目》雲,“内傷黃痘,因勞役傷形,飲食失節,中州變寒,病生黃。中焦虛寒,血絡淤阻
⑨心悸(冠心病):心悸,氣促,伴嘔吐5年,近5月來因受涼後複發心悸,氣促,神瘦乏力,納差,嘔吐較劇,大便稀.1日2次,小便正常.查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脾陽不足而緻心陽不振,理中湯加桂枝。
⑩痦瘸(荨麻疹):昨日起腹脹滿,輕微陣痛。全身起疙瘩塊,此伏彼起,搔癢無度.夜難成眠。口苦燥,饑時腹反脹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喜熱飲。素健,無食物及藥物過敏史。黨參15克,白術、黃芩各10克,幹姜5克,甘草9克.2劑。
(11)口瘡:張思良口舌常破,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服涼藥愈痛,以理中湯令伊常服而不發。
(12)妊娠胃脹:妊娠胃脹,不思飲食,口渴,下利,面少精采,醫以消導寒涼與之,病轉甚而胎不安,予曰,此得于飲食後服涼水所緻耳,投以大劑理中湯,數劑而愈。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理中湯
[處方] 人參、幹姜(炮)、甘草(炙)、白術,各二錢。
[功效與作用] 治五髒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強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氣刺痛。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理中湯
[處方] 人參、甘草(炒)、白術、幹姜(炮),各三兩。
[炮制] 上粗末。
[功效與作用] 脾胃不和,中寒上沖,胸脅逆滿,心腹療痛,痰逆惡心,或時嘔吐,心下虛痞,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
又腸胃冷濕,洩瀉注下,水谷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三錢,以水一盞半,煎取中盞,去滓,稍熱服,空心、食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理中湯
[處方] 槟榔(锉)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益智(去皮,炒)1兩,桂(去粗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夏(姜汁制)1兩,沉香1兩(锉)。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患後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2片,大棗2個(擘破),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普濟方》卷三五五:理中湯
[處方] 人參(去蘆)、白術、幹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加木香(煨)、肉豆蔻。
[功效與作用] 産後虛證,下痢純白,腹痛,裡急後重,手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陳米、鹽、烏梅煎,空心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五五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理中湯
[處方] 槟榔(锉)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益智(去皮,炒)1兩,桂(去粗皮)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夏(姜汁制)1兩,沉香1兩(锉)。
[制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患後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2片,大棗2個(擘破),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普濟方》卷三五五:理中湯
[處方] 人參(去蘆)、白術、幹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加木香(煨)、肉豆蔻。
[功效與作用] 産後虛證,下痢純白,腹痛,裡急後重,手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陳米、鹽、烏梅煎,空心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五五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