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是很多考生的失分項目,而文言文字詞的理解不當是導緻失分的最大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文言文如何猜讀。
文言文猜度并非胡亂瞎蒙,而是“用已知求未知”的一種科學解讀,它有據可依,有法可循,隻要熟練掌握,便能在平時閱讀或考場上遊刃有餘,應對自如。
一、猜度虛詞
文言虛詞大多“身兼數職”、靈活多變,因此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這就需要考生在平時加強朗讀、背誦,培養文言文語感的同時,探尋規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虛詞用法和意義的推斷技巧。以下八法,謹供參考。
1、語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虛詞在句子結構中有着特殊的語法功能,因而,據此也可推斷出虛詞的用法。
[例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③“夫晉,何厭之有”
④“均之二策”
我們可根據語法知識鑒别它的用法,從而找到突破口。①中“吾妻”是主語,“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作謂語,“我”是賓語,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②中“久”是時間副詞,充當句首狀語,因此緊随其後的“之”可有可無,隻不過起了調整音節的作用,是音節助詞,無義,不譯。③中“晉”是主語,“有”是謂語動詞,可知本句是賓語前置句,“之”起提賓作用。④中“均”是動詞,作“權衡”解,“二策”是名詞,由此斷定“之”與“二策”一起為“均”的賓語,作代詞“這樣”解。可見,抽主幹、析結構、判功能,不失為簡便的虛詞推斷方法。
2、成語聯想法
成語是用簡潔精辟的固定詞組或短句,絕大多數源于古詩文,因此,其中許多虛詞的含義與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據這一特點,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語來推斷文言虛詞的含義,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例如]“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可用“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等成語來推斷,這裡的“因”是介詞“依照、根據”之意。
3、标志确認法
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如能牢記課文中出現過的這些有代表性的詞,便有助于快速解題。文言句式有兩大類: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1)特殊句式,除較易識别的判斷句、被動句外,重點是倒裝句。
[例如]主謂倒裝“……矣,……”(“甚矣,汝之不惠。”)、定語後置“……之……者”(“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狀語後置“……以……”(“覆之以掌”)等。
(2)固定句式較多
[例如]“不亦……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無以……”(“軍中無以為樂”)、“何……為?”(“多多益善,何為為我擒?”)、“如……何?”“若……何?”“奈……何?”(“如太行、王屋何?”)、“所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4、全句關照法
許多文言虛詞的意義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因此,隻有依靠對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準确理解它。如作語氣助詞的“也、矣、焉、哉”,在疑問句末助疑問語氣,在感歎句末助感歎語氣,在陳述句末助陳述語氣,它們始終是與全句“息息相關”的。
以“也”為例: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表判斷);②“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陳述);③“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表解釋);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問);⑤“古之人不餘欺也”(表感歎);⑥“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緩語氣或停頓);⑦“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表祈使)
5、句位分析法
一些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表揣測,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例如]“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動詞後一般是代詞。
[例如]“秦王恐其(代荊轲)破璧”,名(代)詞後一般是語氣副詞,如“爾其(一定)無忘乃父之志”。
6、詞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虛詞有多種詞性,根據上下文的語境,隻要能推斷出其詞性不一樣,那麼,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如]“吾将以身死白之”
“險以遠,則至者少”
前句“以”用在名詞“身”前,又處在動詞“死”前,可以推斷“以”應該是介詞,與“身”組成介賓短語做“死”的狀語;後句中“以”用在“險”和“遠”兩個形容詞中間,應該是表示并列的連詞,所以兩句用法不同
7、語境推斷法
文言文閱讀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常見的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詞性詞義變化較為複雜,要确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此法對起關聯詞語作用的虛詞特别有效。
[例如]“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鄭袖”
“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斷,前後句意為因果關系,“以”應為表原因的“因為”
8、代入篩選法
這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們熟記某個虛詞的基本用法和意義,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将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确的答案。
以“而”為例,其主要用法有:連詞,譯為“又”、“而且”、“就”、“卻”、“如果”、“因而”;代詞,譯為“你”、“你的”;動詞譯為“好像”等。
二、猜度實詞
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大多能在課本中找到“出處”。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課内學過的“舊”知識,舉一反三,以解決試題中的“新”問題。遇到拿不準的詞語,先想想在所學的哪篇課文中出現過,作何解釋;後将課文中該詞語的意思“搬”至本句一試,看看是否通順。一般說來,于義通者即對,不通便錯。
1、新舊聯系法
[例如]城之不拔者二耳
聯想《廉頗蔺相如列傳》中“其後秦伐趙,拔十城”的“拔”為“攻取”義,再結合語境,這裡的“拔”應釋為“被攻取”。
可見,考題在課外,答案在課内,熟悉教材中的文言文,積累相關的背景知識,打好基礎至關重要。
2、本義引申法
文言文中以單音詞為主,單音詞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十分突出,通過本義來推測引申義,就能把握來龍去脈,“順藤摸瓜”。
[例如]“鄙”字有許多義項:①邊疆,邊遠的地方。②質樸,厚道。③庸俗,淺陋。④看不起,輕視。
這四種解釋,若以本義到引申義的思路來推測,就會顯得異常順暢、準确且有趣、易記:“鄙”本義是邊疆,邊遠的地方;邊遠地方的人遠離社會紛争,其民質樸,可引申為質樸、厚道;邊疆地方的人遠離社會文明,見識不廣,可引申為庸俗、淺陋;由“庸俗、淺陋”可引申為看不起、輕視之意等。可見,明白本義和引申義之間的關系,對于掌握文言實詞意義重大。
3、對文見義法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數相同(或大體相同)、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語句,各句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用同義、反義或意義相關的詞,因此,我們可利用這種對應關系,由已知的詞性、詞義來推測未知的詞性、詞義。
[例如]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忠不必用,賢不必以
1中的“族”和2中的“以”,單獨看令人費解,但是,隻要弄懂了分别與之對應的詞語“滅”、“以”,便可斷定:“族”與“滅”同義;“以”與“用”相應,也是“任用”的意思。
4、語法推斷法
盡管文言實詞的用法複雜多變,但句子的結構是固定的,組合是有序的,掌握語法規律,有利于我們認識某詞在句中的位置和功能,進而推斷詞義。考生隻需記住現代漢語的“主謂賓定狀補”,然後運用在文言文的具體語句中,問題不難迎刃而解。
[例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事”作為名詞處在謂語的位置上,後面接了賓語“之”,因此,活用為動詞。 “兄”處在主謂之間,是狀語,而現代漢語中名詞是不能直接充當狀語的,因此,它也活用作狀語。
5、成語推測法
成語是文化積澱的一種載體,文言文中的許多單音節詞都被保留在成語中,做題時我們可以借助常見成語(或詞語)的語素來推測古漢語實詞詞義。
[例如]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其中“薄”,與成語“日薄西山”中的“薄”意義相同。
在考場上遇到難解詞語,聯想一下相關成語,有時會使你茅塞頓開,柳暗花明。
6、字形分析法
漢字是表意性質的,象形、會意等造字法可以幫助我們從字形推求詞義。
[例如]必躬造左公第
從“造”字的結構看,有“走”字底,這就與“走,往,到”有關,稍具文字學常識,就可避免諸如釋為“建造”之類的笑話。
7、内容照應法
根據上下文意來串聯、梳理、确定詞義,是古漢語斷詞的常用方法。
[例如]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六國論》)
“舉”譯為“全部”的話,僅從前後文看,不易發現其弊,若結合全文看,就錯了;因為楚、魏、韓并未将自己的土地送給秦國,怎能說“全”?故應譯作“把”、“拿”,其後省略了“之”(本地)。
切記:“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8、代入檢驗法
對于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題,最簡單的莫過于将所給的選項放入各自的具體語境中去檢驗,解釋順暢而無滞礙者即為正确答案。
[例如]對下列句子中加 ( )詞語的解釋,正确的一項是( )
A、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從:跟着
B、此則蒿蘭同(臭) 臭:臭氣
C、青欲上書報天子軍 (曲折)曲折:指行軍的彎曲道路
D、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 結發:指剛成年的時候
A“從”是“使……從”,“帶着”之意;B“臭”是氣味;C“曲折”為事情的複雜經過;D正确,“結發”指成年,《孔雀東南飛》中“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便是。
上述八法,并非孤立的,而是一個有機整體,須互相補充,結合使用。
有話要說...